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回明末当皇帝-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果然,冯信的话一说完,下面的将领都议论了起来,大多是相互打听这李云聪是何许人也,怎么突然一夜之间就冒了出来。

一人道:“西军这个时候不是被打残了吗?他一个西军的将领拽什么拽,别看他在这里意气风发,说不定一到了战场上就吓得尿了裤子!”这人的话引得堂下诸将皆一齐哄笑,冯信半眯着眼睛,暗暗观察这李云聪的反应,只见众人嘲笑和议论他的时候,他也只是笑笑,并没有表现的拘束或者大怒,冯信暗赞一声,此人不简单,是个可塑之才。

冯信轻咳一声,打断了诸将的议论和嘲笑,他盯着李云聪的眼睛一字一句的说道:“李云聪,本将军问你,你果真有办法破解眼下的这般困局么?”

李云聪并不回避冯信的眼睛,他显得十分从容淡定:“末将确实有把握,只是要大将军给予末将一定的权限!”

冯信冲他招招手,示意他靠近些,李云聪会意,走上前去在他的耳边一阵细语,冯信听完脸上闪着红光,右手重重的拍在身前的卓案上面,大声道:“好计策!”

ps:这是今天的第三章,点击接近一万了,不知道能不能破,如果破不了的话,我会在22:30再补上一章,还请大家多多支持,我不知道怎么看是谁给我投的推荐票,真的十分感谢您的支持!

第八十章刘吴联合

承天府的西边三十余里有一处平坦的海滩,之前这里曾建有一处浅水港,后来无人使用以至于渐渐荒废,而这个时候海面附近停满了大批战船,他们悬挂着明军的黄底龙旗,显然是明军的水军。

而这个时候明军有如此规模水军的人显然只有刘国轩一人了,他在金门之战后就撤到了台湾城,在清廷和荷兰人的联军意图进攻承天府的时候选择了撤走,直接将明军的腹部暴露在联军的兵锋之下,因此在明军的内部被人唾弃,郑成功病发身亡之后刘国轩错过了正合明军的大好机会,白白给了老对手冯信一个收纳部队的良机,他对此自然感到十分不满,不过好在自己手中还掌握着一支强大的水军,因此刘国轩心中并不着急。

但是他却忽略了一点,明军在拿下热兰遮城之后将城中的大量物资全部搬到了承天府中,台湾城中物资储备极少,不仅是弹药盔甲武器稀缺,就连粮食也所剩不多,明军水军一共有超过八千名士兵,按照每人每天三斤粮食计算,城中的存粮只够他支撑三个月,因此他才急于进攻冯信,意图在岛上找到一处落脚之处,再行征粮以解决粮食供应的问题。

但是冯信将他的这些问题全部看在眼里,就是不跟刘国轩在海岸线附近交战,以免因为没有水军而吃亏,这样一来就将刘国轩陷入了一种尴尬的境地,每当他派军要对台湾岛进行登陆,冯信就会派军队到登陆场后方驻守,刘国轩部队缺乏陆军,水兵在岸上的战斗力自然大大不如正规陆军,因此他也没敢深入内陆,但是不深入内陆就没办法得到粮食补给,因此局势一天天对刘国轩不利起来。

这时他手底下的谋士向他建议,可以向东联合吴豪,让他先提供一部分的粮食缓解自己军队这边的燃眉之急,然后和他联手从东西方两边进行作战,以期能够顺利的将军队送到岛上,之后两边从两线战场上面对冯信的军队进行合围,等日后击败冯信之后将承天府一分为二,刘国轩占据西边的天兴县,吴豪占领东面的万年县,两人划定界限互不侵犯。

刘国轩自然是不想跟吴豪分享土地的,但是眼下由于缺乏陆军带来的弊端实在是太明显了,他的军队登陆之后根本就站不住脚就会被冯信的陆军一路撵回海中,因此确实需要一个路上的强援,之前他试图分化冯信军队的内部,虽然成功的策划了林凤率军出走的事件,但是很快就被冯信发现并且派兵镇压了,虽然为此进一步分散了冯信内部的诸将,但是他还是没有得到陆军的一兵一卒,手底下还是面临无人可用的窘境。

刘国轩的联合信送到吴豪的手中的时候,吴豪正在台湾的东面醉生梦死,吴豪这人并没有什么野心,加上他手底下的三千玄甲军的实力的确不容小觑,所以冯信也不敢轻易的对他动手,这才使得他渐渐在东部站稳了脚跟,刘国轩的信并没有引起他的重视,但是吴豪手底下有一位名叫张元的谋士向他建议道:冯信的势力日渐稳固,军队数量众多,又占据了台湾最为富庶的承天府一带地方,人口也不是台东可以相提并论的,所以日后的发展势必是最快的,等到他完成了内部的清洗则就将把目光放在对外扩张上面,眼下冯信可能的敌人只有两个,一个是只拥有强大水军,却没有陆军的刘国轩部,另一个则是吴豪他自己,因此建议吴豪应该答应和刘国轩的联合,因为冯信并没有水军战船,所以不可能跨海去攻打强大的刘国轩,所以势必会首先会拿吴豪他自己开刀,因此其实冯信对自己这边的威胁是更大的。

吴豪虽然没有野心,但是这并不代表这他没有头脑,他将张元的话仔细想了一遍,终于发现了事情的严重性,冯信眼下有一万三千军队,人口超过十二万人,而他吴豪手底下就只有这区区三千人,人口还不到两万,连粮食都需要自己种植,因此未来肯定不是冯信的对手,要是等冯信那边什么事情都已准备好了,那自己这边就要遭殃了。

吴豪立刻同意了刘国轩的联合请求,并且派遣张元出使台湾城。张元到了台湾城之后在吴豪的授意之下和刘国轩达成了同盟协议,协议中说明击败冯信之后两人分别占领承天府的一半,土地也各自对半分,并且互相之间永不侵犯,吴豪对于这个协议自然是比较满意的,因为单从实力上来说他是比不上刘国轩的,所以这个协议对于他来说其实时很划算的。

刘国轩这边用了一致协议换取了吴豪从东线出兵,并且获得了吴豪提供的两万石粮食,这些粮食足够他的部队半年所需了,刘国轩这才变得从容起来,他不再着急这进攻冯信,只是率军做出一副大局进攻的样子,冯信这边得到情报果然率军出来据守,以防止刘国轩的军队成功登陆并且稳固好了阵地,但是就在这个时候,吴豪的两千玄甲军突然从东线出现,并且一举击溃了冯信在东线布置的三千西军,就连西军主将都被当场射死,士兵们死伤更重。

冯信听闻消息之后哪敢再和刘国轩这边对峙,连忙率军回援东线,在天兴县外面遭到了吴豪的伏击,军队死伤惨重,这才撤到承天府中不再出城应战,冯信的军队一撤,刘国轩这边自然十分顺利的就率军登陆并且站稳了脚跟,之后两军分别从东西两个方向对承天府形成了合围之势。

其实冯信眼下并不是十分担心这两人会来攻城,因为自古以来围而攻之必须在兵力上面占据绝对优势,至少要达到守军的三倍以上才有优势,但是眼下两人的兵力加起来也只有一万余人,而且占据大部分兵力的刘国轩的部下都是水军,搞搞跳帮作战他们或许在行,但是到了攻城战场上那就的傻眼。

冯信对于刘国轩这边十分不屑,但是对于东线这边的吴豪却是十分重视,这支玄甲军令他既恨又爱,当初他就对这支军队十分眼热,可惜后来却落入了吴豪的手中,吴豪这个人素来胸无大志,这样的一支劲旅放在他手中实在是有些浪费,不过即使这些玄甲军是在他冯信的手中,他对刘国轩依然是毫无办法,水军啊水军,一定要建立一支强大的水军,台湾的格局注定了没有水军的人将成为一条囚龙!

ps:还差53个点击,我再传上一章,应该能过一万的点击了。

第八十一章挑拨离间

联军已经围困承天府长达一个月了,但是并没有发动一次进攻,刘国轩这边变得焦急起来,时间已经到了四月中旬了,他的军队粮食又快要耗尽了,而承天府周围的粮食在他登陆之前就被冯信强迫城中百姓全部抢收,剩余的部分又被先到一步的吴豪部给占据,等到他兵临城下的时候外面只剩下光秃秃的麦秆和空荡荡的土地,这个时候已经到了种植早稻的时候了,但是由于战乱和人口大量外逃的缘故,城外的田地全部都荒废了,这意味着四个月之后的水稻收获的季节刘国轩同样是没有一粒粮食的补给。

他不断的派人去催促吴豪,要他发兵攻城,吴豪这边自然不肯帅先进攻,他当然知道攻城会死伤大量的士兵,他手下的兵微将寡,自然舍不得将他的玄甲军消耗在攻城的这件事情上面,不仅不肯首先攻城,而且即使是刘国轩那边发起了进攻,他也不见得会出手,这一方面是出于伤亡方面的考虑,吴豪是一个鼠目寸光的人,他看到了眼前的利益,并不像去考虑之后的事情,因此即使半年前曾近被张元劝服了一次,但是时间一久他就渐渐的忘掉了此事,只想着出兵是来分地盘的,第一仗打完之后吴豪这边确实是豪气万丈,但是一到了承天府的城下,他心中便畏惧了起来,时间一久他当初的那番豪情壮志全都给抛到了九霄云外了,吴豪嫌弃军营里面生活凄苦,单调乏味,要不是张元苦苦相劝,他早就率军返回台东去了。

这一天,吴豪正在帐中喝闷酒,他嗜酒好色,之前在郑成功的也时常偷偷喝酒,如今自己成为了一军之主,自然是彻底放纵起来,什么军中不准饮酒这种规矩在他这里全部没有,不仅他整天喝的大醉,就连手底下的几个将领为讨他欢心也整天喝的微醺,这其中只有一人例外,这人就是玄甲军的副将李进忠。

李进忠本是郑成功的卫队长,后来升调为玄甲军的副将,由于主将一直是郑成功本人,所以他这个副将其实是处理的主将的事务,后来郑成功将玄甲军交给吴豪让他去押解和奶娘私通的郑经,不料军队还未到达时,郑成功便已经去世,这时吴豪趁机纵兵劫掠,导致万年县一件混乱,玄甲军也无法回头被他带去了台东,时间一久李进忠的权力渐渐就被架空了,名义上还是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