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回明末当皇帝-第2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着时间的推移,清廷下水的战舰数量越来越多,根据中华军的情报人员的分析,清军目前已经下水的战舰的数量已经达到了**百艘之多,并且仍在以每个月两百艘的速度下水,这样的话,一旦等到三四月份的时候,清军的海上舰队的规模将会超过一千五百艘,这是一个相当恐怖的数字,就算是其装备落后训练不足,也能够在沿海一带形成一股不可小觑的实力,而在这种情况之下中华军的进攻将有可能会遭受重大的损失。

但是这种规模的造舰几乎就是倾尽了国力,这个时候的人口正处于战后恢复阶段,大量的徭役和兵役将会使得人口的恢复速度大大的降低,不过满清人显然是不在乎这一点的,因为这些减少的人都是汉人,他们满族人并不会受到丝毫的影响。

所以对于中华军来说,形势是在逐渐的恶化的,尽管在这一段时间里面中华军方面也采取了几次比较大的行动,在整个大陆沿海一旦都给清廷制造了极大的麻烦。但是这个时候清廷在沿海一带的兵力布置已经达到了高峰。因此除非是大规模出动军队才有可能会有很大的收获。否则的话根本就动摇不了清廷的根本。

所以这个时候中华军再一次进行了扩招,在新移民被安置下来了之后岛内的劳动力就有了一定的富余,而且这个时候第一批的吕宋军也被调到了台湾来,准备参与接下来的战事。

项玉明白,这个时候的清廷不像是鸦片战争时期的大清朝那么好对付,那个时候的满清朝廷早已从内部腐朽了,只留下了外面的一个空架子,看起来很强大。实际上只是表象而已,但是这个时候的清廷不仅军事力量十分强大,而且韧性极佳,就算是中华军按照前世英国人在鸦片战争期间所采取的战术一样,清廷也不大可能会自己屈服,要知道当时的英军虽然强大,但是绝对没有灭亡中国的能力的,而中华军和英国人的目的不一样,他们是为了推翻满清的统制而作战的,所以满清朝廷也会拼死一战。双方之间互相妥协的可能性基本上没有。

在和海登会见之后,项玉接连视察了基隆城外的两处大营。东西大营,这两座大营主要是按照军队成立的时间来划分的。

东面的大营是新建立的,目前拥有两万名陆军,这些还都是入伍不到半年的新兵,但是这些士兵在之前的军事行动之中也都亲历过战场,有过一定的实战经验,所以作战力也不容小觑。

东大营的编制是中华军第二师,师长是张三亮,在原来的体系之中张三亮只是陆军团长,但是随着中华军的军队人数的不断扩大,作战规模也逐渐变大,所以原先的以团为编制就不太合适了,于是在原来的一个师的基础上扩建到了三个师,三个师的师长分别是:张聪,第一师的师长,军衔是少将

张三亮,第二师的师长,军衔是上校

李云聪,第三师的师长,军衔是上校

其中第一师的主体就是原来第一团,并且包括后来扩军时候招募的士兵,这个时候是在三个师之中平均兵龄最长的一个师了,也被称为将军师,因为其他两个师中间有很多军官都是出自第一师。

第一师拥有最齐整的编制,目前拥有两万三千人,下辖五个步兵团和一个直属旅,每个团的兵力是三千人,属于加强团,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炮兵团。

第一师的士兵作战次数最多,参加的战役也是最多的,因此将来的重要战役都会交给第一师去处理。

而第二师主要都是新兵,作战力相较于第一师来说要逊色不少,不过也算是这个时候少有的强兵了。

至于李云聪的第三师的情况则要复杂的多,第三师原本的成员包括第一批招募的八千多的当地华人和四千多的土著人,到了后来这些军队之中有大半都被调到了台湾,划归到了张聪的第一师的麾下,而李云聪在吕宋开始专门招募当地的土著人,组建了后来的吕宋军,这支军队这个时候也被调到了台湾来,暂时划归到张聪的第一师,准备参与接下来对清廷的作战之中。

而吕宋这个时候实际上是直辖整个南洋的所有地区的,除了这个时候的越南、泰国一带还不属于中华军的统制之外,剩余的地方都是中华军的地盘,因此实际上需要比较多的军队来维持这些地方的稳定,所以吕宋之前训练的第二批土著士兵这个时候已经被调到了各地去,将当地华人军队换防回来,而马尼拉这个时候正在招募第三批的土著士兵,人数是一万五千人。

实际上在三个师当中,李云聪的第三师的编制最为混乱,而且加上他是南洋一带的主事官,所以军队的事情也难以分出全部的精力,因此实际上第三师被分割成了很多块,大部分这个时候都在南洋,小部分被调到了台湾。

中华军这个时候在台湾集结了超过五万人的陆军,这个规模足以让中华军对清朝发动一次大规模的战争了,而众人这一次的作战对象则早就已经选定好了,那就是福建的厦门。

厦门是被清军收回时间最短,恢复重建尚未完成的城市,这里曾是郑家父子经营多年的老巢,在当地尚有一些反清的人脉,只要中华军拿下厦门,并且凭借着金门岛的支持站稳脚跟,那么久等于中华军的一只脚已经踏上了大陆了。而在后世的历史上,退守台湾的蒋介石也选择了在福建东山岛这个方向进行突破。

第三百二十二章射击比赛

中华军这边的打算是趁着清军的水师尚未编练完成之际,发动大军进攻福建,引来四面的清军援军,然后将内陆的清军水师调动出来,在长江的出海口崇明岛一带予以截击,彻底歼灭清廷的水师力量,为接下来的登陆作战彻底的扫清障碍。

而这种大规模的备战活动却进行的十分隐秘,福建的耿继茂这个时候对此毫无察觉,不仅没有将自己的主力军队集中起来,而且还将他们分散到了几处州府,以抢回逐渐被进驻福建的清军抢去的控制权。

福建此时的总兵力达到了十八万人,这个数字是相当恐怖的,差不多是这个时候清廷的总兵力的六分之一,而临近的广东的兵力也有十六万人,这两地可谓是这个时候中国的土地上军人最为集中的地方,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耿继茂是无论如何都不会相信自己会遭到中华军的大举进攻的。

虽然清军的进驻使得耿继茂心里很不爽,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正是因为清军的进驻,使得福建的安全局势大为改观,就连中华军的袭扰次数也减少了不少。

中华军上上下下的备战很快就引起了英国人的注意,他们抵达基隆已经十余天了,这一段时间下来已经将基隆城游了个遍,士兵们也没有了最初的新鲜劲,开始变得有些百无聊赖了,好在中华军这边还会时不时的组织一些联谊的活动,不然的话这些水兵们只怕是要发霉了。

和手底下的这些水兵们感到无聊不同,海登这一段时间一直扎在基隆城中的蒸汽机制造厂里面。他对这种仪器仿佛是着了魔一般的喜爱。恨不得天天都跟它们泡在一起。

“王师傅。这个水要怎么加进去?”海登这个时候提了一大桶水,正准备往一个蒸汽机的水槽里面倒,但是他想想好像也觉得不太对劲,于是便问了一句。

这个水槽就是蒸汽机的蒸汽来源,下面就是蒸汽机的锅炉,海登面前的这台蒸汽机是制造厂中最新式的产品,目前还不太成熟,尚处于试验阶段。

被他询问的那人名叫王小欢。是一名老技师了,虽然工龄很长,但是年纪却不大,看上去斯斯文文的,有一种研究人员特有的气质。

他见到海登的这个动作吓了一大跳,这么多水加进去水槽里面的水就会溢出来,向下溢出来的水遇到炙热的锅炉会发生剧烈的热胀冷缩,在这一过程之中会产生剧烈的爆炸,制造厂里面曾经发生了好几起这样的事故。

王小欢连忙上去组织了海登,他费了好大的劲才将他手中的那桶水给抢了下来。然后将后者训斥了一顿,告诉他这样做的危险程度。最后将他轰了出去。

海登被王小欢的话吓了一大跳,他意识到了自己的冒失,想要回去跟王小欢道个歉,却见到他已经将车间的外面的门给关上了,海登十分无奈,不由得有些沮丧,正好这个时候刘阳从旁边经过。

两人因为都是海军的关系,所以互相之间很谈得来,而海登这一段时间里都在学中文,所以这个时候见到人都能够说上两句,他能够听懂大部分的话,但是却说不出那么多,至于写下来,那还是算了吧,对于他这种写惯了字母的人来说,让他写这种方方正正的字实在是太难了。

“刘将军,为什么你们中国人做事都那么刻板呢?什么事情都要讲原则,我又不是外人嘛,干吗不让我跟着他学技术呢?”海登开启了吐槽模式,开始倾倒自己的苦水。

“我一个英国人,大老远的从世界的西方跑过来,好不容易在这里看见了自己喜欢的东西,但是你们的东西实在是卖的太贵了,我们又买不起,只能偷偷的瞧一瞧,我就想着每天能够多学一点多看一点,为什么王先生会生那么大的气呢?”

刘阳和海登不太一样,他比较喜欢枪械,对这种笨重的机械不感兴趣,因此对海登的疑虑自然是毫无兴趣了,不过这个时候这名高大的英国少校看起来十分的需要安慰,于是说道:“这些我也不太清楚,可能因为他们是搞科学研究的,行为和思想都跟我们不同吧,他也许是嫌你碍手碍脚,害怕你将他的宝贝东西搞坏了,这才不让你在里面待着吧,不过你也不用太担心,你信不信,只要他的研究一有进展,他肯定会十分高兴,到时候你再去求他,他肯定会同意你进去参观的,不过眼下要不我们去靶场转转?”

海登少校平时喜欢打猎,家里珍藏了好几把来复枪,这种枪械相对于这个时候的燧发枪来说威力更大,射速也更快一些。

“好啊,听说你们最近装备了一种新式枪械,怎么样,是想请我见识一下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