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何如何?你再说一遍!”刹那之间,赵亢面色苍白。
“按照秦国新法,你是死罪。”
“自,自古以来,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三代不同礼而王,五霸不同法而霸。刑上大夫,自秦国变法始。”
赵亢象霜打了的秋草一般,低下了高傲执拗的头颅,额头上冒出了涔涔细汗。死罪!对他不啻是一个晴天霹雳。他做梦也想不到,自己身为秦国名士,秦国首席县令,三代贵族之身,会仅仅因为同情抗田就要被斩首。他其所以对卫鞅不以为然,是内心始终认为卫鞅即或是总摄国政的左庶长,也不敢擅杀大臣,至少要禀报国君。而国君绝不会突兀的改变秦国倚重贵族的传统,一定会害怕招来“杀贤”的罪名而挽留他,至少也会让他平安的归隐山林。此刻在震惊之下,他竟是神奇的清醒起来,惊诧自己何以忘记了招贤馆那段日子里耳闻目睹的无数故事,国君与卫鞅意气相投,举国相托,立誓变法,又为何能阻挠卫鞅依法治吏?渭水草滩一次斩首七百余人,国君尚鼎力支持,不怕担“暴君”恶名,如何能为他赵亢一个县令变了章法?猛然,赵亢心念电闪,想到了杀一个象自己这样的贵族名士出身的县令,可以震慑贵族反对变法的气焰,而绝不会激起国人的动乱。安知卫鞅不是处心积虑的寻找这样一个警世钟?自己硬邦邦的撞上来,人家岂有不敢杀之理?
赵亢深深的懊悔,长吁一声,“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两行眼泪便断线般滴答下来。
“大仁不仁,大善不惠。赵亢兄尽可视卫鞅为刻薄酷吏。”卫鞅一拱,转身大步出门。
“且慢!”赵亢猛然醒来,颤声招手。
卫鞅转身,冷冷问:“还有事么?”
赵亢泪流满面,“能,能否让我见长兄赵良,最,最后一面?”
卫鞅不假思索,“不能。举国同法,庶民人犯何曾见过家人?”
赵亢顿足捶胸,“卫鞅,你好狠毒!上天,会惩罚你的——!”
卫鞅哈哈大笑,扬长而去。
两天后,渭水草滩的刑场又一次堆成了人山人海。这次,庶民们已经没有了上一次的恐惧,人人都在兴奋的议论着十三名人犯。上次刑杀的七百名人犯中,大多数还是庶民百姓,而这次这些待死之人,却都是秦国赫赫有名的显贵族长。最令庶民们激动不已的是,县令赵亢也要被斩首!赵亢赵良这两个名字,秦国人老早就很熟,他们很有学问,在落后闭塞的秦国,赵良赵亢兄弟二人简直就是凤毛麟角般珍贵耀眼。尤其是云阳百姓,遇见生人总喜欢说,“我是云阳人,就是赵良赵亢那个县。”初遇之人也就特别的肃然起敬,将面前的“云阳人”看作知书达礼的王化之民,有话好说,有生意好做。赵亢做了郿县县令,郿县人比云阳人还骄傲,动辄便是:“有赵县令变法,咱郿县的日子一定好过。”想不到的是,变法开始将近一年,郿县却成了一锅疙瘩粥,大族械斗,东西争水,目下又分不动土地,日子不但没有好过,反而死了许多人,使郿县成了“杀人刑场”的代名词。
郿县人心冷了,怨言也骤然多了,期盼变法带来好日子的庶民隶农们更是变得愁眉苦脸。对赵县令救星般的赞颂也越来越少了。郿县人原本将赵亢当作百里奚那样的贤臣想象,渴盼他能象传说中的百里奚那样到民间嘘寒问暖,处置纠纷,解民倒悬。可是,郿县人既没有见到这个“百里奚”,也见不到外县热热闹闹的变法气象,死水一潭,竟还贴进去那么多人命!
终于,庶民们的崇敬期盼,变成了言谈间的冷漠嘲笑和嗤之以鼻。“人家是官身贵人,如何能替蝼蚁庶民说话?”“变法?变个鸟!赵县令都害怕白氏呢,”“再变下去,郿县就要死光了。”“百里奚?我看是白日死!”几个月过去,眉县竟流传开了一支童谣,唱道:
月亮走小 百里不遥
点下几日 秋草做刀
流传之初,谁也弄不懂童谣唱的什么。但是,深信“小儿天作口”的秦国人朦朦胧胧的觉得郿县将有大事发生,是祸是福,谁也料不定,人人都在惴惴不安。如今,左庶长要将这赫赫大名的县令问斩,郿县人可是炸开了锅!他们想起了那首神秘的童谣,顿时觉得明明白白。那“月亮走小,点下几日”不就是赵亢的名字么?那“百里不遥”,分明便是说这个假百里奚不会长远。“秋草如刀”,不就是在秋天来临时杀赵亢么?
人们在纷纷议论中,不禁惊叹这是冥冥天意!
正午时分,渭水草滩一阵尖锐的号角,赵亢、白龙和十一位抗田族长的头颅喷溅着鲜血,滚到了黄绿色的秋草上!人山人海的渭水草滩,爆发出前所未有的一片欢腾。
哨声隐隐,又一只黑色的鸽子冲上蓝天,飞向东南方的苍莽大山中。
第八章 政侠发难
一、黑色鸽子飞进了神农大山
天高云淡。一只黑色的鸽子带着劲急的哨音,飞过秋草枯黄的渭水平原,飞过南山,飞进沟壑纵横的绿色苍茫之中。山山水水在缓慢的向后退去,黑色鸽子象永远不停的箭头,向着东南疾飞。
这是黄河水系和长江水系之间的万千群山。这片群山在渭水南岸的百里之遥拔地而起,横空出世,形成第一道高峰绝谷,时人叫做南山,后人称为秦岭。天下水流从这道南山分开,北面的河流绝大部分流入黄河,南面的河流绝大部分流入长江。这南山便成为大河流域和江水流域的分水岭。古人将四条独立入海的大川称为“四渎”,就是河(黄河)、江(长江)、淮(淮水)、济(济水)。“四渎”的主要支脉为“八流”,分别是渭水、洛水(黄河支脉),汉水、沔水(长江支脉),颍水、汝水、泗水、沂水(淮水支脉)。这“四渎八流”是具有神性的大水,其他河川不能与之相提并论。其所以如此,原因有两个。一是这“四渎八流”都源出名山,河出昆仑,江出岷山,济出王屋,淮出桐柏。“八流”中的沂水最小,而且先流入泗水再流入淮水,是支流的支流,但因为它发源于神圣的泰山,所以跻身于名水之中。二则是,“四渎八流”流经的区域都是王化文明区域,楚国岭南的几条大川因在蛮荒山野,所以不能进入名水。在“四渎八流”中,最大的自然是黄河长江。古人为了表示对这两条大川的敬畏,采用了独一无二的称谓,黄河叫“河”,长江叫“江”,其余河流一律叫做“水”。天下只有一条“河”,一条“江”。说到“河”字,那一定确凿无疑的是黄河,说到“江”字,则确凿无疑的是长江。
在古人的观念里,山是水的生命之源,山水相连,山生水,水养万物。茫茫苍苍的群山是天地的支柱,是一切生命的阳性之根。山将水分割开来,框定起来,鬼斧神工般雕出惊险奇绝的峡谷险滩千尺飞瀑,将万千的生命姿态赋予本无定性的流水。水将山拥抱起来,描绘起来,使层峦叠嶂的群山长青苍翠,虎啸猿啼,鸟鸣花香,多姿多彩的矗立在天地之间。名山大川相依存的地区,必生出天地灵气,孕育出超凡人物,流播着瑰丽的故事。
黑鸽子飞进的这片茫茫大山,北挽黄河,南拥长江,从西北到东南横亘千里,人迹罕至,是天地元气最为充沛的隐秘之地。当先民们还在穿兽皮食野果的时候,有个被呼为神农氏的奇人,就在这片大山中尝遍百草,不但发现了许多可吃的野果,还采集奇异的灵草灵花当作药材,年年月月的治病救人。神农氏牛头人身,一步一步的从南山进入这片无名群山,踏遍了这片大山的每一个山头每一道峡谷,回到人群送药的时候还要教人们耕种。为了登山采药,他发明了挖土的耒和耜。他将这两种工具传授给人们,使先民们能够开垦荒地耕种庄稼,不再忍饥挨饿。年复一年的跋涉奔波,神农氏终于累死在这片莽苍苍的群山之中,再也没有回到人们中间。先民们从渭水出发,进入南山,在这片无名大山中寻找了三年,也没有找到牛头人身的神农氏。先民们都说,神农氏尝完了百草,采完了药材,教会了人们耕作,人间的事办完了,一定是回天上歇乏去了。
从此,这片茫茫青山就叫了大神农山。
先民们看见这片茫茫青山,就想起了牛头人身坚韧博大的神农氏。先民们怕惊动神农氏的长眠,相约从此不再踏进这片青山。成千上万年时光流去,这片青山就变成了人迹罕至的茫茫林海。淡淡白云下,秀峰迭起,刺破青天。林木萧森,离离蔚蔚,峡谷峻绝,水流如带,全然不见人间烟火,唯闻长风掠过林海的隐隐涛声。在这淹没一切的茫茫绿色中,没有人能够分清方向,没有人能够走出走进这片无垠的山海。
但是,那只黑色的鸽子依旧顽强的飞向茫茫青山的深处,碧蓝的天空,响彻着嗡嗡嗡的哨音。猛然,均匀的嗡嗡哨音变成了尖锐的长啸,鸽子象一支黑色的箭头,冲向一座高峰的后面——一道绿色的峡谷豁然展开,半山腰漏出了一片黄色的屋顶。黑色鸽子绕屋顶飞翔了一圈,“嗡——”的一声,俯冲而下。
就在鸽子嗡嗡嗡绕着屋顶飞翔时,院中走出了一个长须黝黑的中年人,身着粗短布衣,赤着双脚。他走到墙边,伸手拍了一下镶在墙体中的一块圆石,笼罩屋顶的铜网便带着轻微脆亮的金属声缩了回来。之后,他向天上打了一个响亮的呼哨,飞翔回旋的黑色鸽子便“嗡——”的一声噗噜噜落了下来。黝黑的中年人亲切的笑了,“焦明,来,先吃点儿喝点儿。”说着便在院中一块很干净的方砖上撒下一把谷子,摆上一盅清水。“焦明”却只是咕咕叫着,不断的拍打右翅,不去啄谷饮水。中年人笑道:“焦明莫急,我来取信。”说着报起鸽子,从它右腿下解下一个小竹管,打开一看,中年人骤然变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