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距运河西岸30公里处建立了80个防空导弹基地。苏联派来4 000名专家
顾问和 15 000人的导弹部队,负责埃军的装备和训练。
苏、美为了各自的利益都极力在中东维持一种“不战不和”的局面。这
种局面不仅使埃、叙无法收复失地,也使埃及不得不承受因关闭运河而造成
的经济损失。1970年10月,萨达特继任埃及总统,决定打破这种僵局。1972
年7月18日,萨达特宣布结束苏联军事顾问在埃及的使命,从而为埃及独立
行动扫除了障碍。他制定了代号为“巴德尔行动”的作战计划。1973年1月,
经与叙利亚多次秘密磋商,组成武装部队联合司令部。
1973年10月6日,埃、叙军队向以色列发起进攻,第四次中东战争爆
发。这一天是犹太人的赎罪日,又是伊斯兰教的斋月,有出其不意、攻其不
备的效果,所以这场战争也被称为“斋月战争”或“赎罪日之战”。埃军集
中 8万兵力、4 000门大炮、250架飞机猛轰以军指挥所、机场和炮兵阵地。
8 000名突击队员渡过运河用高压水龙在东岸沙堤上冲开通道,铺设浮桥,
埃军仅用10小时就突破了以色列的“巴列夫防线”。10月9日,埃军控制
了运河东岸10—15公里的狭长地带。与此同时,叙军在戈兰高地全线突破以
军阵地,收复了大部分失地。
10月10日,以军在美国“空中桥梁”运输线的帮助下开始反攻。首先
击退叙军,又进一步占领了叙7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10月 14日,埃以双
方2 000多辆坦克在西奈沙漠中激战,埃军损失264辆坦克后被迫撤退。16
日,以装甲部队渡过运河,占领西岸1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使埃军第三军
团给养中断,情况危急。10月22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338号决议,要求
双方当天停火,埃以都表示接受。25日,安理会又通过监督中东停火的决议,
埃叙以遂正式停火。此后两年内,经过一系列脱离军事接触的谈判,达成协
议:埃及收复运河东岸的狭长地带,叙利亚收复包括首府库奈特拉在内的戈
兰高地的部分地区。
十月战争开始后,阿拉伯诸国纷纷运用石油武器支持埃及、叙利亚,1968
年成立的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于1973年10月17日和11月4日举行两次
会议,决定通过石油提价、减产、禁运、国有化等措施打击支持以色列的美
国和其他西方国家,从而导致了西方的石油危机。
十月战争后,埃及与苏联的关系急剧恶化,美国便积极充当阿以间的调
… Page 288…
停人,从中斡旋。国务卿基辛格在双方进行“穿梭外交”。1977年11月,
萨达特出访以色列,开始了埃以直接的和平谈判。1978年9月,双方在美国
斡旋下,签订了“戴维营协议”。1979年3月26日,萨达特与以总理贝京
在白宫正式签署了埃以和平条约,宣布结束战争状态,以色列答应归还埃及
的全部被占领土。1980年2月24日实现了两国关系正常化。这引起了阿拉
伯联盟内部的分歧,多数成员主张批评或制裁埃及。所以,阿以之间的矛盾
并没有解决。
黎巴嫩战争 黎巴嫩是由信仰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居民组成的阿拉伯
国家,穆斯林占人口的60%,基督徒占40%,伊斯兰教内又分什叶派、逊
尼派和德鲁兹派;基督教内又分马龙派、东正教派等,各派均有自己的政党
和民兵武装,政府是建立在教派结构基础之上的。
70年代初,巴勒斯坦武装力量的基地从约旦转移到黎巴嫩,并从黎南部
袭击以色列境内目标。对此,穆斯林教派表示支持,基督教派表示反对。1975
年4月13日,基督教长枪党民兵在天主教区打死10多名巴勒斯坦穆斯林,
从此导致两大教派间的全面内战。1976年5月,叙利亚以调解为名派军队进
驻黎巴嫩,10月18日在沙特、科威特等国调停下,达成了停止内战的协议。
叙军作为阿拉伯维持和平部队长期驻黎。
以色列认为叙军驻黎对其构成威胁,为了摧毁巴解组织领导机构和军事
基地,以色列决定对黎巴嫩发动战争。1982年6月4日,以色列以其驻英大
使被恐怖分子杀害为由,出动空军轰炸在黎的巴解基地。6日出动2万军队
在海空军配合下向黎南部发起全面进攻,摧毁了巴解组织的大部分基地,并
直抵贝鲁特,占领了黎巴嫩1/4的领土。6月14日,以出动数百辆坦克、大
炮围攻贝鲁特西区的巴解总部,进行狂轰滥炸,一万多名巴解战士殊死抵抗,
损失惨重。8月6日美国总统特使哈比卜进行斡旋,19日黎、巴、以达成了
停火、巴解武装力量撤出黎巴嫩和部署多国部队的协议。12 000名巴解武装
力量分批撤出贝鲁特,前往8个阿拉伯国家。 9月1日,阿拉法特随最后一
批人员乘船到突尼斯,并在那里建立总部。
在此期间,以军还同驻扎在贝卡谷地的叙军发生激战,以军将不少黎巴
嫩城镇夷为平地,袭击许多巴勒斯坦难民营。在联合国主持下,1983年开始
撤军谈判,直到1985年6月以军才撤离黎巴嫩。但它又借口保卫其北部安全,
仍在黎南部保留850平方公里的“安全区”,不时派兵北犯。
巴勒斯坦人民的抗暴斗争 巴解组织在遭到严重挫折之后,将工作重
点转向被占领区的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法塔赫领导人阿布·杰哈德直接
领导建立地下基层组织网的工作。以色列当局推行被占领土“非阿拉伯化”
政策,没收了约旦河西岸53。6%、加沙地带43。3%的土地,建立200多个
定居点,从苏联移入数十万犹太人在此定居,企图达到永久占领巴勒斯坦的
目的。1987年12月8日,以色列军车在公路上蓄意将载有巴勒斯坦工人的
车辆摧毁,致使10多人伤亡。此事引发了加沙和西岸巴勒斯坦人的起义。示
威群众以石块作武器,袭击以色列占领军,抗暴斗争持续不断,得到国际社
会的广泛同情。
1988年7月31日,约旦国王侯赛因决定断绝同约旦河西岸地区的法律、
行政联系,由巴解组织担负起对该地区的责任。11月15日,巴勒斯坦全委
会在阿尔及尔召开第19次特别会议,通过了《独立宣言》和《政治声明》,
阿拉法特正式宣告巴勒斯坦国成立。它将位于西岸和加沙地带,首都耶路撒
… Page 289…
冷。《声明》确认巴解接受1947年联合国的181号决议,表示愿在安理会
242号和338号决议的基础上,在国际会议的范畴内同以色列谈判。有100
多个国家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
是年12月16日,美巴开始对话。在美苏的斡旋下,1991年10月30日,
巴勒斯坦代表和叙利亚、约旦、黎巴嫩、埃及代表一起与以色列代表在马德
里举行中东和平会议。这是40多年来阿以首次面对面坐在一起,通过谈判解
决争端。阿方提出“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要求以色列撤出1967年以来占
领的土地,而以色列则提出“不撤离、不停止犹太人定居点建设、不同巴解
谈判”的“三不”原则。但在新的国际形势的促使下,巴以为摆脱各自的困
境,1993年9月10日签署了相互承认协议,13日又签署关于加沙与杰里科
首先实行自治的协议。1994年5月开始实施,7月5日巴勒斯坦临时政府在
杰里科宣誓就职,12日阿拉法特回加沙定居。从此,巴以和解步入新的里程。
二、海湾国家的经济腾飞与社会变迁
伊朗的白色革命与伊斯兰革命 自从伊朗50年代的石油国有化运动
失败后,国内政局一直不稳,经济发展缓慢。国王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
从1962年起就着手进行社会改革,声称要“消灭封建主义的原则和地主与佃
农的关系”,实行“进口替代”的工业化方针。1963年1月26日进行“公
民投票”,制定了六项自上而下的改革计划。1967年又增加六点新计划,1975
年国王又补充了五点原则,后陆续增加到19点。其主要内容是: (1)实行
土地改革,从1962—1975年,政府分阶段向地主赎买其多余的土地,然后以
现款或分期付款形式出售给无地农户。 (2)实行森林、牧场、水力、石油、
矿产资源国有化;(3)大力开采石油、天然气,1973年7月31日宣布从西
方石油财团手中收回石油资源主权和阿巴丹炼油厂的管理权,实现了国有
化,同时积极发展石油化工、冶金、机械等多种工业;(4)出售国营企业股
票,劳资分享企业利润;(5)修改选举法,实行普选,妇女享有选举权;(6)
兴办教育,建立农村扫盲队、医疗队,提高全民文化水平。因为这是一场“不
流血的革命”,故称“白色革命”或“国王与人民革命”。
巴列维的改革确实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土地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
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70%的农户成为小土地所有者。世界石油危机给伊朗带
来巨额的石油收入,1972年石油产量2。47亿吨,收入24亿美元,1974年产
量约3亿吨,收入猛增至210亿美元,伊朗从债务国一跃而为债权国。政府
大量投资于炼油、石油化工、钢铁等重工业部门,加紧进行港口、道路、电
力等基础建设。1968—1978年国民经济年均增长速度为16%—17%,工业平
均每年增长20%。1960—1961年度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160美元,1972—1973
年度增至510美元,1977—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