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道即巅峰,这样的故事确实非常吸引人的眼球。
和国外媒体们相比,国内的媒体就不管那么多了,他们就等着试玩会的开始。
他们之前也参加了gta6的试玩会,此时还是有一些担心的。在他们看来gta6的品质确实出色,怕罪恶之城在两者对比下有一些明显的不足之处。
短短的几分钟里,这些国内的游戏媒体已经在社交平台上完成了一轮刷屏。
“罪恶之城的媒体试玩会即将开始,现在已经有大量的媒体聚集到了未来绿洲的展台,我们还遇到了不少知名业内人士。”
“罪恶之城的试玩会人气非常高,几乎所有媒体都来了。”
“在试玩会结束之后,我们会第一时间发回相关的消息!”
万里之外,大量国内玩家刷着网页或者手机,等待着媒体发回来的消息。包括一些游戏媒体的留守人员,现在也等待着最新的消息,除了自家人员的消息之外,国外媒体的发布的内容也是他们关注的重点。
试玩会开始之后,媒体们传回消息的频率要低了一些。
大约二十分钟之后,玩家从海外的社交媒体上发现了第一则关于罪恶之城试玩的消息,消息来源是ign的编辑汤姆逊。
“我的天,这是我从未见过的开放世界,请原谅我现在无法很好的组织语言来形容,我想今晚对于我来说是一个不眠之夜了,请各位等待我的长篇报道。”
汤姆逊作为ign的编辑,他发出的消息毫无疑问是备受玩家关注的,这个报道瞬间被搬运到了各大论坛,无数人转载了这则消息。
没有什么实际的内容,只有单纯的赞叹,不过这种赞叹放在汤姆逊的身上就显得十分难能可贵了。
要知道汤姆逊对于游戏的是比较严格的,作为ign的老牌编辑,他做游戏评测和打分的时候,算是比较严苛客观的,很少会用这种赞叹词。
几分钟之后,各种消息大量涌现。
来自gs的编辑施密特写了一条非常简短的推特:“他们不仅给了次世代游戏画面一个新的标准,同时也赋予了开放世界新的意义。”
gi的编辑阿曼达也几乎同时发推,她的推特更加简短,只有短短的一句话。
“未来背景下的未来游戏。”
其他大大小小的参加了试玩会的媒体也纷纷发表了他们的感想。
“gta5定义了城市背景下的开放世界,现在轮到罪恶之城了。”
“半个小时之前,我还沉浸在gta6的罪恶都市和南美风情之中,但是半个小时之后,我现在满脑子只有罪恶之城里的一切。”
“苏离在发布会上的话没有半点的虚言,甚至还有所保留,罪恶之城比我们想象的更加出色。”
“未来绿洲的第一款3a大作会将他们带上一个新的高度。”
这个时候,国内一些游戏媒体反而吹得没有这些海外媒体这么厉害了,这些海外媒体的游戏编辑,吹起来的时候真的很有文采。
现在媒体们还来不及把详细的体会和游戏细节整理出来,玩家们都心痒的等待着这些媒体的长评。
e3大展的第一天,罪恶之城的黑马本色显露无疑。
第171章 不只有游戏()
当地时间的晚上,各大媒体的相关长篇报道相继出炉,经历了好几场的媒体试玩或者公开试玩,他们都有太多的东西想要和玩家们分享了。
一些万众期待的大作收获了媒体们的青睐,无论是试玩人气,还是之后的报道数量都非常的多。
而关于罪恶之城的各种长篇报道,在数量上也足以和那些大作媲美了,那些老牌媒体的编辑们都针对罪恶之城发布了他们的长篇报道。
汤姆逊的长文如约而至,他同玩家们分享了他的试玩体验。
“我一直在关注未来绿洲,从他们的第一款游戏失落秘境开始,我就开始关注他们。我体验他们的每一款游戏,每一次都让我有新奇的体验。”
“未来绿洲这些年的每一款作品,都致力寻找开放世界这个词的真正意义。他们试图从泛滥的沙盒游戏,寻找出一条全新的道路。”
“失落秘境里的开放式的荒野世界,阴影秘闻中和剧情融为一体的开放世界,或者三国中不断变化的动态世界,他们一直在寻找开放世界最好的表现方式。”
“在罪恶之城里,当未来绿洲把场景局限在了城市之中的时候,他们对开放世界进行了重新的思考,也给出了一个全新的答案,也许是最本质的答案,那就是让这个世界,变得像是真的。”
“未来绿洲在罪恶之城里做到了一个集大成,罪恶之城包含了之前未来绿洲的所有游戏的亮点,在融汇之后给玩家带来了全新的体验。”
汤姆逊用这样一段开场白为他的长文开头,作为一个以严格著称的游戏编辑,汤姆逊很少使用抒情的语气,通常都是一板一眼的分析着游戏的内容。
但是在这篇长文里,汤姆逊很难得的用了一些情绪化的语句,来讲述罪恶之城带给他的奇妙体验。
罪恶之城在媒体试玩会之后,未来绿洲也向所有参加e3的玩家开放了公开的游戏试玩。不过玩家带来的消息,肯定就没有媒体那样的细致,体验的时间也有很大的差距。
e3的第一天的主角有很多,以至于这些游戏媒体在给自己的网站新闻页面排版的时候都遇到了不小的问题。
大新闻那么多,版面这么有限,把那些新闻放在最显眼的位置,把那些新闻塞到犄角旮旯里,就让这些编辑们头疼了。
国内的媒体到没有这种烦恼了,毫无疑问,未来绿洲和罪恶之城的相关消息就放在了最显眼的位置,各种大图横幅,头版头条,颇有牌面。
毕竟国内媒体都把未来绿洲当做自家人,其他的大牌在自家人面前也只能往后靠一靠了。
国外的媒体则就要为难一些了,至少头版给谁就值得细细思量一下。
横空出世的黑马,底蕴深厚的老牌豪强,具备颠覆意义的新作,期待多年的人气系列,每一个对比都突出了这些编辑的为难。
不同的媒体有不同的选择和倾向性,不过无论哪个游戏媒体,都把未来绿洲和罪恶之城的相关新闻放在了非常显眼的位置上,或是热门新闻的栏目里。
部门媒体还紧急开设了关于罪恶之城的子专题,未来绿洲这会儿也享受了一下业内巨头的待遇。
e3进行到第二天的时候,汤姆逊又忙里偷闲的溜达到了未来绿洲的展台。
他今天是想更加深入的了解一下罪恶之城的相关内容,或者找苏离做一个相关的采访。
作为游戏界最知名的媒体之一,ign这一次向e3派出了很多人,大量的游戏编辑分布在会场当中,这也让汤姆逊有更多的经历去深入追逐一下他比较感兴趣的内容。
现在,未来绿洲的罪恶之城就是他最感兴趣的内容了,因此他在展会的第二天又杀上了门。
汤姆逊在未来绿洲的展厅里又转悠了一下,和昨天一样,未来绿洲的展台这里依旧有很多的玩家到场,罪恶之城的试玩今天依旧开放,余温不减。
在转悠的时候,汤姆逊在展厅里发现了之前没有注意到的一些东西。昨天把目光都集中在了罪恶之城上,没有关注到未来绿洲的这个展台里除了游戏相关的展出之外,还有一个技术展示区。
现在技术展示区里,他看到了不少熟面孔,大多是一些业内的开发者,同时他也发现了未来绿洲现在的技术总监阿兰森道尔的身影。
他有些惊讶,未来绿洲的技术展示区竟然围了这么多的人,毕竟这种技术展示对于玩家的吸引力并不是很大,他们更喜欢有趣的玩意儿。
汤姆逊此时也好奇地走了上去,他想看看未来绿洲的技术展示有没有什么值得报道的东西,现在未来绿洲给他的感觉,就是这家公司确实有非常不错的技术力。
对于游戏界的新星来说,靠技术取胜是非常非常难得的,毕竟能够在游戏界异军突起的一些公司或者制作团队,大多是靠创意取胜的,或者抓住了市场的空白。
比起游戏展区,技术展示区的面积要小一些,他发现有好几位开发者围在阿兰森道尔的身旁,而这位未来绿洲的技术总监正给他们讲解着一些内容,时不时的在电脑上做一下演示。
汤姆逊悄悄走了过去,在那些用于展示的屏幕上,他看到了英文的oasis的字样。
这是在介绍游戏引擎吗?
在罪恶之城的宣传片里,宣传片的末尾倒是有一行字,说明这款游戏是用oasis引擎制作的,这也是未来绿洲的自研引擎。
汤姆逊不是相关的专业人士,不过在游戏圈混迹了多年,多少还是知道一些概念的。阿兰森道尔现在做的演示,好像是游戏里的一些物理效果的实现演示。
就在汤姆逊看着相关的演示,从展厅了找了一些材料正在研究的时候,他突然发现自己周围好像变得拥挤了一些。
他抬头一看,觉得周围的人比起刚才要多了许多。
而且似乎有更多的人走了进来。
看他们的打扮和发型,99%应该是游戏开发者,特征十足。
很快,汤姆逊还从这些人里,找到了几位熟知的游戏公司的管理层人士,部门主管之类的人物。
他们都围向了位于技术展示区中央的技术总监阿兰森道尔。
汤姆逊皱了皱眉,觉得事情并不简单。
第172章 真正的颠覆()
汤姆逊发现自己周围的大佬数量越来越多了,就在几分钟之后,之前和苏离谈笑风生的ms的xbox部门主管史蒂芬现在也来到了这里,看他这样子应该是急忙赶过来的。
史蒂芬的出现,让汤姆逊知道,这里发生的事情绝对不简单。看来这个技术展示区肯定有什么秘密。
汤姆逊不是专业人士,他对于游戏引擎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