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怒而去,曰:莫若快餐之泡菜大肉爽口!
呜呼!客不知,“月影照纱窗”之要,毋在汤清而味绝,鸡用五只,汤需三吊,而所得仅一盅,费时费功,非庖者不知也。
凡千古名菜者,皆需慢工细品,方得回味无穷。如“千里莼羹”,若不知张翰见秋风起而思吴郡莼鲈之美,岂非一“野菜汤”而!
愚虽不敢自比淮扬名厨,然则亦不以泡菜大肉者同也!
扑街之书,得白银盟赏,无以为谢,潦草开一单章,不知所云。
第523章 哪个王孙得自由()
旧年的最后一个工作日,也是胡杏在刑侦队上班的最后一天了。
明天就是除夕,她要陪母亲去外公家的庄园过年,然后在夏家一众长辈亲切的谈笑风生中,接手他们给她安排好的家族生意。
这样的场合她不止一次参加过,却从没想到临到自己的时候,心里竟有这么多的惆怅和无奈。
商场对她来说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
熟悉的是吴中乃至申州的所有达官显贵、社会名流的样子,她从小喊着他们叔伯姨婶,亲切如自家人。他们的子女与她同辈,大多是名校出身的青年才俊,整天打着高尔夫、开着超跑,开口闭口都是几个亿的生意,和她完全没有半点交集,却全都把她当成一个圈子的人,女的亲密地和她称姐道妹,男的不是热烈追求就是假装红颜知己。
陌生的是她从来没有真正做过生意,对于商场的种种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好不适应。即使母亲经常带着她出席各种生意场合,亲眼见着她们谈判、签合同、剪彩、开庆功酒,她却像个课堂上开小差的学生,完全不知道老师在讲什么,似乎忘了自己终要面临大考的一天。
她不喜欢那种见面不由心的应酬,三句话里两句半要靠猜才能明白意思,剩下半句还是虚情假意的客套话。
其实以她的性格也不适合在刑侦队工作。她虽也有着大家闺秀的乖巧一面,却是个有话就说的直性子,凡事想得浅,想到哪儿就做到哪儿。而干刑侦需要缜密的逻辑思维,一件案子往往要抽丝剥茧,抓住每一点可疑的线索,行动上又要周全的计划和组织,嘴巴也要严实,不然太容易走漏了风声。
比如当初马福庆的案子,要不是青木在,她那一趟很可能就把自己搭进去了。史大壮事后对她一半表扬一半批评,其实也是在敲打和保护她。但她就那样的性子,改不了。所以后来史大壮再也不敢派她单独出任务了。
每次她去要任务,史队就会说:“你饶了我吧,省厅的徐厅长可是给我打过电话的,你要是出点事儿,就直接摘我的乌纱帽。你喜欢破案,就在队里好好研究案卷,用你从青木那儿学来的本事帮我审案,抓捕任务你别瞎掺和,除非你把姓改了!”
胡杏也没撤,就算真把姓改了,她也切不断和夏家的关系。
她后来在局里干的最多的活儿就是协助提审犯人。自从青木走后,就没有人再指点她清醒梦方面的疑惑了,好在她已经有了基础,天资也算不错,自己一步步摸索,已经能够熟练掌握催眠和入梦的技巧,只是做起来没有青木那么从容,有些犯罪嫌疑人的心理防线特别牢固,意志力十分强,她要在梦里引导人家说出犯罪的动机和过程来就显得困难重重。
她原本可以进预审组,然后去省厅培训,走预审专家的路子,这也是很好的发展路线,但史大壮却突然不让她参加审案了。
她问为什么。史大壮说:“所有的审案过程都会留下记录,你不想当小白鼠以后就别碰这些了。我见识过青木的能力,连他都要小心翼翼如履薄冰,我能猜到这底下的水有多深,你别趟进去,把自己淹死不说,还把你师父搭进去。”
胡杏虽然觉得史大壮有点危言耸听了,却也没有反对。青木走的时候,也的确交代过叫她小心,除了定期观察夏老爷子和夏家其他的亲近人物有没有被寄生的情况外,不要轻易暴露自己的特殊能力。
不出外勤,不审案,案情分析又不是她的强项,她在队里就彻底成了闲人。
当初考警校的时候,她没考虑那么多,只想继承父亲的遗志,当一个好警察。直到进了警察队伍,才发现当一个好警察真难!尤其是她这样的出身,想当好警察更不容易了!
虽然她早就发现自己当不了好警察,更不可能像父亲一样成为人人称颂的英雄,但她还是喜欢在刑侦队工作。至少这里的人和事儿都很纯粹,大多数人每天想的是怎么破案,而不是怎么算计别人。
他们沉默的时候很沉默,宁愿不说话也不说假大空的话;话唠的时候很话唠,你敲他的头也关不住他的嘴。你要说他们没心眼?那可就错了!在和犯罪分子做斗争的时候,他们演技一流,满嘴痞话,随时把人唬的一愣一愣的。
胡杏想起史大壮故意撞了疑犯的车,像个泼妇一样和疑犯吵架的场景就想笑。那可是他们的史队啊!枪林弹雨里走过,死人堆里爬过,训起人来不留情面,连市局局长的桌子都敢拍的史队啊!
然而无论如何,她都要离开这支队伍了。
母亲给她下了最后通牒,不接手家族生意可以,但必须离开刑侦队,真想当警察,就调去省厅干文职,以她们家的背景和她父亲在公安系统的底子,用不了几年就能让她平稳地从科级过度到正处,至于上不上厅级,那就是以后的事情了。
胡杏知道这回妈妈是认真的。
她思考再三,与其去省厅整天屁颠屁颠地跟着大领导屁股后面转,还不如回家。经商好歹家族里有个照应,大不了当个甩手掌柜,官场可就不一样了,一入侯门深似海,哪个王孙得自由呢?
而且,她也觉得对母亲有一份亏欠。
父亲牺牲后,母亲一个人支撑起了家。她原本是可以改嫁的,以夏文远女儿的身份,加上容貌学识都摆在那儿,多少豪门公子排着队想娶她。但她选择了留在胡家照顾公婆。为了不被人看不起,她苦心经营产业,把公司打理的井井有条,生意做得越来越大,虽然不能和长洲和环宇这样的巨无霸比,但在整个夏家的旁支中算是很撑门面的了。
胡家就胡杏一根独苗,她不去继承产业,妈妈这半辈子总有白忙活了的感觉。
整理东西的时候,同事们都过来道别。她一一笑着回应,时不时开两句玩笑。本来整理完东西就可以走了,但她有点舍不得,就想把最后半天班上完。
同事们各自去忙了,她坐在办公室里无所事事,就去档案室调取了旧卷宗,想复习一下自己参与过的案子,就当作最后的一点怀念,以后恐怕是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第一份卷宗就是马家浜的无头女尸案。这是她亲身参与的第一个完整案子,也是她当警察期间遇到的最离奇的案子。
她想起了整个案子破获的过程,不免有点唏嘘。这件案子几经反转,直到青木和史大壮从滇南回来才真相大白,马福庆杀妻嫁祸的手段,堪称犯罪的教科书。可如果没有青木,这恶棍说不定现在还在逍遥法外呢!
唯一让她至今想不明白的是,这家伙当初怎么会找到青木的?从事后的分析来看,他明显是带着目的去的,初见面时那慌张和老实全是装出来的,就是希望青木和警察能够去马家浜把他妈和弟弟杀人的事儿给翻出来。但青木可不是什么出名的侦探,而且他又怎么知道青木能入梦,以及那天刚好有一个女警察会去青木的工作室呢!
胡杏想得正入神,楼下传达室来了电话:“胡警官,下面有个叫毕生花的找你。”
第524章 桑魂复苏何曾见()
柳营巷的老柳树被缠上了一圈一圈的霓虹,晚上的时候亮起来,像缀满了星星,叫人以为是天上的仙树。
毕生花每次看见,都会想起从望远镜里看到的那片璀璨的星云。星云里是否也有这样一颗树,根扎在黑洞里,枝漫在银河里,一年又一年地站在夜空中挥洒点点星光?
过年的气氛一年不如一年,街上除了霓虹、灯笼和不准放爆竹的安全标语外,一点儿也看不出要过年的样子。大街上人少车少,除了冷清还是冷清。
毕生花从后门出来,习惯性地把搬出一盆吉娃莲,把钥匙放到花盆底下。一年多了,她每次出门都会这么做,万一回来了呢?
她来到前街,在酒吧大门口站了一会儿,然后沿着街面慢慢往前走。
老李家的小超市还开着,老旧的空调外机在侧面墙上嗡嗡地响。这是柳营巷开出来的第一家超市,毕生花还没出生的时候就开了。听人说那时候可风光了,生意好得不得了。后来超市越来越多,附近又有了大卖场,小超市就不怎么红火了。老李也老了,就守着不温不火的小超市颐养天年。
柳营巷的人大多都盼着拆迁,坚决反对如毕生花者只她一个,但不想拆迁的人也还是有的,老李就是其中一个。
毕生花撩起超市的塑料门帘,门口的感应器发出“欢迎光临”的提示音,不知是没电了,还是太旧了,声音沙哑得仿佛老人一般。
老李正在整理货架,看见毕生花进来,笑道:“哟,花花呀,要买什么东西?”
“不买什么,就进来看看。”毕生花说。
老李很高兴:“快坐快坐,这年头不买东西还知道来看看老街坊的年轻人,也就你了!”
毕生花也不坐,只随意地靠在前台柜上,问:“正阳哥和嫂子还没回来吗?明天就过年啦!”
老李叹口气:“唉,娶了媳妇忘了爹,说是娃娃要上学,今年就在澳洲过年,不回来了。”
“澳洲现在不正放暑假吗?”
“谁说不是呢?大概是要补课吧。不过正阳说了,等我这儿拆迁了,让我也去澳洲享受享受去。”老李脸上皱巴巴的褶子里荡漾出一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