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回明末当皇帝-第2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无法收场。

最终中华军还是舍弃了这一方案,选择了更为稳妥的进攻浙江。

每年的三月份,海面上就开始转变风向,温暖的东南风将逐渐取代湿寒的西北风,将一股股暖流吹向江南大地,印证了王安石那首“春风又绿江南”的诗句。

江南的冬天和北方不同,以为其湿度比较大,加上冬季的降雨量也比北方多,所以整个冬天都显得十分湿冷,这对于从北方过来的满清士兵来说,是除了要克服水土不服之外的另外的一项挑战,一整个冬天,这些士兵们都几乎躲在室内烤着火盆,喝着马奶酒,再抓几个当地的汉人女子来取乐,却也是另有一番滋味。

这些当然是只有将领和军官们才能享受到的待遇,普通士兵们只能烤烤火,喝一点点马奶酒,这玩意是蒙古人的东西,除了蒙古人之外,满汉八旗兵都喝不惯这种酒,总是感觉有很大的怪味,但是这种酒喝了不上头,还能御寒驱寒,因此是军中唯一允许饮用的酒品,因此为了不挨冻,士兵们就算是喜欢喝,也都会多少喝一点。

满族将领纳吉格是驻守在镇海炮台的主将,他的前任因为丢失了镇海炮台,导致其被中华军给摧毁,使得朝廷白白损失了数十万两白银,被朝廷革职查办,这个时候只怕是已经被押解到了京城关进大牢了吧!

纳吉格不喜欢这个地方,虽然这里有山有水,还有一望无际的大海,不过这个时候还不流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虽然这个时候已经到了春天,但是他们所面对的海却并不是那么有趣而祥和的,而是危机四伏,虽是都有可能有敌人从海上直杀过来,就算是不进行登陆,敌军的舰载火炮还是能够对他们的驻地构成威胁,因此清军士兵们时刻都要提防来自海上的威胁,这让他们的神经都绷得紧紧的。

就在这个时候,炮台上面的瞭望塔却传出来一阵阵警钟的声音,这让纳吉格的心一下子就揪紧了,他本能的向海面上望过去,之间水天相接的海面上出现了一串小点,他脑袋“轰”的一下就炸开了,首先想到的就是敌军来袭!

第两百八十四章故技重施?

纳吉格重回大帐,穿戴好自己的盔甲之后发现自己手底下的士兵这个时候显得十分慌乱,他心中又急又怒,带着自己的亲兵快速整理队伍,然后带着他们冲向炮台,镇海炮台的位置对于他们的防守而言是十分有利的,因此一定要抢先占据地利的优势。

这个时候炮台上的士兵已经点燃了烽火遂,滚滚的黑烟直冲云霄,向着远处的宁波慈溪等地求援。

清军这边的迅速做好了防御的准备,这一次他们的反应比上一次中华军偷袭镇海的时候要快得多了,这一方面说明清军在经历了之前的镇海之战后,军队的警惕性已经大大提高了,或许之前很多底下的士兵包括将领们都不相信中华军有实力会对他们造成威胁,顶多就是在沿海地带袭扰一下,只能算是小藓小疾,但是随着之前的镇海之战,清军终于不情愿的将中华军的地位摆正了,那就是这样的一支军队是真的有实力威胁到其自身的安全,并且有可能动摇甚至颠覆清廷的统制的。

中华军这一次是在白天出兵的,相对于夜晚来说,白天出兵突然性方面就大大降低了,清军的沿岸守军将会有足够的时间来应对,这对大军的登陆是不利的,不过夜晚作战并不适合这种规模的作战,因为在漆黑的夜里,大军的登陆和作战势必会出现一定的混乱,尽管中华军早就进行过夜战的训练,但是大部分的军队对这里的地形都不熟悉,因此还是很容易出现问题。所以在赵开的计划之中。一开始就制定的是在白天登陆的。

中华军这边一共出动了一百三十多艘舰船。其中七十多艘是大型的运兵船,这是一种根据福船的样式做出微微改变的大型海船,排水量在五百吨以上,最大的能够达到八百吨,它的装载量极大,一次可以运输两百到三百名全副武装的士兵,并且还能够携带一部分的物资和弹药,这些船只是从台南开过来的。其主要的建造地点也是在台南。

除了这些之外,舰队之中还有五十多艘战舰,这些都是吨位在三百吨到五百吨的主力战舰,他们将会为部队的登陆和作战提供海上的掩护和支援,必要的时候还能够进入甫江去阻截清军的援军。

剩余的还有七八艘快船,他们将会为整支舰队提供给外围的警戒和保护,清军极有可能会在舰队进行作战的时候派出小船进行火攻,对这样的情况一定要做到早发现,早处理,不然很有可能会造成意想不到的损失。

清军固守在镇海炮台上并没有出动。显然他们顾及中华军的强大海上力量,不想再滩头和中华军硬拼。因为那样他们肯定会遭受一轮十分密集的炮火的打击,而守在镇海炮台虽然失去了阻止敌军登陆的能力,但是却为部队提供了一个不错的掩护和稳固的阵地,至少能够坚持的久一点,以等待援军的到来。

因此中华军十分顺利的在镇海炮台外面的海滩上面登陆了,镇海炮台原先准备的火炮在之前的战斗之中已经被中华军摧毁了,这个时候预备的火炮还在铸造之中,还要从福建运过来,最快也要等到四月底才能够运抵镇海,如果是走海路的话则要快的多,只不过这个时候整个海岸线以东都被中华军的海军所控制住了,清军是不敢冒险的。

因此镇海炮台这里的驻军目前仅仅只拥有二十几门火炮,而且还是老式的威远炮和虎尊炮,射程和威力都难比中华军的火炮,而且因为射程的关系他们这个时候也够不着中华军在滩头的阵地,这跟赵开事先估计的是一模一样,这也让张聪的心里稍稍踏实了一些,在出兵之前他可是很没底的。

中华军一共出动了一万两千人的军队,这几乎是将台湾岛上大部分军队都调过来了,因此这一战对于中华军来说意义重大,失败了则意味着接下来的半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面,中华军除了海军之外将再无较大的战事,而海军失去陆军的支持,那终究只是小打小闹不能取得很大的收获。

一万多人的军队很快就全部登陆上岸了,中华军这边很快就组建了滩头阵地,以防止清军的反扑,但是实际上清军并没有这个打算,接着各种武器装备都从舰船上面被卸载下来,这里面比较难处理的就是火炮了,这东西实在是太沉了,而且完整的火炮占的空间又多,不方便大量运载,所以这个时候专门为它们准备了十五艘运兵船装运,向下卸载的时候先将炮身吊装到小船上面去,再将炮架炮栓等其他物品一一运到岸上去进行组装。

中华军登陆之后过了快两个小时了,还没有发动进攻,镇海炮台这边的清军都感到十分的疑惑,他们当然知道中华军在做战前的准备,只是不明白为什么不一边准备一边进攻,炮台上的清军总数也不过四千余人,一万多人装备齐全,就算是不要火炮的支援,硬攻上来清军一样难以抵挡,何况他们还有海上的舰船上面的火炮支援,在之前的战斗之中中华军的舰船就提供了火力支援了,这次一样是可行的。

但是中华军这一次并没有着急,依旧不紧不慢的做着自己的准备,清军渐渐的开始不慌了,宁波距离镇海有四五十里路,城中的清军在街道警报然后集结赶来,最快也要三个时辰的时间,最慢五个时辰也能够赶来,而中华军这个时候已经用去了一个时辰的时间,看样子至少还要在花上一个时辰的时间做准备,等到他们开始进攻的时候,只怕援军已经赶了一半了路了,因此只要自己的军队坚守阵地两三个时辰,自己这边的援军就能够赶来,到时候不仅是镇海炮台能够安然无恙,自己说不定还能够捞到一份不小的战功。

纳吉格在心里遐想,不过他还是有一点点的疑虑,之前的镇海之战中华军就是从两面夹击,迂回穿插的避开了清军的眼线,这一次难道也要故技重施,正面的这些部队只是一个幌子?

第两百八十五章再攻镇海

就在纳吉格有点忐忑不安的时候,宁波城中的清军已经看见了东边海面上传来的求救烽火,守军不敢大意,之前中华军就有过袭击镇海炮台的前例,因此这一次或许又是这样的情况,大军很快就开始集结,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大约四千人的军队便沿着甫江向镇海的方向疾驰而去,他们不敢走水路,因为太过于担心中华军的水上势力,害怕他们这个时候已经控制了甫江的靠近镇海一带的水域,因此选择了路途更加弯曲的陆路。

中华军这边耗时两个时辰终于将他们的战前准备做完了,除了上百门常规火炮之外,阵前还出现了一种短粗口径的火炮,这是臼炮,这一次被专门带来攻打像镇海炮台这样的坚固工事,正是为了等它所以中华军才一直没有发动进攻。

中华军分成了三个方阵,实际上这些方阵并没有什么用处,进攻的时候采用的是散兵阵型,并不会使用密集阵型,那样会造成严重的伤亡,但是一万多人组成的三个方阵在清军看来极具震撼力,让清军感到害怕的不只是中华军的军容,更是他们的武器,包括海面上连绵不绝的舰船,以及军队前面排成几排的火炮,这都让清军既羡慕又害怕,他们自己可没有这么好的待遇。

随着令旗的挥动,中华军的进攻正式开始了,首先开始的还是炮火准备,铺天盖地的炮弹带着钢铁弹雨呼啸着砸向清军突出的阵地上面,一枚枚炮弹爆出飞溅的火花,硝烟、白雾、轰鸣声,混杂这血水和横飞的肢体,以及到处传开的惨叫声,清军的整个阵地都被爆炸激起的灰土和烟雾所笼罩。在这之中还不时闪烁着火花。

臼炮因为比较沉重,这里指的是炮弹比较沉重,在部队登陆之后运输不便,因此只携带了十门,这十门火炮相对于其他火炮来说射击的速度显然是要慢上许多,但是它每发出一次怒吼。士兵们的心就会紧张起来,清军的阵地上面几乎就要震动一次,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