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离渊+番外-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奚钠胂匝铮佣踩梦汗吹搅私崾ぞ酶罹莸囊枷M!�

  从父皇的青华殿回来以后,魏离就拉着郑渊并肩坐在平日练功的院子里。周围安静的几乎要让人窒息,郑渊惶惑的望着魏离。他知道离不快乐,却想不出该怎么安慰。魏离握过他的手,用拇指在他掌心手背慢慢摩擦。魏离的手指比少时更为粗糙,却也更为修长有力。郑渊总有一种错觉,觉得这双手可以抓得住一切东西。 

  正在此时袁尹檀走进来,并不同他们一起坐下,而是站在魏离的身后。他的父亲刚刚过身,他便以十七岁的年纪承袭了侯位,成为三代以来最年轻的平乱侯。老侯爷的葬礼郑渊没有资格前去,他只从宦官们惊讶的口气中听出了丧葬的空前隆重。据说就连天祺帝本人,在此后的半年内都只穿着素色服饰。郑渊从袁尹檀的表现中看不出对父亲过世的过分忧伤,也没有承袭了侯位的过度欣喜。袁尹檀永远便是这样,不亏不过,温雅平和。从此袁尹檀正式成为魏王倚重的肱股重臣,他离开了东宫住回侯府,接替先父每日上朝,有时会被招去青华殿单独议政。他同魏离相处的时间日益短暂,而每次相见都愈为恭敬。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他永远只站在魏离的身后,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坐在他的身边。在数年之后,已被封为平乱王的他因此被称为魏帝“身后第一人”。 

  郑渊想把手抽出来,魏离却没有松手的意思,眼睛仍是望着宫外远处,齐国的方向:“小袁,父皇问你伐齐的事了吗?” 

  “问了。” 

  “你怎么说。” 

  “不可。” 

  魏离握着郑渊的手紧了紧:“为什么?国君新丧,幼主无能,诸王不和,这是上天降于齐国的灾难。齐宫内除了太后之外,昭和帝的兄弟平王,冀王也素来同桓王不睦。边境上又有卫陈两国虎视眈眈,想要收复失土。若能联合卫陈,煽动齐国内乱,进则可得天下,退则可立我强魏之威。” 

  袁尹檀依旧心平气和:“殿下,现下齐太后失势,其党羽纷纷倒戈相向。平王被软禁瑶京王府,冀王被遣往齐国西陲镇疆,周遭尽是齐帝亲军。这三人皆无兵权,即便联手也不足桓王一哂,更何况还互有间隙倾轧相压。卫陈二国而今只在边境观望,不敢有所动作。想在此时吞齐绝非易事,齐监国桓王亦不可小觑。” 

  “我知道。”魏离淡淡道:“就是因为齐桓延这般厉害,才要趁其羽翼未丰灭其气焰。此事尽管艰难,也总比坐以待毙,日后为齐所灭来的好。” 

  袁尹檀听闻如此大逆之言也不惊恐,只笑答道:“千百年后事,沧海桑田变换,有谁能料得到。殿下过虑了。” 

  “小袁,你越来越像你父亲了。” 

  袁尹檀不再说话,魏离紧闭着嘴唇。三个人就这样默默呆在曾经一起练剑嬉闹的院子里,尴尬的意识到过去的日子再也回不来了。 

  袁尹檀退走之后,魏离才松开了一直紧握着郑渊的手。郑渊将自己的手从魏离的手心中抽出,却在那一瞬间看到魏离眼睛里从来没有过的哀痛。这种哀痛刺伤了郑渊的眼睛,让他忍不住落泪。 

  “小袁以前不是那么跟我说话的”,魏离低头看着空了的手掌,用一种极其倦怠的声音说:“现在连他也离开我啦。渊,我身边只有你了。” 

  下一刻他仿佛发现了自己的失态,神色恢复成冷峻严肃:“你等着吧,不出十年,不是魏灭齐,便是齐灭魏——你希望是哪一个?” 

  郑渊嗫嚅道:“我,当然希望殿下平安无事。” 

  魏离笑了:“可是郑国虽然表面向魏国俯首称臣,暗地里却一直同齐国交好,不是么。” 

  郑渊心中一凉,在魏离身边那么多年,他几乎忘记自己郑国质子的身份。不是他不想念故土家国,但他更愿意如这般陪着魏离,远远看着他做名垂青史的千古一帝。 

  然而,自己毕竟是郑国王公。长此下去,魏离身边心上只怕渐渐再没有他的位置。他开始明白为何袁尹檀永远只站在魏离的身后,恪守君臣之别。 

  郑渊默默凝视着身边的魏离。初识时候隐约的稚气已经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俊朗高贵的脸庞和犀利穿透的目光。天祺皇帝的身体好像秋风里的鸣蝉无可挽回的走向衰亡,而十八岁的太子离已经具有了一个帝王所应具备的全部素质。他冷静沉着的审视着广袤的国土以及千里之外不断崛起的齐国,即将成为中原土地上的下一个霸主。 

  他听到魏离说:“傻瓜,你哭什么。” 

  天祺十九年秋,郑渊得到了他入魏以来第二次正式离宫出游的机会,陪同太子及平乱侯一起观潮。璘霄城的名字由纵横魏国的璘霄江而来。璘霄江是魏国南北交通的主要依赖,也是魏国商贾得以如此发达的先天凭借。璘霄城位于璘霄江的入海口,由于江面湾外宽内窄、外深内浅呈喇叭口形,东海潮波传至该段江面时就被霍然抬高,形成特有的涌潮,在六国中为魏国所独有。每年八月十八,中秋刚过,便是观潮的最好时机。 

  璘霄江畔最为壮观的当属回头潮。为了加固海防,魏人在都城附近建有一条长达一里的拦河丁坝,咆哮而来的潮水遇到障碍后将被反射折回,猛烈撞击对面的堤坝,然后以泰山压顶之势翻卷回头,落到西进的逆流上,形成一排雪山,风驰电掣地向东回奔,声如狮吼,惊天动地,是为回头潮。 

  魏离那日里忽然提起,郑渊来魏国那么久,还没有去见识过天下奇观的涌潮。正巧时逢仲秋,是观潮的好日子,不如邀了小袁同去。能同魏离一起出宫游玩,郑渊为此开心了整整一周。这两年来天祺帝的病情反复不断,魏离一面要接手朝政,一面要服侍父皇尽显孝道,还要时时提防他按耐不住的兄弟叔父们窥视天子宝座。虽有袁尹檀在一旁鼎力相助,还是忙得几乎没有同郑渊说话的时间。现下他能抽身一同观潮,可见朝局已稳,郑渊终于不用再为他担忧费神。 

  然而到了观潮的日子,魏离却没有出现。独来袁尹檀悄声解释说,天祺帝昨夜里吐了血,今日一早太子便赶到青华殿去了。郑渊心下一沉,但想到离辛辛苦苦安排了这场郊游,便什么都没说跟着袁尹檀去了。 

  他们到的时候,岸边已挤满了黑压压的人。平乱侯身份尊贵,早被安排了最好的位置。那日不巧,正好逆风,潮水来得比往日迟些。郑渊同袁尹檀足足等了一个时辰,各怀心思沉默不语,谁也没发觉人群渐渐开始骚动。陪同的官员急急跑上前来,躬身道:“侯爷,公子,潮来了。” 

  郑渊极目望去,那江水甚为混浊,靠近岸边的地方皆是土样暗黄,只有在极远之处才显出比天空更深的蓝色来。就在海天交接的地方,出现一条隐约的白虹,远远看去好似静止不动。隔了一会儿才能辨认出那横江素练正不断向前推进,速度却十分缓慢。 

  又待得一会,隐约能够见到潮头白浪翻滚,耳边轰隆之声由远及近。这时候才发觉潮水行进疾速,转瞬已到眼前。随着浪尖被翻涌上来的,竟有长达数尺的白鱼,被激流震晕,甩上岸边沙地。滔天浊浪排空而来,雷霆万钧猛扑堤坝而去,身在近处的观潮人被都吓得尖叫四起惊慌逃窜。郑渊同袁尹檀坐在最高处,却也能感到一股呛人水汽扑面而来,似乎要将他拖带下去。 

  袁尹檀看出了他的紧张,轻拍他的手背以示安抚。郑渊心中一暖,但见巨浪在他的注视下冲上堤坝,飞溅起两三人高的潮头,响声震耳欲聋。而就在这时,不远处的魏宫里似乎也传来一声沉闷的钟响,夹杂在人们兴奋的欢叫声中被潮声吞噬。潮水迅速远离,观潮客们犹带惊色,郑渊忽然觉得胃部一阵痉挛,冷汗涔涔而下。他生怕袁尹檀看出端倪,转过头去却瞥见袁尹檀正昂首望向魏宫中鹤立鸡群的青华殿,若有所思。 

  回去的路上袁尹檀特意让郑渊与他同乘一辆马车。郑渊知道他一定也听到了刚才诡异的钟声:“刚才的钟声……” 

  “那是陛下驾崩的钟声。”袁尹檀面色不变,早已准备好了这个答案。 

  郑渊霎时面如死灰,他不清楚这对他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但确知他同魏离之间的一切都会因此面目全非。他本能的抗拒反驳:“不是的,那样的钟声按礼当是一百零八……” 

  “现在还不到时候。” 

  不等郑渊发问,袁尹檀继续缓缓道:“陛下驾崩之后,诸王都会以奔丧为名进入璘霄。现在太子尚未掌握京畿的所有兵马,因此,陛下还不能走。” 

  “那……” 

  “等太子殿下完全掌控璘霄之后,你就会听到那一百零八下钟。” 

  郑渊脸色惨白,那个准许他进入佐明殿,从而改变了他的一生的天祺帝死了。他的尸体被停放在魏宫某个不为人知的角落,不得入土为安。而令郑渊肠牵肚挂的魏离,此时正孤独的坐在已经属于他的青华殿里,承受所有悲哀和即将到来的荣耀。 

  郑渊良久才喃喃道:“这是离让你告诉我的吗?” 

  “太子殿下没有说。”袁尹檀温和的望着他:“但是,我想他希望你知道。” 

  第二断章:璃歆(一) 

  魏天祺十九年,即齐宣明二年,魏天祺帝崩于魏都璘霄,魏国诸王纷纷入京吊丧。魏太子离登基,称瑾鑫帝。瑾鑫帝继位后,以思念兄弟为名,动用京畿兵马将入京的王子魏远,魏遥,魏伦等强留璘霄数月,直到诸王子主动交出了亲军兵权,才得以重返封地。这以后,天祺帝的各个兄弟自觉岌岌可危,纷纷上书表明忠信,痛斥他人谋反之心,企图拉拢瑾鑫皇帝。魏离坐收渔利,趁机夺了诸位皇叔的兵权,广置田产接他们入璘霄颐养天年。在登基的第一年内,瑾鑫帝就成功收回了一直为魏国中央所患,从魏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