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们知道我回家后打开那本书看第一眼的时候是什么感觉吗?是眩晕!
仿佛我以前看的那些易理知识全部是错误的!我感觉自己的头脑一片混乱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有一天,我正在家里看那本书,忽然在我的头脑中出现了一个概念:快逃!
我急忙就带上那本书逃跑了
后来我跑到了郊区有一天我忽然又有了那样的感觉但是却又感觉到已经来不及了
于是我草草地化了下装,把自己打扮成一个老人的模样也就是你在那里看到那个样子
我看到你走远后就立即朝另外一个方向逃跑了
我这一逃就逃到了西南
为了仔细研究那本书,我后来就到了白云观当道士因为我偶尔断事如神、对道家理论研究比较透切,后来就当上了那里的观主
但是我一直都没有悟透那本书
直到有一天,我忽然想明白了一个问题:既然那本书是残本,那么就没有必要、也不可能把书中丢失的部分再找回来我于是便用《周易》和后天八卦反过来推演那些缺失的内容对此,我还特别运用了宋代邵雍的梅花易数和他推演《皇极经世》的方法
虽然我不知道方法正不正确,但是结果却让我恐惧到了极点
那本书在我的补充下得到了基本的完整但是,我却从此进入了妖魔的世界
我推演的每一件事情的时候都会有一种冲动,这种冲动太可怕了因为每当那时候我身边的人就会变成各色动物,我就有一种想杀戮他们并把他们变成自己的食物的感觉在我的眼中,那些食物比你现在摆在我面前的这些菜品还有诱惑力
幸好我多年学习道法,所以尚能克制自己否则我不知道会做出多少可怕的事情啊
我终于知道我父亲当年为什么会疯癫了我估计他也是看到了这本书的魔性了只不过我不知道他的感受和我有没有不同
‘找到它、毁掉它!’我记住了父亲的话虽然那本书对我有着极大的诱惑,但是我还是下决心按照我父亲的叮嘱去办
当我烧那本书的时候,我仿佛看到了地狱正在往下面塌陷,一股黑色的力量正把我往里面拉去
这时候东方他们正好来到了白云观
我看到了他们的魂魄正在进入观内
那股黑色的力量却忽然放弃了我
但是我却忽然发现我已经记不住多少《归藏》残本里面的内容了
可是从那以后我感觉自己的预测能力在忽然间增强了很多,我对《易经》里面那些以前感到模糊的东西也一下变得清晰了起来
也许《周易》是一本难读的天书,而《连山》和《归藏》却是《周易》的字典和钥匙吧这是我在后来悟到的
可是我不明白的是,我在来这里的路上特地卜了一卦但是为什么却没有算到这个地方等我们的人是你呢?”
樊华听完了他的讲述,在那里若有所思
不一会,他忽然从身上取出来了一本书
清云把那书拿过去一看,“《周易》?宋版的《周易》?难怪如此,难怪如此啊!”
樊华奇怪地问:“你什么意思啊?”
清云把书还给了他,说:“据说宋版的《周易》中,有少数是从邵雍手上流出来的这些《周易》书籍其中有一个特殊的功效,那就是如果把这书放到身边,别人是算不到这书的主人的情况的就好像这书具有屏蔽的作用一样”
正文 第十八章 先贤邵雍
更新时间:2009…10…3 17:49:26 本章字数:3072
我前面就听他说过邵雍这个人名,现在他又提到了这个人心里不禁有些好奇:“你说的那个邵雍是什么人?他难道也是个道士?”
樊华却替他作了回答:
“邵雍,字尧夫,谥号康节生于北宋真宗四年他虽然不象三国的诸葛孔明那样家喻户晓,但是,无论从才干和品德来讲,他都不亚于诸葛亮只不过,因为长期隐居,名字不被后人知道而已
少年时,邵雍就胸怀大志,发愤刻苦读书,于书无所不读据《宋史.邵雍传》记载:邵雍‘始为学,即坚苦自励,寒不炉,暑不扇,夜不就席者数年’后来,为了增长见识,他还游学四方,越黄河、过汾河,涉淮水、渡汉水,到过齐、鲁、宋、郑等各地,回来后,说道‘道在是矣’于是就不再云游当时有高人李挺之,见其好学不倦,就传授了他《河图》、《洛书》、《伏羲八卦》等易学秘奥以邵雍的聪颖才智,他融会贯通、妙悟自得,终于成为一代易学大师,风靡遐迩的鸿儒他形成了自己一套完整独特的宇宙观,对于天地运化、阴阳消长的规律了如指掌《宋史》记载道:他对于‘远而古今世变,微而走飞草木之性情’都能‘深造曲畅’,通达不惑,而且‘智虑绝人,遇事能前知’北宋理学的另一位始祖程颐说他:〃其心虚明,自能知之”于是,他著书立说,撰写了《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等著作共十余万言他认为历史是按照定数演化的他以他的先天易数,用元、会、运、世等概念来推算天地的演化和历史的循环对后世易学影响很大的《铁板神数》和《梅花心易》都是出于邵雍后人也尊称他为‘邵子’中年后,他淡泊名利,隐居洛阳,著书教学当时的名流学士,如富弼、司马光、吕公着等人都很敬重他曾集资为他买了一所园宅,题名为‘安乐窝’,邵雍也自号为〃安乐先生”他不仅学贯古今、奇才盖世,而且品德浑厚,待人至诚这使他远近驰名,所到之处士大夫们争先请他留宿,有人还把邵雍留宿过的地方,称为他的〃行窝”他在人们心中的威望可见一斑今天,熟悉邵雍及其作品的人已经不多了但在民间仍然流行着他所说过的一些警句比如,人们常说的:‘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一生之计在于勤’就是出自邵雍邵雍,这位遇事先知的奇才,对于后世的历史发展做出了惊人准确的预言,写下了他的传世之作--《梅花诗》,预言了他身后在中国发生的重大历史演变当然,和所有预言一样,他采用了很隐诲的语言并非很容易理解有的部份,如果不是懂得道学佛理的修炼人,是不易弄懂的
邵雍的神秘在于他每次的预测都是奇准
邵雍在世时便以‘遇事能前知’而名声在外有一次邵雍经过庭园观看梅花,看见梅花树上有二雀相争而坠地,便说:‘不动不占,不因事不占,今二雀争枝坠地,怪也’因为当时是辰年十二月十七日申时,便推断明晚会有女子来折花,园丁会误以为是贼而前来驱赶,女子惊惶摔倒,伤及大腿,然而不严重后来果如其言还有一个故事,是在一个冬天的傍晚酉时(也就是六点钟前后),邵雍正在炉边烤火,忽听有人敲门,先敲了一声,接着连敲五声,来人说是要借东西于是,邵雍应运起了一卦,上卦为乾,下卦为巽变爻为四爻,因而本、互变卦中有三个乾,从中断定是邻居来借斧头邵雍说出结果后,儿子不相信,打开门一问,来人果然是来借斧头的
下面这个故事却是他儿子讲的据说一天夜晚,邵雍与儿子伯温来天津侨商赏月正当忘情的时候,忽然阴风四起,仰望天空,黑云遮月不一会儿云中传来杜鹃的叫声这杜鹃鸟可不像百灵鸟那样叫得动听,自古有“杜鹃滴血”的说法,说是杜鹃鸣叫,声音凄惨,常常叫得嘴中滴血今日听来,果真让人撕心裂肺,凄苦难当,连那洛河流水也似有呜咽之声邵雍见状,眉头紧锁,忧心忡忡伯温问道:‘父亲,您的心情为何如此沉重?’邵雍说:‘杜鹃是南方之鸟,洛阳过去没有,今日飞来,天下将乱呀!’伯温不解地问:‘为什么?’邵雍说:‘《春秋》上讲‘六鷁(古书上说的一种水鸟)退飞,鸲鹆(即八哥)来巢,气使之也’禽鸟之类先天气而行,今杜鹃飞来北方,说明地气将自南而北’伯温又问:‘地气自南而北,天下就会大乱吗?’邵雍说:‘根据往日经验,天下将治,地气自北而南,将乱地气自南而北几年以后,我大宋有灾难’伯温担心地说:‘那么哪里可避乱?’邵雍告诉他:‘蜀地可避乱’宣和末年,伯温率领全家迁往西蜀,幸免于金国南侵之乱后人都称说:‘邵康节闻鹃声而知天下将乱’”
清云很诧异,问:“你对邵雍还很有研究的啊”
樊华笑了笑,说:“研究谈不上正是因为你那件事情让我对这方面的知识产生了兴趣所以多年来我读了很多这方面的书籍可惜我对这些东西没有悟性,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而已”
“你那本宋版的《周易》从什么地方来的?”清云对那本书很有兴趣
“偷的”樊华的回答却出乎我们的意料“我在东南亚的时候碰到了一位法国人,有一天他把那书拿到一家古董店去请那老板估价那老板看了大惊,说:‘这可是宋版的《周易》啊你从什么地方得到的?’那法国人说是他家祖传下来的,据说是他祖辈在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从圆明园那里得到的我当时就在那古董店里我听了那法国人说了这书的来历心里就很气愤,于是我就悄悄地跟着那法国人找到了他的住处当天晚上我就去把这书偷了出来最近几天我闲来无事,就把这书拿出来看看没想到这书还有那种功效,不然的话我今天还可能见不到你了”
“你准备怎么样处置我?”清云又问
“嗨!书已经被你烧了事情也过了这么久了我还能拿你怎么样?其实今天请你们来还有另外一件事情”他说着看了我一眼“我听小军说了你们在飞机上地事情所以就想见见你们虽然我已经退休了也基本上脱离了那些秘密但是我知道我以前所服务地那个组织是很需要你们这样地人地所以我想请你们加入那个组织”
我来之前就有了这样地预感现在听他当面像我们提了出来我就按照早就想好了地话回绝他说:“我是不可能加入任何组织地因为我还有很多自己地事情要做而且我这人不喜欢受人管即使你们强行让我加入我反倒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