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隐身新娘-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站在林荫道上等着马车出发的都是些对婚礼感到好奇的妇女和年轻姑娘。看来明天在大教堂举行的盛大婚礼会吸引更多人,他们都想向罗特利契家表示应有的尊敬。
  两辆马车驶出大门,拐个弯,沿着巴蒂亚尼堤岸,经过米洛契王子路,拉蒂斯拉斯路,最后停在市政府的铁栅栏前面。
  李斯兹广场和市政府的大院里挤满了看热闹的人。是以前出现的情景吸引他们来的?……他们是否想看看婚礼上是不是又会出现新的怪现象?
  马车驶进市政府大院,停在台阶前。
  米拉小姐由医生扶着,罗特利契夫人挽着纳芒法官,还有玛克、哈拉朗上尉、阿尔姆加德中尉和我走下马车,在市政厅里就座。大厅里嵌着彩色玻璃窗,墙壁上镶着昂贵的雕刻壁画,中间那张大桌子的两端摆放着两个精致华美的大花篮,厅里光线充足。
  罗特利契先生及夫人以新娘父母的身份坐在主婚人的两旁,对面椅子上玛克和米拉、罗特利契相伴而坐,然后是四位证婚人,纳芒法官、哈拉朗上尉在右边,阿尔姆加德中尉和我在左边。
  司仪宣布拉兹城的总督驾到,他要亲自主持这一结婚仪式。他进来时,所有人都起立表示迎接。
  总督站在桌前,问父母是否同意把女儿许配给玛克·维达尔,罗特利契先生和夫人回答愿意。他没问玛克,因为玛克和我是男方家庭的唯一代表。
  然后他问未婚夫妇:
  “玛克·维达尔先生,您是否愿意娶米拉·罗特利契为妻?”
  “我愿意!”
  “米拉·罗特利契小姐,您是否愿意嫁给玛克·维达尔?……”
  “我愿意!”
  总督以法律的名义,宣读了条文,庄严宣告两人结为夫妻。
  婚礼就这样简单地结束了。没有任何意外来扰乱这个仪式(尽管不祥的阴云时常掠过我的心头),婚姻注册处的官员宣读的签字的结婚证书也没有被撕毁,新郎新娘和证婚人手中的笔也没有被夺走。
  显然,威廉·斯托里茨不在拉兹。如果他在斯普伦贝格,他就呆在那边讨好他的国胞吧!
  现在,玛克·维达尔与米拉·罗特利契在世人前结为夫妻,明天,他们将在上帝面前宣誓。
       
  第十二章
  5月15日到了。大家曾望眼欲穿,盼望它的到来,仿佛它永远不会来临似的!
  我们终于等到了5月15日这天,再过几小时,宗教婚礼将在拉兹大教堂里举行。
  如果说十来天前发生的怪事还在我们心中留下些许担忧,在世俗婚礼结束后,这些担忧全都一扫而光。出现在罗特利契家客厅里的怪事,没有在市政府上演。
  我一大早就起床了。玛克比我还早。他走进我的房间时,我还没有穿好衣服。
  他已经穿上新郎礼服,跟丧服一样是全黑的,这是上流社会绅士们的时髦打扮,男人们的庄严肃穆的穿着与花枝招展的女人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玛克容光焕发,脸上没有一丝愁容。
  他激动地拥抱我,我也紧紧地抱住他。
  “亲爱的亨利,”他对我说,“嘱咐我提醒您……”
  “婚礼今天举行!”我笑着说,“哈,告诉她,既然我准时到了市政府,我也会准时参加教堂的婚礼!昨天,我甚至把表放在钟架上!你呢,亲爱的玛克,别让人久等哟!……要知道,今天你可是主角,必不可缺!……没有你,婚礼可无法举行!”
  他离开后,我赶忙梳洗完毕,此时刚刚早晨9点。
  我们在医生家会合。礼车应从这里出发。为了兑现我准备到达的诺言,我很早就到了,这使新娘子眉开眼笑。我在客厅里等待着。
  前日在市政府出席婚礼的人陆续到来——鉴于此庄严的场合,不如称之为要人吧——这次全都精心打扮:黑色的礼服,黑色的背心,黑色长裤,纯粹的巴黎风格,不带丝毫马扎尔民族服饰的特色。别在钮扣孔上的简单饰物熠熠生辉:玛克戴上了玫瑰花形勋章,医生和法官佩戴奥地利、匈牙利的胸饰,两名军官的威武的边防制服上别着十字勋章和奖章,我只简单地插了一根红色饰带。
  米拉·罗特利契,我何不称她米拉·维达尔,既然他们已由尘世的纽带联结在一起,——米拉,身穿洁白的曳地的波纹绸长裙,绣着橘黄色橙花的短上衣。整个打扮令人赏心悦目。胸侧别着新娘花束,迷人的金发上戴着新娘花冠,花冠上的白色珠罗纱垂下来。这个花冠是我兄弟替她找回来的,她不愿意更换。
  她和打扮得雍容华贵的母亲一同走进客厅,她向我走来,伸出双手,我带着兄长般的怜爱紧握住她的手。
  “啊!哥哥,我多么快活啊!”
  痛苦的日子一去不返,这个真正的家庭承受的煎熬已经过去了,甚至不留一丝痕迹!连哈拉朗上尉也好像忘记了一切,他握紧我的手,说:
  “不……不要去想那些事了!”
  这天的日程安排得到大家一致同意:9点45出发去教堂,拉兹城的总督、达官显贵聚集在那里等待婚夫妇的到来。婚礼弥撒和圣米歇尔的圣器室签订婚约后,便是相互介绍与祝贺。然后回家举办午宴,估计有五十来位客人。夜晚,在住宅里举行盛大的晚会,已发出了200多份邀请函。
  两轮马车仍按前一天那样分配,第一辆车上有新娘、医生、罗特利契夫人和纳芒法官;第二辆车坐着玛克和另外三位证婚人。从教堂回来时,玛克和米拉·罗特利契将乘坐同一辆马车。将另外派人接那些参加婚礼仪仗队的人。
  斯泰帕克先生也采取了措施,以便维持秩序,因为肯定那时人们将会蜂拥到教堂和圣米歇尔广场上。
  9点45分,马车出发,沿巴蒂亚尼河堤前进,穿过马扎尔广场,经米洛契王子街进入拉兹最漂亮的住宅区。
  天气晴朗,5月阳光明媚。行人成群结队沿人行道涌向教堂。所有的目光,充满喜爱和羡慕,都投入第一辆马车中的年轻新娘。我看到亲爱的玛克也在此列。从马车窗户里,可以瞥见一张张笑脸,祝贺声从四面八方涌来,令人迎不瑕接。
  “我相信,”我说,“这座城市必将留给我美好的回忆!”
  “匈牙利人通过您向他们喜爱的法国表示敬意,维达尔先生,”阿尔姆加德中尉对我说,“这门婚事能使一名法国人跨入罗特利契家庭,他们为此感到由衷的高兴与祝福。”
  临近广场时,乌车行进困难,走得十分缓慢。
  从教堂的钟楼里飘出欢快的钟声,东风吹拂,空气中留下它微微的颤音。快到10点时,警钟楼上又响起悦耳的钟声,那高亢的音符飞进米歇尔教堂嘹亮的钟声里。
  我们到了广场。我看见两旁的拱廊下整整齐齐地排放着派出迎接客人的马车。
  教堂正门大开。当我们乘坐的两辆马车停在台阶下时,正好十点过五分。
  罗特利契医生第一个下车,然后米拉扶着他的胳膊走下来。纳芒先生扶着罗特利契夫人。我们也随玛克下了车,穿过广场上密集的人群,走进教堂。
  这时,教堂内大管风琴奏响了匈牙利作曲家孔扎施谱写的婚礼进行曲。
  那个时代的匈牙利有条礼拜仪式的规定(这在其他天主教国家是没有的);婚礼弥撒完后,再举行婚配降福之礼。看上去,不像是夫妇,应该是未婚男女参加典礼。先作弥撒,再行婚配。
  玛克和米拉走向祭坛前面,坐在为他们准备的两把椅子上;父母和证婚人各自在他们身后就坐。
  所有的座位、唱经台、祷告席都坐满了人,来宾有总督大人、政府官员、军官、法官、亲朋好友及工商界知名人士。祷告席上为花枝招展的太太们特备了座位。教堂里座无虚席。
  唱经台是13世纪建造的杰作。它的铁栅栏后面挤满了看热闹的人。那些无法靠近栅栏边的人,就站在大殿中央,大殿里早就没有空位了。
  大殿的耳堂、边道,甚至台阶上都是人群攒动。这群人里妇女占大多数,目光能隐隐约约瞥见一些女人穿着典型的马扎尔服装。
  难道这些善良的女市民或农家女还念念不忘曾搅得满城风雨的怪事,她们来教堂是为了重睹那一切吗?……不,显然不会,只要她们稍微把此事归于魔鬼作祟,但在教堂里,它们可不能胡作非为。难道上帝的神威不足以令魔鬼畏而止步吗?
  唱诗台的右边传来一阵骚动。人群让开一条道,让本堂神父、副祭、副助祭、教堂执事和唱诗班的孩子们进来。
  本堂神父站在祭台前的台阶上,鞠一躬,唱了“入祭文”的开头几句。这时,唱诗班的成员开始唱祷文。
  米拉跪在拜坛的垫子上,头低垂,虚诚地祈祷。玛克站在她身边,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她。
  弥撒排场宏大,天主教堂在进行这种庄严的仪式时总免不了讲究这些排场。管风琴一会儿奏响赞美歌,一会奏响合唱曲,琴声悠扬,飘扬在教堂的穹顶上。
  大殿上时而传来嗡嗡的人声,挪动椅子的吱嘎声,座位跃翻的响声,还有教堂里的警官来来回回巡查的脚步声,他们负责大殿的整条通道畅通无阻。
  平常,教堂内总是笼罩在若隐若现的微光里,人们的灵魂仿佛沐浴在浓郁的宗教气氛中。从古老的彩绘大玻璃(上面绘制着《圣经》中的人物侧像),从早期的尖顶风格的狭窄的窗户里,从侧面的玻璃壁透进来一缕闪烁不定的光线。只要天气稍微阴沉下来,大殿、侧道及后殿就变暗了,祭坛上烛光的火舌在这种神秘的幽暗中闪烁跳动。
  今天教堂里又是另一番景象。阳光灿烂,映红了东窗和耳窗的圆花圈。一束阳光穿过后殿的窗洞,直落在悬挂在大殿柱子间的讲台上,映亮了用巨肩托着讲台的大力神苦恼的脸庞。
  铃声响起,全体起立。一阵乱哄哄的嘈杂声过后,大家鸦雀无声,静听着执事用单调的声音朗诵圣马蒂安的福音书。
  然后,本堂神父转过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