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12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汉武帝深刻印象,否则以后也不可能大张旗鼓,不顾国力一再攻打匈奴了。

并且木征又有何德何勇与文景时强大的匈奴相比,难道宋朝做契丹的乖儿子不够,还要做木征的乖儿子?

赵顼很不悦地说道:“汉文帝与冯唐言及匈奴,寝食未尝忘李牧(赵国大将,多次击败胡人),岂是不yù与匈奴校?要安疆场,须威足以制,乃能无事!”

王安石道:“文帝固不如文王,是伐是肆,是绝是忽,故能四方以无拂,然后民始附,可以有台沼之乐。先王以天保以上治内,采薇以下治外,未尝不始于忧勤,然后终于逸乐。今木征,河州刺史也,以区区万人之聚,乃敢陵侮如此,我以天下之大,四夷不敢伐,不敢忽,非文王之事也。且元后作民父母,使疆埸之民为夷狄所陵,岂为得已?然此事要以谋,不可以力,当居万全之地以制夷狄之命而已。”

也就是郑朗所说的内为圣,外为王,内为仁,外以威。不过王安石说得也不对,文景有诸王所掣肘,这个问题没有解决,如何能对付匈奴,非是不想对付匈奴,乃是国家不能对付匈奴。

赵顼看着郑朗,郑朗淡淡说道:“迟早要走到这一步,孙子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以五事索xìng,第一就是道,这个道可谓政治,也可谓道义。没有道义的战争,对战争不会有利。本来董毡对我朝略略恭顺,用兵河湟我朝多少失去道义。如今木征恭于西夏,倨傲我朝,董毡与西夏联亲,已经失去道义。虽有忧,但当抵十万兵也。失小得大,可以讨伐。”

“准!”赵顼道。

郑朗说能打就能打。

军事上赵顼对郑朗无比的相信,比如葫芦川战役,大捷,郑朗也有谋划之功。比如西夏攻打庆州,举国不安,郑朗说无事,那就是无事。比如罗兀城,郑朗说不利,真的就不利。

王韶用兵河湟,非是小事,朝廷必须通过诏书,他才能用兵。

郑朗说能打,诸相不作声,也就通过了。

河湟之战开始,第一战不仅是与吐蕃交手,而是西夏与吐蕃的联军。诏书前面到达秦州,后面武胜军战役就打响了。(未完待续。)

八百七十三章 河湟(六)

王韶还未出兵,西夏就陈兵于武胜军边境马衔山,不是相助,而是另有打算。

郑朗与赵顼开了一个玩笑:“陛下,西夏于两府开了一个办事处。”

不然为什么诏书还没有下到前线,西夏人就提前有了反应。弄得赵顼也郁闷不已,于是与郑朗商量一些关于西夏的布置,都是以召进皇宫侍讲名义,暗中询问。

但在河湟用兵之前,章惇南下了。他南下乃是经营南北江蛮与峡州蛮。南北江乃是指沅水流域,沅水自辰溪以上,包括各条支流统称为南江,也就是辰州以西到四川最南部,贵州东北大片区域。北江则是指沅水东北支流酉水一带的蛮人,狭义的北江就是指彭氏,广义的北江还包括少量彭氏以北的蛮人地区。南江面积更大更复杂,有舒氏四州,田氏四州,向氏五州,每一州面积皆几乎与彭氏二十州相等。。 。

峡州蛮也就是三峡一带的蛮人地区。

虽不是原来的禁梅山,然朝廷一直不能插足,更不能真正管辖。

这倒无所谓,最关健的是一些蛮人傲慢不法,抢掠掳获贩卖汉人,如郑朗所言,不能瞧不起蛮人与蕃人,既是宋人,大家就是一家人。大汉族主义要不得的,但不能奴化汉人,凭什么汉人成了南荒地带的牛马?

。 。

先是赵鼎上书,峡州峒酋刻剥无度,普通蛮众纷纷要求内附。内附是不可能的,无法安置,就是有法安置,那些蛮酋也不可能让朝廷将蛮汉奴隶带出山来。这是委婉地要求借助大好民意,让朝廷将峡州蛮这一根刺拨掉。

辰州布衣张翘又上书言南北江利害。郑朗经营梅山,花了很多钱。也杀了很多人。这也是必须的。不杀不能立威。但威是辅,立恩是主,兴修道路,教导耕种礼仪。渐渐归化,又于去年chūn天大兴学校,教其学习,甚至每年科考拨一二名额。对梅山蛮照顾,择其优者,破例录取进士。梅山蛮渐渐安定,辰州经营得很早,在宋太祖时代,辰州蛮就入贡了。彭氏却一直首鼠两端,郑朗南下时,还发生了一系列战争。后来张亢与种谔击败,让其分化。然而对朝廷却不是那么忠心。

宋朝对荆湖南路大开发,湘水一带刀耕火种现象几乎绝迹了。诸多道路与两广、江南西路相连,商业气氛也渐渐浓厚起来。因此一些蛮民都有了成为宋民的意愿。张翘上书刻意写了这个民愿二字,以前经营南北江很难,蛮民会不服,强行征服,必然发生惨战,但现在可以经营了。

两份书奏先后到了朝廷。

诸多官员不约而同看着郑朗。

夔峡路乃是郑朗未完成的心愿,而且他有经营南方经验。

郑朗说道:“可以派一重臣下去察访,准备经制。”

这一次居然没有任何反对声音,郑朗不由地看着冯京等人,最后一笑。与经营河湟不同,那是开边,这些蛮区是宋境,一直不臣服朝廷,时叛时归,又有诸多不好的现象,而且力量弱小,还有,若经营南方,朝廷很有可能无法分心河湟,因此大家一个个没有反对。

但皆想错了,经营南方就不能同时经营河湟吗?

下诏让章惇察访湖北路,暂时不可能南北江与夔峡蛮一口气全部吃下的,先是准备经制峡蛮。

郑朗推荐的人选。

诸人一起狐疑地看着章惇,非是开玩笑的,你南下能成么?难道你与你堂兄弟一样,也是一个军事家?

章惇额首道:“郑公,我一定不负朝廷重托。”

郑朗又是一笑,这乃是一个猛人,郑朗十分欣赏的,那怕他就是一个小人。章惇很快骑马南下,不是去荆湖北路,而是去了四川,先来到南川县,峡州蛮包括的就是四川东南部、chóng qìng与湖北西部的广大地区,对此章惇也不熟悉,因此要找一名熟悉,有能力的官员进行指导,孙构!前面章惇到了南川,后面就象朝廷推荐一人,张商英。

据说章惇南下后,因为才情,气高绝顶,狎侮郡县,吏无敢与共语,南川知县张商英负气倜偿,豪礼一世,著道士服,与章惇从容落落,侃侃而谈,章惇大奇,以为能人,延为上宾,又随着推荐给了朝廷,乃是一个大才,放在我身边用都委屈了,朝廷得大用。

看到这个名字,郑朗有些苦笑。

确实是一个大才,哲宗亲政后,第一个召回的就是张商英,张商英对付的第一个人就是苏东坡。但他一个人还不行,资望太浅了,随着另一人回来,章惇,范纯仁、吕大防等人一听章惇回来,一个个吓得写辞呈,然后率全体群臣象哈巴狗一样,跑到城门迎接。绍圣清算开始,苏东坡子瞻,去岭南儋州,苏辙子由,没有由州,但有一个田字,去雷州,刘挚字莘老,去新州,传说刘安世一生命好,那么再往南去,昭州,罩死你这个命好的。还有吕大防、梁焘等等。

而这一切的一切,却是由司马光开始的。

不顾一切疯狂地将所有新法推翻,不顾一切将占领的西夏城池一一交还,不顾一切的打压,甚至让蔡确生生病死在岭南也不赦。

其实自这时起,党争已经很疯狂了,高滔滔盼望儿子赵顼早死早投胎,小赵煦盼望着亲nǎinǎi早点见冤罗王,甚至高滔滔坐视大臣抹黑儿子,赵煦坐视大臣抹黑nǎinǎi。

但抛开这一切之外,章惇与张商英这两人,那一个不是栋梁之材?

而且才开始也非是这样的,张商英到了朝堂,第一件事就是上疏,说:陛下即位以来,更张改造者数十百事,其最大者三事:一曰免役,二曰保甲,三曰市易。三者,得其人。缓而讲之。则为利:非其人。急而成之,则为害。愿陛下与大臣安静休息,择人而行之。苟一事未已,一事复兴。虽使裨谌适野而谋,墨翟持筹而算,终莫见其成也。

直接就说出王安石变法最关健的两条,一是没有得人。二是未得人,反而兴之急,因此有诸多争议,许多改革未得利反为害。

王安石还有机会的,对王安石变法,史书多写富弼是反对者,其实是不对的,富弼不是反对,而是反对太急了,让王安石稳重一点。由是让王安石打压下去。这是挡在王安石前面的棵参天大树,可以为王安石赵顼。可以为改革遮风蔽雨。富弼一去,所有温和派一起失望,王安石只能用“小人”了。

而这一切,现在与自己有着莫大的关连,章惇非是王安石提拨上来的,是自己一手亲自提拨上去的,再看司马光、王安石、大小苏、吕公著、范纯仁,皆是自己的学生。

现在章惇又将张商英弄上来,这一大伙儿,想想就头痛了。

俺没有免役保甲市易,看看这一回张商英说什么。还真说了,张商英一来到朝堂,就上疏说隐田之事,朝廷大肆清查隐田,规模与祖宗相当也,cāo之甚急,民得益怨也多,当徐而图之。

一下子说到问题的重心。

这个民指两种民,前者为普通百姓,后者为豪强。

原来史上宋朝耕地面积在户册上只有两亿来亩,抛去官田与免税田,真正交纳两税的不足两亿亩,却要完成四千余万的两税,再加上各种杂税与附加税,一亩地相当于要交五斗粮。原来产量只有两石多一点儿。五斗粮交上去,还能余下什么?

现在产量增加,渐渐超出两石半,大肆清查隐田,使户册耕地面积达到六亿四千多万亩,张商英说与祖宗相当,就是指宋真宗时的五亿两千五百万亩,虽增加了一亿两千万亩,然而这些年南方与江东圩开发,农田水利法带来的耕地,几乎也达到一亿两千万亩,因此与祖宗相当。并未高出,仅是持平。但其进步意义非同小可。两税今年很高,整整达到五千四百万,然而完税的却是六亿多亩耕地,抛去官田与隐田,当然豪强的田查出来,多半不指望他们分摊附加税,但两税必须交纳的,等于是四亿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