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31216直升机-高 正-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正: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中国航空学会直升机专业委员会主任,曾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一项。2002年被授予“叶戈尔·西科斯基直升机研究奖”,是我国获此殊荣得第一人。 

  内容简介: 

  自一九零三年人类发明了飞机,已经整整一百年了。这一百年里发明了多种载人的飞行器。飞机和直升机都是飞行器 ,都可以载人载物飞行,但是它们的飞行原理、飞行特点和操纵方式是不同的。 

  大家知道,机翼要产生升力,必须机翼和空气要有相对运动。所以飞机机翼作为飞机的主升力面,要产生升力必须要有风 ,或者相对速度吹过机翼。那当然飞机就不能在原地起飞,必须在跑道上滑跑,通过滑跑加速,使速度达到一定值以后,机翼上的升力才能把飞机托起来。所以飞机的起飞和着陆都要滑跑。但是直升机可以不滑跑,它能够在原地起飞 ,也可以悬在空中不动。主要靠什么呢?主要靠它的升力面…旋翼。要发明直升机,首先要解决三个大的技术关键问题。第一个技术关键就要让它原地升空。第二个关键就是旋翼旋转以后产生升力了,但是空气对旋翼桨叶的阻力,要通过旋翼又传到机身上,会让机身反转。所谓反作用扭矩。第三个关键就是要可操纵。那么解决了这样三个方向的控制问题,直升机就发明了,就可以在人的控制下自由飞行了。 

  虽然能够飞了,到六十年代,直升机的声誉并不好。飞得慢,不如飞机快。振动大,嘈音强,难驾驶,而且出事故多。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故障呢?主要是和直升机它的结构特点和飞行特点有关系。经过六十年的进步,这些主要的困难和障碍在很大的程度上得到克服了。使直升机就得到广泛地应用。咱们国家现在生产的直升机有直5直升机、直8直升机、直9直升机、直11直升机、还有小型的EC120。 

  最后我谈一点个人设想跟大家研究探讨一下。就是我们看两个直升机,一个是五十年代的“S…61”,一个是最新的欧洲的“EH…90”;猛一眼看过去,好像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为什么五十年不变?是不是搞直升机的人特别保守或者特别笨?我想是这么一个原因。就是发动机和减速器,它紧靠着旋翼,还有传动轴传到尾部,它把直升机的核心的部位给占领了,总要把减速器放到旋翼下边,而发动机紧靠着减速器,就直升机上最好的位置被它占了。那么直升机的形状也就决定了,就是像个大头蝌蚪一样。所以现在为什么直升机大部分都是这个样子呢?我想将来的出路能不能向这儿走,我设想了一架直升机,咱们把动力放到桨尖上去,喷气推动,然后在旋翼的桨叶上搞一个小的衿翼,用电来控制这个小翼来摆动。再装上一个小的机翼,在高速飞行的时候,机翼产生一定的升力替旋翼卸载,再在尾部装一个小的矢量推进装置。所以将来希望,如果能解决了智能材料来控制桨叶的桨距,能够解决了在离心力场里面稳定工作的推进器,把它装到桨叶尖部。这样的直升机应该是可以出现的。 

  《直升机》 (全文) 

  自一九零三年人类发明了飞机,已经整整一百年了。这一百年里发明了多种载人的飞行器。像在航空器里边有飞机、直升机、自转旋翼机、动力伞,还有倾转旋翼机等等。在航天器里边,有航天飞机、宇宙飞船 ,空间站等。但是直升机的发明比飞机晚了三十多年。第一架成功的直升机是在一九三六年首飞,到了四十年代初开始实际应用,到现在经过六十年的进步已经成为用途最广的飞行器。飞机和直升机都是飞行器 ,都可以载人载物飞行 ,但是它们的飞行原理、飞行特点和操纵方式是不同的。 

  大家知道机翼要产生升力,必须机翼和空气要有相对运动,或者说要有相对速度,而且升力的大小是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的。所以飞机机翼作为飞机的主升力面,要产生升力必须要有风 ,或者相对速度吹过机翼。那当然飞机就不能在原地起飞,必须在跑道上滑跑,通过滑跑加速,使速度达到一定值以后,机翼上的升力才能把飞机托起来。所以飞机的起飞和着陆都要滑跑。但是直升机可以不滑跑,它能够在原地起飞 ,也可以悬在空中不动。主要靠什么呢?主要靠它的升力面…旋翼。机体虽然不动,但是旋翼旋转起来以后,桨叶上就有了相对气流速度,这个速度使桨叶产生升力,就把直升机拉起来了。那么这个原理大家都看得清楚,有两个例子我们可以举一下。一个,飞机就像我们放风筝,放风筝必须有风,如果没有风,那我们就拉着风筝跑,这就有了相对风,等升到空中以后,空中有风了,那么风筝就可以飘在上面。像直升机,它虽然机体不跑,但旋翼旋转等于在桨叶上产生了相对风 。 

  其实人类要想飞起来,最早想到的不是滑跑起飞。人没那么聪明,没有想到通过滑跑来加速起飞,是想到要原地垂直起飞的。像咱们中国早期的童话《西游记》,哪吒脚踩的风火轮,那是垂直起落的飞行器。像阿拉伯童话里面的阿拉伯的飞毡,希腊神话里面的希腊神的战车都是原地起飞的。但这个都是神话而已 ,要真正实现原地起飞,人们经过了长期的艰苦的努力,冒了很大的风险。比如说中国明朝的一位万户,他把火箭绑在椅子上,然后扎上个大风筝,让火箭的推力把他推到空中去垂直起飞,当然也失败了。后来国外也是,很多人经过艰苦努力,冒险进行实验,失败了非常多。所以为什么直升机比飞机要晚成功三十多年。要发明直升机,首先要解决三个大的技术关键问题。第一个技术关键就要让它原地升空。世界公认在原地产生升力,作为直升机旋翼的雏形就是竹蜻蜓。竹蜻蜓在中国至少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后来传到世界各地,许多地方都有。我这儿有一个竹蜻蜓,这就是旋翼原理的雏形。可能你们小时候都玩过,它可以原地起飞,不需要滑跑。那么人们受到这个启发就利用竹蜻蜓的原理,设计制造了旋翼,实现了垂直起飞,这是解决的第一个关键;第二个关键就是旋翼旋转以后产生升力了,但是空气对旋翼桨叶的阻力,要通过旋翼又传到机身上,会让机身反转。所谓反作用扭矩。这个就像我们划船,我们拿着桨去拨水,往后拨水,水给桨一个反作用推力,通过人的手和身体传给船,那么船就往前走,这就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那么发动机让旋翼旋转,空气要阻止旋转,这个阻止力矩通过桨叶传给发动机,再传到机身,于是机身就要对旋叶反转。那么机身要反转起来,这个飞行器我们就没法用了。所以要发明直升机,要解决不让机身转动。早期人们想的办法就是用多个旋翼,最早想的是多旋翼、双旋翼或者是四旋翼。像左边那个图是上下两个旋翼反转,这叫共轴双旋翼式,它们的反扭矩彼此平衡了,不要传到机身上去。左边中间这个叫横列式双旋翼,把两个旋翼设计在机身的左右两边,它们也是反转。在下面这个叫交叉双旋翼式,两个旋翼都是交叉的。右边下面这个叫纵列双旋翼式,两副旋翼,同速,反向旋转,它们的反扭矩彼此平衡,所以可以保持机身就不转了。这个办法呢,特别是在早期,用两个或者四个旋翼是非常复杂的,振动得几乎没有办法飞行。后来在一九三九年,美国的西科斯基这个公认的直升机界的鼻祖和权威,他就发明了单旋翼式直升机,就是左上角这个。他在直升机的尾部加了一个垂直安装的旋翼,实际上我们叫它尾桨。它指向侧面的拉力对重心就有一个力矩,这个力矩来平衡旋翼旋转的反扭矩。所以现在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直升机,是这种单旋翼带尾桨式的。第三个关键就是要可操纵。其实在一九零七年法国人,一个叫布雷盖蒂,一个叫卡努都已经实现了垂直起飞。它们的旋翼可以拉着机身垂直飞起来。但是不能操纵,不能控制。又经过了三十多年的努力,在德国首先成功地发明了直升机,就是德国的福克在一九三六年完成了直升机的发明,就是他实现了可控飞行。 

  那么解决了这样三个方向的控制问题,直升机就发明了,就可以在人的控制下自由飞行了。虽然能够飞了,到三十年代、四十年代、一直到五十年代,甚至六十年代,直升机的声誉并不好。飞得慢,不如飞机快。振动大,嘈音强,难驾驶,而且出事故多。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故障呢?主要是和直升机它的结构特点和飞行特点有关系。我们举个例子,现在一般直升机旋翼的旋转桨尖速度大约是每秒二百米左右,相当于每小时七百二十公里。如果直升机以三百公里的时速往前飞,那么往前转的桨叶那就是七百多公里加上三百公里速度,就是一千多公里了。往后转的桨叶就是四百来公里速度了。所以桨叶每转一圈,它的迎面气流速度,就是从四百多到一千多,然后到四百多这么转。那么既然气流速度这么变化,它的空气动力的变化,这就带来直升机旋翼上始终是处在交变载荷作用下。就由于这些原因,直升机的飞行特点和结构特点造成了振动大,容易疲劳,噪声强。另外还有飞行速度问题。为什么直升机速度大不了,就是三百公里的时速时,前进桨叶已经超过了一千公里的速度,如果飞得更快,前行桨叶会达到音速,而后行桨叶速度更慢。因为它是两个速度之差,所以这两个原因,旋转的旋翼限制了直升机的速度,不可能很大,这就是它的根本原因。 

  但是经过六十年的进步,这些主要的困难和障碍在很大的程度上得到克服了。由于有了这么巨大的进步,使直升机就得到广泛地应用。它的优越性就显示出来了。我想它的优越性有两条是不可比的。一条,不要机场。它是飞行器,但是不要机场,任何地方它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