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大丈夫-第2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景当政这才不到三个月,死在他手里的贪官就己经有数百人之多(包括武将,但是不包括锦衣卫成员和东厂成员),至千罢免的官员更是无法计数。朱由检很怀疑,照李景这样搞法,大明最后能剩下多少官员。

但是李景显然比朱元璋做事更有章法,完全不用担心无官可用,因为李景在处置官员的同时,还给这些地方派去一批官员,只不过数量没有杀掉和罢免的多而己。

不用问朱由检也知道,这些官员都是李景经过数年培养出来的,也就是说,李景几年前就己经开始为今天进行布局了。

与此相比,朱元璋就差了许多,朱元璋根本没有准备后备人才就开始大杀四方,最后照成无官可用,只好让犯官待罪办公。

看到李景如此自如地行使权力,朱由检感到既轻松又羡慕,说轻松是因为这些烦心的事,to再也不用他操心了,说羡慕是因为朱由检觉得自己这些年的皇帝简直都白当了。

每念及此,朱由检都想重新掌握权力大干一场,每到这个时候,朱由检都无比渴望能拿回属于自己的权力。

但是当他看到新的难题出现时,又觉得还是不要这个权力更好。

感觉到朱由检的手一会儿紧握一会儿放松,李景轻轻拍了拍朱由检的手背道:“皇上,不要多想了。

钱粮物资我都准备好了,高奇派来迎驾的亲卫队明日就会来到京城,两天后你就动身到山西去吧。这一路你多看看,多听听,等你回来,我想你的心境就会改变许多。”

朱由检闻言轻轻点了点头。

远远看到一群人站在广场中焦急地等待,李景笑了笑冲小五做了个手势。

小五见了张口大喝道:“奉天承运大明皇帝朱由检驾到,内阁总理大臣,五军大都督李景驾到,尔等还不跪迎。”

小五这一嗓子喊的突兀,随行之人,包括朱由检在内都吓了一跳,不过这还没完,随着小五话音落下,一众亲兵又齐声喝了一遍。

听了众人呼喝的话语,李景看了小五一眼,微微皱了皱眉,心道:“这个小五真是胡闹,竟然把自己的话给改了。”

原来,这句话是李景事先交给小五喊的,不过李景交代小五喊的只有“奉天承运大明皇帝陛下驾到”

这一句。不想小五给改动了,而且李景的官职乃是内阁副总理大臣,小五愣是把副字给去掉了。

李景知道小五这是不忿自己只喊皇帝一人,因此便在后面加上李景的名字,由于要喊李景的名字,于是又把朱由检的名字给喊了出来。

对小五的心思李景倒是能理解,不过小五显然不明白李景为什么要把朱由检抬出来。

小五根本不知道文人结党的厉害,以为跟这fr人见面是什么好活儿呢。

尤其这帮东林党人惯会抓住别人的把柄,把自己抬出来跟皇帝并称,那不是给自己找事儿么?

果然,众亲兵话音刚落,便见前面一人分众而出,指着众亲兵喝道:“尔等好大的胆子,竟敢直呼陛下的名字,并且把李景的名字与陛下并列,真是罪该万死。”

看到来人的举动,李景忽然笑了笑,虽然李景没见过钱谦益,但是看此人的9头,李景己知定是钱谦益无疑。

李景自然不会认为钱谦益本人有什么好笑,而是因为钱谦益的举动发笑。

钱谦益说得话并无多大毛病,毛病全出在他的举动上面。

要知道朱由检和李景是走在前面的,后面是诸位大臣,亲兵则是护在朱由检和李景的两侧,钱谦益指着亲兵乱点,不免要指到朱由检的身上。

冷笑一声,李景上前一步喝道:“你是何人?见了皇上不跪不说,还敢对皇上指指点点,你这是要造反么?”

钱谦益一愣,这才想起自己刚才过于激债,竟然忘记跟皇上行礼,更在皇上面前指指点点,实是失礼己极。

收起2楼2014…02…07 13:36 |

第338章 流氓手段

要说钱谦益的反应真是不慢,李景话音刚落,他便当即跪倒在地,嘟嘟fw连磕几个响头,然后说道:“罪臣钱谦益,参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景见钱谦益跪倒,当即侧过身去,以免让人以为自己在朱由检身前受礼。

朱由检见状暗暗点了点头,指着钱谦益说道:“你在君前失礼,本该重责,念你也是忠心事君,这次的贵罚就免了吧。你起来回话。”

“谢陛下。”钱谦益又磕了三个头,然后方才起身。

见李景微笑地看了自己一眼,钱谦益顿时火往上冲,指着李景喝道:“你是何人,竟敢站在皇上身前?”

李景摇摇头,向钱谦益笑道:“钱先生年纪好像不小了吧?怎么火气这么大?这样的性格……”

说到这里李景连连摇头,嘴里发出喷喷的声音。

听李景调侃钱谦益,一众大臣自然要捧场凑趣儿,杨柳风追随李景多年,最明白李景的心思,听李景说话的语气,己知李景不待见钱谦益,当下上前两步说道:“大帅,听说钱先生是江左三大家之一,更是东林党的领袖人物,就这个脾气,能教得了学生么?”

说着杨柳风冲朱由检施了一礼道:“陛下,我等从来没见过钱先生,不识得此人,听说他以前曾在朝为官,陛下应该认识此人,陛下可得看仔细了,别是有人冒名顶替。”

朱由检听了杨柳风的话,转过身来,微笑了一下道:“是钱先生倒是没错,不过数年前脾气好像没这么大呀!”

接着转向钱谦益道:“钱先生你总这么发火可不大好,得保重身体啊!”

杨柳风没想到朱由检竟然帮他搭腔,冲朱由检躬身一礼道:“皇上所言极是。”

接着众臣你一言我一语,纷纷出言调侃钱谦益,直把这位文坛领袖当成儿戏一般。

听朝中众臣极尽挖苦讽刺之能事,钱谦益一张脸涨得宛如猪肝一般,却是一句话也说不上来。

眼见众臣再说下去,这个钱谦益搞不好就要气死过去,李景急忙咳了一声。

听到李景咳嗽,众人这才想起李景此次是来接见钱谦益而不是来羞辱他的,刚才调侃钱谦益只是为了打掉钱谦益的锐气而己。

想明此节,众臣当即住口不语。

钱谦益虽然做官的时间不长,但是接触的官员却是不少,眼见李景只是轻咳一声,诸臣便禁口不语,这时己知此人就是李景。

见李景只有三十多岁的样子,钱谦益心中颇为沮丧,不知李景如何这般年纪便走到今天这一步,而自己虽然号称文坛领袖,却无一官半职在身。

钱谦益熟读史书,他知道改换一个朝代其实并不难,难的是建立新的制度。汉朝刘邦从造反到当皇帝前后仅用了七年的时间,其中大部分时间并非跟秦朝作战而是在跟项羽掐架。而汉朝的制度从刘邦开始直到汉武帝刘彻才基本完善。

宋朝赵匡胤当皇帝比较容易一些,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三下五去二就当了皇帝,但是赵匡胤和赵光义哥俩儿用了两任皇帝的时间才把宋朝的制度建立起来。

朱元璋当皇帝用的时间比较长一些,因为他的对手陈友谅和张士诚远比朱元璋强大的多,朱元璋大部分时间是在对付这两个人,把这两人打趴下以后,朱元璋才腾出手来推翻元朝。

朱元璋从造反到当皇帝前后一共用了十来年的时间,但是朱元璋几乎是用了一生的时间才把大明的制度建立起来。

李景没造反当皇帝,不过看李景的架势,要是李景想当皇帝估计几夭时间就可以搞定,但是李景执政这才几个月,就推出了一系列的新政。

前面那些人制定的制度都是在前朝的基础上进行完善,而李景却是在完全推翻前朝的制度,其中的难度根本不可同日而语,至于胆量和气魄更是远胜前人。

钱谦益实在不知道李景是怎么做到今天这一步的,更不明白李景都是怎么想出那些制度的。

再看李景用的这帮人,大部分都是三十岁到四十岁这个年龄段,五十岁和五十岁以上的只有寥寥几人。

也就是说李景这一代人至少能干二十年甚至三十年以上的时间。

如果不是李景制定的制度完全剥夺了钱谦益这个阶层的利益,钱谦益真想直接低头认输。

淤不过为了自己的利益,钱谦益必须搏一搏,另外钱谦益还想借此机会在李景面前展示一下自己的才能以期得到李景的看重,从而出仕为官。

如某钱谦益知道李景早就给他定了性,并且准各彻底铲掉东林党这个政治集团,恐怕打死他都不会来 钱谦益不知道,李景早就看透了以钱谦益为首的东林党人,在李景看来,现在这帮东林党人是典型的没种的汉奸文人,这帮人为了保住自己的小命儿和利益,民族大义在他们眼里就是狗屁,为了活命,哪怕让他把自己的祖宗扒出来卖了他都干得出来。

这帮人就是大明文人中的败类,大明文人中的渣渣。如果现在清军占了大明,这帮人肯定会背叛大明投降清军。(事实也是如此,清军入关以后,大明文人当中投降最多的就是那些整日慷慨激昂的东林党人。)

其实李景也知道自己如此看待东林党人未免有失偏颇,不过李景实在是厌烦了这些只会耍弄嘴皮子的家伙。

这些人哪怕有袁可立徐光启等人一半的实干精神,李景对他们都不会如此。

实际上,李景不光对东林党人厌烦,对所有不干实事儿的文人都仄烦。

李景知道,道理人人会讲,并非文人的专利,就算一个大字都不认识的老百姓也能讲出一番道理出来。

李景看重的是那些既能讲出道理,又人,哪怕不会做事也不要紧,但是你得有文人的风骨。

对有骨气的文人李景其实是很敬佩的,在平阳府推行新政的时候,李景没少被那些文人骂过,有些文人根本就不怕死,在平阳府李景就曾经被人指着鼻子臭骂过。

但是李景从来没有处罚过这些人,在李景看来,这些人虽然有些迁腐,但是华夏民族的脊梁正是由于有这些人才永远挺直。

对这些人,李景非但没有处罚,反而会给他们安排职务,当然安排的是教书的职务。

李景需要他们传播那种不屈的精神和文化。

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