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锦衣风流-第6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倒是管用,对宋楠来说却是毫无作用,因为宋楠知道把秃猛可的手中并没有多少兵马。事实上宋楠昨晚便揣度鞑子骚扰的意图,无非是为了拖延时间罢了。鞑子看来并不傻,他们是能拖一个时辰是一个时辰,能拖一天是一天,很可能把秃猛可也意识到只有拖到天气转寒,才能和明军有一战之地。
    即便做出这种判断,宋楠也并不敢太大意,自己大军的主力鞑子是不敢正面进攻的,但若是被鞑子断了补给线,那问题就严重了。宋楠下令命许泰统帅的后军可延缓行军速度,在布龙湖西侧的渡口建立一所重兵把守的后勤中转战,并不惜拨出六门宋夫人火箭炮交予许泰使用。
    事实证明,宋楠的担心不是多余,当日傍晚,大军逶迤抵达乌海镇南十里处扎下营盘的时候,后方传来战报,布龙湖畔的后勤转运兵马遭受了近六千鞑子骑兵的凶猛进攻;好在许泰留下了一整卫的明军在此防守,加上六门宋夫人火箭炮的强大压制力,这才让鞑子骑兵知难而退,丢下了数百具尸体之后消失在草原之声。
    这个消息给宋楠提了个醒,把秃猛可并未打算放弃反抗,他还是想办法进行反击,而且,鞑子的大批主力并未放弃乌海以南的大片区域,成建制的鞑子骑兵大队依旧在乌海以南都思图河以北的广阔草原上寻找战机,若稍不小心便会吃了他们的大亏。
    另一方面,既然有近六千鞑子骑兵在身后或者身侧的草原上逗留,那么面前的这座乌海镇当中的兵马定不会太多,以鞑子不足三万的能战之兵的来算,这里只有两万余兵马驻守,这倒是个迅猛攻击的好时机。
    宋楠当机立断,既然你想拖住我的脚步,我偏偏要加快进攻的节奏,你以为我会在乌海镇盘桓几日,我偏偏扎下营盘的当晚便立刻进攻。
    夜幕降临之后,草原上繁星点点,虽然是大战一触即发的地方,草原之夜依旧是如常般的静谧;乌海镇外围工事中的鞑子兵马们瞪大眼睛看着面前的明军营地中的灯火次第熄灭,最后只剩下外围警戒的一堆堆的篝火,他们也放下心来。看这架势,长途跋涉的明军今夜是不会进攻了,他们显然是要好好的休整一夜,明日一早才是战斗打响之时。
    十余名鞑子将领聚集在把秃猛可的金帐内,他们在讨论这迫在眉睫的一战如何应付。有人主张出其不意,等下半夜的时候突袭明军营地,来个主动出击。有人则建议不要轻举妄动,待明日散布在草原上负责骚扰的八千余骑兵回到乌海,凭借乌海镇数年来建立的防御体系挡住明军进攻的脚步。
    坐在案后的把秃猛可对这些意见都没有表态,他只是告诉大家一件事,从盐池前线带回的数十门神鹰大炮已经重新修葺完毕,所需的开花弹正在从乌兰巴托运往此处,这一回把秃猛可将大青山北麓的一座精铁矿的开采权卖给了莫斯科大公国的红毛鬼,换来了近三千枚开花弹。
    这个消息顿时让众将喜出望外,他们完全没意识到如今的他们是如何怀念有神鹰大炮的日子,就算是最传统最倔强的鞑靼将军们也不的不承认,在如今的情形下,唯有拥有神鹰大炮这样的火器才能抵挡明军前进的步伐,否则根本不可能跟明军正面作战。即便是面对着以步骑混合,步兵为主的明军,他们引以为傲的骑兵突进战术也根本毫无胜算。谁能抵挡住那喷着地狱之火的明军火器呢?血肉之躯根本就不是这些怪物的对手。
    但把秃猛可又告诉喜出望外的他们,这些开花弹运抵黄河以南起码需要四五天时间,乌海之战是指望不上了。众将顿时又像是挨了当头一棒蔫了下来,如果这些炮弹不能及时运抵,乌海是很难守住的,最多坚持一两天,最终还是会被明军占领,这乌海是守还是不守倒是成了一个疑问。
    把秃猛可给出了答案:“诸位,乌海还是要守的,不过我们既然重新拥有了神鹰大炮,便不必再惧怕明军的进攻。莫忘了,我们的目的不是要和明军决一死战,拿我们鞑靼勇士宝贵的生命跟明军的命来交换是不值得的。所以,我们要拖住明军直到我们的神鹰大炮能再次发出怒吼,并付出极少的伤亡的目的,就必须要做出取舍。”
    众将领屏息聆听,但听把秃猛可道:“本汗下令,今夜所有驻扎在乌海的骑兵兵力立刻尽数撤离,草原上的八千骑兵我也命人传达了命令,他们不会回到乌海参与这场战斗,他们会直接往东,驻扎在杭锦周边,而这里留下和明军周旋的只有一万步兵和一万壮丁守城。要知道,明军要想继续深入,他们只能往东取杭锦北上渡过黄河,杭锦的城寨比乌海更为坚固,兵马粮草也更多,更重要的是,开花弹数日后即将运达哪里,到时候明军若敢来犯,便请他们尝尝神鹰大炮的滋味。”
    众将惊愕不已,原来大汗虚张声势搞得好像要同明军在此决一死战一般,到头来打的却是放弃乌海的主意,留下一万步兵和一万壮丁守乌海,那不是让他们去送命么?刚刚还说鞑靼勇士的生命珍贵,转眼就奉上了两万人的性命,这还珍贵个屁?
    但无人愚蠢到去指出这一点,自大汗南征失利之后,脾气变得暴戾异常,经常有将领动辄得疚被大汗亲手砍死,任何对大汗决策的怀疑都会被视作不忠诚的举动,特别是在大汗兵败之后,他无时无刻不在怀疑手下部族首领和将领们有异样的举动,整个人如一张绷紧的弓弦,谁多嘴,这支弓弦上的箭便会射向谁。
    乌鲁斯第一个表态:“父汗圣明,这里的两万人只要能撑过两天时间,便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更何况他们还有可能创造出奇迹来。儿臣建议,在乌海通往杭锦的道路上再多派兵马骚扰;利用戈壁峡谷的地势打他们几次伏击,明军必会犹豫不决。照他们龟速行进的速度,到了杭锦起需要半个月时间。长生天要是作美的话,十月中草原上的第一场雪就要下来了,到时候看这些明军们怎么办?”
    “对对,二王子说的极有道理,大汗此举是绝佳之策,就算明军抵达杭锦的时候还没下雪,我们有神鹰大炮在手,防守明军的进攻当有胜算。咱们也不用歼灭他们,拖着他们到下雪天便好了。”
    “说的有道理啊,乌海便当是借给明军暂用,到时候咱们连本带利一起拿回来。”
    众将领纷纷表态支持,把秃猛可摸着胡子呵呵而笑,他知道这些人其实并不是真心的赞同,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没人反对便成。
    把秃猛可把手一抬,刚刚准备说话,便听到帐外寂静的夜空中传来一连串的爆响,紧接着,连片的爆炸之声便传入耳鼓,片刻后帐外亲兵气喘吁吁的跑进来禀报道:“禀报大汗,乌海南奶。头山两处寨堡遭受明军攻击,明军大股兵马正蜂拥而来。”
    把秃猛可脸色一变,赫然站起骂道:“这狠厉小儿,未免太凶狠了些,居然气也不喘一口便进攻了。”
    众将肃然等待命令,但听把秃猛可咬牙下令道:“传令下去,乌海镇万户总管博尔金率两万兵马正面御敌,其余人立刻整军备马,开放东城城门,退守杭锦。”
    
   

第七六十四章 逼迫
    乌海之战几乎没有任何可值得大书特书的地方,两万鞑子完全是以一种拖延时间送死的态势正面迎敌,面对明军的凶猛攻势,结果可想而知。‘‘‘‘
    大明史官们对这场战斗的记载也仅限于寥寥数语:时镇国公挥师夜半攻乌海,天明时告破,戮贼寇八千余,俘五千余,余者逃散。贼首畏战,逃往杭锦据守。
    有谁知道,这寥寥数语的背后隐藏着多少血与火的故事,掩盖了多少惨烈和恐惧。亲身经历此战的人能清清楚楚的回忆起当晚的厮杀:乌海万户总管博尔金率两万鞑子兵像是赴死一般迎着明军的火箭炮的轰击冲上去,他们和江彬所率的前锋军交手之后,四五万兵马胶着在一起,在乌海的城墙下,毡房侧,巷弄边,树林旁拼死砍杀的情景,让事后经历此战的生还之人依旧不敢回想。
    鞑子兵的悍不畏死大大出乎了明军上下的预料,即便是战斗一开始,宋楠便得知了把秃猛可率数万骑兵撤出乌海的消息,但面对这两万作为炮灰的鞑子兵,此战的取胜依然毫不轻松。
    这让宋楠对鞑靼人的作战有了彻底的改观,自从到西北与把秃猛可交手,乃至长城隘口以两万余明军活生生将长城内外的十余万鞑子兵马切割开来之后,宋楠对鞑子兵的战力从内心里很是不屑。但经过这次乌海之战后,宋楠意识到,鞑子兵在没有退路的情况下何其悍勇,他们爆发出的战斗力让人惊讶。
    但无论如何,薄雾弥漫的清晨,乌海城头黄龙旗和宋字帅旗迎风招展,尽管鞑子兵悍勇异常,乌海镇依旧易手,成为大明朝百余年来第一座被攻下的鞑靼城镇。某种程度上来说,攻下乌海的象征意义要远大于实战意义。
    宋楠率众将踩着满地的瓦砾和灰烬行走在乌海街头,看着四周倒塌的房舍,依旧冒着青烟和火头的毡房,呆滞的团坐在一起木然看着这些明人侵入他们的城镇的鞑子百姓们,不禁有些唏嘘。和鞑子入侵大明境内袭扰一样,这些鞑子百姓如今也领略了被明军攻占家园沦为任人宰割的俘虏的痛苦,战争打来打去,最受伤的还是平民百姓。
    不过大明镇国公的感叹没有持续太久,很快他便转身对跟随在身后的众将吩咐道:“立刻进行全城大搜索,但有反抗或者不遵我大军法令者绝不留情,命人将全城财物物资搜集汇总,许泰负责将这些物资运回,交予杨一清大人交割处理。”
    众将齐声应诺,许泰指着一群群被聚集在一起的鞑靼百姓道:“这些人怎么办?都是些老弱妇孺,押送回大明么?”
    宋楠摇头道:“盘查他们当中有无假冒百姓的鞑子士兵,找些能干活的留下来做苦力,剩下的发些口粮尽数驱散,我们可不是来替把秃猛可养活百姓的,这些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