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一则】
问:何为清净之供?
答:应设无谄,非由邪命而来之供。一依质之来源,二依发心,不依世间八风。如昔甘丹派大德伯贡金,因有施主将来至其住所,遂严治其室,特庄严诸供,继思非法,乃去取门后灰尘,撤置供上,以自忏悔。事传大德荡巴桑杰,闻而赞之,谓其供品乃真清净。
【第一二则】
问:何为诸修之首?
答:班禅第一世洛桑却季绛称说:「诸修之首,首在发心(即动机)。」是说自己应先善察自己的动机。应如经中所说,不求此生世间名利受用福报等果。如果只求得此世安乐,则所作诸业,不能成为利益后世的意义,而且所修大乘法,亦变为世间法了。特别是如阿底侠尊者所说:「凡是贪嗔痴的动机,都是不善业,以不善业的动机,而修善法,是不能入于道的。」总之,应发为利一切如母众生,我愿速速成佛,应首发如是菩提心。
【第一三则】
问:何以须观显资粮田?
答:先应知心若不依于资粮田,则礼敬、供养、启请等,皆无所依,积福忏净,亦无从而作。至尊文殊告宗喀巴大师说:「但缘念而不积福忏罪,则如禾稼,但有种子,而无水土日光,不能生芽矣。」故此三种不能或离,为积福忏罪,故观显资粮田。
【第一四则】
问:依何种资田,修积福忏净,能迅速积集二资粮?
答:颇章喀仁波伽说:「依上师瑜伽供养曼荼罗(即资粮田),加持特大。」此乃温萨耳传(源出文殊)。此一承传系由宗喀巴大师次第传出(此为宗喀巴大师秘密耳传法之一,藏语「喇嘛却巴措信」)。宗喀巴大师问本尊文殊菩萨依何种资粮田,积福忏罪,能迅速积集二资成佛?文殊菩萨开示,应依上师瑜伽供养资田。
【第一五则】
问:宗喀巴大师问本尊文殊菩萨,如何速得成就?文殊菩萨示以「勤于三法,能速得通达。」此三法为何种?
答:此三法:一、集资净障(成熟行者身心),二、于上师即本尊无别前,启请求加(速得加持),三、身心不断修行(正行修法)。勤于此三者,自能迅速通达。欲身心通达,关系于得加持,而得加持,又关系于启请。密部三昧相续集中说:「观想具像本尊千百劫,不如一念观想上师,其功德更大。」故启请本尊求加持,千亿劫不如一日对上师勤求加持之迅速。
【第一六则】
问:末世积资因缘少,积罪因缘多,宜多修何法?
答:宜多修「积资净障支」,宜广不宜略,此为上师再三叮咛语。
【第一七则】
问:何以不但观真言尊,须观智慧尊?
答:昔无著菩萨修观,欲见至尊弥勒,修十二年而不得见,后弥勒菩萨告以随时在其面前,汝以障故,而不得见。故真言尊显现在面前,又观智慧尊显现,于法有更加一层作用。
【第一八则】
问:有说七支(供养等)乃未证空性前,初业有情所作,是否合理?
答:积资净障,摄于七支,喻如玄妙之七个宝车轮,若缺其一不能至佛地。昔印度伊遮菩提王说:「依唯识实识及幻识,皆不能成佛,当依七支成佛。」七支功德,能使种姓清明,身心成熟,颇公说:「不唯凡夫应修七支,佛与佛见面,皆先以七支赞叹为供养。菩萨见佛,闻大乘法,亦以七支供养,初地菩萨分身百数,见百佛世界;二地菩萨分身千数,见千佛世界,皆以七支供养。」由此可见有说七支乃未证空性前,初业有情所作,是不应理。
【第一九则】
问:供「曼遮」(即坛供)有何重要意义?
答:阿底侠尊者每日供「曼遮」六次,以供养重于现修。甘丹派诸德依此宗风,勤行「曼遮」供养,感诸佛清明现前。此种教授,直传至宗喀巴大师。宗喀巴大师勤行「曼遮」供养,乃至手肉磨穿见骨,感速积福资,速得成就,乃至本宗之盛,为他所无。修密法每日对金刚上师,应供三次,否则,为密宗应忏悔之一。昔印度大成就者刚巴那说:「若行者未证得圆满次第以前,不勤行‘曼遮」供养,如自杀其勇士与空行。」供「曼遮」功德,感得六度,得紫磨金色身,得美妙依报,清净刹土。
【第二○则】
问:佛转正法轮,必须劝请吗?
答:请转法轮,与世间一切利益安乐有关,因有劝请法轮之人,始有宣说教法之事,修证佛法,教证功德,由此而生。若合法器,机已成熟,不待启请,然启请而说,此有要义:一、表法之重要,二、菩萨志愿勇猛故,愿自与他,皆转法轮,三、以利他故,此对治轻法谤法业力。佛转法轮,由梵释之请,佛始说法者,以世俗信仰,以梵天为无上,表佛法轮殊胜无比。
【第二一则】
问:依了义说,佛无涅盘,法不衰毁,依不了义,而示涅盘。何以诸佛菩萨,诸大德须示涅盘方应机?何以当劝请勿速示涅盘?
答:如果佛、菩萨、大德等速入涅盘,则少转法轮因缘,则佛教法不能长久住世间,则众生福德衰残,而利乐亦不可得。方应机者,有义利故,为今众生不执常。虽是这样,然当劝请勿速入涅盘。以启请住世,亦有大义利故,一、为令应得度众生增长福德,二、不失时机因缘。佛向阿难示意说:「一切如来具足四足神通,皆能久住沙尘劫,越过一切劫。」而阿难说,当时为魔加持,众生福薄,故失时机,为魔乘机请佛涅盘。故于大德,应常请住世。
【第二二则】
问:回向与发愿有何差别?何为善回向与不善回向?
答:回向摄发愿,发愿不摄回向。仅愿众生得成圆满佛陀,而未以事物换取此目的者,为发愿。回向中即有愿力。回向勿错,应以正因为无上回向(即善回向),无上回向有三:一、愿自他三世善根,皆回向无上菩提(应作如此解:一对他善根,先生随喜赞叹,回向他人成佛,然后以此随喜功德,作自回向圆满菩提,否则即功德亦落于小乘)。二、回向教授(即此宗喀佛之显密菩提道次第教法),常住昌明,因有此殊胜教授住世,众生始能从依师,至双运位整个圆满道体,依而修学,才能速得成佛。三、回向上师即佛,义为上师、宗喀巴大师、佛陀一体无别,生生摄受于我。诸佛菩萨愿如恒沙,皆可摄入此三者中。因证圆满菩提,与教法常明有关,教法常明,又与上师摄受有关。不善回向者,如昔印度有婆罗门修梵天果,后见一象,满身璎珞,心生艳羡,即得象身(本已将得梵王子身)。又如有但发愿生极乐世界莲花中,后果生花中,历劫不开(三恶道有情已成佛,虽不受苦,彼尚未成佛)。西藏大德说:如不善回向,但说如昔文殊、普贤菩萨所回向,我亦如是回向,亦可免错回向。
【第二三则】
问:「栽椿启请」(认定一地好钉椿之意)何以加持最大?
答:如认各尊与上师各别,则不易生加持,故应观为一切法身、报身、化身、本尊、诸上师、佛、独觉、声闻、护法等诸尊之总聚体。此为重要耳传,宗喀巴大师已将各加持承传总摄为此不共教授。
【第二四则】
问:经中说:供师一毛孔功德,比供无量诸佛菩萨的福德,尤为超胜,是何缘故?
答:师乃三宝总聚体,如法依止供养承事,得究竟福慧,能速成佛。以此之故,于师供养,诸佛菩萨都亲观见,而欢喜赞叹。
【第二五则】
问:宗喀佛造菩提道次第祈祷求加颂中,首句即「万德之本具恩师」,其理安在?
答:能如法如理而依止,则世出世义利,自归于我等。应知成佛之方便,依佛说不外:一、般若乘,二、金刚乘,而以金刚乘为最速。金刚乘中又以无上瑜伽为速,无上瑜伽中又以「上师瑜伽」为最要!故密部经中说:「谁之功德与功能,使我一时得法身。」此赞上师,若不依师,不惟不能证双运身,即密部少分,亦不能知。若能如法依止,数年即至八地。总之,各种成佛方便,皆以依止善知识为其根本。
【第二六则】
问:不依止及不如法依止之过患,大者约有八种,而皆由轻师,或使师乱意恼怒而生,金刚乘戒十四根本罪,亦列轻师罪为第一,此为何故?
答:上师乃诸佛代表,故依理上师色相,应作佛化身观故,事师五十颂中说「于师已作依怙想(已作师想)」,自己也即成为弟子了,以后如果轻师,则如轻鄙一切诸佛,以此常获诸苦果。宗喀巴大师著作中也说:对师轻毁,如果不知愧悔,道基已毁,还说得上勤修闻思修么?这种人不是在修善,实际是开恶趣之门。密集相继中说:「虽造五无间罪,依金刚乘可得悉地,惟轻慢师罪,虽依金刚乘不得悉地。」此种事证,在过去行者甚多。密集相继经中说:「勿言对师起轻慢,梦不愿见轻师人。」以故宗喀巴大师说:「依止善知识法门,较其余法门,尤为重要!」
【第二七则】
问:摄要而言,弟子对师当如何观法?颇公开示修菩提道次第法门中,有二铁门栏,不易越过,此二铁门栏为何者?
答:灌顶经说「当视师为佛世尊。」应知修菩提道次第法门中有二铁门栏,不易越过者:一即依止上师法门,二为菩提心法门。
【第二八则】
问:依不善知识及恶友,令所积福善功德损坏,生种种不愿发生事,应断绝此辈,然而何为恶友?
答:嘉色大师说:「如果与彼为友,令闻思修诸德行退失,而烦恼增长,原有的慈悲心,也化为乌有,这即是恶友。」涅盘经中说:「由于恶友能毁诸善功德,及向善的清净心,故当断绝之。」
【第二九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