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1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利用等辈,还在朝堂上,如果让他们得逞了……李迪不由的冒出一身冷汗。

不说不可能,自己手段软了些的。寇准纯是兴趣之人,想到哪里做到哪里,根本不顾后果。一旦得逞,丁谓来一个低姿态,再替寇准擦一下胡须,寇准准得留下丁谓做副手,那么什么事都能发生。

叹息一声,说道:“这十二幅图足矣。陛下不仅见图思人,也要深思之。”

“深思之?”

“你来看庄献太后六幅图画,庄献太后前半生同样很凄苦,太后对陛下的哺养之恩与对国家的交接之恩,陛下更不可抹杀。庄懿太后前半生平淡,后半生也未必全部是凄苦,看到陛下成长起来,她何尝不感到欣慰。”

小皇帝眼光落在最末一幅图上。再次悲喜交集。

李迪有些担心,怕小皇帝睹物思人,又说道:“这两幅长轴宜供于奉慈庙。”

画得太逼真,担心小皇帝放在身边,时常落泪,伤了身体,所以让这两幅长轴远离小皇帝。

但最悲伤的时候来临。两个太后的灵柩不能久供,终于在九月末出葬,先发引刘太后的灵驾,过了这么久,小皇帝渐渐醒悟。不仅郑朗在劝,范仲淹还有他的老师李迪一席话,皆是替老太太盖棺而定的。

这时候,小皇帝回想起养母万般好处,拉着棺材的绳子,一直拉到皇仪殿门口,仪官固请痛哭而止。还没有完呢,又来到洪福院,攀着梓棺痛哭一番。最苦的还不知道那一个母亲做对了,或者那一个母亲做错了。

十月初,两个太后附葬于永定陵。

……

郑朗又要准备出发,其实不用那么急,可必须先到礼部拿到报名表,不得不提前就要抵达京城。

但此行与去年不同,去年担心的是京城,今年担心的是家里,将两个小家伙喊来,说道:“我要去京城省试。”

“恭祝解元高中。”两个小三子同时眉飞sè舞的说道。

只要老师能高中,就能亲自教导他们,州学的那些个老师简单太逊。可还没有进郑家的门,小老师再三嘱咐过,尊师重道,所以这句话放在心中,又不敢说出来。

“你们啊,不过你们不能再吵了,我仅去了蔡州几天时间,你们就吵将起来,让我如何安心去京城省试?”

“要么解元将我们带着。”王安石跃跃yù试。

“不可,解元要安心读书,不能为我们分心,”司马光说道。

可是郑朗很心动,现在郑州的州学是一滩浅泽,确实容不下这两条小蛟龙。但京城水深,有许多有学问的儒生,若要安排好,对这两个小家伙倒是一次机会,道:“让我想一想。”

“解元,你不用操神,我们会听话……啊呀,你干嘛掐我?”司马光愤怒的看着王安石。

“你们这两个小东西,”郑朗无奈的摇头,又说道:“此事你们不用多想,我来考虑一下。”

刚说完,六娘七娘跑到后面来,说道:“钦差来了。”

“钦差?”郑朗很狐疑,现在又不作画,又来钦差做什么,不敢怠慢,来到前面,看到了阎文应,立即拱手道:“见过阎都知。”

“见过郑解元,几月不见,你又长高啦。”

“承méng都知夸奖。”

“先接旨吧。”

“喏。”

也没有其他的意思,灵驾到了永定陵下葬,御驾亲临,让他带两个学生参见一下。

“非是学生。”

“是不是学生不重要,陛下吩咐过了,让你带着那两个小郎,过去让他看一眼。”

不但是小皇帝好奇,连许多大臣都在好奇。郑朗有些郁闷,敢情我们是嘛?三只大熊猫!

也不要别人,此时阎文应已经好奇了,道:“郑解元,你那两个学生呢?”

“非是学生……”

“那么是后进吧。”

“非是后进……”郑朗很无语,你们要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吧。

PS:这两章是一个过渡,承接上面悄悄埋下的一个坑,布一个新坑。不得不写,江南才是女主真正出现的时候。然而想到诸位对女主不同的态度,不知如何下笔,写得很辛苦……若不满意,请原谅哈,江南时女主还不满意,再请怦击。!。

第一百七十九章 两小斗中丞?四季

第一百七十九章两小斗中丞?四季

郑朗来到后面,将事情对两小说了一下,道:“你们自己看,认为可以见一见陛下,我不反对。心里有包袱,现在你们最好不要见,以免在你们心中产生阴影。我替你们回拒了圣旨。”

万事开头难,现在看到了小皇帝害怕,对二人成长没有利,同时也给他人留下了一个不太好的印象。

说完,看着他们。

不要以为他们是未来最牛的大拿,现在还小,非是自己,从后世穿过来的,不一定不害怕。说得不算,得看他们的表情与反应,如果很激动,或者很兴奋,同样也不行,见到了小皇帝与诸臣,必然失态。自己纠正的仅是他们的偏激,其他的,郑朗还想让其正常发展下去。

然而两小兴奋之情是有了,并没有太兴奋,王安石沉思了一会儿:“我们不会刻意邀见陛下,但陛下召见世面我们,为什么不去?”

司马光则说道:“郑解元,不能将我们当作小孩子看。”

郑朗一乐,道:“既然如此,我带你们一道过去,只要你们没有太多的包袱、负面心态,对你们将来成长也有莫大的帮助。”

将他们带了出来,见到阎文应,两小很温和的施了一礼,阎文应看了看两小,又看了看郑朗,哭笑不得,果然是好学生……回去禀报了。、

小皇帝正在行宫里,宋朝修建得不多,眼下无非就是东到应天府,西到洛阳府,有一些行宫,这是为了君臣偶到陪都才修建准备的。不过从开封到巩县最为密集,毕竟宋朝皇陵在此,御驾来得多。

正在等阎文应的消息。

看到阎文应,好奇地问:“那两个学生你可见到了?”

“臣见到。”

“如何?”

不仅是他,连郭妹妹同样好奇的竖起耳朵。

“陛下,很不错,他们见到臣,态度从容,几乎与郑解元一样的风范。”

“哦,”小皇帝暂时忘记悲伤,兴奋的走了几步:“学问如何?”

“臣要急于赶回,没有盘问,再说,陛下也知道,臣那有什么学问去盘问人家的学问。”

“呵呵,你以后也要多读一些书,莫要让人家笑话。”

“喏,臣都想读,可臣的笨脑袋……”阎文应作懊丧状,用手敲着自己的脑袋瓜子。

“你辛苦了,下去早点休息去吧。”

“喏。”

不过这件事很快让随行的大臣得知。

大多数人是好奇的,然而有少数人不是这样想。

……

不会刻意为郑朗三人将御驾停下来,郑朗必须带着两小伏迎于道边,等候小皇帝与诸臣到来。

一会儿远处烟尘扬起,先是禁兵到来,分开了道路,拱卫御驾的安全。但阎文应却在人群中找到了郑朗师徒劳三人,将他们带到大道中间。不久御驾到来。

三人参见,小皇帝从玉辂里走出来,说道:“郑卿,免礼。还有你们两个小郎,也起来吧。”

三人起来,郑朗平静的看着小皇帝,两小表情不同,司马光眼观口,口观心默立,王安石则是好奇的抬头看着小皇帝,以及诸位大臣。但有一点不同,没有一个人象普通人见到小皇帝那样,战战兢兢。

阎文应感到古怪,诸位大臣看着三个少年平静的表情,同样也感到古怪。

小皇帝一乐,但没有问二小,先与郑朗说话:“郑卿,朕感谢你的上书。”

郑朗那一次上书,不会产生绝对性的作用,可对缓解蝗灾的压力,确实起着莫大的帮助,当然,主要功劳是小皇帝那一咬,这一口咬下去,那一个大臣敢怠慢。

“为主君分担忧愁,是臣子的本份,陛下莫要夸奖。”一如既往,态度温和坦然,不燥不戒。

时隔数月,小皇帝看到他温和的样子,感到很亲切。但因为礼仪的关系,现在郑朗的地位太低,若带到永定陵去,大臣又要罗嗦了。心中遗憾了一下,想到,再忍几个月吧。

然而他也没有想到一个问题,万一郑朗落榜怎么办?

就算殿试,他大开后门,可省试却是进行绝对严格的糊名誊卷制。不仅要才学,还要试卷对了口胃,答案对了考官的口胃,否则有李白的才华,也会乖乖的落榜。

“你那两幅长轴,朕也很喜欢。”

“那更是臣子的本职,陛下也莫要夸奖。”

“你很……好,”没有敢多说,几个月磨下来,稍微好一些,自己随便说说,说得不恰当,四周还有许多大臣在旁听,马上头痛的进谏又来了。转过头,看着司马光与王安石,先是问司马光:“你就是司马府尹家的三郎君?”

“启禀陛下,正是。”

“九岁砸缸之举,就是你。”

“情急之下想出的办法,但解元也多次戒告臣民,不可骄傲。诸葛恪少年时,即以诸葛恪得驴传名天下,后来却贻害东吴,横灭三族。王戎七岁不取道边李,才慧远在臣民之上,然后来以清淡误国,竹林七贤中也是最器小之人。这两人都是臣民的前车之鉴。”

“你找了一个好先生。”

“喏,当时郑解元派学弟前去关中请臣民时,臣民十分欢欣,这是臣民一生最好的选择。”

“不错,不错,”小皇帝点了一下头,他可不知道中间还有一些窍门,王安石在后面让司马光气昏了,经过今天皇帝的亲点,自己这个师弟名号跑不掉啦,这小子太过狡猾

郑朗也瞧出司马光的用心,若不是诸人一起看着他们三人,又想揉脑袋了。

小皇帝又看着王安石,道:“你是王通判之子?”

王益本来不是通判的,他教儿子很有一手,可吏治能力很差,也是多年他没有上位的原因。沾了郑朗的光,迁往江宁府后不久,迁为了江宁府的通判。若不是才能的问题,甚至还可以进一步升迁。

“谢过陛下。”

这一句看似答得奇兀,但诸人都清楚,又有些讶然。

小皇帝开心的走了几步,问:“平时郑解元教了你们什么?”

“有时候替我们解决一些学业上的难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