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张爱玲不是过去式 庄宜文-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联合报》上一篇关于张爱玲的文字 


孤独的舞台 


【庄宜文】 

四十年前,正值盛年的张爱玲曾造访台湾,未引起惊动;四十年後,张爱玲芳魂早逝,以她的作品与生平为题材的戏码,却成为广大张迷欲争睹的传奇。 

张爱玲对台湾作家影响最广,在香港则不断被改编成电影与舞台剧。这次将《张爱玲,请留言》带到台湾的香港导演林奕华,曾以《红玫瑰白玫瑰》获得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奖,之前执导过三出关於张爱玲的戏剧,包括〈心经〉、比较〈金锁记〉与《怨女》的《两女性》、以「访问」张爱玲题材的《断章记》,还计画明年将《半生缘》搬上舞台剧。林奕华少时便著迷於张爱玲聪明炫目的笔调,本身也从事文学创作的他,还曾抄写并摹仿张作。行至中年後,他对张爱玲从华丽苍凉到平淡自然,似乎别有领会,张作後期抖落华丽细腻的文字,裸露素朴清哀的感情,而林奕华本人则不染戏剧圈的复杂算计,还保持著大男孩般的率真诚挚。 

张爱玲不是过去式 

这样一个香港背景的张迷导演,却找上非张迷的台湾演员丁乃筝担任女主角。她初读张作时没什么感觉,而今经历人生历练後重新再读,才惊觉:「张爱玲真是天才。」然而两人看张的角度大不相同,身为同志的林奕华,对张爱玲笔下的怨妇心理,有著不同於一般异性恋男性的体会,对刻划性禁忌题材的〈心经〉、苍茫情感的《半生缘》,更是心有戚戚;潇洒自信、爱好喜剧的丁乃筝,却欣赏生命力坚韧的女性形象,及〈鸿鸾禧〉式的幽默嘲谑。因此当林奕华问丁乃筝,最喜欢张爱玲的哪篇小说时,她回答:「〈桂花蒸阿小悲秋〉。」把导演吓了一跳,怎么自己对这篇小说没什么印象?於是丁乃筝就说起阿小的故事,说著说著,林奕华导演灵机一动,便将这段表演写入剧本,再串连上其他小说片段,成为剧中的一幕。他们喜欢的部分不同,反而成为彼此引渡桥梁,产生了互补与加乘效应,增添舞台剧的丰富层次。 

原本互不熟识的两人,在去年香港「中国传奇艺术节」演出前,为了构思此剧终日聊天,结为好友。他们从讨论张爱玲,到分享自己的恋情、对时事的看法,与人生的感悟,丁乃筝说:「不能只谈张爱玲,不谈自己。」张爱玲成为他们了解自己、认识彼此、关照人生的媒介。在林奕华眼中,张爱玲是个摩登女性,走在时代前端,我们现今身处於个人主义盛行的时代,而她很早以前便是实践者,勇於提出对婚姻制度的怀疑,迄今社会仍不断上演其笔下的两性关系与生存无奈,因此张爱玲不是过去式,而应与现在生活结合,成为推动我们认知自我的力量,许多人认为张爱玲的作品缺乏救赎,但他认为启示与作用,要在读者身上完成。 

这出戏於是定位在古今摩登女性的映照。丁乃筝原本就与张爱玲确有几分相近之处:同样系出名门、具英文教育背景、曾在海外居住、性情上保有天真,并懂得享受孤独,事业独当一面却不擅理家务,在创作领域上的叠合,是她们都写剧本。丁乃筝读张爱玲小说〈等〉後惊叹:「张爱玲真是很好的编剧,她把一个个镜头都分好了,如果晚生几年,应该和我们一起来做舞台剧。」然而丁乃筝不志在扮演张爱玲,巧妙地回避了不易揣摩的困境,及不可能符合观众各自想像的危险,事实上她开朗俏皮的气质,夸张且富於喜感的表演方式,迥异於张爱玲的羞涩内敛,倒神似张爱玲小说中生命力蓬勃的女主角,又因她不算张迷,少了份自我投射的自觉与耽溺。 

隐微的辉映 

丁乃筝在这出戏中独挑大梁、化作各种分身,一会儿是张爱玲笔下的阿小、宗桢、小寒,一会儿是说书人、旁白、节目主持人。舞台剧一开始,酷似郑裕玲的丁乃筝,便摹仿她主持的电视节目「一笔out消」(即如台湾的「智者生存」),提出九十九个问题,在问答间勾勒出张爱玲的生平,一方面也呼应了其晚年独居喜看有奖问答节目,及清坚决绝、一笔勾消的人生态度,而节目参赛者在合作中暗地竞争的角力,更是张爱玲笔下机关算尽的人际关系写照。剧中今昔对照的手法还包括,饮宴中一群现代男女谈论对婚姻两性看法,仍不脱张爱玲当年的观察;以及九一一世贸大楼遭恐怖轰炸的影像,布幕上打出:「这是真的。」交错掩映间重现张爱玲对人性、婚姻、文明劫毁的感叹。 

今昔对照之外,还在张爱玲生平与作品间进行对照。张少女时代捡後母旧衣服穿的耻辱、被父亲软禁的阴霾,具体化身为囚禁女主角的红衣柜,与不断回荡的呐喊:「放我出去。」成名後著迷於奇装炫人的换装秀,则以女主角边跳舞边换穿衣服表现——另一种中西时装演进的立体〈更衣记〉。此段让人联想到六○年代张爱玲为香港电懋电影公司编剧的《六月新娘》,同样是一女数男的组合,好莱坞式的夸张动作与舞姿,可惜丁乃筝没能唱歌,否则要再现片中歌舞剧的欢愉喜感。此外,林奕华以播放西洋名片《齐瓦哥医生》的经典画面,呼应张爱玲所处的烽火时代,及〈倾城之恋〉中「死生契阔」的感叹。这样相互指涉的手法,亦曾见於电影《红玫瑰白玫瑰》,佟振保与孟烟鹂初次约会看的电影,正是四○年代张爱玲在上海引起风潮的《太太万岁》。看过《红玫瑰白玫瑰》电影的观众,必然对整面银幕不时出现张爱玲小说原文的手法印象深刻,而这次林奕华只取《半生缘》中曼桢写给世钧的信,与张爱玲写给胡兰成的信,在小说与现实之间,呈现一种隐微的辉映。 

林奕华不仅拼贴重组张爱玲文本,并结合装置艺术、幻灯、录像等,营造出慑人的舞台效果。媒体设计请来胡恩威负责,舞台侧的布幕,不时出现张爱玲小说篇名、人名、手稿、绘画;美术设计则由张叔平筹画,这位上海出生的张迷,曾参与由三毛编剧、改写自张爱玲生平的《滚滚红尘》,表演工作坊代表作《暗恋桃花源》,及被誉为颇具张派风格的《花样年华》,这次为女主角量身设计合身旗袍、银灰袄褂、西式服装,不同款式的衣服请来不同师父细工裁制,丁乃筝对香港舞台剧的讲究细节惊叹不已,连化妆都精雕细琢一个小时,还要喷上观众席中根本闻不到的香水。 

●「华丽」与「苍凉」的孤独 

然而,一切华丽繁复的细节,全为了苍凉孤寂铺叙,因此这出戏本身就是张爱玲「华丽与苍凉」风格的再现。剧中林奕华运用繁复多重的舞台元素,却让观众产生鲜明直接的触动。他让女主角化作各种分身,却以近於独脚戏的方式呈现,为的就是呈现主旋律——孤独。林奕华剖析:「如果要把『舞台』与『孤独』拉上关系,它们大概就像一般人所认同的『华丽』与『苍凉』,两者既是互相抗衡,又是互相指涉的……」偌大的舞台,偌大表演的空间,多少观众的注目,终究还是孤独的一个人,这就是张爱玲一生的写照。 

文本顾问迈克因而定名为「张爱玲,请留言」,她晚年几不与人联系,死前甚至未留下一句话,我们尝试拨去一通通电话:「『叮铃铃、叮铃铃……』,电话响了又响,人在不在都不会接听。一厢情愿恳求:『张爱玲,请留言』,不一定期望得到答覆,只是固执地相信她还活著,永远活著。」於是尾声丁乃筝缓缓念著那篇最真挚纯真的散文〈爱〉,张爱玲的照片映现,旁白也终了在:「噢,你也在这里吗?」席间多少观众落泪。一直触摸不到的张爱玲,彷佛已庞大地充斥在剧场空间,喧哗後的孤寂,让人悲欣交集。 

戏中充满对照记,戏外也上演著对照记。张迷们必不曾错过,前年十一月在台演出,由香港编舞家黎海宁与台湾舞者罗曼菲合作的舞码《爱玲说》,同样是港台二地的组合,两者且有些许相近的元素,包括男舞者替女主角更衣的片段,及张爱玲与笔下女主角无形间的对话,但呈现较为清简低调的表现风格。更令人好奇的另一组对照是:透过香港导演的眼光,台湾观众是否会看到不一样的张爱玲?这出半年前在香港广获回响的舞台剧,在本地又将产生什么样的评价?取材自香港热门电视节目的手法,以及当时惊心动魄的九一一画面,如此次照搬,是否会因时空因素而减弱共鸣度?当这一切答案在本周末揭晓後,也许我们可以开始构思,一出台湾编导的张爱玲舞台剧。 


【2002/05/25 联合报】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