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世狼烟-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芰Γ厝坏匾谡揭酆驼铰缘牟愦紊舷韵殖隼矗阂皇鞘拐秸恼褰檀蟠蠹涌欤谴偈拐秸霾哒咭谰菡庵挚焖俅蚧髂芰χ贫ㄕ秸苹6庥制仁拐秸凳┱叩木艘愿斓募际鹾驼绞跏侄危迪志霾哒叩囊庵尽U蠢〉慕峁碳ぷ琶拦臀鞣骄吕砺奂遥韵执秸幸恍┌毡樾缘奶厥庹绞酢⒄揭凼导窖醪忝娼姓铰苑糯螅怪晌斓贝路⒄沟囊恢炙枷牒统绷鳌J芷溆跋欤恍爸鞠蛟洞蟆薄⑹盗Τ康墓遥贾贫┚篮椎募苹⒂糜诟伦约旱木卵担砺匏固岢鑫蠢凑秸绞怯钪妗罩小I峡焖俟シ溃拦蚝俺觥耙桓鲂∈贝虮槿颉钡目诤拧�
  二、美国军界的新“闪电”梦想:“一个小时打遍全球”
  2003年4月,伊拉克战争的硝烟还没有散尽,美空军参谋部便秘密进行了一项名为“远程全球精确交战”的研究。根据新的战争样式,美空军将打击能力分为三类:全球瞬时打击能力、战区瞬时打击能力和区域持久打击能力。美空军认为,具有实施全球瞬时打击的能力将具有比伊拉克战争更强大的“震慑”效果。让敌方清楚地知道美国“能够在任何时间将在全球任何地方的高价值目标陷于险境或对其实施打击”,就可以阻止敌方行动。这种技术使打击实施前不必进行战区内集结,从而提高了突然性,而这种突然性又可成为一种强大的威慑。
  布什宣布伊拉克战争结束不久,拉姆斯菲尔德就对五角大楼下达了向“10—30—30”模式军事构想过渡的任务。这一构想的实质是:在美国政府做出在某个地区动用武力的政治决定之后,美军要在10天内进入战斗准备,并且向预定地点进发。此后30天内,美军应击败敌人,并使敌人在可预见的将来无法恢复有组织的反击。而后的30天内,美军应当调整部署,并为到达全球的任何一个地区完成新的战斗任务做好准备。按照这一设想,美国一年之内,可以连续打赢五场战争。高节奏的战争和胜利速度,要求美军整体上“更快、更高、更强”。美国的四大军种和整个军事体系的转型,围绕这个战略开始加速。
  《盛世狼烟》 眺望篇(1)
  警惕:信息化闪电战!(2)
  按年计算的战争时间缩短到月,已经是破天荒的进展,但是2006年底,美国国防部突然又提出了一个更加雄心勃勃的计划——“快速全球打击”构想,其核心是“1小时之内打击全球任何目标”。在11月9日出炉的《2008年国防预算请求报告》中,美国国防部正式提出为构建在一小时内精确打击全球任何目标能力的项目拨款,足见美军这一新想法不是说说而已的。说到这种新想法产生的背景,答案其实在两次对伊拉克的战争中。第一次海湾战争美国劳师动众,虽然取得胜利,但外交、政治斗争及各种军力部署、使用,也让其筋疲力尽。2003年伊拉克战争,美军上来就是“斩首行动”,希图一举干掉萨达姆,后来再次“斩首”。虽然落空,但美军对自己军事技术优势的自信,以及对那种笨拙、耗时的传统战法的厌倦和对“一枪爆头”战术的青睐,可见一斑。自古擒贼先擒王,如能在开战之初除掉对方主要领导人或瘫痪对方指挥中枢,无疑可以事半功倍。美中不足的是,美军发现以现有的武器系统,从传感器发现目标到指示攻击兵器予以杀伤,中间存在半小时的时间差。而就在这半个小时中,一个人步行可以走出3公里远,如果乘汽车则可以转移几十公里。因此,美军对于那些有可能快速移动、时隐时现的目标,起了“时间敏感目标”这样一个名字。意思是晚了就打不到了。以美军现有的反应能力,半个小时已接近极限,而且这半小时还是针对有限区域内的目标而言。如果距离增大,则时间还要成倍延长。如此,不仅难以斩首,连影子也“斩”不着。因此美军提出要在“一小时内打击全球”的发展目标,就是要弥补其目前“斩首”能力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的不足,使其不仅能对近距离目标实施实时打击,还能对任何国家的战略目标进行快速打击,从而形成更加强大的战略威慑。
  2006年底,美国国防部提出了“1小时之内打击全球任何目标”的构想。根据这一新战争构想,未来美国军队的当家武器将不再是现在的航空母舰、隐身战机、MI坦克和M16步枪。
  支撑新战争构想的第一大武器系统是洲际导弹。美国人的想法是首先是走捷径,为其目前数量巨大的空射、陆射和潜射战略核导弹换上常规弹头,利用其庞大而完备的核战争体系,为其提供全球预警、目标锁定和多种平台的立体快速打击,然后再研制专门的“杀手锏”——如得到国防部资金支持的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合作研制中的潜射中程弹道导弹(SLIRBM),可在12分钟内将454公斤重的战斗部投送到8千…1万千米远的地点,打击精度20米。目前,美国防部对这陆海空“三位一体”的远程常规打击方案十分感兴趣,并认为在执行常规全球打击任务时,相互补充的陆海空作战能力将同冷战时期的核“三位一体”威慑能力一样有效。
  第二大武器系统是超高速空天轰炸机。据美空军官员披露,当前美国飞机研制专家正在精心设计一种能以5倍音速飞行、载弹12;000磅的高超音速隐形战略轰炸机B…3。该机可以从美国本土的普通军用跑道上起飞,然后进入太空以第一宇宙速度飞行,抵达目标后再进入大气层,可在2小时内打击全球任何地方的目标。该机预计在2037年替代B…2,但有消息说美国可能提前19年于2018年部署。美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还公布过另一种新概念飞行器:“海象”——一种能携载更多载荷的软式飞艇。预计“海象”飞行器的起飞重量高达500吨以上,能够在未经整修的地面起降,具有洲际飞行能力。能将作战部队及其装备从驻防区运送至战区,以配合空军的快速作战或占领及维和任务。美海军陆战队也在研究一个类似的系统,名为“小型作战单元空间传输和嵌入有人飞行器”,交付日期为2025年,美海军陆战队希望通过这种飞行器,在2小时内将部队部署到全球,而无需侵入沿途国家的领空。
  第三大武器系统是太空武器。根据新战争构想,美军将在2015—2020年太空部署激光和动能武器等,以实现在一小时内打击地球表面的任何目标,并力争将打击时间缩短到45至30分钟。
  “一小时打遍全球”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首先必须建立全球地理信息数据库。美国早就凭借强大的侦察卫星和商业卫星,把地球照了无数遍,然后利用信息栅格技术,将整个地球数字化。著名的Googleearth软件,就反映了美国人透视地球能力的冰山一角。有消息说,美国军方还利用数目庞大的美国公民到世界旅游的机会,实地拍下某些地区的照片,作为对卫星侦察的补充。一旦美军决定在某一地区展开军事行动,只需要轻点鼠标,该地的基本概貌便即可浮现。在以往历次局部战争中,美国对攻击目标的精确度就已经要求到“米”,未来的全球打击虽然距离加大,但也不会在精度上有太大的放宽。
  美国一直以来在紧锣密鼓构建、已进入实战部署的导弹防御系统,是防御性的,而“一小时全球打击”计划则完全是进攻性的。一盾一矛,一攻一防,美国全球快速作战体系已初露端倪。
  《盛世狼烟》 眺望篇(1)
  警惕:信息化闪电战!(3)
  三、信息化闪电战的总体轮廓和信息化时代全球帝国的雏形
  全世界因为被美国深陷伊拉克泥沼所迷惑,因此对美国的军事雄心也不以为然。其实,政治上的困境不仅不等于军事上的停滞,往往还暗伏着更大的军事跃进。当年美国在越南战争的失败,就从技术和军事理论上孕育了海湾战争的军事辉煌;今天亦然,伊拉克战争的困境将促使美国思考未来战争的样式。
  美国“一小时打遍全球”的新战争计划的出笼,其实就是信息化闪电战即将孕育成熟的一个标志。从20世纪中叶以来,美国就一直在引领世界新军事革命的潮流,所以,从美军最新的军事理论、近年来一系列战争实践和大规模军事演习,已可以清晰地看出未来美国进行信息化闪电战的总体轮廓:
  第一波:先以太空战和网络战,捣毁对方的“头颅”、“眼睛”。为对付实力强大的对手,与“一小时打遍全球”计划相匹配,美国还有着太空战和网络战的高端样式。美军战略司令部“太空和全球打击处”处长安东尼拉索说,五角大楼制定保护太空安全计划的时机已经成熟,新政策要求“采取所有适当的措施保护我们的太空财产”。为此,要准备对付那些可能威胁和阻碍美国卫星运行的目标。2005年美国《大众科学》月刊在发表题为“太空战场”的文章说:“太空战争开始时可能不是轰隆一声,而是叮当一声”。而网络战争更可能连叮当一声的响动都没有。关于“太空战“,美国2001年已经进行过大规模的演习;2006年又进行了由众多国家、军方、民间单位参加的“网络风暴”演习。
  第二波:以空天轰炸机、三位一体的常规洲际导弹,集中轰击对方的政府首脑、金融、交通、电力、军事枢纽,全面瘫痪对方的“神经系统”(战争动员能力、军队指挥调动能力和国家重要功能体系),使之社会陷入全面的混乱;
  第三波:以隐形空军机群突防,携带电脑逻辑炸弹、电磁脉冲炸弹进行补充式的面状打击,以消灭敌之残余防空力量和其他反击力量;
  第四波:以航空母舰和其他空中力量,以普通大威力炸弹,掩护机降、空降兵实施登陆和地面军事行动。
  由于高级自动化指挥系统的应用,这一切复杂的多维空间兵力、火力协同会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