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主外交与马岛战争 60年代以来,不论是民选政府还是军政府,在
对外关系方面都具有民族主义倾向,这与民族经济的发展是相适应的。他们
都要求进一步摆脱美国的控制,奉行多边外交和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积极
发展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加强拉美国家间的团结,力图用“一个声音”
与大国对话。1969年5月,21个拉美国家的外交、财政部长在智利的比尼亚
德尔马市召开排除美国参加的拉美特别协调委员会会议,主张“以拉丁美洲
的观点、方式、特点和力量来解决拉丁美洲自身的问题”。这次会议反映了
拉美国家奉行独立自主对外政策的愿望和决心。1967年拉美14国签署的《拉
丁美洲禁止核武器条约》,具有积极的反霸意义。
1982年的马岛战争使拉美国家的独立外交进一步得到加强。马岛即马尔
维纳斯群岛 (英国称福克兰群岛),阿根廷与英国长期为其归属问题发生争
执。70年代在马岛附近海域发现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后,双方争执更为激烈,
英阿在国际社会斡旋下举行谈判,阿根廷要求英国承认它对该岛的主权,英
国则借口岛上居民多数是英国移民后裔,不经岛民同意不能改变该岛现状而
加以拒绝,谈判陷入僵局。1982年4月2日凌晨,阿根廷军政府派军占领马
岛,宣布该岛及其附属岛为阿第23省,4月5日英国撒切尔政府派特混舰队
用武力收回。从4月24日到6月14日,英阿在马岛及其周围海域打了一场
大规模的海空战争。英军使用了导弹和电子系统,在军事实力上占优势,战
争最后以英军攻占马岛首府阿根廷港以及一万余名阿守军投降而告结束,但
马岛争端仍未解决。
在战争期间,全体拉美国家和绝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给予阿根廷以各种
形式的支持和援助。美洲国家组织两次通过决议,支持阿根廷拥有马岛主权
的正当要求。美国最初表示“中立”,后则公开站在英国方面对阿进行经济
制裁。这使拉美国家感到愤慨,坚决要求将美洲国家组织总部迁离华盛顿,
开除美国,成立不包括美国在内的美洲国家组织。马岛战争失败的教训使他
们认识到拉美的防务和安全不能再依赖别国,只有发扬“大陆团结一致的精
… Page 306…
神”才能成为一支强大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力量。
… Page 307…
第十一章 由两极走向多极化、合作、竞争和变革的世界
本世纪70—90年代初期,是旧的两极化世界由动摇走向解体、新的多极
化世界初露端倪的交替时期。导致世界格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因素,同
时也有政治等方面因素。美苏两个超级大国轮番升级的军备竞赛和全球争霸
直接导致两国国力的相对衰落。第三世界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和西欧、日本
力量的崛起,有力地牵制和冲击着美苏两霸的势力。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政
策和苏联的“新思维”成为推动苏联社会质变的催化剂。1991年底苏联解体,
两极格局最终瓦解。代之而起的是世界经济、政治日益走向多极化。
在这新旧格局的交替时期,存在着缓和、和平与紧张、动荡并存的两种
基本趋势。科技、经济因素与价值观、信仰因素在决定国家安全和未来方面,
日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
… Page 308…
第一节 旧国际格局的动摇与美苏争霸态势的演变
一、国际政治力量的消长与美苏战略地位的变化
美国地位下降 60年代末70年代初,国际舞台上各种力量的对比关系
已显著不同于战后初期。
作为超级大国之一的美国,由于二战后长期推行全球扩张政策,特别是
深陷侵越战争而不能自拔,其国力的鼎盛时期到60年代末终于告一段落。巨
额的战争费用,使财政赤字逐年扩大,到1968年已累计达605亿美元。对外
贸易状况也开始显露出由盛而衰的迹象。西欧、日本商品大量涌入美国,美
国对日本、西德、加拿大的贸易已由出超转为入超。美元危机频频发生,地
位一落千丈。
西方阵营中原来依赖美国援助和扶持的法国、西德、日本等国,经济发
展速度均高于美国。到1970年共同市场6国国民生产总值已超过苏联,进而
追赶美国。60年代下半期的日本正处在以急剧扩大商品和资本输出为特征的
阶段。相比之下,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则由 1948
年的54。6%降为1970年的37。8%,下降了16。8个百分点,在资本主义世界
逐渐形成美国、西欧、日本三个中心。西欧、日本与美国展开了日益剧烈的
贸易战和货币战,政治方面的独立自主性日益增强。
苏联地位上升 在美国国力相对削弱的过程中,苏联加紧发展自己的实
力。苏联的经济力量,由1950年相当于美国的30%上升到1970年的60%左
右。在军事方面,美苏力量对比开始出现明显变化。 1969年年中,苏联洲
际导弹增至 1060枚,赶上了美国。苏联还在60年代末开始发展和部署反弹
道导弹系统,走到了美国前面。长期处于核优势的美国第一次面临美苏战略
力量接近均衡的局面。不仅如此,到60年代末70年代初,苏联已建成了一
支能对美国造成威胁的远洋海军。这一切,使美国日益感到苏联已成为“非
常强大有力和咄咄逼人的竞争者”。美国遇到了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的那种挑
战。
第三世界影响加强 与此同时,包括中国在内的100多个亚、非、拉地
区的发展中国家,组成了占世界人口近3/4,占世界面积近 2/3的第三世界。
这些国家拥有丰富的战略资源,控制着战略要地,占据着联合国3/4的席位。
他们对国际事务发挥着越来越积极的影响,并成为反对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
的主力军。
面对整个国际格局及美苏争霸战略地位前所未有的变化,各大国都在调
整自己的对外政策。
二、尼克松主义的提出
尼克松主义的内容 1969年1月尼克松入主白宫,鉴于国际形势的变
化和美国霸权地位的相对衰落,为了保住霸权地位,提出了一整套新的对外
政策方针。
1969年7月25日,尼克松在出访亚洲途中,在关岛谈到了美国对亚洲
和太平洋地区的政策。他说:“在我们同所有亚洲友邦的关系方面,现在是
着重强调下列两点的时候了:第一,我们将恪守我们的条约义务……;第二,
… Page 309…
在国内安全问题上,在军事防务问题上,除非受到一个大国的带有核武器的
威胁以外,美国将鼓励并有权期望逐渐由亚洲国家本身来处理,逐渐由亚洲
国家本身来负责”。
这就是尼克松的“新亚洲政策”,后来很快被称为“关岛主义”或“尼
克松主义”。
为了进一步澄清尼克松主义的含义,1970年2月18日,尼克松向国会
提出了题为《70年代的美国对外政策:争取和平新战略》的长篇报告,进一
步扩充了“尼克松主义”的内容。他还提出“伙伴关系、实力和谈判”作为
“新的和平战略”的三大支柱,使“尼克松主义”不仅成为规定美国的海外
义务及其与盟友的关系,而且成为规定对苏对华政策的指导原则。1971年7
月6日,尼克松又在堪萨斯发表讲话,承认国际战略格局已发生变化,不再
仅仅有两个超级大国,而是有美国、西欧、苏联、中国和日本五大力量中心。
美国的地位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初期相比,已不再处于十分突出或完全
占支配的地位。美国要在国际事务中保持“领导地位”,就必须对对外政策
作出重大调整。
尼克松主义修改了核优势军事战略,提出“现实威慑战略”。这一战略
的实质是,调整全球军事部署,收缩亚洲兵力,加强欧洲战略重点和作为欧
洲侧翼的中东地区,集中力量制止苏联扩张,争取改变被动局面。这一战略
的特点是以“一个半战争”的设想替代“两个半战争”的设想(即由在欧亚
两洲各打一场大战,在其他地区打一场小规模战争,变为只在欧洲或亚洲打
一场大战,同时在其他地区打一场小规模战争);同时主要准备打常规战争。
尼克松主义无疑是美国对外政策的一次重大调整。它不仅在尼克松任内
成为对外政策的指南,而且对以后历届政府的对外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
尼克松主义的推行 根据尼克松主义的战略构想,尼克松政府首先急于
在保全美国面子的情况下从越南脱身。在利用越南人打越南人的“越南化”
计划失败后,终于在1973年1月27日同越南民主共和国签订了《关于在越
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同年3月19日,美军全部撤出越南。其次,
主动采取行动,谋求同中国对话,以同中国接近这张牌压莫斯科,并使中苏
都不得不向美国作出让步与妥协。第三,对苏推行“缓和”外交。在保持同
苏联激烈争夺的同时,采取较为灵活的态度谋求与苏“对话”,试图用军控
协议限制苏联扩充军备,用满足苏联某些要求的经济协议,换取苏联克制扩
张行动。第四,重新调整与西欧、日本的关系。1974年6月,同北约盟国共
同发表《北大西洋关系宣言》,强调经济合作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