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韭砝罹奥月穑�
“卑职惭愧!”李景略面露愧色的朝李世民拱手一拜,说道,“难得殿下居然还认得卑职……”
颜真卿呵呵地笑道:“景略,你有何可惭愧的?难得你一腔正义热忱,宁愿弃官也不跟随李怀光受了朱地诱惑。不过,也好在汉王殿下力挽狂澜,让李怀光迷途知返悬崖勒马了。要不然,此刻的长安还不知道是何境况,大唐的命运也未可知啊!”
李景略也道:“所以,卑职才惭愧得无地自容,只好今日托了老太师这条门路,来给汉王殿下登门赔罪了。相比于殿下的不言放弃勇于承担责任,卑职当日的弃官行为就像是胆怯的懦夫,实在令人不耻。更何况……卑职之前曾对殿下多有腹诽,今日特意前来请罪。”
“腹诽?”李世民哈哈的大笑起来,“景略,你也太小看我李谊了吧!这等事情我如果都会揣度记恨,还不早早气闷而死了?像你这样忠贞不二的忠臣,正是我大唐眼下正缺少的人材么!”
颜真卿笑呵呵的说道:“李景略,是武周朝时投诚的契丹名将李楷固的后人。其父李承悦,曾任檀州刺史、密云军使。他也算是军旅世家的仕门子弟。而且以老巧对他的了解,李景略,可我大唐难得的儒帅啊!”
李景略惶然道:“老太师切勿谬赞!”
颜真卿抚着亮白的长须哈哈大笑起来:“老朽也是带过兵的人,向来喜欢有话直说。汉王殿下,实不相瞒,杜黄裳与李景略,都是老朽的门生。内举不避亲,老朽今日就将这二位才俊推荐给汉王,让他们二人在汉王麾下效力!”
李世民一听,顿时大喜过望,连忙说道:“先生正是雪中送炭哪!汉王府重建不久,正当用人之际,大唐也更是急缺人材。杜黄裳、李景略,你们二人,来得正是时候啊!”
颜真卿乐不可吱的哈哈大笑:“这可真是各得其美、恰到好处啊!”
杜黄裳与李景略也各自面露喜色,齐齐拱手拜道:“拜见汉王殿下,拜见主公!”
在一旁安静了许久的李勉也笑了起来,说道:“老太师,话都让你说完了,老朽倒像是成了陪衬。汉王,老朽今日也引荐一个人材给你,就是我身边的这员猛将。此人名唤唐汉臣,是跟随我多年出身入死的忠勇大将。老朽老迈无用,留他在身边就是浪费人材,更怕耽误了他的前程。于是便将他引荐给殿下了!”
“唐汉臣?”李世民微眯了一下眼睛,看着这个凛凛一躯的威猛汉子,点头微笑道:“好名字!”
每30张推荐票加更一章,大家投票吧!!
网友上传章节 第150章 有钱好办事〖爆发中第二更〗
更新时间:2008…8…22 23:12:19 本章字数:4622
每30张推荐票加更一章,爆发进行中……大家投票顶起!
…好,马上就张罗着人给杜黄裳、李景略和唐汉臣等人安排住处。杜黄裳从朔方调回后,在长安任小吏,自己带了妻儿前来有个住处,汉王府里只要个临时歇脚的地方即可。李景略和唐汉臣,则是举家住进了汉王府。东厢院王府属衙住所那边,顿时变得热闹起来。
李世民也正好有些问题想要请教颜真卿和李勉,于是趁杜黄裳等人去整理居所的时候,将他二老请了过来。
李世民发问道:“刚刚学生进宫见皇帝,又领了一道皇命,感觉颇为棘手。想请教二位先生的意见。”
“何事?”颜真卿和李勉一起问。
“是关于粮价飞涨的事情。”李世民说道,“二位先生想必也是肯定知道了,近日长安粮价飞涨,已到斗米八十钱,而且估计还会要涨。照这样下去,长安就会陷入混乱,民不聊生。皇帝怀疑这其中有奸人作梗,于是将案子交给学生来查。可是现在,一切茫无头绪,而且学生感觉,这其中……煞是有些诡异。”
颜真卿拧起了眉头,说道:“这件事情,老夫也留意许久了,的确有些不太正常。长安这个地方,虽然向来物价较贵,但一向还算稳定。毕竟是天子脚下,一般无人敢于作祟。可是这一回,物价如此飞涨,显然是有大人物从中作梗。要么是想发国难财,要么,就是另有所图。殿下,是该小心才是。”
李勉叹了一口气说道:“要不是老夫失了汴州,关内也不会陷入这般境地了。”
“玄卿公何必自责?”颜真卿说道。“当时汴州被围,外无援兵内无粮草,贼寇李希烈又凶玩暴戾地以杀害平民为威胁,让你献城投降。那种情况下,你弃城而走,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皇帝也未就此事而责怪你么。”
李勉则是摇头叹息。
颜真卿略作了一番思索,然后突然一醒神。说道:“殿下,老夫倒是可以给你指一个法子,就是不知道灵不灵光。”
李世民马上接道:“请先生赐教!”
颜真卿说道:“在长安这个地方,想要经商,如果没有官府或是贵人支持。是难以做大的。吴仲孺号称长安首富,对商界的事情,必然知道许多内幕,殿下何不去问问他?”
“吴仲孺?”李世民疑惑道,“他身为端王傅。虽是闲官,但也是三品大员,莫非也是商人?”
“呵呵。吴仲孺何等人,自然不会自甘堕落、明目张胆的去经商。”颜真卿笑道,“商人在我大唐是没有地位的,就算家资巨万奢福无比,也一样遭到歧视被人瞧不起。吴仲孺有了一个三品官衔做幌子,再加上妻舅家世的显赫门庭,外人自然就不会瞧不起他了。只不过,暗底里。他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商人。只不过,他也不是一般地商人。。1@6@K@小说网。我大唐实行盐铁专卖,由朝廷统一调配。吴仲孺,则是关内盐号总商头,朝廷钦点的官盐商户。大唐的官盐从全国各个盐井里运到关内。再由关内盐号调拨到其他各地。虽然利润低微,但是用量何其巨大。收入何等稳定。可以这样说,几乎我大唐的每一个人,每天都在给他吴仲孺献上收成。殿下你说说,他吴仲孺还能不成为长安首富吗?”
“原来是这样……”李世民恍然大悟,“原来他吴仲孺,是典型的官商、朝廷钦点的盐号总头!”
“对呀!”颜真卿笑呵呵的说道,“所以,吴仲孺经商,根本不必费多大脑筋,只要坐等着收钱就行了。而且他地商号遍布全天下,各个节度使、蕃王甚至是反臣,都要买他几分面子,不然就有可能没了盐吃。与此同时,他又授意并支持几个远访亲戚,开起了长安最有名的商行钱庄永业柜坊。据老夫所闻,永业柜坊里接纳的大唐各地商户存入的流通资金,其数量之巨……足以让国库汗颜无比!用富可敌国来形容吴仲孺,那简直就是在贬低他了。”
李世民心中暗自惊叹:好一个吴仲孺,家底居然雄厚到了这等地步!经商是容易谋利,但通常也被人瞧不起,没有身份。但经商经到他这份上,不仅富可敌国,更加名声显赫,当属独一无二了。郭子仪的女婿,果然有一手啊!
说到这里,颜真卿却是呵呵地笑起来:“说来,老夫还没有恭贺殿下呢!昨日夜间,吴仲孺夜访老夫,说起了殿下与他女儿的婚事,要请老夫来做媒。殿下,这可真是天大的好事啊,老夫就等着喝你那杯喜酒,你可以抓紧时间哪!老夫快八十的人了,说不定什么时候一觉就睡死了,你可要早早定好了日子,别吝啬这杯喜酒啊!”
李勉也笑了起来:“是啊殿下,我们这两个老鬼,加起来都一百五十岁了,难得再喝一回喜酒。殿下的大喜事,可得抓紧给办了。”
李世民也笑了起来:“这件事情,还要等皇帝地旨意呢。劳烦老太师做媒,学生真是惶恐!许多的琐事,还要麻烦先生了。”
“无妨、无妨!这等好事,老夫倒是乐意天天都有得忙。”颜真卿笑呵呵的说道,“不过殿下,婚事固然喜庆,但老夫更高兴地是,殿下与吴家联姻,却是好处无限
李世民略自笑了一笑,也不答话。颜真卿与李勉则是心照不宣的对视了一眼,乐呵呵的笑了起来。
颜真卿继续说道:“殿下要追查粮食案,老夫奉劝你一条:谨小慎微,不可深究。以老夫的直觉来看,这件事情如果当真有人从中作梗,那便绝不简单。只要能解决眼前的粮荒,殿下倒是没必要太过深究,唯恐惹上不必要的麻烦。汉王府如今正在成长壮大之中。但同时也还很脆弱,殿下还是要小心才是……”
“嗯,学生记住了……”李世民朝颜真卿拱手拜了一拜,心中思索道:看来,老而持重的颜真卿,与我心中的预感倒是不谋而合。粮价飞涨,这件事情必然不会简单;幕后如果有主使。必定会有大来头。稍有不慎引火上身,也不是没有可能地。眼下汉王府虽然名声雀起威风无限,但毕竟根基尚浅羽翼未丰,如果有人联合起来刻意下阴招,也是很容易被整垮地。
长安这个地方。皇亲国戚、达官显官、仕人豪门多如牛毛,而且他们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盘根错节。得罪一个,就有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汉王府得罪太多人,就极有可能被人排挤,从此再无立锥之地。
对于这一点。位居皇权二十余年、深知其中厉害的李世民,心里是认识得相当清楚的。任何时候、任何人包括皇帝,都不能离了仕族豪门地支持。否则就会变成孤家寡人势单力薄。这是皇权政治里默认的铁地规律!
至于如何追查粮税一案,李世民心中也有了一个大概地思路:先去找吴仲孺问问线索,视情况而定,最后追查到一个什么程度。
稍后不久,李世民送走了颜真卿与李勉二老,稍略交待了一下府里的事情,就带着高固和郭钢这两个随从,坐上马车不露形迹的去找吴仲孺了。
不巧的是。吴仲孺恰巧出门到西市盐号办事去了,便由管家和夫人接待了他们。吴夫人,也就是郭子仪的女儿郭氏,是典型地名门闺秀,出身高贵而有涵养。从她的表现来看。这个未来岳母,对汉王也是相当的满意。不久以后。吴仲孺才被家人从西市上请了回来。
到这时候为止,李世民算是见过吴家二老了。从吴夫人的表现来看,他这个准女婿,算是成功的过了关。吴仲孺也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