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回明末当皇帝-第2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清军虽然疑惑,但是却并不影响什么,他们深知自己这边具有人数上的优势,因此就算是对方使出什么阴谋诡计,也难以阻挡自己这边的大军进攻。

不过让他们惊讶的是,对方的军队在城下挖了很多坑坑洼洼的坑道,乍一看什么也没有发现,只注意到地上的土地似乎是像被人翻过了一样,再仔细一看,却看见很多个脑袋冒了出来,一双双眼睛直勾勾的盯着自己这边,这让他们感到十分的不安。

第三百四十一章海澄攻防战(四)

清军从下到上,不仅是普通的士兵,包括各级的将领们都有点摸不着头脑,对方在地上挖一个坑自己躲在里面这是闹什么东西?难道是一种邪术吗?

如果是邪术的话,那么之前的事情也就好解释了,为什么对方的火力能够这么厉害,火枪的射程和威力都要远远超过清军这边装备的火绳枪,而且这支军队还是刚从四川调出来没多久的军队,士兵们打仗不太喜欢使用火枪,一来是太过于麻烦,二来也很危险,最重要的是这玩意的威力实在是不咋地。

不过怎么同样的东西(清军士兵以为中华军装备的火器是跟他们一样的),到了对方的手里面就这么厉害,隔着一两百步都能将一个壮汉给撂倒了,清军在一开始根本就不知道厉害,因为这个蒙受了巨大的损失,直到后来才警惕起来,知道寻找掩体躲起来了。

可是这个时候是攻城战,可不像是巷战一样有东西可以躲藏,进攻的部队最忌讳的就是进攻的地面上面有障碍,那样会影响部队的进攻的。

清军不知道对方这样做的用意,不过也能够大致的猜测出这也是对方的一种战术,只不过自己这边从来没有见过而已。

清军主将哈伊尔是一个十分谨慎的人,他见中华军完全没有阵型,而且军队走隐藏在地下,城门也打的大开,因此心里暗暗警惕,认为这是对方布置下来的一个圈套,就像是古时候的厉害阵法一样。

他不敢直接发动进攻,因为他还不知道对方的这个“阵法”的厉害之处,于是他便派出了三千军队打头阵,去试探一些对方的这个“阵法”有什么厉害之处。

三千人的军队对于清军来说并不算多。只占其军队的一成左右,而且哈伊尔还下令,一旦进攻不畅的话这三千人可以立刻后撤,显然他不想因为这个试探将自己的三千热搭进去了。

清军这个时候跟明军和各地的起义军作战久了,也知道了一些战斗的必备程序了,在这个时候。他们是携带了大量的火炮的,所以哈伊尔自然不会浪费掉这一利器。

清军的五十多门火炮开始朝着中华军的阵地开火,只不过从清军的视角上看过去,炮击的效果几乎没有,对面的士兵一见己方开始炮火准备,立即都消失不见了,一个个脑袋都钻到了地下去了,这样一来清军的炮击效果究竟怎么样,他们自己一点都看不出来。

炮击持续了五轮过后。炮兵们停了下来,对面阵地上也就是那些壕沟前面的土堆被推翻了不少,一些被挖出来的黄土散落的到处都是,但是却连对方一具尸体也瞧不见。

哈伊尔心里疑惑,暗想似乎对方不惧怕炮击,再继续炮击也只是浪费火药,所以就直接下达了先锋队出击的命令。

三千名清军士兵端着武器在战鼓的有节奏的鼓点之下开始一步步前进,古时候的行军作战讲究的是令行禁止。这个令是怎么发出去的呢?主要是通过声音,进攻是敲鼓。撤退是鸣金,这个大家在影视剧里面也比较常见到的。

但是这主要是针对比较笨重且行动缓慢的步兵而言的,对于游牧民族而言,他们显然是不能在马背上带上这样沉重巨大的战鼓的,所以这些民族的军队喜欢吹号,这其实是一支牛角做成的工具。通过吹出不同的声音来代表不同的意思。

这种大规模的军队按照固定的鼓点行军,对中华军来说具有相当大的震撼力,因为在中华军的步兵操典里面,是没有这样的规律进攻的,大部分的进攻都是要求士兵们排成散兵阵型。这样一方面可以扩大进攻面,另外一方面也能够减少伤亡,而随着冷兵器逐渐向热兵器的过度,这种大规模集结式的行军就逐渐消失了。

三千名清军很快就跨出了三百步的距离,按照中华军这边的计算,这差不多是四百米左右,哈伊尔这个时候又开始疑惑起来,因为城墙上的中华军见到清军的进攻部队竟然连一丝反应也没有,似乎是根本就不在乎对方的进攻,甚至都没有人去将那几扇城门给关起来,他们难道真的这么自信吗?

哈伊尔忽略了一点,也许是他根本就没有注意到,而站在他身边的一名年轻的汉人将领却显得有些担忧,这人名叫李成,是海澄城的一名将领,不过他是耿继茂的人,这个李成就是之前率军突袭中华军的滩头阵地的那名清军主将。

本来按照李成的估计,他的军队率先赶到了对方的预设登陆场地,而且是在对方登陆进行了一小半的时候出击的,这在兵法上叫做“半渡而击”,从对方陷入混乱的情况来看,对方对于自己的偷袭显然是没有丝毫的准备的,但是对方登陆的三千多人在面对自己一万多人的进攻的时候竟然能够顽强的顶住,而且还将战事拖到天黑,这才使得他不得不终止作战,他的军队之中也有很多人有夜盲症,不然的话这样的战机他肯定不愿意错过的。

之后的事情自然是李成的行动失败了,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中华军的强大的炮火攻击能力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有一种速射火炮,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向他的军队中间倾斜,使得他的军队根本就无法保持良好的队形,军队的战斗力自然也难以发挥出来了。

这一战和之后的海澄守城战中,中华军的火炮都给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所以在这个时候,进攻的清军竟然没有遭到对方的炮火打击,这使得他感觉到了一种阴谋的味道。

事实上中华军这个时候确实不愿意使用火炮,倒也不是因为什么阴谋,而是单纯的因为炮兵手中的炮弹数量不多了,在经过长时间的战斗之后,运上岸的炮弹已经快要告罄了。

而中华军的运输船主要运输的是兵员,其次才是武器弹药,在这个时候主要的登陆部队还要分批运输上岸的情况之下,武器弹药的供应自然就比较紧缺了。

第三百四十二章海城攻防战(五)

清军排成了整齐的阵型,在逐渐的向中华军这边逼近,等到双方的距离只剩下不到五百米的时候,清军突然开始加速,士兵们高喊着向前冲去,弓箭手张弓搭箭,火枪兵们也都已经做好了开火的准备,而那些手持冷兵器的士兵则一鼓作气的向前冲去。

在清军的正面,是中华军的第一道防线,是由王一虎的第三团驻守的,这条防线只有一道壕沟,长度在两千米左右,这么长的距离上面分布着中华军的两千多名士兵,平均一米上就有两人,而这条壕沟还比较宽,后面还有很多士兵准备好了子弹和手榴弹,随时准备替换前面的士兵。

而随着清军的逼近,这个时候中华军士兵们都屏气凝神,端起手中的步枪瞄准了他们前面的一个目标,准备开火,而清军这个时候还在快的向前冲锋,清军士兵虽然势头凶猛,但是他们自己的心里却十分的忐忑,士兵们看不见对方阵地上面的动静,所以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局面在等待着自己,这才是最可怕的。

清军已经冲到一百步以内了,跟在后面的弓箭手这个时候已经开始采用抛射的方式将自己手中的箭射出去了,他们也瞧不见敌人在哪里,所以只能瞄准中华军藏身的战壕的方位射击,至于冲在前面的火枪手们,因为火枪无法向弓箭那样抛射,所以他们这个时候根本就无从下手,只能瞄准对面的战壕射击。

一时间一片箭雨射了过来,而战壕的前后也被子弹打的碎石迸飞尘土飞扬。但是中华军的士兵们却还是趴着一动不动。没有一人探出头来。大家都在等待着指挥官的射击命令。

王一虎这个时候已经放下了手中的望远镜,对方的士兵已经冲到了自己这边的眼皮子底下了,而且清军的大队人马并没有什么动作,这使得他明白对方是在拿着三千名士兵当做探路石,想来个投石问路,既然如此,来而不往非礼也,那就给你们来个瓮中捉鳖好了。

所以王小虎始终没有下达攻击的命令。他想将这些清军放到跟前在开火,这样的话能够对这些人造成最大的杀伤,也能够给后面的清军最大的震慑。

这三千名清军士兵虽然心里十分忐忑,但是他们并不畏惧,冲锋的势头丝毫没减,反而还在加速,这个时候已经冲到了距离中华军藏身的战壕不足五十步的距离了。

五十步就是六七十米,这个距离是十分危险的,要是中华军这边的第一轮火力没能够阻挡住清军的步伐,清军的士兵就能够直接冲到中华军的战壕里面和中华军的士兵展开肉搏战了。而在战壕里面搏斗的话对中华军来说显然是不利的。

“团长,是不是可以开火了。对方都快冲过来了!”王一虎的卫兵张大毛这个时候小声提醒道,他心里已经十分的担忧了,因为对方的人数不少,而且这样的距离实在是太近了。

“你小子是不是怕了!还隔着老远呢,你担心个什么劲?”王一虎戏谑的说道。

张大毛知道他是在拿自己寻开心,也不计较,反而偷偷的朝后面看了一眼,然后伸出一根手指偷偷的向后面戳了戳。

王一虎回头一看,只见张聪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在了城墙上,这个时候正在朝着自己这边打手势,那意思好像是在责问他们为什么还不开火。

王一虎这下可是真的慌了,连忙端起枪来就开火了,他的枪声一响,整个战壕里面的枪声顿时响成了一片,两千五百多名中华军士兵几乎在一分钟之内将将自己枪管里面的五发子弹全部都射出去了,而对面的清军显然没有预料到对方的攻击会这么突然,尽管他们之前已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