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回明末当皇帝-第3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历史上的数次十字军东征,都是由罗马的天主教教皇发动的,他们虽然说是要打击入侵的阿拉伯人,但是实际上却也把信奉东正教的拜占庭帝国列为了自己的敌人,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就是以拜占庭帝国为目标的,可以说,虽然拜占庭帝国并不是被十字军给直接灭亡的,但是它却大大加速了拜占庭帝国的灭亡进程。

第四百二十六章决战沙俄(二)

中华军这边之所以要兵分三路,就是要引诱沙皇率军前来进攻自己的中路军,因为两个边上的军队都是骑兵,而且人数也比较少,因此很难成为俄国人的首要防守目标,在这种情况下面,中路的中华军不仅有骑兵,而且还有大量的步兵,军队里面还有大量的辎重物资,这使得他们就成为了这场战争之中的最关键的一环了,俄国人深信,只要击溃中华军的中路军,失去主力部队和后勤补给,其他两路的中华军也不会再过多的推进了。。。

中华军这边的主力大军在向前推进到西伯利亚平原之后,并没有再继续前进,而是在中西伯利亚平原靠近叶尼塞河的一处突出部驻扎了下来。

中华军中路军的主将是张聪,他十分清楚自己这边所要担任的任务,因此在率军抵达这里之后,就立即开始了土木作业,修筑战壕和掩体,准备防御即将到来的沙俄军队的进攻。

俄国人这个时候也是一个工业化的国家,虽然其工业体系远没有中华帝国那样发达,但是他们却比中华军以前所遇到的敌人明显要强大许多,俄军的装备以冷兵器和火器齐全,火器为主,冷兵器为辅,大量的火枪和火炮被装备给了部队,因此在面对俄*队的进攻的时候,实际上对于中华军而言,是具有想当大的防守难度的。

在中华军以往的对手之中,清军的规模虽然不小,但是他们的主要装备并不是火器,而是冷兵器,但是在眼下的西伯利亚大平原上面,非常适合火器部队的发挥,加上俄国人手中的武器也比较先进,所以他们的阵地战和攻坚战也是不容小觑的。

四月下旬,中华军的其他两路军队已经从南北两个方向开始向俄国的腹地推进了,意图直插俄国人的后方。给其前线的军队施压,甚至是寻机威胁其后勤补给线。。。

沙皇这个时候当然是知道要速战速决,不然时间拖得越久,对于自己这边就越是不利。不过好在对方的主力军队这个时候居然待在原地没有移动,这也给他们省去了不少的麻烦,至少不用在宽旷的西伯利亚大平原上去寻找他们。

中华军这边当然是不能跑了,十七万之中有十万是步兵,只有七万的骑兵。而俄国人的大军之中超过一半都是骑兵,步兵在骑兵的面前乱跑,那简直就跟找死没什么区别。

中华军这个时候依托一座小山坡,建立了前后三道防线,在山脚下面挖掘了大量的工事,而且由于是靠近叶尼塞河,所以中华军这边也不担心被俄军切断了自己的水源,因此这道防线可谓是十分坚固,就等着俄国人硬着头皮往上撞了。

沙皇率军前来之后,一看到对方摆出的这个阵型。一时半会也有点摸不着头脑,不知道对方打得是什么算盘,对方的军队几乎全都钻到了地底下,而且在草原上挖掘了大量的沟壑,似乎有些沟壑里面藏着人,有些有没有人,他想了半天也不确定这些沟壑是用来干什么的,看起来有点点像是防备骑兵冲锋的,但是似乎又太过于靠近了一些,而且这些沟壑的数量也不是很多。宽度也不够,看起来也不像是为了防备骑兵的。

俄国人看了半天,最后决定出兵试一试,他们派出了两万人的骑兵开始对中华军的阵地进行进攻。想一下对面防守的漏洞在哪里。

两万人的骑兵跑起来的阵势也是十分吓人的,再配合上俄军的数百门大炮的持续炮击,战场上顿时炮声震天,马蹄憾地,干燥的地面上卷起的尘埃被北风一吹,直冲云霄。吹到很远很远的地方才停歇。

俄国人的进攻是浅尝辄止的,是出于试探性的目的,并不是真的要进攻。

不过,即便是这样,他们依旧是遭到了中华军的猛烈还击,两万名骑兵还没有冲到中华军的阵前来,就被中华军遏制住了前进的势头,成排成排密集的子弹和大量呼啸而来的炮弹使得俄国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沙皇看到这幅景象也是大为吃惊,他没有想到对方的防守能力会这么强,因此连忙下令收兵,避免进攻的两万骑兵付出过大的伤亡代价。

即便是这样,俄国人的进攻部队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两万名骑兵被打死打伤超过五千人,还有大量的战马受伤和被击毙,而这仅仅只是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里面发生的事情。

俄国人的心里对于中华军的防御已经有一点发毛了,对方的火力密度实在是超出他们的想象,而且从他们的炮弹的爆炸威力来看,他们的火炮威力要比自己这边大上不少,而且火炮的数量说不定也不差。

俄国人一时没有太好的办法,局势就这样僵持了下去,不过俄国人显然是知道他们等不起,要是再拖下去,对方的另外两支部队很有可能会攻入自己内部地区,对自己国内造成很严重的破坏,甚至是会被掳掠走大批的人口。

因此沙皇这边也没有等太久,很快就又集中兵力对中华军的阵地发动了猛攻,他坚信,自己这边的人数占优,即便是付出巨大的伤亡,也一定要将对方全部消灭,反正这批军队之中大部分都是雇佣军,并不是他最精锐的俄罗斯民族的军队,就算是伤亡惨重,他也不会心疼。

俄国人的猛攻给中华军的防守提出了非常大的考验,双方的火力都非常的密集,战场上的战斗十分的胶着,而俄*队也不愧是被称为战斗民族,他们的作战意志十分的顽强,一波一波的攻势密如潮水,根本就不给中华军喘息的机会,而沙皇更是仗着自己这边人数上的优势,将他们的兵力分为两部分,轮番上阵,昼夜不停的对中华军所坚守的阵地发动猛攻,想要活生生的将中华军拖死和累死。

俄国人这边不及伤亡的发动猛攻,中华军这边只能全力以赴的应对,为了减轻前线部队的压力,张聪也做出了轮换的决定,将部队轮番调到最前线的一道防线去坚守,每打退俄国人的一波攻势之后,就立即进行人员的补充和跟换,因此虽然中华军这边付出了巨大的伤亡,但是第一道防线却还是牢牢的掌握在中华军的手中。

这种不计伤亡的打法迅速的消耗着双方的作战潜力,俄国人在三天的猛攻时间里面一共付出了超过八万人的代价,而中华军这边的伤亡也很巨大,已经有超过两万人的伤亡了,这其中主要是被敌军的火枪和火炮所伤,也有很多是在和冲进战壕的敌军白刃战之中受的伤。

不过在双方都付出了巨大的伤亡之后,中华军坚守了三天的第一道防线终于是被俄国人拿下来了,这条不深也不宽的壕沟里面这个时候躺满了双方阵亡士兵的尸体,还好这个时候天气不是很热,西伯利亚一带的冷空气还是比较厉害,所以这些尸体还没有腐臭,但是因为它们的数量实在是太多了,几乎将整个阵地都塞满了,所以俄国人也不得不腾出时间来先将其清理干净之后,才能继续发动进攻。

尽管张聪一生经历无数的恶战,但是能够打到这种程度的战斗,还是他生平的第一次,双方的士兵都在战场上杀红了眼,每时每刻都有数以百计的士兵倒下,再也站不起来。

第四百二十七章决战沙俄(三)

沙皇手中这个时候还有二十万大军,由于之前的进攻实在是太过于激烈,所以他的部队之中有很多伤兵,基本上减员过半,而反观中华军这边,损失的情况也是十分严重的。张聪的十七万人这个时候也只剩下不到八万人,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的伤兵需要处理,因此他也没有能力主动发动进攻,不过眼下只需要等待。等到南部的那一支中华军的五万人一到,沙皇的军队就会处于绝对的劣势了。

俄国人自然是感觉到了情况的不妙,他们立即拔营准备突围,而他们此时被吸引在叶尼塞河这一代,想要撤回莫斯科还有很远的路程,路上大片大片的去也都是毫无遮掩的平原。这使得他们不得不面对中华军骑兵部队的威胁。

沙皇在出征的时候带来了大量的骑兵部队,也正是这些骑兵部队在作战之中的迅捷冲锋,才几次三番的成功威胁到了中华军的防线,以至于俄军在装备不占优势的情况下面多次冲入中华军的防线之内,和中华军打起了白刃战,白种人天生就比较高大,因此在白刃战之中占有优势,这也是张聪在后来不得不接连放弃几道防线的原因之一。

俄**队一动身,中华军这边也立刻跟进,双方开始了一场追逐大战,沙皇手中此时还有三万骑兵,这么少的人数是很难拿下对方的超过八万人的骑兵的,而且在自己的后面,这支骑兵部队还是养精蓄锐的精锐部队,远不是自己这边鏖战过多是的疲惫之兵能够对付的。

俄国人很聪明,一路上小心翼翼的缓慢前进,宁愿降低自己的撤退速度,也要保证自己的阵型时刻保持完整,而且三万骑兵分成三支万人队,守护在大军的周围,以防止敌军发动突起,给中间的步兵争取结阵的时间。

张聪这边也丝毫不着急,俄国人目前的防守确实是无懈可击,只不过他们二十多万大军,其中还有大批的伤员,撤退的速度本来就慢的可以,这个时候自己这边只需要慢慢的跟上,等到南边的那支骑兵部队一到,就能够将俄国人困死在这里,根本就不需要对他们发动进攻。

俄国人一路缓慢撤退,五天的时间只撤退了不到五百里,距离撤到他们实际控制的地区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而这个时候,中华军的另外一支部队也终于是赶到了战场,俄国人面临的局面越发的艰难了。

沙皇虽然知道这个时候冒险撤退会非常危险,对面的骑兵部队数量实在是太多了,没有理由会放任他们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