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回明末当皇帝-第1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水淹没,在这之前已经涨过两次潮了,海水都是将铁索淹没了,但是淹没的并不多,一般的小船就算是吃水比较浅也不容易通过去,所以也不用太担心敌人的火船会漂进来。

今天和往常一样,日军的巡哨船还是来到了铁索的位置准备检查,他们沿着两处的海岸开始寻找,很快就找到了铁索,在顺着铁索往中间探索,铁索约到中间就下沉的越厉害,这也很好解释,日军士兵花了一个多时辰终于将铁索检查完了,一切正常。

士兵们松了一口气,架着哨船向外海行驶,准备开始今晚的巡视。

就在这个时候,日军的士兵们猛然发现天上好像有一个火球向海面上砸了过来,士兵们十分好奇,纷纷爬到甲板上来围观,大家议论纷纷,不知道这个是什么东西,竟能在天空中飞翔。

可是这个火球很快的就理他们越来越近,渐渐的就已经能够听到呼啸的声音了:“不好,这是敌人的炮袭!快拉警报,通知所有人准备战斗!”船长在军队里面服役的时间最长,他一下就反应为了过来立刻下令道。

日军士兵一阵惊慌之后便各自奔向了自己的岗位,日军的这只是一艘哨船,他的吨位比较小,船体比较轻盈,因此航速很快,明军的这枚炮弹只是起一个校正的作用,并没有打算一击命中,炮弹呼啸着落在了距离哨船约三百米远的海面上,激起了十几米高的浪花。

日军哨船上面传来了“铛铛铛”的警报声,这是日军士兵敲响了船上面的警钟!

虽然夜里一片漆黑,而且四周都是海浪的杂音,但是日军建在海湾两边的哨塔里面的士兵还是清楚的听到了海上的警报声,他们以为是自己听错了,不敢贸然的敲响自己身边的警钟,于是又仔细的倾听了一会,在经过再三的确认之后,他们才敲响了身旁的这一口巨大的警钟!

铛铛铛,铛铛铛!

连续不断的巨大钟响将日军营里面的数千名士兵从睡梦中惊醒,他们惊慌失措的从营帐里面钻了出来,却只看到太空中数以百计的赤红色的火球正从天而降砸向自己的舰队!士兵们脑中只有一个念头:我们被袭击了!

第一百二十九章分头行动

明军的策略很简单,就是根据日军海军战船停泊的这处海湾的特点,利用自己舰队火炮射程上面的优势,在涨潮的时候想日军发动进攻,这一战根本就不在乎日军是不是发现明军,当然了,能够尽可能的出其不意的袭击那是最好的,如果做不到的话,明军也不想刻意追求。

这个时候近七十艘明军的战船堵在了海湾的出口处,将舰体打横抛锚,以增加船身的稳定性,然后不断地向湾内开炮,这处海湾的面积并不大,因此明军的炮击势必会对日军的舰队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其实起初在选择这个海湾作为停泊点的时候,岛津久五郎就害怕敌军从外海上面封锁出口,因此在海湾的前出两岸布置了许多岸防炮,海湾的深度在两到三千米,岸防炮的射程最大能够达到两千米,因此敌人要打到海湾里面的军舰除非用火攻,否则那就是找死,试想一下,会有谁在顶着岸防炮的射击下还有心思将舰队开进海湾里面来偷袭自己的舰队呢?

岛津久五郎的这个想法不能说是错的,事实上也确实是如此,一般的舰队确实是无法在这种条件之下威胁到他的舰队,但是很显然,明军海军并不是一般的舰队,岛津久五郎的考虑是建立在敌我双方的火炮射程在将近似的基础上,但是他却没有估计到明军的火炮的射程要远远超出了他的预估。

明军持续的炮击带给日军严重的混乱,士兵们想要登上自己的战舰变得十分困乱并且危险,尽管日军士兵们表现的十分勇敢,但是在这种时候勇气换来的却是更大的伤亡。

明军战舰的大规模炮击暴露出了他们的位置,日军部署在海湾出口两处的炮台开始还击,在黑夜中他们并不知道敌人的舰队距离自己的距离有多远,因此只能根据大概的判断来射击,但是明军战舰的位置距离他们要明显超出了他们的火炮射程,因此日军的炮弹纷纷落在了距离明军舰队很远距离的海面上,对明军战舰没有丝毫的威胁。

项玉等人这个时候已经和舰队分离了,他们还要执行下一个任务,这一套作战计划都是环环相扣的。

日军停泊在海湾里面的舰队花费了大半个时辰的时间才勉强有十几艘战舰能够开动,其实上面的士兵人数并不齐全,但是不能放任战船挤在一堆被明军这样轰炸,所以日军船员们奋力的将战舰开向海湾的两侧,避开中间炮击猛烈的区域,这个时候海湾内已经有数十艘战舰中弹起火了,还有一些战舰已经开始缓缓倾斜即将沉没了,日军后续的船只如果不能尽快的挪动位置,它们就会被这些战舰沉没之后形成的障碍物所阻拦,到时候就动弹不得了。

其实岛津久五郎这个时候也明白,即使日军能够顺利的将士兵们送上战舰去,这个时候日军的舰队也很难冲出海湾并且保存下来,但是这是在海湾作战,这些战船不仅是明军的作战武器,更是他们的交通工具,一旦失去这些战船,日军将被困在这一处岛上,近两万人的部队一旦失去了后勤补给,那么等待他们的后果其实已经是不言而喻了。

日军不能失去这些船只,因此他们才表现的格外勇敢,明军显然也是知道这些战船对于日军的意义,所以他们也在用最大的火力来对日军进行打击。

海军舰队遭到敌人的偷袭的消息很快的就传到了岛津久光的耳中,他是整个军队的主将自然明白海军对于日军的意义,因此他马上下令调遣离海军驻地最近的一万名日军士兵赶去增援,他不知道敌人从海上的打击力度怎么样,但是他却害怕敌人会从陆地上包抄进攻,如果那样的话那日军的舰队就彻底完蛋了。

岛津久光考虑的正是项玉也想到的事情,这种战术其实还是日军在日俄战争中由日军开发出来的,在对旅顺港的俄军海军进行布雷围困之后,日军就是从陆地上派遣优势兵力拿下了俄军海军基地后面的制高点,后来再将专门用于对付俄军的火炮拉上高地,这才将俄军的太平洋舰队置于死地了。

项玉的计划要比日军来的更加直接,明军从南部的陆地上登陆了之后,很快就在日军的海军驻地外面设立了一层防线,这条防线是为了防御日军南部的陆上军队的,这支军队距离日军的海军驻地的距离最近,还不到二十里路,人数在一万人左右,他们将会是第一批来援的敌军,因此项玉留下了一千名士兵在此阻击敌人。

因为双方的兵力对比十分悬殊,达到了十比一的比例,日军因为着急赶去增援海军,所以很有可能会采用集体冲锋的战术来对防守的明军施加巨大的压力,所以项玉留下了李云聪在此指挥作战,李云聪之前一直在跟项玉商讨这一战的战术,他知道明军在武器上面的优势,结合项玉的指导和建议,因此采取了以下几点措施来巩固防线:

一、明军选取的防守位置是在一处缓坡上,这一处缓坡并不是很高,并不能起到制高点的作用,但是他对于明军的兵力的布置却有着重要的作用,明军依托缓坡从下到上一次挖开了五条战壕,战壕的出现当然是项玉的杰作了,尽管日军并没有很强大的火力,但是因为日军的人数实在是太多,因此设置一些战壕不仅能够有效的减少明军自己的伤亡,而且还能够迟滞和阻碍日军的进攻。

二、明军士兵将阵地上面的障碍物全部清除了,因为一旦他们进入战壕之后这些障碍物将会对他们的视线影响比较大,所以必须清除,并且明军还在战场上面布置了许多地雷,这种武器也是明军刚研发不久的火器,这时候的地雷肯定是不能和后世的那种先进的步兵大杀器相提并论了,制作的也比较粗糙,只是一种相对简单的绊雷,地雷埋设好了之后会有一根引线牵出来,一旦敌军触动了这根引线就能释放地雷里面的撞针,撞针撞击雷体里面的火石散发出火花来引爆里面的火药,从而使得地雷爆炸。明军的地雷都比较沉重,一个地雷的重量大约有二十多斤,里面装有大量的钢珠,一旦地雷爆炸将会将这些钢珠射出,从而对敌方士兵造成巨大的杀伤。

三、明军在战壕的前面二十多米的距离上面挖了一条既深且宽的深沟,里面插满了锐利的尖物,这条深沟足足有两米多宽,敌军士兵不可能跨越得了,因为里面布置了尖物,所以他们也不能够下到里面在爬起来,因此只有将它填平日军才能通过,但是在这个距离上面一旦日军开始填沟的话那么他们将完全暴露在明军的火力之下,由于距离太近,明军的射击的命中率肯定会大幅攀升,而且距离明军的阵地还有二十米的距离因此日军也不好打击到明军,所以他们的伤亡势必会急剧攀升。

前面的两点都是项玉的建议,后面的第三条则是李云聪自己想出来的毒计了,有了这三个措施,李云聪对于自己坚守到天亮感到信心十足。

由于这一带的土质都比较松软,一加上明军士兵们都携带了工具,因此这些工事很快就挖完了,趁着日军还没有到来,项玉又让明军士兵们将几条战壕之间挖出交通壕,以便战时好撤退。

日军接到岛津久五郎的命令之后很快就发兵前来救援海军,二十里的路程只用了一个半小时他们就已经赶到了,不过,就在他们准备前去增援海军士兵的时候,他们却遇到了阻拦,明军和日军开始交上火了。

日军士兵虽然说有一万人,但是前面的这一批士兵全部都是轻步兵,因为为了追求速度,尽快的赶去增援,所以日军的指挥官岛津川下将火炮部队撇下了,因此这个时候其实明军和日军都没有重火力,双方在远程打击方面都是空白。

岛津川下并不知道前面阻拦自己的敌军有多少人,这个时候天色又暗,加上他们因为赶路所以并没有派遣斥候,所以突遭打击之后的日军显得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