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回明末当皇帝-第2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的。叔父,正是为了此事,这些人虽然没有灭亡日本的能力,但是却足以搅乱日本的局势,使得原先一些人的心思又被勾了起来,各地方的大名再蠢蠢欲动。到那个时候只怕是幕府的军队再多也不够用了,诸位难道忘记了关原之战的事情了吗?”德川家纲的最后一句话就像是一把见到一样,直插于在座的众人的心房上。

“远的不说,那酒井忠胜就是一个隐藏起来的老狐狸!”德川纲吉还是那副急冲冲的脾气,这样的话也不事先考虑考虑,能够在这样的场合公开说出来吗?

德川忠长的眉头皱了一下,正想要说话训斥德川纲吉,却被德川家纲抢了先。

“纲吉,怎么说话的。酒井将军是父亲时代就一直忠心耿耿的大将军,你怎么能够这样说他,要是这话传了出去,那该是会让多少对我们忠心耿耿的将军心寒啊!”他在说这话的时候,眼睛的余角还瞥了德川忠长一眼,这一眼让德川忠长心里一悸,对自己的这个侄子也越发的陌生起来。

原来,在德川秀忠去世之前。对征夷大将军一位怀有野心的还有德川忠长,只不过因为那个时候德川家光已经被德川秀忠给看中了。所以为了保护自己的权力交接能够顺利完成,德川秀忠就决定于宽永八年(1631)四月,把忠长放至甲斐螫居,这才使得德川家光的位置能够顺利的继任,而在这之后,德川家光也原谅了自己的兄弟。将他找了回来,重新委与重任。

可是德川忠长这些年来一直贼心不死,暗地里面勾结了好几个外藩,准备趁机举事,自己则亲自充当这个卧底。他的这一行动本来十分隐蔽的,但是今天看见德川家纲的那副神情,似乎是将自己的一切心思都看穿了似得,这让他的心里感觉到很不安。

“怎么样叔父?能不能由家族出钱将这笔赔款垫上,不然的话我怕各地的局势会越加恶化!”德川忠长因为走了神,所以也没有听见德川家纲之前说了什么话,所以这个时候被德川家纲问道的时候感觉有点错愕。

他在心里暗暗的计较了一番,这个时候他的部下的准备还没有完成,要是这个时候日本发生了动乱,虽然很有可能会重创德川幕府,甚至是将自己的侄子拉下马来,但是却很有可能是其他实权人物上台,这其中就有酒井忠胜这个最大的可能,这可不是他所希望看见的局势,所以这个时候幕府的统制不能乱。

想清楚了这一点,他便决定拿出这一部分钱来帮助德川家纲度过眼前的这个难关,这样也能够让对方心里犹疑不决,对自己的怀疑也会稍稍的减轻一些。

“钱是家族的,自然是要用在该用的地方,我虽然是家族的族长,但是这种事情还是需要得到大家的表决,我们来举手表决吧,同意家族出资的就举手,不同意的就不举手,那一方的人数占多数,就采取那一方的意见。”德川忠长缓慢的说道,同时也伸出了自己的手。

他的这个态度让德川家纲松了一口气,他知道这里面最大的障碍就是自己的这个叔父,只要他松了口,那么事情想要达成就要简单的多了。

众人又是一番窃窃私语,然后大家陆陆续续的举起了手,他们都是生活在德川家族的辟护之下的,一旦这个遮风挡雨的大树倒下了,自己显然也不会有好日子过,再说了,这里面的家族资金他们主要也不是他们的钱,就算是花出去他们也不心疼。

表决的结果在德川家纲的预料之中,超过了半数的人赞同,不到一半的人反对,他这个时候才算是完全放下心来。

然后跟着德川忠长一起去家族的府库取钱,五十万两白银动用了上百名甲士搬运,这才全都搬走了。

处理完这里的事情之后,德川家纲这才马不停蹄的赶赴客厅,这个时候酒井忠胜等人已经在这里等候多时了,说实话,这三个人之中,德川家纲最怕遇到的就是这个酒井忠胜,他的权势滔天,手里面的军队数量最多,而且都是经过实战锤炼的精锐部队,更糟糕的是,这个时候酒井忠胜更已经不大听从自己的话了。

第三百三十五章春季作战

很快,幕府军队就将签订的江户条约和两百万两白银送出了城,而联军这个时候已经全部撤到了海上,就等候这些东西之后就能够撤军了,在将这些东西搬运上船之后,中华军这边和英军进行了五五平分,双方各自保留一份条约的原件和一百万两白银,然后扬帆,开始返航了。

联军撤走了之后,幕府军队这才松下了一口气,而各地的大名这个时候也得到了消息,刚刚有些想法的人也偃旗息鼓不敢当这出头鸟。

一百万两白银相当于十万两黄金,相当于五千千克,差不多是一百万枚比索金币,这样的话英国人之前购买蒸汽机所缺少钱就能够凑齐了,所以海登对这个结果自然是非常的满意的,这一次的行动前后耗时还不到二十天,双方都没有人员的损失,而且不仅取得了日本全境的通商权,而且还获得了一笔不菲的赔款,这样的好事就算是英国人也是没见过的。

联军返回了基隆之后,海登带着舰队所有的财产前来向中华军购买蒸汽机,而看在金币的份上,中华军这边终于同意出售给英国人一台新式的蒸汽机了,这也是中华军对外出口的第一台蒸汽机,同时也是欧洲历史上的第一台蒸汽机,在之后的数百年的时间里面,欧洲人在这台蒸汽机的基础之上不断地改进仿制,终于在中华帝国之后能够自己建造蒸汽机了,这也推动了欧洲的工业革命的进程。

而这个时候距离对清廷的开战时间也已经很接近了,而英国人这个时候也担忧欧洲的局势。在得到了蒸汽机之后。他们也不想再在台湾久待了。于是便向中华军这边辞行,准备启程返回英国,这个时候英国人还不是后来的日不落帝国,其殖民地的面积还不是很多,所以注定这群人的这次航行不会太顺利。

项玉也没有挽留他们,按照历史的进程,这个时候的英荷海战已经接近爆发了,所以就算是这些人赶回去。也不能赶在战争之前抵达,所以不会改变战果,他希望这场战争的结果还是跟历史一样,那就是荷兰人获得胜利,因为英国人一旦击败荷兰人之后,势必就会进一步稳固其海上霸主的地位,这样的话英国人对外扩张的步伐就会加快,虽然欧洲人这个时候的目光是顶着美洲大陆的,但是也难保其爪牙不伸向亚洲,那样就会和中华军的扩张相重叠。这对于中华帝国来说显然不是一个好消息。

中华军这个时候已经在台中、台南和基隆这三个地方集结完毕了,这一次出击。主要的目的是摧毁清军新组建的水师,而且要夺取厦门甚至是福州等重要的地方,然后依托路上军队将战线稳固起来,组成坚固的防线,以确保中华军完全拿下这些占领地点的实际控制。

这一场战争被定为反攻之战,战役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海上作战,那就是消除清军对舰队的海上威胁,然后掩护陆军进行登陆作战,将士兵全都送上岸,在拿下厦门等地之后要完成实际占领并且快速的组建好防线,以抵挡清军可能的反扑。

整个福建的清军总数超过十八万人,所以这一次作战的规模十分的庞大,中华军有可能会面临来自好几个方向的清军的协同进攻,而且随着战事的进行,清军的人数将会越来越多,所以在原先的基础之上,中华军这边准备出动超过五万陆军进行作战,这差不多是帝国承受的极限了,要不是这个时候外部的环境比较有利,周围没有什么势力会对帝国本土造成威胁的话,项玉说什么也不敢将自己几乎所有的军队都投入到这样的一场战斗之中了。

四月一号,搭载着五万军队的舰队开始启程出发,舰队之中主要都是运兵船和后勤船只,剩余的只有三十余艘护航战舰,而中华军的海军主力这个时候则从基隆出发,舰队开始向北行驶,在舟山一带分为两支舰队,一直舰队封锁杭州湾一带,以防止太湖甚至是长江里面的清军水师从运河南下,从这里出海。

另外一支舰队则继续前进,一直推进到了长江的出海口崇明岛这里,这里扼守长江天险,清军躲藏在江中的大量战舰都要从这里出海,而且因为清廷的战舰吨位有限,适航性不佳,所以北边的战舰也要从沿海一带南下,而崇明岛正好挡住了这两个方向的清军的线路。

中华军一共出动了两百一十余艘战舰,其中负责封锁杭州湾的舰队拥有两艘铁甲舰和六十八搜其他战舰,而崇明岛这里的舰队则拥有五艘铁甲舰和一百三十五艘其他战舰。

这样巨大的行动,很快就惊动了沿海一带的清军,各地的清军人人自危,不知道这一次又要遭殃的是哪个地方的兄弟部队,但是大家都在心里祈祷,希望中华军的目标不是自己。

中华军的陆军舰队用了两天的时间全部抵达了金门岛,而在这边,护航的舰队则要先清理到厦门湾的清军的水军,不过好在这里经常被中华军的海军扫荡,所以护航舰队并没有发现一艘清军的水师战舰,等于说厦门城外的海防完全是形同虚设的。

既然你没有水军可以打偷袭,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中华军这边三十余艘护航战舰和几十艘武装运兵船开始抵近厦门城,对城内的守军进行炮击。

中华军首先在赤屿和大担这边对同安县的前营清军驻地进行炮击,这里驻扎有一支规模在两千人左右的清军,因为在南边的头巾礁的对面有清军的炮台,所以北边这里并没有修建任何的岸防火力点,这使得守军对中华军的舰队毫无威胁力,于是中华军这边就将战舰尽可能的靠近前线,几乎是将炮口送到了清军的鼻子底下,这才开始一个个的瞄准直射。

在这种情况之下,守军根本就守不住自己的大营,而且坚守下去而已毫无意义,只有白白的葬送认命而已,于是守军很快就其营而逃,一直逃到了鸟坑员这一带才停了下来。

既然守军逃掉了,那么中华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