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回明末当皇帝-第2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拉伯人使用的就是这样的一种弯刀,并且随着其船队散布到了东南亚一带,这也是为何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穆斯林的国家了。

阿拉伯人在和东南亚的土著人作战的时候,使用的弯刀给这些装备简陋的土著人造成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因此他们一直梦寐以求能够用上这样的刀。

实际上这种弯刀的制造工艺十分的简单,中华军目前连更加复杂的火枪都能够制造出来。打造这种刀更加不再话下了,于是使用钢材打造了一万多柄弯刀,用来装备给土人士兵。

这些土人的士兵大多时候都要进行近战,所以还必须装备具有比正规士兵保护力更强的盔甲,这也难不倒中华军的工匠们,他们在之前的鱼鳞甲的基础上做出了一番改进。在其后面附上了一层铁丝网,网口比较小,一般的子弹和箭头也难以穿透,因此能够极大的保护士兵们的安全。

李云聪没想到,在给这些士兵分发铠甲的时候,很多人都感动不已,有些人甚至流下了激动的泪水,这令他大为疑惑,找来许多士兵询问之后才发现原来是因为铠甲的原因。

原来。这个人在之前无论是部落里面打仗还是跟着西班牙人卖命,从来都没有装备过铠甲,这也难怪,部落里面根本就没有条件给他们打造铠甲,而西班牙人根本就不会去浪费铁来给他们制作,这也是影响部队士气和战斗力的一个原因。

而接下来的训练之中,更换了武器装备之后的土著军队的表现果然焕然一新,士兵们显然更加喜欢他们这个时候装备的武器。这支军队中只有不到三千人选择火枪,剩余的九千人选择了冷兵器。于是中华军的编制里面第一支主要使用冷兵器的军队诞生了。

这批士兵的训练走上正轨之后,李云聪大受鼓舞,因为这些土著人的表现实在是出乎了他的预料,他们和其他中华军的士兵一样拥有比较良好的军纪,而且因为是从军的关系,这些人的身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从一开始次等公民一跃成为了和普通华人一样的身份,这种被认可的感觉和地位上的提升让更多的人对此趋之若鹜,甚至为了能够参军,很多平时游手好闲喜欢惹是生非的人这个时候也收敛了很多,于是就连普通的百姓也能够感受到马尼拉的治安在慢慢变好。

这些军队很快就迎来了他们的首秀。在开春之后,中华军基于吕宋岛的形势的逐渐稳固,确立了向南继续扩张的方针,主要是讲棉兰老岛上面的抵抗势力彻底的清除干净,然后向南出兵苏拉威西海,占领米纳哈萨半岛,以及苏拉威西岛,向西占领加里曼丹岛,这里都拥有丰富的矿产,可以还有丰富的其他资源,而且岛上的都是一些小国,只有几个大一点的苏禄国,中华军为此集结了一万五千人的军队,还有多达一百余艘舰船组成的舰队,浩浩荡荡的向南挺进。

中华军势如破竹,连战连捷,很快就横扫苏拉威西岛上的几大苏禄国,向南一直打到了望加锡,跨过爪哇海就能够到达荷兰人的爪哇岛。

而在加里曼岛到上作战的则是以吕宋军威主要的力量,这里具有更强的抵抗军队,而且英国人和荷兰人的势力也早就已经开始向这里渗透,不过中华军具备着十分明显的优势,主要是武器装备和战术战法上面的优势,而且吕宋军在丛林战之中,同样具备极强的战力,所以岛上的那些腐朽王国的军队和土著人的军队根本就抵挡不住,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中华军就已经打到了三码琳达,在这里和跨海赶来的东线军队汇合在一起,然后再次分成东西两路向南推进,先后分别占领了庞提纳克和班加尔马辛,至此,持续了一个多月的远征活动正式结束,进过一个月的征战,中华军和当地的军队一共进行了大小战斗数百起,歼灭和俘虏了当地军队多达上十万人,其中有八万余人被俘,这个数字实在是太多,以至于中华军打到最后不得不分出大量的军队来看守这些俘虏,以免他们出现暴动。

实际上这些军队的装备十分落后,而且战斗意志非常薄弱,就算是跟中华军之前在吕宋岛上遇到的部落军队也没办法相提并论,他们人数虽多,但是打仗毫无章法,既不敢冲锋也不会逃跑,往往聚集成堆枪声一响就将手中的武器扔的到处都是,然后只要有一人带头,就成群结队的向中华军投降,中华军到最后花在打扫战场上的时间都比打仗的时间要长,因此这些军队又被中华军的士兵称之为头巾军队,讽刺他们头上包裹的白色头巾。

第两百七十一章夜幕下的密谋

中华军的着一些动作使得巴达维亚的荷兰人大为紧张,这个时候其实荷兰人虽然实际上占领了苏门答腊群岛以及爪洼岛,但是他们是以荷属东印度公司这样的性质来完成殖民统治的,这一点和英国人的印度公司差不多,但是毕竟不是以国家的形势,直到1799年荷属东印度公司被荷兰政府解散,印尼群岛才正式归于荷兰所有。

巴达维亚的荷兰人当然知道中华军这是来者不善,他们自从拿下了吕宋岛之后只是短暂的安静了一下,然后就开始对外用兵,先后占领了棉兰老岛和马六甲海峡,这个时候又将之前荷兰人有所染指的几大岛屿全部一扫而空,下一步用屁股想也知道将会是他们的爪哇岛了。第两百七十一章夜幕下的密谋

荷兰人大为紧张,一边在岛中招募土著人编练成军队,一边连忙向荷兰驻守在各地的军队求援,这附近最近的而且有实力支援他们的就是驻守在印度的军队了。

这个时候东印度公司的舰队大部分也都被调回本土去参加即将到来的第二次英荷大战去了,因此能够调动的军队数量有限,还要应付印度国内的几个国家的外部威胁,所以根本就难以支援巴达维亚,而这个时候巴达维亚的总兵力只有不到两千人,就算是加上当地土著人组成的临时军队,总兵力也不过只有七千人,而且荷兰人也知道,这些土著人打仗根本就不可靠,遇到强大的敌人不仅帮不上忙。甚至还会自乱阵脚。

不过这些都不是最严重的问题。荷兰人目前面临最严重的的问题是巴达维亚的华人的数量实在是太多了。这些华人中有些自从北宋时候就已经开始在这里定局,但是更多的还是在五六十年前由荷兰人吸引过来的,当初荷兰人站据巴达维亚的时候,还没有眼下的这一座城市,当地不仅缺乏建筑材料,更加糟糕的是完全没有能够建设的工匠,从荷兰人的人力不够,而且会建造的人数太少。岛上的原住民几乎都对他们有敌意,攻击他们还来不及,自然不会跑来跟他们帮忙了,想来想去只有中国人最为靠谱。

在这个时候的西方人的眼中,华人以吃苦耐劳,勤奋善良,懦弱胆小便于管理,因此深受荷兰人的欢迎,荷兰人为了缓解人口不足的困境,先后从中国吸纳了多大数十万的华人。并且还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比如绑架抓捕等在广东福建一带的沿海地带掳来了不少的人口。而华人在巴达维亚一旦获得了能够赖以生存下去的基本资源了之后,就会选择在这里定居,而巴达维亚这座城市实际上是荷兰人承包给华人修建的,不仅如此,在对付东边强大的伊斯兰国万丹的时候,荷兰人又受困于兵力不足,又从华人之中招募了大批的士兵,参与到对当地爪哇人的土地和资源的掠夺上去,这一段时间可谓是荷兰人和华人之间的蜜月期,甚至出现了像宋八公这样受到荷兰人封赏的华人。

不过这一局面并没有持续多久,当荷兰人从台湾败退回来之后,其对华人的态度就已经开始转变,渐渐的视华人为一个潜在的威胁,因为这个时候华人在巴达维亚的人数要远远超过荷兰人自己,而且华人手里面还掌握了大量的经济力量,包括八成的农场几乎全部的商铺,这都让荷兰人十分警惕,于是矛盾开始显现,双方之间逐渐出现了裂痕。

荷兰人自从在年初丢掉了马六甲海峡之后,对于中华帝国的扩张就一直感到忧心忡忡,而这个时候恰逢巴达维亚出现了第一波移民潮,也叫作逃难潮,华人越来越感觉到了荷兰人的防备和打压,于是出现了携带着财产和情报向吕宋迁徙的浪潮,荷兰人本来就已经焦头烂额了,这个时候再出现这样的一档子事,当即就下达了禁令严禁华人出逃,但是凡事都有利有弊,而华人和荷兰人之间的关系这个时候本来还没有撕破脸,但是荷兰人的这一禁令就让双方之间之前的合作关系彻底的变成了对立了。

华人这个时候手中并没有武器装备,虽然人数众多,但是却十分脆弱,因此对于荷兰人可能发动的镇压感到忧心忡忡,而荷兰人忌惮巴达维亚的华人的数量实在是太多,所以就算是有心想拿他们开刀,也不敢轻易的下手,毕竟这个时候外面还有一个强大的敌人,因此荷兰人不可能像是在台湾一样随便欺压华人。

在巴达维亚的西市,有一家占地颇大的茶庄,名叫路与茶庄,光是从它的名字就能听出来,这是一处贩卖茶叶的地方,巴达维亚并不产茶叶,这些茶叶都是从福建广东等地走海路运过来的,因此在价格上面要贵上许多,但是就算是这样,它的生意依然十分红火,前来购买茶叶的人非常多,即有当地的华人也有少量的荷兰人。

这天晚上陆羽茶庄早早的关门了,连门口的两盏大红灯笼也没有点亮,店主换上便装从后门匆匆的离开了茶庄,他走过街角的小道,一旁地上有一个乞丐,乞丐懒洋洋的躺在地上,面前放着一口破碗。

店主走过乞丐旁边的时候停顿了一下,从怀中掏出了一锭碎银子丢进了他的碗中,乞丐眼前一亮,端起破碗不住的道谢。

店主没有理睬,沿着直道向前走去,他穿过了一条小巷,来到了一处府宅的前面,轻轻的在门上敲了三下,很快,一人从从里面打开了门,露出一丝缝隙,将自己的头伸了出来,向店主打量了一眼,又连忙将一扇门打开,让店主进去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