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福王-第2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儒家经典列为前五年的必修课,让百姓们在识字的同时也学会礼仪廉耻,顺道也让天下人知道有教无类的说法可是他老祖宗最先提出来,由他这衍圣公最终实现全民教育的。

“这里就是你们孩子将来识文断字的地方了,大家先各自参观一下!”进了内院的大门景色就难看得多,数十栋方方正正没有一点装饰的建筑并排而列。

上下各三层的小楼,每层被分为了六个小房间。说窗明几亮有点言过其实,毕竟玻璃现在还属于奢侈品,在没有开始工业化生产前所采用的也还是传统卧棂窗。真正吸引眼球的却是那些摆放整齐的桌椅,和那上面仿佛飘着墨香的书本。虽然已经获得了许可,但百姓们还是不敢踏入半步,而是更紧地拉住了自家那些跃跃欲试的小孩,这里可是培养圣人的地方。是神圣的学堂。他们能站在门口看一眼就够了,哪能让沾满泥土的双脚,浑身散发出的乡土气息去玷污这个地方。

“天色也不早了,本官今天就破例让你们留在学院里吃顿饭,然后再去看看孩子们将来睡觉的地方。”足足等了一个时辰,诸葛羲发现百姓们仿佛把这栋采用钢筋混泥土结构修建的教学楼当成了昭狱,只是在门口用充满渴望与敬畏的目光打量着却没有踏入其中半步。他没有去强求什么,百姓们遭受的压迫太多以至于他们都麻木了,即使事实就在眼前也不会轻易相信如此巨大的转变。

饭菜很简单,一盘炒好的土豆丝。一盆刚出锅还带着热气的水煮土豆,都是近两年来黎平百姓家的寻常食物。朱由骢跟他手下那群兵痞很能抢,但他们却抢不来好的气候条件,在这个小冰河时期能让百姓们吃上饱饭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就算诸葛羲手里有再多的银子,他也没办法去弄来更多的大米,买来足够让几万人好好吃上一顿的肉食。

“小鬼,来拿着!”面带凶相的黄飞鸾拧着个小口袋,指挥着手下兵痞开始在挤满了人的广场上穿梭,将一个个纸包塞到那些正在狼吞虎咽的孩子手上。几万人的肉食他们没法保障。但让每个孩子吃上一两从安南抢来的炒米和牛肉干他们还是可以勉强做到。

“八妹!”西山土司狠狠瞪了一眼自己的女儿,从她手里夺下了那个小纸包。他也没什么别的意思,这里可是有好几万人,知府大人怎么也不会蠢到在食物里下毒把整个黎平百姓都给逼反的地步。之所以这么做。仅仅是因为他看到包括诸葛羲在内的所有朝廷官员手里都只拿着土豆。“大人,这……”

“放心吃吧!”诸葛羲又将小纸包塞了回去,指着上面的小字道:“你看看这上面写的什么!”

“南方兵团专供?”西山土司茫然了,他不知道这是秦良玉部的野战军粮。也不知道那些看上去凶神恶煞的军人这么做,仅仅是因为他们不忍心,不忍看到自己用鲜血保卫的帝国后继无人。

“大家若吃好了就随本官来!”另一个时空常说国人没有素质。但在这几万人就餐的广场上却找不到一点垃圾,就连不小心掉在地上的土豆皮也会很快被百姓们自觉地拣起来,甚至路边不小心踩到的花草也被他们扶起。这里很可能真就是学堂,即使他们没有机会再次进入,也要维护这里的神圣。

“大人,这里是……”当凑到近前看清楚雕梁画栋的小楼后西山土司怯步了,这样精美的建筑别说是他那个小小的土司府,即便是在整个黎平府也找不出更好的来。

还是没有任何解释,诸葛羲用他一惯的口气吩咐道:“把门都打开!”

不大的房间,错落有致地摆放着十几张高低床,让整个空间显得有点拥挤。这次百姓们没有继续犹豫不前,毕竟刚才那是神圣的教室,而这里应该就是官学下人们居住的地方了吧?他们也没想想这么多房间,这么多床就这么个小官学需要这么多下人?不过已经有不少百姓开始心动了,就算没能力让自家的孩子来这里念书也可以来打杂接受一下圣人熏陶。

使劲地在身上擦干净手偷偷地伸到洁白的床单下面,西山土司发现里面不是司空见惯的稻草,而是类似蓑衣的床垫。再看看床上码放整齐的被褥,一叠仿佛是衣服的东西,土司大人心动了。被称为蛮夷的他们并没有那么强烈的男尊女卑观念,这时候他甚至开始琢磨着,或许倾家荡产的让自己那小女儿跟三个孙子在这里念书也还真不错。

“每张床上都有瓷枕被褥一套和衣物三套,是官学免费提供给各位学子的。如果大家都已经看清楚,那本官可要宣布政令了!”天色已晚,如果再拖延下去诸葛羲可就完不成他的任务了。而朝廷给的命令是必须在二月初二这天让所有适龄学子完成登记工作,并最长在半个月内正式开学。

从各个房间退出来的百姓们都静静地等待着,想看看这个知府大人葫芦里卖的到底是什么药。

“首先,今天到了这里的孩童无论男女都必须立即登记进入官学。其次,各村各寨遴选出两名代表,留下来负责照顾孩子们的起居饮食……”政令很简单,无非就是要开始强征适龄儿童入学而已,但从诸葛羲嘴里蹦出来的话却还隐含着威胁的味道,如果有人试图违背那后果将相当严重。

“大人,那这束脩……”不就是念书么也没什么不好的,但不仅是普通百姓在忧心学费的问题,就连西山土司也害怕诸葛羲借机敛财。与其被他敲诈得家破人亡,那还不如让孩子们遁入深山挖草药去。

“免费!”仿佛是没有折腾够,诸葛羲在说出两个震惊全场的字后,又风轻云淡地继续道:“朝廷负责学官的一切开销,包括你们孩子的食宿,另外再每个月发放三钱银子的助学金……”

“大……大人……这……”狠狠地掐了下自己的大腿,西山土司觉得还是有点疼。但怎么会是这个结果?如此豪华的江南园林式建筑怎么就真是学馆呢?好吧,就算它是学馆吧,又怎么能是免费的呢?还提供食宿,还发饷银?这是朝廷疯了,还是自己疯了?

“怎么?本官的话你没听清楚?”诸葛羲面色一寒,指了指远处的门房道:“本官的政令已经贴在了那里,你既然识字就不妨去好好看看。但本官可有言在先,任何人若胆敢抗命……”

又是抄家?又是灭族?这家伙就不能好好说上两句话么?咱老百姓不是不愿意让孩子们念书识字,实在是这转变也太大了点,幸福也来得太突然了点,会让人很不适应的。

就在黎平百姓开始战战兢兢地按自家孩子的年龄开始登记的时候,他们不会想到的是大明全境一百五十多个府八百多个县,只要是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都在同一天打开了同一规格的官学大门。无论是坑蒙拐骗,还是恐吓威胁,超过八成的适龄儿童都被带进了学馆,开始享受他们的免费教育。有了那个异族恨不得食其肉饮其血枕其皮的镇国将军率领大军巧取豪夺提供资金支持,有了昏庸无能的皇帝选贤任能控制大局,有了为一己之私出卖士林的衍圣公带领从洛阳书院抢来的那上万学子负责执行,大明帝国选择了一条最艰辛的道路开始了它的崛起。(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五章螳臂当车

崇祯皇帝最近非常犯愁,前些年大明朝廷穷啊,穷得连边饷都发不出去,穷到他即位之初想给自己做件新衣服都需要考虑半年。所以当朱由骢跳出来给他抢到一大笔银子后,这个穷怕了的皇帝也忍不住要显摆一下,在一年时间里砸出去了四万万两白银。可没想到,就是这件事又让他惹到了一个特殊群体。

之所以说特殊,那是因为这个群体中有很多人都从已经被打压得没了脾气东林党中出来的,即便不是那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这群人和已经辞官不做跑到倭岛去发财的周延儒等人不一样,他们所负责的部门没有太大权利没能存下足够的家产,也就没在陶谦之引发的那场坑儒风暴中并受到太大的影响。

这群人还有个特点,那就是喜欢骂人,特别是骂皇帝。在他们看来皇帝说的一切都是错的,都是昏庸无道的,而他们站出来直言犯谏上不但会在活着的时候留下忠心耿直的清名,运气好的话还能永载史册成为后世的楷模。所以这群人不但喜欢骂,还特别喜欢招惹皇帝发火,一旦崇祯受不了要惩罚他们的话,这些家伙高兴得跟猴似的上蹿下跳,生怕皇帝的板子落不到他们身上。如果皇帝的板子落在了他们的身上,那也只能证明他们是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板荡忠臣。

他们也不是很怕死,如果能捞到个永留青史的好名声从而在士大夫阶层中为自己的家族挣到个光辉前程,他们也不介意被皇帝砍了脑袋。但这仅仅限于皇帝,而不是那个老顶在前面背黑锅名声已经臭得不能再臭的镇国将军。

这群人有个统一的称呼叫做言官,权利是不大但却比另一个时空中的无冕之王还厉害,因为他们是不受约束的群体,他们可以不对自己说过的话负任何责任。但是朱由骢还在国内的时候没人会蠢到自寻死路的地步,所以他们只能选择隐忍不发坚决保持沉默。但现在那个死胖子去了倭岛,大明就有了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

当然了。现在蹿出来这一批并不是都察院的全部,想当初十三道御史加上六科言官可是有上千人,只不过现在有点门道又比较年轻的都走了,不是跟着已经下野的朝廷重臣们外出打劫就是成为了皇党奸佞,他们才没空搞这些破事呢。留下来的这些都是上了年纪放不下士人架子,又不甘心就此退出历史舞台的顽固派,虽然大明国内现在还有正在组建中的三大兵团和卢象升手下的中央集团军,但他们不怕,因为除了那个死胖子能够调动这些兵痞的就只有皇帝。而激怒皇帝,也正是他们所需要的。

前些日子皇帝有韩爌跟衍圣公等人帮衬着。有什么事也都以内阁的名义下达圣旨,想找那些老滑头的碴可不容易。但谁让崇祯这小青年没定力呢,以为收拾掉朝中大臣就万事大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