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重要内容。人权问题国际化的标志是《联合国宪章》第一次将“人权”这个
伟大的名词写入国际文件,并纳入国际法的范畴。它庄严宣布:“欲免后世
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重申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
以及男女与大小各国平等权利之信念。”这反映了世界人民的愿望。
1946年联合国成立人权委员会。1948年12月1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该
委员会起草的《世界人权宣言》,共30条。第一条宣布:“人人生而自由,
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它在重申近代思想家的“天赋人权”论之后,
强调“人人有权享有生命、自由和人身安全。”这就是说,人权首先是人民
的生存权。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没有生存权,其他一切权利均无从谈
起。宣言确认这一点有积极意义。宣言在确认私有财产权的基础上还规定了
各种个人权利和自由,同时,还规定了社会保障、免于失业、同工同酬、给
薪休假、受教育和适度生活水平等经济、社会、文化权利。这说明宣言是各
种意识形态在战时特殊历史条件下妥协的产物,它是有历史的局限性的。各
国对宣言的解释各取所需。某些西方大国从一开始就想利用人权问题干涉别
国内政。但该宣言毕竟是第一个关于人权问题的专门性的国际文件。它首次
在世界范围内系统地提出了有关保护基本人权的具体内容和共同奋斗的目
标,从而为国际人权领域的实践奠定了基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年后各
国将12月10日宣言发表的日期定为“人权日”。
世界和平运动 人权的实现需要和平的保障,所以世界人民在关注人权
的同时,更加注重世界和平问题。
战后群众性的世界和平运动首先由文化界人士和各国知识分子发起。
1947年11月在巴黎和各西方国家首次举行群众性的保卫和平和自由全国代
表大会。1948年8月在波兰的弗罗茨瓦夫,来自45个国家的500多位科学
家、作家和艺术家举行了世界文化界人士保卫和平大会,并成立了国际联络
委员会。其中有法国著名核物理学家约里奥·居里及夫人、作家阿拉贡、苏
联作家法捷耶夫、西班牙艺术家毕加索、美国黑人歌唱家保罗·罗伯逊、智
… Page 23…
利诗人聂鲁达、英国科学家贝尔纳等。1949年2月25日该联络委员会和国
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及75位文化界和政界人士联合发表宣言,致全世界各民主
团体和全世界和平保卫者,建议召开世界保卫和平大会。
1949年4月20日至25日,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在巴黎—布拉格举
①
行 。有2 287名代表参加,代表72个国家、12个国际组织和1/4的世界人
口。大会宣言说:“我们,属于一切文化、一切思想和一切肤色的男女”,
由于“人民正被卷入军备竞赛的危险中”,因此呼吁“要求原子能使用只限
于为和平目的与人类福利……为争取民族独立与各国间的和平合作、各民族
对其将来的自决权——自由与和平的重要条件——而斗争”。
以约里奥·居里为主席的“和大”常委执行委员会倡议在1949年10月
2日举行“保卫和平国际斗争日”的群众运动,有60多个国家响应。1950
年3月19日该委员会又发表了以要求“无条件禁止原子武器”为主要内容的
斯德哥尔摩宣言,形成了有5亿多人在宣言上签字的和平运动,反映了世界
人民要求和平的强烈愿望。为了使和平运动经常化,1950年11月第二届世
界和平大会决定成立世界和平理事会,417位理事均由各国著名的文学艺术
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宗教界人士等担任。理事会尊奉的原则是:“世
界上不同的制度可以和平共处;解决各国间的争端应该通过协商和大家都可
能接受的协议来实现;遵照民族自决的权利,一个国家的内部分歧只涉及这
个国家的公民。”这是对战后世界人民和平观念的概括。正是在这一思潮的
影响下,无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都涌现出大量的反对侵略战
争、渴望世界和平的文学艺术作品。
二、亚非拉民族主义思潮的新发展
在反法西斯战争年代,无论是亚非拉国家还是欧洲国家;无论是被占领
区人民还是非占领区人民都高举着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的旗帜,因此,从这
个意义上讲,反法西斯战争也是一场世界规模的民族解放战争。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鼓舞了被压迫民族与帝国主义斗争的勇气,促使原
来已经存在的亚非拉民族主义思潮,有了新的发展。它们主要是:
尼赫鲁主义 贾瓦哈拉尔·尼赫鲁(1889—1964),印度国大党主席。
他自称是甘地主义的继承人,但实际上尼赫鲁主义与甘地主义已有许多不同
之处。它不像甘地主义那样包含着许多宗教伦理内容,也没有把非暴力放在
高于一切的地位。它认为印度政治运动的最后目标不是自治而是完全的独
立。1944年尼赫鲁在监狱中写了《印度的发现》一书,指出:“在印度民族
主义和外国帝国主义之间不可能有最后的和平,虽然暂时的妥协和调整有时
是不可避免的。”他还强调:“在任何被奴役的国家中民族自由是最首要最
基本的要求。”但他又说:“印度以它现在所处的地位,是不能在世界上扮
演二等角色的。要么就作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就销声匿迹。”他认为
独立后的印度在领域上应继承英国在次大陆的殖民统治,所以在他的民族主
义中还包含着一种大国扩张主义的危险因素。他主张发展民族经济和文化,
主张各种反帝力量的联合和合作。在对待社会主义的问题上,他曾表示:“我
① 会议原订在巴黎举行,由于法国政府拒给一些国家的代表签证,结果在布拉格也同时举行会议,作为巴
黎会议的组成部分。
… Page 24…
不喜欢共产主义者,”但又承认:“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哲学替我解决了不
少疑难问题。”他提出,“解决世界和印度问题的唯一钥匙在于社会主义。”
还提出了“如何使民主制度与社会主义结合起来”的任务。这就使他的民族
主义又加上了民主社会主义的色彩。
苏加诺主义 苏加诺 (1901—1970),印度尼西亚国民党创始人之一。
1930年12月因在万隆荷印殖民法庭上发表题为《印度尼西亚控诉》的辩护
词而成名。1941年他写了《苏加诺谈苏加诺》一文,称自己是民族主义者、
伊斯兰教徒和马克思主义者的“混合体”,提出“纳、沙、贡”思想。(纳
沙贡是印尼文民族主义、宗教和共产主义的缩略语)主张三种力量的团结与
合作。1945年6月1日他在印尼独立准备调查会上提出了“建国五原则”或
“五基”:“第一是印度尼西亚的民族主义,第二是国际主义或人道;第三
是协商制或民主;第四是社会繁荣。第五个原则应该是:在信仰神道的基础
上来建立独立的印度尼西亚。”他认为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是互相制约的,
国际主义可以抑制狭隘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如果与社会主义相结合,就可
以避免西方社会的许多弊端。于是,他又将“五基”改变为“社会民族主义、
社会民主主义和信仰神道”,最后又将其归并为一个“互助合作”。这一思
想一直是印度尼西亚独立和建国中的指导思想。
阿拉伯复兴社会主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中东已兴起了泛阿拉伯民族
主义,二战期间在叙利亚又兴起了阿拉伯复兴社会主义。1940年由曾留学巴
黎的大马士革中学教师米歇尔·阿弗拉克 (1901—)和律师萨拉赫丁·比塔
尔(1912—1980)筹建阿拉伯复兴党。他们从泛阿拉伯主义和伊斯兰教义出
发,又从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日耳曼民族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吸取某些思想,
发表了《阿拉伯的统一高于社会主义》等小册子,提出“复兴阿拉伯”、“阿
拉伯社会主义”等口号。1946年在大马士革创办《复兴报》,1947年4月7
日举行第一次党代表大会。通过了党章,系统阐述了该党的基本理论和政治
原则: (1)在阿拉伯本土范围内实现阿拉伯民族的统一和自由;(2)相信
阿拉伯民族具有有觉悟、有创造力和有活力的特殊品质;(3)相信阿拉伯民
族负有促进人道主义的特殊使命,即要有反对殖民主义的思想。他们反对资
本主义,主张“公正的、理智的社会主义”。这是一种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
以伊斯兰教教义为灵魂的社会主义。这些主张后来被概括为“统一、自由和
社会主义”。1950年阿拉伯复兴党与阿拉伯社会党合并为阿拉伯复兴社会
党。该党是泛阿拉伯政党,除叙利亚外,在伊拉克、约旦、黎巴嫩、科威特
等国都建立了支部,所以,阿拉伯复兴社会主义在阿拉伯世界有广泛的影响。
泛非主义 战前已有泛非运动。它是由美洲黑人知识分子发起的黑色人
种思想启蒙运动。1919至1927年在美国黑人学者杜波依斯 (1868—1963)
的领导下曾举行过四次泛非大会,其纲领口号是:“非洲是非洲人的非洲。”
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分散活动后又有了新的发展和变化,主要是该运动
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