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想明朝的所谓的‘骗廷杖’,可见这些所谓的臣子和世家,为了出名可是连皇帝都敢坑的。皇家的威望受到打击,甚至汉朝完蛋了都和他们没什么关系,换个主子伺候就好!
事情就这样告一段落,不过李煜还是留了一个心眼,让刘备和左丰,在所有将士的见证下,在见证书上签下自己的大名,甚至按下自己的指模。
左丰只是顺带,关键是刘备,有了那么多人的见证,甚至他的亲笔签名和指模,如此回去就算他反应过来,想要矢口否认,这下子也由不得他了!
此间事了,这些人头自然是集体火化,留着也没什么用处了。灰烬集中起来,随便找个山坡埋了,草草打下一个墓碑,上书‘白波黄巾之墓’。
如此就算不是白波黄巾,这辈子也得是白波黄巾了!以后路过这个山坡的人,只怕不乏在上面尿尿吐痰者,那帮世家招募而来的私军,终是要为他们的选择付出代价。
晚上宴会的时候,总是以清淡为主,肉类也是以黄河的鱼虾为主,少肉,不过酒水管够,还是地道的包谷酒和番薯酒,这些在司隶可喝不到。左丰对这安排也算满意,今天看了那么多的死人头,现在在吃肉就觉得反胃。
董卓作为河东郡的太守,自然是坐在主位,亲自向左丰和刘备敬酒。李煜也是偶尔敬上一杯,不过主要对象还是左丰,刘备也是附带。
不管如何,一顿酒喝下去大家都晕乎乎的,就各自回去休息了。
次日,既然清点工作已经完成,左丰自然是要回去复命。李煜也没有留下来的理由,于是也即将拔营返程。董卓这段时间和李煜的交情不错,临别之时送出了五百匹西凉骏马,其中有公有母,甚是难得。
其中为首的一匹不过是小马,却已经非常不凡全身乌黑发亮,四蹄有力,以后必然不同凡响。董卓大笑告知:“此马名曰绝影,乃是上等的大宛良驹!”
李煜恍然,原来这就是原本历史上,董卓曾经送给曹操的那匹宝马。按照历史,在曹操讨伐张绣的时候曾经骑乘,之后逃难的过程中陨落,甚是可惜。
没想到历史在这里拐了个弯,这匹马没有落到曹操手中,却是到了自己手里!
“小弟谢过董兄了!”李煜知道董卓的性格,也不客气,直接道个谢就收下了。
“哈哈哈,既然贤弟叫某一声兄长,那你我之间有何须客气?”董卓大笑。
刘备在一旁颇为眼馋这五百骏马,这些都是西凉那边的好马,不少甚至有大宛良驹的血统,冲锋速度惊人,耐力略逊,不过作为重骑兵的坐骑已经足够!
离开之后,李煜直接就把绝影交给了李文,他座下的战马的确不错,也是系统出品,不过到底是等几年之后,只怕也就老了。到时候绝影刚好成年,如此刚好作为替换。
李文对绝影也是非常喜爱,喜爱程度不亚于他座下宝马,对兄长自然也是非常感激。
至于这五百骏马,李煜却是打算作为种。马,和自己在自治区开设的养马场的马匹进行繁衍,通过融合血统来培养更好的马种,甚至这方面也要逐渐形成系统的学科和知识。
回程花费了大概五到六天的时间,主要还是等刘备和左丰他们两个。如此刘备此刻也敢怀疑,李煜的行军速度问题,对方治军的确有一套。
不过这一路回来,却也学到了不少东西,这为他以后的道路提供了不少的帮助。
六天后,大军终于是回到了雒阳。这个时候皇甫嵩已经讨伐了兖州黄巾,卢植也回来,朱儁也完成了对赵慈的讨伐,黄巾叛乱至此已经落下了帷幕。
就算还有泰山贼、秦岭贼和黑山贼存在,却也不足为虑!
第29章 自治区扩充
李煜凯旋归来,战绩显然已经经过左丰和刘备的检验。只可惜刘备如此不知好歹,居然还当着众人的面签字画押,这下子世家自然对他没有好眼色。
卢植碍于弟子的面子,也要帮衬一下,只可惜别人不给面子,刘备自然落不得好。
各方的战功已经汇报了上来,一般来说普通的将领,功勋会直接由官员自己处理,只有将领,至少也是校尉级别才会交到刘宏手中交给他处理。
只是这部分大部分都是世家子弟,所以不管怎么处理结果吃亏的还是刘宏。而那些在底层的帝党,若是世家故意发难,那么也落不得好。关键是当了帝党还没办法平步青云,自然就会失去耐心,转投世家的怀抱。
刘备的任命已经完成,就算有了卢植的帮忙,他这一次让世家失望却也是事实。于是最后混了个安熹县令,总好过历史上只是个安熹县尉。
安熹县在冀州中山国境内,不过由于末代的中山王无后,于是今年开始改为中山郡。安熹县距离中山国的治所卢奴城不远,也算是个上县,倒也不算太为难他。
不过冀州被张角祸害最深,安熹那边也没有多少人口,是故要恢复起来,没有几年只怕不行。目前只要有点见地的,几乎没几个人打算去冀州那里担任官员。西园那里标出了不少的冀州官员官位,最后只有帝党买了一些,其他实在没有人敢买。
且就算是帝党,刘宏也没有那么多钱投入到地方治理上面,是故能买下的官职也不多。
有臣子却是上报,把陈韬、刘行、关羽、李文和祖茂都分到地方县城去当县尉,或者调入中央为将。一开始刘宏颇为意动,不过仔细一看,却否定了这个想法。
首先刘行是汉室宗亲,是他派过去监视李煜的,没必要调走;李文是陇西李氏的人,更是李煜的族弟,调入京城岂非给李煜在京城安插眼线;陈韬据说全家已经搬迁到了桃源镇,换言之已经算是李煜铁杆;关羽据说已经拜李煜为主公,是李氏的家将,所以否定。
祖茂还凑合,不过这一路功绩平平,刘宏认为他不堪大用,又何必做这个恶人?既然他不打算把人调入雒阳,那么自然也不可能让别的世家如愿,奏章被直接驳回!
还有一点促成了这个决定,那就是冀州的糜烂,使得他的根基进一步断绝。为了能够有自保的实力,如今他也是逐渐豁出去了。只要李煜能够帮助他,那么就算把吴越半壁江山暂时交给他,刘宏也认了!
且这次李煜的确表现不错,没有他的强势来到雒阳,只怕世家已经调动数万私军入京勤王。到时候真的到了雒阳,就不知道是勤王,还是来清君侧的了!
这件事情李煜也是受益者,所以他才会如此积极来到雒阳。不过到底是帮助了他,这种事情联合起来就是两利,分开则是两害,目前而言刘宏也的确需要李煜帮助他。
免不得,李煜又被招入了宫中,还是大殿之上,还是没有享受到御书房召见的待遇。好在他也不是不了解情况,在知道除了皇子才有资格御书房召见之后,他也就坦然了。
“这次多得爱卿襄助,否则朕只怕也得乖乖让位了!”刘宏遣散了周围的宫人,这才对李煜说道,对自己可能会遭遇到了的下场,他却是直言不讳。
“陛下洪福齐天,当为中兴之主!”李煜自然也不吝奉承之言。
“现在朕的根基大减,自保尚且成问题,中兴已经不再去想。朕必须要为未来考虑,打算设置一个巨大的局势。这里有两份奏章,你且看看!”刘宏说完,把两份奏章递去。
李煜惶恐,刘宏却是示意没事,这才缓缓打开。简单看了看,不得不说没有标点符号看起来的确有点吃力,好在问题不大。结果发现两份奏章都是叛乱,一份是五斗米教教主张修叛乱,一份是巴蜀马相和赵祗二人打着黄巾的旗号在锦竹造反。
最后居然与张修合流,裹挟巴蜀数十万众,攻下了巴郡。此刻的益州刺史还不是刘焉,是故无法有效镇压叛乱。至此,叛军已经在巴蜀站稳了脚跟。
“莫非他们是陛下的人?”李煜看向刘宏,有些东西却是直言不讳起来。
“他们都不是朕的人,不过五斗米教里面的确有朕的人!再看看这份情报!”刘宏摇了摇头,又把另外一份情报给递到李煜面前。
李煜依然是直接打开,却是墨门那边发回来的情报。表示张衡(张鲁父亲,张道陵儿子)已经顺利取得五斗米教祭酒之位,不日将总揽大权。
张衡李煜不清楚,不过他的儿子张鲁李煜清楚。关键是他们的祖宗,却是大汉的丞相张良!如此算来,张氏自张良一代开始,何尝不是汉朝的忠臣?就如同陇西李氏,虽然已经没落,但基本上还能听从刘宏的调遣。
“朕打算过几年,若还能活着,就把辩儿封为蜀王,有张衡帮助他,怎么都不会吃亏;若是朕活不成了,那么也请爱卿务必把辩儿送去巴蜀,巴郡将成为他的落脚点!”刘宏非常严肃的说道。
李煜顿时就明白了,马相赵祗叛乱和张修叛乱,都是在刘宏的策划下发动。其所有奏折也被他压了下来,是故谁也不知道这两支叛军已经攻下了巴郡。早些时候,巴郡的板楯蛮祸乱地方,以至于巴郡的兵力短缺,这进一步给叛军提供了便利。
他算是明白了,刘宏眼看局势朝着世家那边倾斜,他立刻壮士断臂,放弃了冀州的根基,转而在巴蜀另辟蹊径,没想到居然还成功了!
若是原本的历史,无论是马相赵祗,还是张修的叛乱都失败,而且还是刘焉这个他亲自任命的州牧镇压的。而最初任命刘焉,只怕也是为了布局巴蜀,只可惜他还是小看了刘焉,那个皇叔同样是有野心的存在。
不得不说,刘宏的确很有能耐,在这种恶劣的情况下,居然还能重新布局。以后若是刘辩再成为蜀王,以巴郡作为臂助,必然可以统御益州。
到时候以巴蜀的兵力,就算不能帮助他夺回江山,遇到变故至少也可以退回巴蜀,要知道这本来就是刘邦赖以夺得天下的根基所在!他刘宏,不过是重新走一遍这条路罢了!
当然为了预防万一,主要还是担心计划没有真正实施,就被世家暗害,于是就又把李煜他交了过来,将刘辩托付与他,作为保险。只怕,他还有别的安排也说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