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回明末当皇帝-第1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目前矿上都是战俘在劳作,人数有限,积极性也不是很高,所以对于矿上的产量有很大的影响,项玉在从台南返回基隆的路上就一直在捉摸着要怎么着手提高矿上的产量。

现代工业就是一头钢铁怪兽,吞噬成吨成吨的钢铁和煤炭,才能造出征服世界的坚船利炮,中华帝国目前的人口数量很少,要想获得发展,变得强大起来,只有走向欧洲那边的科技兴国之路,这一点中华军的高层也是意见一致的。

从三月份出发到九月底返回,时间已经过去了大半年了,基隆也从初春走到了秋天。项玉一行人的返回只是视线通知了军方的一些人,并没有惊动基隆市里面的百姓,所以一行人十分低调的回到了城中,大军则直接开到城外的军营中驻扎。

半个月的航行使得项玉很明显的瘦了一圈,脸上的颧骨都有点点突出了,他这个时候担忧局势,于是没有立即回复,只是派了一名士兵前去报平安,自己则来到了基隆市政署。

一路走来,项玉暗中观察,还好基隆市里面百姓还比较平静,并没有出现很明显的慌乱和恐惧,看得出他们对于自己的国家和军队还是十分的信任的。

陈永华早早的在市政署大门外面迎接着项玉了,项玉见他双鬓头发都有点斑白,不由得心里感动,陈永华见到项玉体型消瘦,皮肤黝黑,心里也十分不好过,两人一句话没说,互相在对方的胸口擂了一拳,这里毕竟是在大庭广众之下,项玉不想被太多人注意到,不然他也不会悄悄的进城来了,于是一行人快速的步入了市政署的大门。

“目前情况怎么样?”项玉开门见山的问道,这一路上他听到的消息都不是很好,传闻施琅抵达福建之后只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就召集了一百多艘舰船的舰队,并且还在督造战船和招募士兵,源源不断的还有他的旧部前来投靠,实力一天天的壮大起来。

“情况还算稳定,清军这一个月来并没有做出什么有威胁的动作来,澎湖岛上的清军数量也没有增加,倒是岛上的十艘舰船撤走了六艘,我跟海军部的人商量着,是不是趁着澎湖岛上的清军实力空虚,将他们彻底拔除。”陈永华知道项玉问的是什么,这个时候简单的回答了他的问题,并且将自己的一个设想说了出来。

“这倒不必了,澎湖岛拔出啦对于我军来说意义不大,这片岛屿孤悬海外,三面环敌,易攻难守,我军被牵扯的面太广了,到对我们自己不利了,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施琅不增派军士上岛的原因了,澎湖岛对于他们来说意义是一样的,只不过日后这片岛屿势必将会成为他们进攻台湾的跳板了,说一说目前敌方的部署情况吧。”项玉并不打算进攻澎湖的这几百名清军,一来没那个必要,就算是将这些清军剿灭了意义也不大,反而会提早跟福建的施琅交战,目前基隆乃至整个台湾的防御都有点空虚,主力舰队这个时候还在南洋没有返回,好在台南一带的船只不停的在台湾的东海岸活动,使得施琅不知道中华军这边的具体的兵力,这才没有轻举妄动。

“那倒也是,是我考虑的不周了,目前清军一共又有两百六十余艘大小舰船,其中有一百余艘新船和新招募的士兵在马港进行训练,而之前的福建老军有一百五十艘船驻扎在金门岛上,不管是马港洋面上的船只还是金门岛的船只,这一个多月来都在日夜的操练水军,编练队形,整兵备战,从福建的情报人员发回来的情报来看,各地还有大批的工匠正在前往福建,这些工匠大多数是江浙一带的船匠,还有铸炮匠人,铸造火枪的匠人,人数足足有数千人之多。”陈永华脸上的神情显得很严肃,清廷如此大动干戈,显然是向一劳永逸的将他们消灭掉,清朝幅员辽阔,兵源充足,各类物资的调配也是十分的迅速,因此跟这样的一个对手作战,确实是关乎于生死。

项玉听后也是十分的震惊,想不到清廷这一次是要动真格的了,他原以为清廷会因为上面的争权夺利,顾不上他们这偏居一隅的小势力了,不料最后还是被清廷发现了,虽说中华帝国和大清朝之间必有一战,但是项玉还是希望这一战来的吃一点,这样出于劣势的他们才能尽可能的多追赶一点。

施琅将新军放在内海,又在金门岛上驻有重兵,显然是防备着中华军海军的突袭,他们的舰队规模已经达到了两百多艘,这已经是中华军海军的好几倍了,再加上清廷的巨大财力、人力、物力的优势,这一差距势必还会继续拉大,所以对于中华军来说,这一战宜早不宜迟。

第两百一十四章备战

尽管项玉想趁着清军海军尚未完全壮大之际,对其发动进攻,但是由于这个时候中华军的海军主力还在棉兰老岛,所以这个想法只能暂时抛弃了,这个时候还是先要做好台湾岛的防御工作再说。

福建距离台湾的距离很近,况且这个时候金门岛和澎湖岛都在清军的手中,所以一旦清军训练完毕准备发起进攻的话,台湾的整个西部海岸线都将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而台湾的五个城市之中,将有四个城市将会面临着清军水军来自海上的袭击,所以对于中华军的有限兵力来说,面防御显然是做不到的,只能采取更加现实的点防御。

所谓点防御就是将主要的兵力屯集在海边的四座城市,受到清军威胁最大的城市是台南、台湾城、和台中城,其中台南城所受到的威胁最大,这里是之前荷兰人已经经营多年的富饶地方,又是之前梁国的国都,所以台南城势必将是清军进攻的重点方向,中华军自然也是知道这一点的,所以项玉回到基隆之后,立刻向南派遣了一千名士兵和十艘战舰,以及三千杆步枪和三十门大炮,这些都是接下来在防御之中所需要的武器。

此时基隆的兵力大多数在外面,但是因为这里的人口比较集中,战争潜力比较大,战时征兵也比较容易,所以项玉在城中只留下一千人的军队,剩下的分别派往台东和台南,这倒不是他托大,而是因为中华军在基隆的防御相对于其他地方来说是最完备的,不仅拥有三处封锁海面的炮台,而且城中还有人数多达万人的民兵部队,这些民兵虽然不是正规的军队。但是平时还是有一定的训练量,对于军队的管理和各型武器的接受程度也相比普通人来说具有很大的优势。

所以这个时候从这些民兵之中挑选军队,相对来说成军最为快捷,而台东城因为是一座军城,城市空间有限,而且里面大多数都是军户。所以并没有基隆这样的民兵组织,而台南城则安定的时间太短,所以就算是邓明有心想要扩军,首先也是先将正规军扩充满再说,所以民兵组织并没有发展起来。

基隆目前一共有一千五百名士兵,这中间包括了守卫三处炮台的七百多名士兵,除去这些人,基隆的军队只有八百余人,这可谓之兵力十分的空虚。所以项玉打算从民兵中间吸纳至少五千名士兵,以扩充陆军,但是这一战的主角是海军,所以这个时候招募合格的海军士卒成为了重中之重。

项玉在家休息了一晚,第二天有出城去巡视各处的防御了,三处炮台的一共驻有七百名士兵,这个时候因为日进逼近的战争气氛,所以守军士兵们都显得十分的警惕。项玉巡视一遍之后感到十分的满意,尽管施琅不太可能首先进攻基隆城。但是作为基隆城的门户要塞,这三处炮台在整个基隆的防御体系里面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除了几处炮台,项玉还考察了军工厂和造船厂,军工厂这个时候也在加班加点的紧张忙碌,打仗对于武器弹药的消耗十分惊人,往往一两个月的生产总量都禁不起一场战斗的消耗。所以这个时候军工厂正在加紧生产火炮和子弹。

这个时候军工厂里面已经有了一万多条步枪的库存了,这些枪械这个时候正在进行装运,其中将有五千杆步枪将要运到台南去,以补充台南的军队需求和吕宋岛上面的新军的装备需求,毕竟这个时候吕宋岛上的军队的数量比较少。为了维持吕宋的稳定势必要加快对于新军的武装了,吕宋目前士兵们装备的大多是缴获西班牙人的燧发枪,马尼拉城内本来就有西班牙人的兵工厂,这些火枪也能生产,所以五千杆步枪中间只有一千杆步枪将被运送到吕宋去,台湾一来手中的武器数量不太多,而来对于这些新军的信任度并不是很足,因此这些步枪将主要发给马尼拉的华人士兵,至于新军中间的土著人士兵,还是先等他们适应了手中的燧发枪再说了。

基隆兵工厂目前的产能已经提高了好几倍,这主要是得益于之前的战争赔款,萨摩藩的赔款中间有一部分是用实物抵押的,包括煤炭和生铁,这些东西定价权在中华军这边,所以自然是价格定得低低的,甚至主动提出岛津久光可以少赔付一些白银,多支付一些资源,中华军这边甚至表示愿意出钱购买。

这一点倒是岛津久光所没有想到的,没想到打了一场败仗之后还能和敌人进行贸易,于是自然是十分的欣喜了,日本虽然在后世来看是比较缺乏资源的,但是并不代表这它的本土上面没有资源,所以当中华军从萨摩藩的手中购买这些资源的时候,虽然岛津久光心里知道这些东西多半是会用到军事用途之上,但是他心里却没有丝毫的感觉到不妥,在他看来,不管中华军将这些东西用来干什么,以中华军目前的实力,他们是没有办法对日本本土构成威胁的,所以他这买卖做的心安理得,不仅生铁、煤炭要卖,甚至连铜矿这种日本自己也稀缺的资源他都敢卖。

从日本进行原材料的采购,这算是中华军自己也没有想到的意外惊喜了,不过这也大大缓解了中华军目前的缺铁缺铜的尴尬,军工厂的产能能够进一步的提高,而且获得的战争赔款也能够招募更多的生产工人。

项玉这个时候比较关系的是火炮的生产,海战之中主要是冲撞、炮击、跳帮等战术,随着火器的进步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