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卿队伍见到董卓大军的到来,也略微骚动了一下。接着,一个汉官走出公卿的队伍,昂然向天子迎来。董卓毕竟曾经在朝廷中厮混过一阵子,认识这位,却是担任“卫尉”的杨彪。
杨彪的出生不凡,是弘农杨氏的嫡子。弘农杨氏可不是普通世家,向来与汝南袁氏并称为大汉两大“四世三公”世家。杨彪的父亲杨赐,也是官至太尉。杨彪本人娶了袁氏的嫡女,在身份上丝毫不弱于袁绍。
如果不是弘农属于关西地界,在世家数量和学风上远远弱于关东,弘农杨氏的势力,绝不会弱于大汉第一豪门的汝南袁氏。
杨彪前来,先是拜见过天子和陈留王,接着就提出了他的真正目的。杨彪与董卓见过礼之后,直截了当的对董卓说道:
“公卿皆以为,外兵不宜入城。前将军,还请约束好自己的兵马,早些在城外安顿下来!”
这句话,让董卓的脸色一变。
董卓手下的三千飞熊军,由于要长途跋涉,所以将沉重的明光铠之类的负担都抛在军营里,只装备了简易的轻型皮甲和刀戟弓弩等必要装备。此刻,这些风尘仆仆的精英,由于劳累而显得颇为狼狈,卖相当然不佳。这样一来,未免让雒阳城内的公卿们,有些小看他们了。
董卓相信,如果自己的飞熊军是以盛装铁甲的模样,出现在这些公卿面前,他们绝对不会随随便便就说出让自己的大军呆在城外。
“这些话,是袁太傅说的吗?”
董卓原本在马下,客客气气的对待杨彪。听到杨彪的话之后,他也不回答,直接就反问了一句。
杨彪闻言,心中有些恼怒。不过,他也不会故意挑衅眼前这位手握兵权的大将,淡淡的说道:
“三公皆有此意,太傅也没有反对。”
“没有反对,也就是没有赞成咯?”
董卓的回话依然直接了当。杨彪被他这么一撑,火起就真的起来了,不客气的答道:
“朝廷的意思很明确,前将军,你若违背朝廷的意思,是想要变成‘前’将军?”
董卓听到杨彪口中的威胁,呵呵冷笑一声,说道:
“三公九卿,诸人皆为国家的大臣,却不能匡正王室,至使国家播荡,天子离宫,还有何颜面,要吾不得率军入城!”
说罢,董卓翻身上马,令手下亲兵簇拥着天子和陈留王一路前进,将三公九卿之流视若无物!(未完待续。。)
ps: ps:1“中二”,指一种自我认知心态。“中二”是日语对“初中二年级”的称呼,中二病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初二年级青少年的某些病态自我意识。其实它不限于初二年级,也未必算正规意义上的病,这只是一种谑称。
第59节 枭雄大事成【一】
数以千计的飞熊军,对着城门口的大道直接闯将进去,逼得那些朝廷公卿,不得不自动让开道路,闪在一旁。直到太傅袁隗出现在面前,董卓这才翻身落马,单膝跪倒,以军礼相迎:
“董卓参见太傅!”
“不必多礼。你手下兵马不少,可要约束住了,不得在京师撒野。吾已经让人准备好驻扎地,等你护送天子入宫完毕,就去显阳苑住下,以便平定雒阳宵小之乱。”
“末将明白!”
在其余的三公九卿面前,显得桀骜不驯的董卓,此刻在太傅袁隗的面前,却温顺的堪比绵羊。这种现象,其余公卿虽然多有不满,却也无可奈何。
谁叫董卓的一个身份,还是袁隗的故吏呢?
要说董卓与袁氏的关系,可以追溯到数十年前,董卓还未发迹的时候。那时候,董卓虽然凭借自己的勇武和在羌人中的威望,被当时的凉州刺史成就【人名,姓成名就】征辟为刺史从事,他却依然只是大汉军中数百上千的低级军官之一,出头之日遥遥无期。
但是,就在这时,由于一场发生在边境的大胜,董卓被时任并州刺史的段颎,推荐到朝廷任职。正好当时为司徒的袁隗,需要一个懂得兵事的掾吏,就选中了董卓。
从此,董卓的身上被打上袁氏故吏的标签,在他随后的官场生涯中,算是找到了组织,得以凭借自身的功劳,一步一步的向上爬,最终成为朝廷里举足轻重的一方大将。
其实,作为一个士族眼中粗鄙的武人,董卓并不是太受到汝南袁氏的看中。可是。如果没有袁隗的庇护,董卓即使立下再大的功劳,也可能被别的有跟脚的贵人子弟所侵吞。光是从这一点来说,袁氏对董卓的恩德就决计不小。
特别是自从凉州再次发生大规模叛乱以来,董卓作为平定“黄巾之乱”时的败军之将,居然能够得到重新启用。这里面就有袁氏的暗中操作。也正是在这次起复以后,董卓与袁氏之间的关系,就变得越发的亲近。若论起地位来,董卓算是由原来的袁氏外围人员,变成了比较靠内的中坚力量。
当然,在目前的程度上,董卓还当不了袁氏的核心人员。只是,以眼下的情形来说,太傅袁隗对董卓的未来。还有很多需要驱使之处,自然要想办法多多笼络他了。
至于其他的三公九卿,为什么对董卓的态度不算友善呢?
原因很简单。
汝南袁氏固然是朝廷中首屈一指的大世家、高门第,却也不是没有竞争者的。这些与袁氏有一定竞争关系的朝臣,在不少问题上其实和袁氏立场接近。但是,他们毕竟不是袁氏的应声虫,如果有利益冲突,这些朝臣们也并不介意与袁氏别一别苗头。
如今。随着大将军何进身死,车骑将军何苗被大将军部曲吴匡诛杀。宫廷内的宦官也几乎被斩尽杀绝,雒阳城内的权力系统,出现了巨大的权利空缺。
在当前这个情形下,汝南袁氏本身就因为袁绍、袁术两兄弟手里的兵权,拥有了巨大的优势。若是再放一个袁氏的故吏董卓进来,则袁氏的兵权优势。就变成了压倒性的了。朝臣们虽然不认为,太傅袁隗会真的动用手头的兵权去做些什么,可那些士卒只是摆在一旁,就足以让别人在心里暗中先自恐惧几分了。
对于董卓这个人,不少朝臣只是听说过。并没有见过。在被董卓直截了当的发动骑兵,将朝臣们从大路上赶到一旁之后,整个雒阳的官场,对董卓的脾性,算是有了一次直观的了解。
——狂妄、莽撞;或者叫做坚毅、敢于任事。
这两种说法都可以,只看你的屁股是坐在哪一边的。
太傅袁隗对董卓的表现颇为满意。如果是在朝堂局势平稳的时候,他是不会对董卓这样的武人看在眼里。但是,当前的汝南袁氏,却有一个巨大的黑锅,需要一个够分量的人来背。在这种情形下,董卓身上的敢作敢当特质,就成为太傅袁隗最看重他的一点了。
至于这个黑锅是什么,董卓在两天以后,赴过太傅府的一次便宴后,就得知了自己的任务。虽然董卓对这个任务感到极为惊骇,甚至是惶恐,但在太傅袁隗许诺的官位面前,董卓还是没有把持住,咬着牙接受下来。
袁隗的计划颇为复杂,需要的胆子也特别大。在听完袁隗的安排以后,董卓第一个念头,不是去分析袁隗这样设计的目的,而是立刻想到了黄巾余孽张狂曾经在数月之前,对他说过的那番话。
“董将军这次进京,必然可以掌握朝廷的最高权柄。说不定,到时候,董将军就算想要废立天子,也不过是一句话的事情啊!”
当时的董卓,对张狂的话语自然是不会当真。可是自从赴完太傅府的便宴,董卓对张狂此人的忌惮,立刻加深了三分!
若非现在董卓确实是无暇分身,董卓都有马上下令凉州军全军出动,踏平河套与太行山的冲动!
——这个张无忌,难不成真的是所谓的“小天师”?
不过,身处雒阳这个政治大漩涡的董卓,很快就将自己对张狂的忌惮之意丢到了一旁。对他来说,曾经梦寐以求的至高权柄就在面前。为了这个或许是虚幻的想念,董卓并不介意以自己的全副身家去赌一把。
太傅袁隗的计划,需要分批分步骤来完成。对于想要大大利用一把的董卓,袁隗明白目前董卓的势力还太差。若是要让董卓有实力完成袁隗的计划,袁隗首先必须加强董卓的实力,哪怕只是表面上的。
区区三千骑兵,无论他们有多么精锐善战,相较于雒阳城里的数万北军和西园军之属,可真的不怎么够看的。
所以,袁隗动员了手中几个靠得住的世家关系,为董卓军在雒阳城外准备了一处隐蔽的藏军处。除此之外,太傅府还以更换西园军和北军五校的军需服装、旗帜为由,制作了大量不同款式的军服和军旗。
然后,董卓让手下的这三千精骑,每天夜里从北面偷偷出城,绕一个大圈,到达袁隗安排的隐蔽藏军处。在那里,飞熊军将士更换掉自己的军服和旗帜,第二天一大早,便大摇大摆的从西城门进入雒阳,给所有的雒阳居民,以西凉军新的援军到达的印象。
如此循环数日,董卓军的实力,立刻被所有有心人放大了若干倍。在这些不明底细的朝臣眼里,董卓已经是一个在雒阳城内拥有上万大军的强悍存在。朝廷中原本有心挑衅董卓的人,如今都被袁隗安排的这一招“虚张声势”之计给吓住了,丝毫不敢动弹。
有了声威,这还不够,还要补充实力。
在这一点上,袁隗做的更绝。他明确的告诉袁绍和袁术两个侄儿,让他们不得动手,收编何进何苗两兄弟留下来的残部。袁绍对此略有异议,就被袁隗一声令下,被勒令在太傅府里读书,不得出门。
由此可见,袁隗这次,真的是被袁绍的狂妄行动给刺激到了。以至于袁隗无论如何,都不敢让袁绍手中的直辖力量扩大,而宁愿信任董卓这个“外姓人”。
那些大将军和车骑将军手下的将士,原本在自己的主家倒掉之后,很有投靠袁绍和袁术的打算。然而,在袁隗替袁绍和袁术做出明确表示,他们介于朝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