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物贩子在唐朝-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卢祖安听了卢鸿这话,先前的猜想必然是没错了,这小家伙也当真胆大包天,居然敢视天下人如无物,拿了个假货来骗人。又好气又好笑,却又说道:“如此一来,便是假货,也是真的了。你拿它来驳斥他人,也无不可。只是事后却应交回族中,以为族中之宝。奉于他人,却是办得差了。”
卢鸿却说:“爹爹试想,那镜子便交于族中,珍藏万世,又有何实际用处?难道我卢家有了它,就能百世昌盛不成?”
卢祖安听了这话,略有不乐道:“鸿儿此言何意?”
卢鸿说:“爹爹,孩儿此次南下荥阳,见了郑家经学昌盛之意,却是心中颇有感慨。我卢家海内名族,所自何来?乃是先祖殚精竭虑,代代经营,因此人才昌盛,远播四海,才有了后世这等盛名。因此唯有以学为本,力倡族学,光大文风,使代代人才不绝,才是百世立家的根本。至于那明镜有或非有,却是末节。”
卢祖安听了,连连点头,说道:“却是难得你这番见识。只是一来卢家族学,也颇得看重,不知你还有何想法?二来光大家族学业,与你将明镜奉于玄坛何干?将那明镜落于我卢家,于文业昌盛,岂不大大有益?”
卢鸿呵呵笑了说:“咱们卢家族学虽然也颇受重视,族中才俊也尽多,但当下于海内经学名望,却是略逊。因此孩儿便有些想法,欲要实施。我那镜子可不是白送的,郑家欠了我的人情,临回来之时,孩儿便与那郑族族长郑聿横及族中三老,相谈半日,求其许了几点条件。”
“哦?”卢祖安听了颇感兴趣,自己这儿子从小精明,从不吃亏,想来这几个条件与自家也是颇为有利。
原来卢鸿临行前日,拉了三老与郑聿横谈了半天,却是言道,自己回返卢家,有意于族中广开学业,力推经学。因此有几件事,望郑家相助。
一是郑家玄坛每年开坛之时,专邀卢家中人组队前来。一则那卢氏青年学子,可为观摩;二则卢氏经学大家,也当参与玄坛讲经。
二是卢家亦欲组织论经之会,时间自然会与郑家玄坛讲经互相错开。到时候,便如玄坛讲经一般,特别邀请郑家经学先进,带领弟子,前往范阳,参与经会。
三是卢家欲昌盛家学,构建书院。建成之时,希望郑家诸位名宿,能前往书院授业,以为支持。
四是卢鸿准备于家中创建印书坊,翻印各类图书经典。希望能于郑氏藏书楼中,选择数种翻印,以便传播。
卢鸿所说这几点,于郑家绝无损失,两家合办讲经会之事,更是互利的好事。三老并郑家承了卢鸿天大的人情,自然是一口答应。
卢祖安听了卢鸿之言,思索片刻,连连点头。
卢鸿这几条,对郑家而言,不过是锦上添花;但于卢家,好处可就大了。
现在卢家虽然名高望重,但族中经学力量,确实比郑家略逊一筹。尤其卢家几位名宿,前些年相继离世,而郑家此次三老齐出,玄坛讲经名声大噪,经学泰斗的地位,隐隐有水涨船高之势。
就算不考虑这些方面,郑氏所在荥阳,比之范阳,确实也有地利。荥阳地处中原,襟带洛京,四通八达,文化昌盛,自然要胜于处于北地的范阳。此次卢鸿这几点得郑家许可,实在有借鸡生蛋之妙。
两家经会交流互访,虽然看来对等,但那郑家玄坛讲经一事经营已久,四海闻名,此次卢家经会初创,便与玄坛并列而行,借势之妙,不言而喻。
卢家现在族中,最缺的便是如三老这般经学名宿,若如卢鸿之言,经会时得三老到场,影响自然不凡。若能倡建族学,得三老讲解经义,于学院的发展,更是意义重大。
卢祖安想通此节,心下甚慰,称赞卢鸿道:“鸿儿,你心系家族,所思甚远。那镜子一件死物而已,能换来这等好处,想必各房长老,是决然不会怪你的。只是那书院一事,你却有何打算?”
卢鸿说:“这书院创建,所为有三。一则光大卢氏声望,广播经义;二是开建族学事业,大倡门中学风;三则启迪族中俊才,为我卢氏科举之路,铺平道路。”
卢祖安点头说:“鸿儿所言甚是。朝庭开科取士,虽然所取人数不多,即使高中,也不过八九品的职位而已。但此法影响巨大,且更易形成标准。只怕数十年后,朝中高官,必经由此路者方可得任。因这科举不论门第出身,于世间平民中,更受关注。若如我等世族不以为然,只怕百年之后,声望要大受影响。”
卢鸿听了,不由佩服之至,自己能有这些想法不足为怪,卢祖安能说出这些话,其眼光长远,确实了得。
父子二人谈了半天,卢夫人等不及了,派人来唤,卢祖安方才放卢鸿去了。到了后堂,卢夫人已经等不及了,见了儿子一把拉住,眼圈却是红了。看卢鸿大半年不见,个子高了不少,眉目更见俊朗,仪态气质,已经隐隐是个大人了。卢夫人心下高兴,却又不知为什么掉下泪来。





    文物贩子在唐朝 第四卷 范阳经会 第二章 凝眉千年
     更新时间:2008…10…26 11:39:04 本章字数:2501


再看到奚老大的时候,卢鸿危然高坐,冷冷地注视着他,觉得自己的目光基本已经达到冻死人的程度了。
奚老大只说了半句话:“卢公子,你要在下找的石头,都已经……”
卢鸿的目光马上就变得可以烧开水了。
他一跃而起抓住了奚老大的手,激动地连声喊道:“哪里?在哪里?”
奚老大呵呵笑着,带着卢鸿往外走去,一边走一边说:“还是老地方……那个公子你慢点。”
卢鸿早就把什么质问的话忘到九霄云外,一路冲到了书房院中,也不管院中几个年青制砚学徒的惊讶目光,直接杀进了放砚石的房中。以前堆着小半屋端石的房间,现在基本满了。在房子的另一侧,满满地堆着青黑色的石块。
眉纹,这是粗眉,这是细眉,这是块对眉,啊这是雁湖……
卢鸿一边走,一边念叨,就象是同几十年没见的朋友,重逢之后,在叙家常一样。
只是多年之后,再重逢时,不管曾经多么熟悉的朋友,总会有些什么,变得不同了。
随后而至的奚老大呵呵笑道:“真不知公子是从何书上知道这歙石的。就算是当地山民,也不知当地的石头可以制砚。在下已经看到了,这石头,真真是极品砚石,只怕不在端下,若说纹理奇丽,可说还在端之上。”
卢鸿自然不会告诉他,原本歙砚发现,要等到天宝年间,有人打猎时偶然拾得歙石,发现可用以制砚,这才让歙砚现于天下。
歙砚名坑众多,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眉子坑;罗纹坑;水舷坑;金星坑四大名坑,石质最佳,纹理优美,后世一般称此四坑为老坑。而前次卢鸿要叔父带信给奚老大,便是告诉他这歙石的消息,并老坑位置所在,要他着意找寻,设法开采。
歙砚与端砚石品不同。端砚基本以紫色为主,而歙砚主要以深青色为主。端砚石品,如天青、冻、白等,变化绚丽,便如云霞也似;而歙砚的石品,却多表现为各种纹理,如眉纹,罗纹,金星,金晕,鱼子等,或如海浪水波,或如夜星闪光,造化天成,鬼斧神工。
卢鸿记忆中前世,于歙砚最是喜欢。那端砚虽佳,只是价格却也加倍高昂,偶尔得了一块好端,都恨不得供起来。歙砚质佳者,比之端砚,毫不逊色,而价格则低得多。因此卢鸿前世中,收藏的歙砚品种相当齐全,对其了解也更为透彻。
此时他便如介绍朋友一般,一样样给奚老大介绍。
在歙砚各大石品之下,又可以细分为更多的纹理品种。如罗纹中就有古犀罗纹、暗细罗纹等,不仅外观细密晶莹,下发墨更是上佳。最可人的,却是那眉纹,纹理做黑公长条,如同纤眉一般,故称眉子。那眉纹有长眉、短眉、枣心眉、鳝肚眉、雁湖眉等等,品种繁多,各有千秋。
奚老大听了半天,嘴越张越大,最后才说:“原来公子喜欢的,却是这带黑色纹理的歙石。采购石料的小水说,他觉得这有纹理的石头,软硬略有差别,制砚时怕有所妨碍,采石时便特地将带纹理的外层剥去,只将内中纯色石肉带了回来。现下这几块,还是临来时匆忙未曾剥剔才带回来的。”
这时旁边一个年轻人,脸色通红地说:“小的不知道这带纹理的才是好石头,擅自作主,便将那将公子所说的那些眉纹石料,剥下后扔在溪水中了。”
卢鸿一听,只觉恍然如梦。
原来古人于歙砚眉子,最初之时并不是十分喜爱,盖这眉子乃是深黑色纹理,其硬度稍大,下发墨不如无纹理的光板石,因此采石之后,往往弃去,只留其下青色嫩层石肉,清莹润洁,为砚材上品,称为“青琅薄Fサ拿嘉剖蠖嗳釉诳优缘能饺叵小U庑┢胂械拿嘉剖缶晗逅⒔荩盼廊私ソシ⑾郑涞冒ぞвǎ笤笕缬瘢笕嘶蛞浴疤泼甲邮背浦俺剖兄ⅰ�
卢鸿前世记忆中,便曾重金收得两块唐眉子石,爱之如宝。这子石来历,本是一桩美谈,爱砚之人无不知晓。此时听了小水之言,虽然自己改变了歙砚发现的年代,但这子石缘由,竟是同出一辙,由己而始,不由心下感慨万千。
小水见卢鸿只是沉思,半日未语,心下大为惶惑,还道是卢鸿因自己做得差了,心中气愤。连忙道:“小的知错了。这就整理行李,再下歙州,去溪中将那眉纹石都捞回来。小的名叫小水,那水性是极佳的,到了水里就如同在家中一般,随它水有多深、流有多急,一个猛子下去能潜出去几里地,半天都不露头……”他唯恐受罚,因此将自己水性吹得强了不知多少倍。反正那芙蓉溪也不是如何深广湍急,要真让他再回歙州捞石,倒也不是如何可怕。
卢鸿听了摇摇头说:“再捞就不必了,便留在溪中,留传后世,倒是一件妙谈。只是,你这般好水性,却正有一件用处。我闻说那西北洮州之地,出产洮河绿石,绿如兰、润如玉,用以制砚,不下端歙。只是此石,却产于大河深水之底。那洮水深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