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赤色黎明-第1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方百姓早就希望这一天的到来,大部分的百姓没有任何意见,唯有那些世家露出了怨恨的眼神,毕竟特区不允许有私产,哪怕会赎买补偿,但谁愿意把地产和田产让出去?

好在这部分世家,随着甘宁他们杀上来,至少死了七成以上,剩下的都不成气候,根本没办法阻止特区对这里的土地进行赎买。

“这就是特区对我们的报复吗?”三天后,这里的一切都汇报到了刘宏那边。

“据说是李煜一意孤行的结果,林铭已经劝说,但他不听!”王越歉意的汇报道。

“李煜已经脱离了墨门,建立了那什么社会党。他正在试图进一步脱离你们墨门的掌控,会不听林铭的话也不奇怪。也罢,他若是任劳任怨那才奇怪了!

我只是好奇,他们是如何在那么短的时间内,从桃源县迅速抵达外围地区,然后赶到枞阳那边的?难道说,他们不是一开始就在那里待命?”刘宏好奇的问道。

“是铁路,先秦的那种依靠马匹牵引的铁路!特区在桃源县到特区外围那里建立了一条这样的铁路,马匹在上面只要跑起来,就会根本停不下来,而且还会越跑越快,直至到了中转站那边的空地才会稍微停顿下来。

这种铁路对铁轨和枕木的要求非常大,关键是对马匹的要求也非常大。这几年特区培养了一种巨大的挽马,依靠这种马匹才能把上万斤的车厢牵引起来。这种挽马,目前特区也只有七百多匹,而且有三百多匹尚未成年。”王越自然不敢隐瞒,关键他也得到林铭的提议,打算推广这种铁路。

“速度如何,造价几许?”刘宏果然来了兴致。

“不到一个时辰就能把上万斤的辎重运输到前线,士卒的话可以把全副武装的一百名士卒运输到前线。若不考虑武装,加长车厢的话,一百五十到两百人应不成问题!

造价略高,这两年特区不断购买铁料进行炼造,消耗了不少的原料才建立了那么一小段的铁路。若我们要造,甚至只能在特区购买那种钢轨,否则的话无论是硬度还是防锈处理方面的技术,我们都远远不及。

不过有了这条铁路,李煜似乎打算除了军用,还会陆续进行货物运输和乘客运输,方便客商运输货物,到时候陆续收取的运输费用,应该能在三年内把成本收回!

同时,若能修造两条从西域到雒阳的平行铁路,则一路过去,可途经弘农、长安、冀、鄣、允吾、姑臧、触(去虫加乐)得、禄福、敦煌到宜禾都护府,则大汉对西域和西凉的掌控,也能大大加强!”王越提议道。

“这可比特区那条路长了十几倍啊!”刘宏不能免苦笑,要说诱。惑肯定有,而且很大,但是考虑到成本,却是叫人蛋痛。

“可逐段修造,这样可以减少成本,而且立刻投入营运的话,也能第一时间盈利!”王越提议。

“建议很好,朕会考虑的!”刘宏点了点头,只是他更看重的,其实还是那特区里面,能找出坚硬而且不会生锈刚才的技术。但是他知道,李煜只怕未必会让出。把他逼反,现阶段还没有必要,世家已经让他头痛不已,就不要再另外为了特区头痛了。

不过他不知道的是,铁路的作用得到印证后,李煜又加大了对铁路的投入,整个特区,从那一刻开始,真正进入了大铁路时代!

第61章 墨门的暴露

特区印证了铁路的用处之后,李煜决定修建从黔县到武夷工业区的铁路。只是这条铁路的规模远远比桃源县到特区边境的铁路要长,所以袁涣为首的文臣表示拒绝。

李煜已经把铁路的好处都给说了个遍,只是袁涣等人看到的还是眼前的投入。关键是目前铁料采购消耗太大,这玩意是官营,私人没办法开采可销售,所以成本太高。

私铁不是没有,只是被查出来的话后果会非常严重。再说别人也只是少量开采,打造点农具什么的就算,大张旗鼓的把大量的私铁拿来打造铁路,这不是给人送把柄吗?

这也是李煜最郁闷的地方,刘宏没有开放钢铁的开采和冶炼。换言之就算要开采铁矿,也要首先先朝廷备案,然后开采出来的矿石,全部由朝廷统一收购,然后再统一炼造成铁锭进行出售。盐铁专卖是大汉重要的经济措施,更有论述这个观点的《盐铁论》著作。

实际上就算是后世,盐依然是国家专营,任何人不能炒作和无照经营。只要是涉及食盐方面的经济犯罪,打击力度和惩罚强度也是非常的大。

其实钢铁也差不多是专卖,钢铁厂的背后都有国家的股份。只是后来的冶炼技术上去了,使得价格便宜了不少,别说直接提供铁锭炼造铁轨钢材,只说直接把铁轨制作出来再销售都可以,价格还不高。

“向陛下请示,在吴越开采的矿石,将全部在特区进行冶炼,然后按照成本上浮两成作为盈利,内部购买这些铁锭。

两成利润直接作为上缴的部分,不需要考虑火耗和其他因素,也不需要另外炼造成铁锭再进行销售,节省了朝廷许多的麻烦,这样行不行?”李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如今特区里面,小高炉已经开始出现,虽然污染严重,问题是产量和铁锭的品质的确比朝廷的那种铁锭好了不少。关键还是便宜,价格是官方价格的一成不到。

别看上浮两成作为利润其实并不多,但大量修造铁路的情况下,消耗也是巨大的。大汉现阶段的冶金技术没办法提供那么大量的铁料,这对特区或者朝廷都是很大的损失。

“可以试试!”袁涣想了想,觉得可以试试,前提是铁路的盈利真的很可观的话。

“明天开始多打造一些运货的车厢,并且对商人开放,先尝试免费营运一个月看看,若是客流量大,那么就开始收费运输。反之,则后续的铁路运输,可以适当延后!”李煜进一步提出了建议。

“善!”袁涣终于是点头。

在他看来若是一个政策根本看不到收益,或者收益远远大于投入,那这个政策就是失败的。诚然,铁路可以运兵,不过若只是为了运兵,那么铁路的作用就削弱了不少,百来里的距离,走起来也并不会太累。

“现在却不是说这个的时候!”林铭突然闯了进来,一般情况下他很少参与这种政策制定的会议。毕竟他这个官职并不属于大汉官职之内,本身其实还是一个草民一般的存在。

李煜特别给了他旁听的资格,只是他依然很少过来开会。如此急急忙忙闯入会场,确实是非常少见,看来真的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了。

“发生了事情……但说无妨,都是自己人!”李煜看了看林铭,见到他眨了眨眼睛,却是立刻当众说道。

其实眨眼睛只是个幌子,真正还是手。进来的时候捏着拳头,那么证明真的有非常私密的事情,除了李煜其他人都不能告诉。反之,若是手掌摊开,证明事情并不私密可公开。

不过李煜那句‘自己人’,的确是让袁涣和荀衍的表情好了几分。大家虽然是上下属的关系,但实际上除了陈瑀和程昱外,都不是李煜的私将。哪怕已经意识到,李煜要把特区当做是自家后院经营,但这种把他们当做是外人来提防的感觉,叫人非常不爽。

“墨门的存在暴露了,王越已经辞去了御前剑师的职位,陛下身边已经完全没有墨门的人在保护他了!”林铭非常郑重的说道。

“事情怎么会这样?”李煜也不免紧张起来,而袁涣和荀衍也面色肃然。

他们两个其实都已经知道,刘宏身边一直有墨门的人在保护他,顺便维持着和特区的联系。而李煜所在的特区,也是刘宏的外援,随时会北上勤王。

如今墨门没有了,换言之双方联络的渠道就没有了。以后且不说刘宏无法向特区传递消息,特区也没办法了解到宫中的情况,整个皇宫如今完全处于一种封闭状态,只要世家们不想让别人知道的消息,那就永远没办法传出宫外。

别怀疑他们是否有这个能力,说难听点,那些侍卫和普通的黄门,甚至是宫女到底有多少被他们买通了,都不得而知。

关键还是刘宏的安全问题,以前有墨门,都是专业的杀手,自然也懂得预防别人下杀手。如今没有了他们,就算刘宏找人试毒,只怕世家想要让他出现意外,甚至早早病故,手段要多少有多少。再说,谁能保证那个试毒的人,就不是已经被买通了?

“就是一个月前,陛下打算回乡里看看。打算重新拉拢,并且想办法经营昔日在冀州的人脉。奈何冀州牧王芬却是密谋武力诛杀宦官,并且胁迫陛下退位,据说新君都给选好了……”林铭只能简单解释一下。

“哦,是合肥侯对吧!当时我们就讨论过这件事情。只觉得这件事情有蹊跷,毕竟王芬行事如此不密,搞得天下皆知,其中必有古怪。更别说那厮不是行动失败,就辞官逃走,在平原郡那里自尽了吗?”李煜似乎想起了这件事情,当时也不过和林铭一笑而过。

“其实这个本来就是一个局,后来我等墨门探知,参与此事者,不止昔日陈蕃的儿子陈逸,其中以袁阀门徒许攸者在其中谋划甚多。换言之这整件事情说是王芬在谋划,但实际上却是袁阀进行推动和幕后布局。事败后为了避免节外生枝,只怕王芬的死都有古怪!”林铭摇了摇头,把一些内幕说了出来。

“就因为这个,你们墨门暴露了?”李煜似乎就明白了过来。

“正是如此,袁阀看似是推动王芬废立皇帝,主要意图有二。期间他们找到过曹操和华歆,前者虽然出自帝党,却于帝党较为疏远,偏向于世家豪门;后者却与卢植、管宁和郑玄都是同门,在学术上有很大的名望,但其实并非与袁阀一条船,是故这次行动,也有把他们拖下水,顺便剪除这两个,甚至包括他们背后那些不确定因素。

另外一点,只怕袁阀已经意识到了,刘宏身边有那么一个为他提供情报,甚至联络外臣的存在。甚至于,说不定已经开始怀疑墨门,只是以前没有证据,又不好得罪墨门,所以只能默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