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回明末当皇帝-第2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炮膛的磨损也不是特别严重。

中华军因为作战频繁,因此这些火炮基本上都使用了超过一半的寿命年限了,这个时候卖给莫卧儿人,他们在拿去行军打仗,等到中华军进攻印度半岛的时候,莫卧儿人手中的这些火炮基本上都已经接近寿命期限了,因此也不会对中华军造成比较大的威胁,更何况那个时候中华军手中的火炮性能要更加先进。

中华军的火炮的颜色是银白色的,这主要是钢材的颜色,而在奥格杜萨考察了中华军的基隆级的火炮性能中华,这些从部队退下来的火炮被重新粉刷涂漆,根据莫卧儿使用的颜色,这些火炮被涂成了黑色或者棕色,这样一来,深色的漆将之前火炮使用过的大部分痕迹都给遮盖住了,而奥格杜萨自己也从来接触过钢炮,因此也看不出来它们有任何的问题,所以双方十分愉快的就签订了购买协议。(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三百六十七章项玉登基

莫卧儿这个时候的疆域很大,人口众多,而且其潜在的敌人也很多,所以整个国家几乎四面都是敌人,他们最强大的是骑兵,这也是在沙漠地带的王牌军队,也是他们的主要军事力量,但是在对付印度南部的一些城邦的时候,这些骑兵就很难发挥出建设性的作用了,这样一来,国家的陆军就需要加强,来弥补骑兵的这个短板。

蒙古人在攻打欧洲和中亚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大规模的使用火炮这种武器了,但是几百年过去了,这个时候的莫卧儿人还在使用着祖祖辈辈们传承下来的老式火炮,这种火炮不仅笨重,而且威力很低,火炮的质量也很差,根本就难以发挥出应有的效果在和印度南部的那些城邦作战的时候,莫卧儿的军队被守军的炮火打的吃尽苦头,于是就想要获得和守军性能一样的火炮。

经过多方打探,他们知道这是欧洲人流传过来的一种武器,但是欧洲人在他们的地界并没有活动,而且据说欧洲人的这种火炮的要价极高,一门火炮要五千两白银,而印度并不是盛产黄金和白银的地方,在陆上丝绸之路被奥斯曼土耳其截断了之后,莫卧儿人已经很难获得大量的财富了,要不然他们也不至于因为修建一座泰姬陵就将自己搞的一贫如洗啊。

奥格杜萨知道洋人的火炮的报价,而中华军的火炮性能不输洋人,因此他十分担心中华军这边的开价过高。

项玉哪里会知道荷兰人在印度将火炮卖的这么贵,因此当他开出2000两一门火炮的时候,就已经感到后悔了,因为他从奥格杜萨的脸上看到了笑容,没错。笑脸。

项玉这个价格已经是葡萄牙人在澳门贩卖的红衣大炮的两倍了,这个人竟然还笑得出来,果然是自己出价太低了啊。

不过说出去的话也就不好在更改了,而奥格杜萨这一次是带了大量的财报,因此一口气提出了要购买四百门火炮,正好。这个数字将中华军多余的火炮全都吸收了,项玉也感到比较满意。

双方的这一笔军火交易金额十分巨大,一共是八十万两白银,这又是一笔不菲的收入,虽然比不上卖给英国人的那一台蒸汽机,但是也算是废物利用总归是赚了。

奥格杜萨一行人买了火炮之后并没有充足的运力,因此按照双方商议的协定,这些火炮将由中华军这边分两次交付,莫卧儿人这个时候交付四十万两白银的首付钱。等到第二批火炮抵达之后在交纳另外的一半费用。

这一点对于中华军也是有利的,毕竟一下子将军队的火炮全都卖了,军队短时间之内就没有火炮可用了。

莫卧儿国使臣在达成了一系列的协定之后,使者一行人就乘船离开了基隆起程返航了,熬个杜莎上面还有好几个兄弟,这个时候正是争宠的时候,他可不想一直在外面久待。

而基隆城此时却传出了一件大喜事,那就是项玉就要正式登基了。

其实在项玉一回到基隆的时候一群官员就联名上书。要请他登基,而项玉也知道这个时候确实是到了这一步了。不然的话手底下很多人都会寒心的,于是便按照礼节再三推让,官员们当然知道这里面的门道了,于是连续三次众人联名上奏,项玉最后不得已,这才顺应民心登基为帝。年号鸿泰,暂时定都基隆,按照明朝的六部、内阁制度设立朝政。

陈永华为第一个殿阁大学士,督察院由项玉直接管辖,大理寺的教给王彪辖制。五军都督府第一任都督自然是张聪了,其他职位也各有任命,但是因为这个时候中华帝国的官员比较少,因此制度还不是很完善,项玉本身对于西方的民主制度,比如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比较感兴趣,不过知道这个时候国家显然是不适合这种制度的,等到他完成了统一的大业之后,国家的局势逐渐的稳定下来,这才能够考虑转变政治制度。

随即,项玉又宣布了将纳顾惜缘为皇贵妃,原本的松下美惠子则自然就成了皇后。

这样一来等于是双喜临门,因此项玉下达了中华帝国的第一个****令,减免罪犯和战俘的服刑和服役期限,全国免征农业税一年,免征商业税一年,这样一来,全国各地的百姓都高呼万岁喜气洋洋的迎接帝国的第一任皇帝。

海峡这边的喜庆传到了福建这边,中华军随即罢兵停战,高挂免战牌,全军放假三天,好让众将士能够感受到皇恩浩荡的喜庆。

不过这个时候清军也没打算要向他们进攻,但是泉州这边的中华军却并没有放松警惕,该欢庆还是要欢庆,该警惕的还是要按部就班。

对项玉登基消息感到最气愤和不安的,当属满清的高层了,原先中华军虽然建国了,但是好歹在名义上还没有皇帝,只是被人当做前朝的遗民,而这个时候随着项玉的登基,两军只见的冲突就变成了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了,而且对方还是打着华夏正统,驱逐鞑虏的旗号,这样一来势必将会对满清统制内部的汉人造成很大的冲击,清廷不怕中华军的进攻,但是却害怕国内出现大面积的叛乱,这将会加大的动摇清廷的统制,而中华军因为兵力有限,因此短时间之内并不能对清廷造成太大的威胁。

“皇上!老臣有话要说。”范文程举着朝板颤颤巍巍的说道,他今天精神稍好一些,头脑也清晰了不少,因此见到这个时候局面危急,便有心要替小皇帝分忧,小皇帝幼年丧母,八岁丧父,这个时候又被权臣霸占了朝政,难道我大清将会成为又一个大汉吗?

群臣看到念过花甲的范文程这副模样,无不倍感凄凉,哀叹连连,只不过被鳌拜扫视一眼之后,众人都不敢言语了。

“范大人年事已高,依然关心国事,实则我大清之幸,来人,给范大学士赐座!”康熙小小年纪就已经显得气度不凡,这番话说出来领众人一阵低语。(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三六八章范文程的毒计

“多谢皇上,老臣不用座椅,就是站着也能为大清朝廷出力!”范文程心里感动,倔强的推开要搀扶他坐下来的小太监,抖擞了身体,让自己站的笔直一些。

“皇上,眼下东南一带的宵小之辈以渐成气候,大军征剿不下,时间一长,东南一带势必将沦陷敌手,但是这还不是老臣最为担心的。老臣担心,要是我大清军队全都去征讨这些遗逆们,那么各地的防御空虚,将会给有心之人一个可趁之机啊!”范文程的话说的很直白,一般人都能够听得出来他在说谁,因此朝堂里面一时之间陷入了一片哗然之中。

众人小声的议论起来,大清在南方的军队在顺治十年之后就陆陆续续的向北回调了一部分,这个时候南方的主要军队都是新组建的绿营,也就是汉人士兵为主的军队,但是就算是这样的军队,这个时候在整个南方还不到四十万,而长江以北的军队数量则达到了七十万。

其实,并不是南方的清军人数少,这要看你怎么看,这里的清军直接管辖的军队确实不多,但是还有三个实力强大的异姓王,他们手里面的军队可是不少,加起来足足有四十万,这样来看,南方的军队甚至比北方还要多。

可是这四十万人的军队却不是清廷能够轻易的调动的,要是朝廷在南方的军队都调去对中华军作战去了,那么这些个异姓王手里面的军队可就是一个很大的威胁了,要是他们想要有所图谋的话,这个时候起兵显然是很好的时机,而且吴三桂这几年在南方安定下来之后,着手就开始了扩招军队。锻造兵器,此前虽然上报朝廷说只有十五万军队,但是其实际的兵力绝对是只多不少,具体有多少恐怕只有他本人清楚了。

“那范老学士以为,此事应当如何应对?”小皇帝虽然不清楚这里面的弯弯绕绕,但是他早就不爽那几个异姓王了。凭什么要将自己父辈们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分给他们一部分,而且其中还有富饶的广东和福建等地,这简直就不合理,而且历朝历代的异姓王都是皇帝眼中的严重威胁,更别说他们还有封地和强大的军队。

“微臣仔细的考虑过,被动防御不如主动出击,球在我们手中我们反倒是不知道该如何处理,不如将球踢给他们,我们静观其变。看他们会有什么样的应对措施。”范文程慢吞吞的说道,他的声音不大,但是大堂内所有的人都竖起了耳朵在听他说的话,因此他的话清晰的传到了每一个人的耳朵里面。

“范大人请继续说下去!”

“陛下,我有上中下三策,不知你要听那一策?”范文程说道。

“朕要听上策!”

“好,微臣的上策就是,将大清的南方的军队全部撤到长江以北。将南方让给前朝遗逆,让他们去占领这些地方。”范文程微微缕须。一字一顿的说道。

此言一出,立刻引起了朝堂上的轰动,众人议论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