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回明末当皇帝-第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爷料想的不错,与微臣的想法基本一致,但是这只是我们的想法,清军的主将是施琅,他会怎么想,会怎么做,说实话,我猜不透,不过以我对他的了解,他可能不只这么些手段,我在想他的正真目标。”陈永华盯着这幅地图,脸色变得严肃起来。

郑经想了半天,也想不出施琅的目的所在,索性也不开口,等候着陈永华给出答案。

半响过后,陈永华的脸色变得十分难看起来,口中连道“不好”,“不好”。

郑经不明所以,连忙问道:“先生,怎么了?您是想到了什么吗?”

“王爷,前几天厦门城要的那些火药,你派军队运过去了吗?”陈永华表情十分严肃,盯着郑经的眼睛问道。

郑成功之前在防御清军的反扑的时候曾将厦门城内的一半的物资都运到了金门,只在厦门城中留下一半的物资,水军使用颇多火药则几乎全部都运到了金门岛,因为这个时候明军是以冷兵器为主,加之火炮又太重,陆军对火药的需求并不大,所以这样做也比较合理。但是到了防御厦门城的时候,明军在城墙上面部署了超过五十门火炮,这些火炮将会消耗大量的火药,厦门城中火药存量不足,因此王秀奇便派人来向郑经讨要。

郑经不知道他突然问这个干什么,但还是如实回答说道:“王将军催的急,因此今天一早上船队便出发了,这个时候应该是已经到了厦门城了。”

“遭了!我们中计了!”

第四十六章厦门攻城战

陈永华的话让郑经大惊失色,连忙问道:“先生为何如此忧心?”

“施琅他的目标是厦门城外的三十艘战船啊!”陈永华知道这个时候才看穿施琅的想法可能已经于事无补,但是还是一脸急切的催促郑经道:“王爷,赶快调动水军前去支援厦门水军,施琅的目的就是要在我们反应过来之前对我们实施逐个击破。”

郑经哪敢怠慢,连忙下令让黄庭率领金门附近海域的明军舰船赶去厦门外海支援。他和陈永华连忙往金门东南边的码头上赶去。

厦门外海的海面上这个时候已经是一片火海了,巨大而猛烈的爆炸声让东面城墙上的数千名明军士兵呆若木鸡,绝望和恐惧的情绪很快便在士兵中间蔓延开来。

厦门城外的水军力量并不是很强大,只拥有大船二十四艘,另有三十多艘大型商船,这些商船都是福船,用来运送兵员和物资,和金门的明军水军一样,厦门城的水军也建有坚固的水寨,水寨的入口处有一面巨大的铁扎门,向前还有两道长长的铁索,水寨面积不大,水军的规模也很小,但是却是厦门城守军心中唯一的一条后路。

这个时候海面上还有清军艨艟和斗舰在水面上迅游,将落在水中尚在挣扎的明军捞上船,远处是一排排体型巨大的清军战船。

这一战清军几乎没有损失,仅仅凭借着几十艘装满引火燃料的小船,就点爆了从金门方向来的十几艘满载火药的运输战船,爆炸起火的明军大船和众多清军的小船顺着东风直灌明军的水寨,烈火烧毁了大铁扎门的粮草的铁链,在强劲的东风之下冲进了明军的水寨,水寨之内的明军战船几无可躲,全部都被付之一炬。

等到黄庭的水军感到战场的时候,清军已经不知去向,水面上这个时候是一片狼藉,到处都是烧剩下的残存木板和杂物,厦门城的明军纷纷从东面城门聚拢过来,请求海上的水军战船将他们带走,黄庭自然不敢这样做,很快的明军的战船便又从厦门外的海面上消失了。

就在黄庭的水军离开金门后不久,一只白色的信鸽便从岛上振翅高飞向北方飞去。

陈永华和郑经等人来到水军码头后并没有随军出击,陈永华担心施琅会使连环计,趁明军去救厦门之际趁机发军来进攻金门,要是没有水军的保护,那么明军很难阻止清军的战船登陆,而且这个时候厦门方面的水军很有可能已经全军覆灭了,于是留下了一部分水军,连同大军都调到北面防止清军登陆。

马港水军的码头内停靠着大批水军军船,船上这时候都满载着杀气腾腾的清军将士,水港内传来一阵阵嘹亮的军号声,在三十多艘战船的附送之下,清军舰队向南方北方驶去。

明军在金门岛上的陆军总数在一万五千人左右,这时候在郑经的调配之下有一万余人都聚集在狮山一带,这里地势稍高,可以查看到东北面的海面上的动向,郑经安排了大量的巡哨马山,天马山和五龙山一带,众人已经等待多时,但是料想中清军的登陆战船却迟迟没有出现。

这个时候天色已经暗了下来,明军可谓是主动全失,完全落入了清军的节奏之中,整个事情的经过像是清军早早的安排好的一样。

金门岛距离厦门城最近的地方只有五里多,这个时候厦门城内火光冲天,在渐渐降临的夜幕下显得十分醒目,小金门的明军守军情知不妙,连忙将这一消息向金门方向的明军报告,消息传到郑经这里时,两人这才发觉又一次上当。

清军的部队的目标自然不是水军力量强大的金门,而是对准了三面被围的厦门城,此时厦门城外的清军已经做好了合围前的最后的准备,清军水军在蒙蒙夜色的掩护之下,趁黑登陆在厦门城外东面的空地上,随军的三十余艘战船则向前驶进,将炮口对准了厦门城的城墙,猛烈的炮火就是小金门岛上明军看见的火光,清军的炮火十分猛烈,这就像是清军约定好的进攻信号一般,清军从西南北三面同时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厦门的城墙是明朝时候修建的,城墙比较高大,东西城墙宽为八里,南北城墙长为十里,明军在城内的守城士兵人数只有不到一万人,根本就守不住四面城墙,尽管明军将士浴血奋战,猛烈的火炮和居高临下的巨石给进攻的清军造成了惨重的伤亡,但是苦战半夜的明军最终还是没有守住厦门城,清军进攻最猛烈的东门最先告破,守卫东门的明军士兵人数最少,却要单独面对战力最强同时也是人数最多的八旗清军的进攻,只守了三个多时辰便因为伤亡惨重而无力再战。

清军军中有数量在五百人左右的白甲军,这些人战力强横,最先登上了厦门城的城墙,他们手中持有九尺长的横刀,横刀是精铁打造而成,他们右手顶着一面蒙着三层熟牛皮的圆盾,一手托着横刀,动作十分敏捷,这些人率先冲上城墙,手中的横刀带起阵阵白练,混合着明军士兵的残肢断臂,城墙上很快便被这些人打开了一块块空缺,后续的清军在这些人的保护之下得以顺利登上城墙,清军训练有素的结成阵势,明军抵挡不住,被杀的纷纷败退,城墙上的空缺越拉越大,渐渐地整个东城墙上的清军的数量已经超过了守城的明军了,清军先锋攻上了城墙,明军士兵便无法继续朝城下的清军开炮还击了,数百名清军将一根粗大的沉木抱起,呐喊着向厦门城东面的城门撞去,这面高大的城门之前已经被清军的炮火轰击过数十轮,城门外面的铁皮被烧得通红,里面的实木也发出浓浓的黑烟,在清军的攻城锥一撞之下便破了一个大洞,城门后面守着上百名明军士兵,由于城门内外都附有铁皮,这个时候表面上的温度很高,明军士兵无法贴上去防守,之后在城门后面结成阵势,他们无法顾忌城墙上惨烈的厮杀,他们坚守在自己的阵地上,他们的任务只有一个,就是保护住城门的安全。

“咚”的一声,城门上的铁皮被砸出了一个更大的破洞,明军士兵紧张的握住手里的武器,从城门的洞中就可以看见城外密密麻麻的清军士兵,和他们眼中凶狠的神情。

明军一名低级将领正在声嘶力竭的鼓励士兵,他大声喊着一些试图鼓舞士气的话,明军阵中一片安静,除了这名军官的话外,只听见一声又一声撞门声,“咚!”

第四十七章各自突围

伴随着一声又一声的沉重撞击声,厦门城的东城门终于撑不下去,被清军从外面凶狠的撞开,大批清军呐喊着冲杀进来,打前站的自然是清军阵中最精锐的白甲军,他们身着三层重甲,全身上下全副武装,像是一座移动的铁塔一般,他们身材高大,力大无穷,快速的飞砍着手中的大刀,这些刀要比冲上城墙的那些白甲军手中刀还要沉重,连同身上披负队的铠甲,他们负重超过了一百余斤,但是这些清军士兵像是一个个杀戮机器一般,在明军阵中疯狂的收割着一条条鲜活的生命。

明军城门前的布置的阵型很快就被清军冲击的七零八落,明军的那名低级军官正在大声嘶喊,试图让士兵们重振队形,但是一支飞来的流矢击中了他的颈项,他伸出手想要拔出脖子上的这支羽箭,却感觉自己的生命正在飞速的流失,终于没有成功,头一歪,栽倒在一边。

明军的表现比清军预想中的还要顽强,即使是指挥的军官阵亡了,明军也没有出现大规模的溃败,城门前面的这一百余名士兵最后无一幸免,全部战死在城门前面的这一片狭小的区域内,清军人数虽多,但是被堵在城门口却很长时间都进不去,只到这个时候清军才打通了这条通道,冲进城内的清军士兵很快的便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从下往上,冲上东面的城墙上面,协助城外的士兵拿下城墙,另一部分则立即前往距离东城门最近的北城,协助那里的清军进攻。

东门外面出现大批清军的消息不久之后就传到了明军总指挥王秀奇的手里,王秀奇知道大势已去,眼下清军已经从东城门攻了过来,这样一来唯一可能从海面上赶来的明军援军也不可能及时进城增援了,这一仗明军已经没有了翻盘的机会了。

他首先想到的不是率军突围,而是想着要向清军投降,他不敢将这个消息当众说出来,于是借以增援东城的明军为由,率领着自己麾下的一千余人向西而去,西边进攻的清军是耿精忠的部队,耿精忠自己的帅旗也出现在了城西,王秀奇害怕自己想清军投降会不被清军接受,于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