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读者0122-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里还有毛泽东的一篇文章!”
  “快念!”
  “去年12月25日,白崇禧及其指导下的湖北省参议会向蒋介石提出了‘和平解决’的问题,迫使蒋介石不得不在今年1月1日发布在五个条件下进行和谈的声明。蒋介石希望从白崇禧手里夺回和平攻势的发言权,并在新的商标下继续其旧的统治……”张群战战兢兢念得语气也连贯不起来。
  蒋介石挥挥手,长叹一声道:“算了吧,别念了。”
  1月19日,在黄埔路官邸,蒋介石最后一次召开“御前会议”,参加的有张群、吴忠信、孙科、吴铁城和陈立夫等人。
  蒋介石说:“1月14日,毛泽东对时局的声明大家总都看到了吧?他提出八项条件下和平谈判,这八个条件太苛刻了,我是决定下野了,现在有两个方案,请大家研究:一个是请李德邻出来谈和,谈妥了我就下野;另一个是我现在就下野,一切由李德邻主持。”
  蒋介石说完后,大家面面相觑,半晌也无人发言。
  吴铁城最后打破沉闷说:“此事关系重大,是不是召开中常委来讨论一下?”
  “不必。”蒋介石愤然说:“什么中常委,我现在不是被共产党打倒的,而是被国民党打倒的。”
  “总统,”陈立夫眼泪汪汪正要说下去。
  蒋介石猛地起立说:“好了,好了,我决定采取第二条办法。下野文告怎样措词,请大家去研究,主要意思是:我既不能贯彻戡乱的主张,又何忍为和平的障碍。”
  1月21日下午,蒋介石把国民党中常委请到官邸,把文告念了一下,正式富布下野,他谒了中山陵,就由陈诚等陪同乘上飞机,飞离南京……
  “哒哒底,哒哒底,哒哒底,穷,穷,穷!”奉化溪口武岭学校的学生一律黑色制服在学校大门口迎接蒋介石。蒋介石一觉醒来,轿车已驶进了溪口武岭门——他的老家到了。
  武岭旧梦春寒冷
  过溪口武岭门入镇五百步,是蒋介石的老屋丰镐房。这丰镐两字,丰是代表蒋全石的一房;镐是代表他的亡弟蒋瑞青的一房。瑞青早死,由蒋介石兼祧承袭,所以称丰镐房。丰镐房为蒋母及蒋介石元配夫人毛氏住处。蒋介石感到丰镐房地处溪口街心,四周被民房包围,警卫不便,另在武山临溪南端建造一所名为“乐亭”的小皇宫,并在正屋东首建有平顶洋楼一幢。“乐亭”在抗日战争中被日机炸了。小洋房倒还在。
  此外,又在上白岩山鱼鳞岙蒋介石自己母亲的墓地山腰上,筑有新式洋房三间,称为“慈庵”。“慈庵”四周空旷,便于警卫,蒋介石这次下野就住在“慈庵”。
  蒋介石对其母亲至为孝敬,差不多每年清明前后,都要偕同宋美龄或蒋纬国到溪口扫墓一次。蒋介石在他的母亲墓旁各竖一狭小石联,自撰句子由张人杰书写,上联为“祸及贤慈当日顽梗悔已晚”,下联为“愧为逆子终身沉痛恨靡涯”。此外还有“孤哀子蒋中正泣述”的《先妣王太夫人事》、《哭母文》等石碑。
  说起蒋介石的母亲,应该给她说明一下,因为这位生于1864年的妇女王采玉确系奉化葛竹村人,其父王有则,以贩卖土产为业。她有兄弟四人,长兄王贤巨,次兄王贤裕。王氏先嫁给本地人某某为妻,夫亡,在娘家茹素念佛,度其寡居生活。那时王氏仅二十二岁,其兄王贤巨和王贤裕都劝她改嫁。刚刚碰到蒋介石生父蒋明火继室孙氏新丧,于是由其店中伙计王贤东(王采玉的堂兄)说合,娶王采玉为填房。
  第二年,即1887年生蒋瑞元,就是蒋介石。一八九五年,蒋明火染时疫病去世,王采玉又成寡妇。她除了诵拜佛外,将全部希望寄托在蒋介石身上。历史事实是蒋母王采玉并没有到过河南。《金陵春梦》开首说蒋介石是郑三发子,这是不符合事实的。
  1921年6月14日,蒋母因患心脏病而亡。蒋介石当时已进入国民党上层集团而初露头角。。11一月间出殡时,孙中山曾派许崇智来致祭,还题了“蒋母之墓”四字。
  蒋介石到了“慈庵”后,对侍立身旁的蒋经国的第一句话是:“你告诉秘书,由你们两人负责,先修好蒋家的家谱,到宁波去找几个文人学者查考一下我们蒋氏祖先来源。”
  蒋经国马上告诉蒋的秘书去办理修家谱的事了。
  陈议下台之谜
  第二天,就谁来担任保驾部队又反复进行了磋商,以便安全保卫万无一失。这内中的奥秘,使是蒋对浙江省主席陈仪的极端不信任。蒋介石对于陈仪早已有所怀疑了。蒋介石下野后,《东南日报》记者访问陈仪,征求他对国事的意见,陈仪竟表示:“国事至此,要有勇气认错,要有勇气改过。”
  “娘希匹!”蒋介石一拍桌子,骂道:“这不是指我吗?我有什么错,错在哪里?”
  还有一条消息是记者问陈仪如何“应变”,陈仪更露骨了,答记者道:“拿什么东西来准备?船到桥门自会直。”
  “哼!”蒋介石怒气冲冲对其儿子说:“经国,你到杭州去,看一看这个老滑头究竟准备怎样?”
  陈仪见了蒋经国,竟然毫无顾忌地对他说:“你父亲最好暂时到南美去休养,等形势变化。如果将来对他作出适当安排,再请他回来。”
  蒋介石简直气极了,他认为陈仪心怀异心。事实上,陈仪确实暗地里在进行活动,他想走傅作义将军的道路。可是他又不同于傅作义,他手下无可调之兵与可遣之将。他想到了他多年培养、一手提拔、亲如子侄、可托心腹的京沪杭警备司令汤恩伯了。虽然也有人劝告他,汤未必可靠,不宜推心置腹,须防出卖。可是陈却置之不理。正在他答《东南日报》记者问的时候,就派了他的外甥携了他的亲笔信去上海找汤恩伯。陈的外甥当时在浙江大学任教,他是除夕去上海的。携带的陈仪致汤恩伯的亲笔信中开列了详细条款:叫汤释放政治犯,停止修筑工事,保护上海一切公家物资不遭破坏,并开放长江若干渡口,迎接解放军渡江等。陈仪天真地说,汤如果实行这些条件,则恐能取消汤之战犯名义,其所部可改编为人民军队。
  汤恩伯对陈的外甥说:“老师的意见很对,但起义时机尚未成熟,必须等待。我准备日内赴杭与老师面商。”汤恩伯过去一直对陈仪执弟子礼。谁知道这回这个弟子立刻把信件拍成照片,报送给蒋介石了。
  蒋介石看到陈仪给汤恩伯的密信照片,拍桌大骂。他叫来俞济时:
  “快给广州行政院拍电报,浙省立刻改组,叫这个老滑头滚蛋,叫周  来主持浙省事务。”
  1949年2月7日,浙江省政府宣布改组,省主席陈仪和陈任用的秘书长、民政厅长、建设厅长等统统被免职。
  接着,蒋经国给陈仪打来电话,他问:“陈主席,你为什么被免职的呀?嗯?”
  陈仪说:“我也不知道呀!”
  “准是孙科他们搞的鬼。”电话中传来蒋经国的声音,“陈主席,你是否到溪口来谈谈,我父亲对你被免职一事也颇有看法。”
  “等移交后再说吧!”陈仪有气无力的答复。2月21日周  来接手后,陈仪乘了小汽车迳自回到上海北四川路私宅去了。23日中午,毛森便带了三十个特务,一到陈家,就出示蒋介石电令,收缴陈的卫士枪械,一面大肆搜查。陈仪终于明白,但是已经来不及了。1950年6月18日,陈仪被害于台北松山机场附近,时年六十九岁。他的罪名是“勾结共党,阴谋叛乱”,当时香港各报均有登载。
  修家谱、查祖宗,悲夫!
  转眼春节已过。蒋介石向蒋经国问起修家谱的事。蒋经国回答说:“基本上已经撰好,等待付梓。我叫秘书来报告好吗?”
  蒋介石点头。这些天来,他除了密切注视各方面的动静,特别是南京那位“代总统”的一举一动外,修谱的事确是他最关心的了。所以当秘书进来时,他和颜悦色地问:“怎么样了?”
  “先生,”秘书朝蒋一鞠躬,然后呈上两尺大的蓝色簿面的《溪口蒋氏宗谱》誊写本,说,“请总统过目。这里有些安排是由吴稚老定下的。”
  原来这次溪口蒋氏修谱,吴稚晖被聘为大总裁。吴稚晖是国民党中的元老,只是老糊涂了,有时候语无伦次,蒋介石有点瞧不起他。但他的文笔声望还是可以的,所以请他来主持修谱。另外,还有些特殊情况。
  因为在修蒋介石家谱的时候,遇到两件难以处理的事,一是蒋介石元配毛氏夫人的地位问题;一是蒋纬国的问题。
  毛氏夫人有什么问题呢?因为这关系到宋美龄的位置。这毛氏名叫福美,生于1882年阴历11月19日,奉化岩头人。她比蒋介石大四岁。1905年蒋到宁波文昌街陈家祠堂读书,蒋母命毛氏前去伴读,夫妻感情尚好。过了半年。蒋把毛氏送回奉化溪口,自己考入浙江武备学堂,后又进了保定军校,接着去日本留学。1910年,毛氏生了蒋经国。三年后,蒋在上海花天酒地。其时,辛亥革命已经胜利,但反袁之役失败。沪军都督杨善德缉捕蒋介石,他逃进陈英士的娘姨姚怡诚卧室内,遂纳姚为侧室。姚无所出,将戴季陶与日本籍外室生的儿子(因日妇死去)领来代养,这就是蒋纬国。不久,蒋介石又和一个苏州女子陈洁如同居。这陈洁如受过中等教育,能说俄语。此后,蒋介石在广州,追随孙中山,组织北伐军,渐露头角。1928年,他与宋美龄订婚,先到溪口,强迫与毛氏离婚,不过他采取了离婚不离家的办法,让毛氏仍住在蒋的老家丰镐房,生活亦由蒋供给,仍为蒋氏家属一员。毛氏以后的生涯,就是诵经念佛,把希望寄托在蒋经国身上。在处理了与毛氏关系之后,对姚、陈两人,则比较好办理了:姚怡诚仍以蒋纬国养母身份移居苏州。解放前夕,姚随蒋纬国逃往台湾。而陈洁如呢,在蒋宋结婚前,蒋给陈十万大洋,促其去美深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