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福王-第2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次呢,就是你们的形象问题了。这几天你们也都看见了,就连那些被镇国将军给揍怕了的靼子都想仗着腐儒们的余威爬到你们头上!”崇祯唱作具佳地表演道:“朕每每思及此处。这心里就难受得紧……”

编!你就接着编!在场的人又不是傻子,那些鞑子要是没朝廷在背后撺掇着,他们有那胆子敢骂大明子民?就不怕惹火了正在倭岛上折腾的胖子。回国后把他们全族都变成太监?不过皇帝既然提到了这点,商户们也只能静静地听着,看这个昏君还能想出什么损招来。

“朕在和朝中大臣们研究发现,从古自今商户都被人看不起,很大的原因就是没能建立起属于你们自己的一套伦理!所以呢,朕决定建一座商学院,给你们这个机会去创造新的学说,甚至培养出属于你们商界的圣人!”

商学院?完了,完了,这昏君又开始学那死胖子给人下诱饵了,而且还是不得不咬的饵!在场的众人开始窃窃私语起来,说实话刚才的那个封官许诺多他们并没有太大的触动,毕竟这朝中大事谁也说不准,万一哪天皇帝心血来潮又把商人给贬为贱籍了呢?

但创立一门的新学说,那效果就完全不同了。虽然这条路很难走,可一旦成功那就是前途无量。照眼前这情形朝廷很可能是想恢复到百家争鸣的盛世,如果他们能趁此机会为商户正名形成自己的一套理论,那即便是后世有人想撺掇君主重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那也不敢完全忽视他们的声音。更何况届时手握大量财富融会百家经典的商人们,会那么傻地给人这个机会?

“不过,朕对这经商之事一窍不通,朝中大臣们会这个的也不多!所以,这编写教材、延请教师、培养学子这些烦琐的事还得你们自己去做!诸位爱卿中不乏当世大儒博学奇才,朕相信你们能办好这么点小事的。至于开办这商学院的地点么,朕到是给你们准备好了,就在已经改造完毕的江南贡院!”

崇祯这话一出立即引起了更大的震动,皇帝的话没说错,就凭在场这些才华横溢的士林精英,想要博取各家之所长创立一门属于自己的学科其实并不是难,关键就在于会不会得到当权者的鼎力支持了。

江南贡院那是什么地方?在场的不少士子可都是经过十年寒窗苦读,然后杀出千军万马从那里踏上仕途的。如今大家虽然被赶出了朝堂,不得不配合皇党奸佞们推广那些新政,可在他们每每回忆起当初的情景,还是觉得风光无限。然而现在一座小小的江南贡院再次点燃了他们的希望,皇帝这是在表明至少崇祯朝不会有人再轻视商户,而朝廷也将给予最大的帮助。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做呗!创立自己的学说,让商学和诸子白家一样并驾齐驱,心情好了也整几个子出来显摆!

“既然要你们愿意建立新的学说,朕总得提点希望不是?”见众人已经心动,崇祯也趁热打铁道:“以前世人都说商户是见利忘义之徒,所以朕也不希望你们培养出不事生产不务劳作的寄生虫!朕要从那里出来的都是一手拿论语一手捏算盘,心怀天下懂得扶危救困,能够为百姓谋福为朝廷解困的儒商!”

“臣等谨遵圣命!”崇祯说的这个名词很快引起了大家的共鸣。什么叫儒?圣人都说了,君子之儒,忠君爱国,守正恶邪,务使泽及当时,名留后世。而商人的存在更是与百姓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南北往来互通有无此皆商人之功。而儒商这个称呼,则把君子讲求的义跟商人追求的利结合在了一起。

“当然了,朕这要求只针对我大明境内的商人而言!至于出了这个国门,诸位爱卿是想做笑里藏刀坑蒙拐骗的奸商,还是做明火执仗手持利器四处打劫的匪商,朕都不会介意!朕只要求,你们在经商之时别忘记国家利益,有空了也学学先秦商人探听异族情报收买一下敌国重臣,为我大明的崛起做出你们应有的贡献……”

“臣等谨遵圣命!”这种小事就算崇祯不说,商人们也会慢慢去体会到。如果没有了一个强大的帝国在背后支撑,那他们即使再富有也是人家眼中任由宰割的羔羊,怎么还可能随便出去欺负人?(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八章诱之以利

“这商学院的事就交给各位爱卿负责了,先抓紧时间拟个章程出来交到孔爱卿那里。若还有什么是朕和朝中大臣没想到的你们也尽管提,只要是有利于我大明的发展,不违反既定的国策,朕一定优先办理!”自从出了朱由骢那个妖孽以后,这大明朝廷上上下下就没一个人会见好就收的。“不过呢,还有些小事需要各位爱卿鼎力支持才行。”

“恭请皇上吩咐,臣等一定竭尽所能万死不辞!”在场的都是聪明人,他们知道无论是封官还是办学那都是对商户有利的事,皇帝不可能就提那么一个小要求。所以早就做好了利益交换的准备,只是不知道这不靠谱的皇帝要提出什么希奇古怪的条件。

“首先呢,就是他们……”崇祯指了指旁边的布衣百姓,非常严肃地道:“在座的诸位爱卿不少可是原先的朝廷重臣,也知道如今虽有了朝廷帮助他们建立工厂,并委托这些在当地德高望重之辈负责管理,就是因为他们出生贫寒最了解百姓们前些年所受的苦难。但他们毕竟是祖祖辈辈都是靠天吃饭的普通农户,在各方面的能力上还是有所欠缺。而我大明周边各方宵小未宁,朝廷在短期内又不可能把全部的精力放到这上面。所以朝廷虽然能继续提供技术上的帮助,但资金和管理方面恐怕还得靠商学院……”

“臣等遵旨!”虽然不理解皇帝为什么要舍近求远,禁止他们这些原本就开办得有家庭作坊,已经具备相当实力的士人参合到最初的工业化生产中去。但这些精明的商人也都明白,如果百姓的腰包鼓了,他们同样能获得巨大的合理利润,只有生产的产品多了,他们才可以彻底垄断异国贸易,让潜在的竞争对手直接消失在萌芽状态。

精明如扈锡彝等人。甚至已经在考虑,是不是有必要提个建议。如果朝廷实在太忙抽不出空的话,他们也愿意为皇帝分担忧愁派出人手去洛阳研究院学习先进技术,再免费帮助各地工厂改进工艺提高生产效率。

而别具慧眼的周延儒等士人则在崇祯的话里听到了更大的阴谋,足以让他们激动不已。什么叫各方宵小未宁啊?除了大明那个成天瞎折腾的死胖子,这周边还有几个敢跳出来闹事的?看来朝廷的扩张步伐短时间内是没打算要停下来,或许将来不仅能跑倭岛上去挖银子,在自家门口忽悠一下那些所谓的盟友,甚至很有可能把手直接伸到西方去。

“不过,我大明国土狭小资源贫瘠也就那么一点可怜的家当。总得给我们子孙后代留点什么才好,不能都拿出来亏着自己去满足别人的要求。”没出乎士人们的预料,崇祯果然开始慢慢地把他的阴谋摆在了桌面上。“所以呢,朕就琢磨着先找那些番邦异族借点资源来使,诸位爱卿将来在对外贸易的时候一定要把这事放心上。对我大明有用的东西能换的就换,能买的就买,对方若实在是顽固不化么……好象骢弟平定倭岛后就没什么事好做,你们不会忍心看着他自甘堕落只吃饭不做事吧?”

士人们现在都被朱由骢害成这样了,还能让他清闲地躲在家里夫唱妇随?他们突然之间也明白过来。朝廷为什么会下令封闭大明境内所有银矿。别看开战之前找了那么多的理由,事后又诸多遮掩甚至搞了个租岛协议,其实皇帝就是瞧上了倭寇家里的银子。这种先挖空别人的资源,等别人无矿可采了再回头数数家当的损招。恐怕又是那个死胖子给提出来的吧?

虽然儒家一直崇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士人们却也能非常合理地推断出己之所欲必施于人,然后再稍加演变就可以证明损人利己其实也是符合真理的,因为圣人的话到底该怎么解释要看他们的心情而定。在场的人也不觉得崇祯这个要求有什么过分。毕竟前些年他们也没少干这种事,只不过当时是在忙着欺负自家百姓搞土地兼并而已。

“圣上的意思是……”周延儒还是很希望崇祯把那话给说出来的,如果有了朝廷的明令那还搞什么以物易物?还用得着花银子去买么?把地方选好后。直接召集海外军团高喊打劫,所能获得的利润不是更巨大?

“朕什么意思都没有!”现在的崇祯可不是那个容易上当的家伙了,在身边那些奸佞特别是朱由骢的影响之下他正在努力地成为一代昏君,还是特别无耻的那种。“朕只是好意地提醒诸位爱卿,我大明现在的实力足以为你们在周边的活动提供保护,至于那更远的地方么……”

“臣等受教了!”还不就是老一套的远交近攻?上了年纪的周延儒还真就没打算跑太远,根据他所掌握的知识北边的鞑靼、南边的安南、东边棒子国的煤铁都能挖上好几百年,大明想要发展、那死胖子也成天想着要打造一支无坚不催的虎狼之师,能少得了这些东西?至于那些更远的地方么,还是多培养点年轻人出来折腾好了。

“周爱卿,你这喜欢打断朕说话的习惯怎么老是改不了?这可是很没礼貌的哦,也就你运气好,碰上了朕这种高风亮节、虚怀若谷……”讲得口干舌燥的崇祯在众人昏迷前,才放弃了狠狠吹捧自己的机会。“所以呢这事,朕就不和你再计较了!”

我呸!就你这个昏君还深明大义?还公正廉明?那是形容我们正人君子的好不好?没读过几天书就少显摆,你怎么就不说自个冰清玉洁呢?周延儒发觉眼前这皇帝自从身边就剩些口蜜腹剑的卑鄙小人以来,就变得越来越寡廉鲜耻。

其实不仅是亭内众人,就连德昌郡王朱由崧也快受不了崇祯的这种奇葩表现,只能苦着张脸偷偷提醒道:“皇上,您还是抓紧时间把正事给说了吧!”

“哦对!我们还是先来谈谈另一件迫在眉睫的事!反正朕的美德实在太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