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仲葳和郁景都笑:“部长,您这是故意先抑后扬的是吧?先说坏消息,然后告诉我们这么一个大好消息,也太考验我们的大心脏了吧?”
“心脏不大行么?”他笑道,“咱们搞新闻的,尤其是即时新闻,可不就得随机应变么?比如说今天最难的无导混播,你们一开始都怕,都说听不懂,但是三下两下这么走下来,不是也成了么?所以,这种考验还得多有、多来,你们说是不是?”
“是是是!”郁景和仲葳等人应道,“像这样有大好事的考验,您尽管招呼,我们保证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好啊!”他很受振奋,“看来,我们两个采访团队,作为一个整体,通过这场走粉新闻应急发布已经练出来了。这说明什么,说明好钢就得千锤百炼!当然了,前提是,咱们这些人,也得是好钢的料,对吧!”
“对!”众人的情绪全部被调动起来了,“部长,我们是好钢,也得您这位好铁匠带着一路敲打才行!”
“哈哈哈!”他笑而不止,“好铁匠!嗯,这个称呼不错。我好像一直没什么绰,最多也就是从小被人叫唐老鸭。不过,铁匠这个绰不错,我接受了!”
“唐老鸭?”众人听到这儿,禁不住发笑,但考虑到要尊重他是领导,还是纷纷忍住了。
他突然话锋一转:“对了!刚才被你们又吵又闹的打乱了,我的话还没有说完呢!”
“没说完?”众人一下子傻了,郁景嗔出一句,“部长,您不会真有什么坏消息在最后等着我们吧?”
他笑着接话:“刚才不是说了么?要有一个大心脏,怎么千锤百炼都不为过。怎么,就转这么一个小小的弯,就受不了啦?”
“受得了!”郁景抢先答道,“部长,我们也知道,这次突发的任务虽然完成得不错,但还是有洒汤漏水的地方。反正我们也得到亦选书记的肯定了,年底也评上三等功了,有什么批评的,您就说吧,我们认罚!”
“认罚就好!”他不动声色,“那好吧,郁景,你这位年轻的新闻老前辈,咱们万人仰慕的西京之花,就说说看,这次活动到底有什么不足?”
“嗯!”郁景应了一声,“就在刚才采访结束后,我也好好反思了一下,看看我们有什么做得不到的地方。别说,还真是有,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只顾着眼前的采访,没有去如网络、论坛等其它媒体的反应。比如说,今天西京论坛上发出来这个对您直接点名道姓的帖子,就是居心叵测、恶意满满。可是,我们对此竟然毫无察觉。还好,不幸中的万幸,您通过何功达科长及时传达了指示,要我们注意这个帖子的动静,而且祭出一大妙手老太太在最后的采访中予以直接回应,算是非常响亮地给这个什么笑笑生回了一记耳光,真是解气!”
郁景说到这儿的时候,众人纷纷附和:“就是!”
唐卡这时透过车窗向外看,那个老太太也不停地竖着大拇指,意即这个思路非常正确,由她来打这个“回击拳”,也是再合适不过。
唐卡没有说话,只是笑。
郁景似乎感觉到了他此时的想法,所以往下说道:“当然了,还有不少洒汤漏水的地方,比如再说这个帖子,我们都已经知道它发出来了,就应该尽可能地压缩后来采访者的时间,避免给人自说自话的感觉。因此,对于这方面的应对把控,也做得不太够。”
“好啊!”唐卡发话了,“这么短的时间,就能总结出两点不足,而且每点都说在了点子上,还是主动指出,不容易。最近那句很时兴的四错理论,是怎么说的来着?”
仲葳这时播话了:“宽于容错,敢于知错,勇于认错,重于纠错。”
唐卡不禁笑了。
其实,刚刚仲葳说出来的这“四错”并不是什么时兴理论,而是有一次替王亦选起草传达十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精神的稿子时,在讲到抓早抓小、正确认识“四种形态”,结合西京的实际,说到西京的干部对于“犯错”的认识时,唐卡提出了两个非常亮眼的理论。
总结起来,一个是“三犯”,另一个是“四错”。
所谓的“三犯”,就是过去会犯错,现在会犯错,将来也会犯错。也就是说,不要对犯错有什么恐惧和“一错就死”的错误思想。是人,就会犯错误,关键是看你如何对待和认识错误。
而正确对待和认识错误的态度,就是所谓的“四错”,也就是刚才仲葳所说的宽于容错,敢于知错,勇于认错,重于纠错。
宽于容错,是指首先要有容错的胸怀,不是犯了一点错误就崩溃了,一点儿心理耐受力都没有。对于自己是这样,出现错误不要慌张,要仔细分析原因。对于别人也是这样,不要一看到别人出错就幸灾乐祸,或者是一出现错误,就一棍子打死,都是不对的。
为什么呢?
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可记玉女炼狱()
因为将心比心,如果别人看见自己出错,也幸灾乐祸或者一棍子打死,那自己心里肯定不好受。所以,对于犯错,不论是自己还是别人,要有宽容之心。
敢于知错,是指对错误的认知态度。有的人,认为自己都是对的,从来没错过,就算有错,也放在一边,不管不顾,或是躲着走。
这,当然是不对的。
虽说对错是相对的,但是,对于每一件具体的事情,对错是可以划分得很清楚的。所以,要知对错,尤其是错误,要敢于去知道,不能视而不见,也不能绕着走。
勇于认错,是在敢于知错上的升华。很多人,就算知道自己错了,要是让他认下,也是很难的。这也难怪,趋利避害,是人之本性。做对了,得了好,都想抢。做错了,遭埋怨,都不想认。所以,要达到这个“认”字,是需要很大勇气的。
但是,很多时候,不认是不行的。即便一时不认,或是遮掩过去了,可总有一天还会找回来,甚至铸下更大更多的错。正如那句古惑仔电影里的名句——“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而且,真正经历过很多对错之后的人,会非常清楚如果不认错意味着什么样的后果。就像“一句谎话需要用十句甚至一百句谎话来圆”,一个错误的隐瞒也往往需要用十个错误甚至一百个错误来遮盖。
反过来,“认”了往往就没事了。看上去对自己是一种“抑”,却是去除浮华,回归真我。更何况,别人看到你“认”了,往往就不再苛责你了,反而会觉得知错能改,千金难买。于是,内外环境能能够得到极大的改善,就变成“扬”了。
这,就是一种境界的提升。
重于纠错,则是勇于认错上的再升华。
实际上,知错、认错,根本目的还是在于改错、纠错。如果只知而不改,只认而不纠,那还不如不知、不认。正所谓“不知者不为过”,你都知错、认错了,却还任由错误存在甚至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在一个地方跌倒三次,还不知悔改,没完没了地跌下去,那就应该真去医院查查自己的情商和智商是不是负数了。
对于这几点,唐卡是深有体会的。
以前的他,可不是现在这样。那会儿的他,被人称为“跛腿将军”,对于写大稿子、搞研究这类的事情,部是避之唯恐不及,恨不能跑得远远的。反过来,他热衷于搞搞协调、交换交换、把事情办成。
所以,对于亦选书记布置的带有钻研性质的任务,他总是想方设法转移给别人,比如研究室,比如秘书科。真正出了错,他也不用担着,久而久之,就真成了无错之人了。
本来嘛,错都是干出来的。你都不干这方面的活儿,哪儿来的错啊!
或许,有人会说,这也不叫错,只是扬长避短而已。
但是,他其实从一开始就知道这是错,也知道不是长久之计。所以,相比一般不知错的人来说,还算强了一些。不过,即便是强,也强得有限。虽然知错,但就是过不了心里这道坎儿,看不明白其中的道道,总想着再拖拖,总会好的。
却没想到,这一拖,就真成了“跛腿将军”。直到遇到了路晴,王亦选严令她对自己实施“地狱训练”,才算是打通了他的“痛症之结”。
应该说,一开始“炼狱”的时候,他也是极度挣扎的。但是,站在他面前的,可是未婚妻、路老爷子的亲闺女、王亦选的亲师妹,想挣扎也没用,只能被迫接受。
却没想到,在被迫接受之后,一种不可思议的变化正在慢慢到来。
要说这绝大部分还得归功于路晴,她给唐卡下的第一个通谍就是,你错了这么久,在笔头上输给宗欣承已经不是一星半点了,必须承认这个事实。
唐卡当时不服,但是想想,还是低下了头。别说,路晴才来西京几天,就已经看得这么清楚了。自己待了这么多年,还是煮熟的鸭子——嘴硬而已。
当自己说“认”了之后,路晴笑了,说认就好。只要认了,就能把这么多年犯下的错一点点扳回来。而反过来,如果不认,就只能越错越远,差距越拉越大。这里外里一叠加,差的可就不是一星半点了。
唐卡到这儿还只是口服心不服,按照他当时心里的想法,这些道理都知道,可是就算认了,又能扳回多少呢。
当然,这种心中不服只持续了半天不到,就迅速被小路老师的“地狱训练法”给颠覆了。
这位小路老师,竟然让他一遍又一遍地抄写范文。
这丫头,难道要把我当成小学生么?
当然,虽然不解,也不屑,但王亦选说过,如果他连路晴的话都不听,那就真的无可救药了。于是,在抄了同一篇范文三遍之后,他好像明白一些什么了。
却在这个时候,路晴突然把他手里的东西全部抽走了,在一张白纸上写下了与刚才所抄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