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盗墓谜云-第3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叔和板寸头带着几个手下第一批赶到了南田镇,等了三天时间,家族的其他人也陆续到来,盗取刘伯温墓地的计划便正式开始。

    刘伯温的墓地是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单位,不管白天黑夜。均有相关人员进行巡逻,想避过这些人的耳目进去墓园盗墓,那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没有办法,三叔只好找人冒充游客,进去墓园进行实地勘察。摸清楚刘伯温墓的具体方位。通过一个星期的努力,三叔的手下终于绘制出一张墓园的结构图,经过商量,三叔打算从墓园外的一处隐蔽山头上打盗洞进入刘伯温墓。

    打盗洞的地方距离刘伯温墓有四百多米远,如果在正常的情况下,以三叔的手段,估计十天半个月就能将那条盗洞挖好。不过当地的游客极多,虽然挖盗洞的地方已经十分偏僻,但不时也有三三两两的游人经过,鉴于此,三叔决定,打盗洞的工作只能晚上进行。

    这样一来,挖盗洞的速度就要慢上一半,不过贵在安全。

    一个月后的某个晚上,通往刘伯温墓的盗洞终于顺利打通,三叔高兴之余,立即进入了盗洞中。

    一切比三叔想象中的还要顺利,他们开启封墓石的时候没有碰到任何机关,也没有发生任何意外,轻而易举的就到达了墓室之中。

    墓中的一切也比三叔想象中的简单,没有耳室,没有甬道,只有一间五十平方不到的主墓室,高度也只有三米。墓室中有一个很小的陪葬坑,里面都是一些不值钱的东西,当然,三叔并不是为了墓室中的陪葬品而来。

    陪葬坑的后边是一个白色的石台,刘伯温的棺椁就静静的放在上面。棺椁是木头结构,上面刷了厚厚一层红色的防虫漆,上面还有一些简单的雕刻,看起来十分普通。

    等三叔走过去仔细观察,才惊讶的发现,石台上放着的其实并不是棺椁,而是一副地地道道的棺材,只不过外形看上去像是棺椁罢了。

    在来刘伯温墓之前,三叔就做过详细的调查,知道刘伯温生平不喜奢侈,因此不管是府邸,还是死后的墓地,都建造的极为简单,所以他对有棺无椁这种情况并不感到意外。

    命人起出棺材上的封棺铁钉,抬开棺盖往里面一看,三叔发现刘伯温的尸身保存的相当完好,竟然连半点腐烂的迹象都没有,就好像活人一般。

    在这样简陋的环境中,墓室和尸体都没有经过特别的处理,尸体为何还能保持几百年不腐烂呢?三叔觉得非常奇怪。

    对着尸体仔细观察了一番,三叔就发现了不同寻常的地方,那就是尸体皮肤上的颜色不对劲,竟然是青色的,就好像中了毒一样。

    三叔突然反应了过来,古代有些人为了死后保持尸身不腐烂,往往在时日无多的时候,就开始适量的喝下毒性极强的水银。等到人真的死了那天,因为长期服用水银的缘故,其毒性已经遍布全身。

    尸体中含有水银,不仅能够起到防腐的作用,还能起到防虫的作用,就算尸体埋在地下千年时间,也不一定会发生腐烂现象。只不过生前服用水银的那种痛苦,又岂是常人能够容忍的?所以,真正能够狠下来心来对自己这样做的人非常少。

    三叔怀疑刘伯温的尸体之所以没有腐烂,或许也是生前喝了许多水银的缘故,但板寸头却不这么认为,他指出疑点说道:“三哥,注入水银的尸体我们以前也见过,虽然保持了不腐烂的特点,但是整个尸体因为失去水分而导致萎缩变形,颜色也是黑褐色的,跟干尸和埃及的木乃伊差不多一个模样。”

    说到这里,板寸头用手指戳了戳刘伯温手掌表皮,继续说道:“你看,刘伯温的尸体不仅和刚死去的人在外形上没有多大的区别,就连尸体的肌肉还有弹性,注入水银的尸体根本无法达到这样的效果。”

    三叔觉得板寸头说的有些道理,就叫他继续说下去。

    板寸头不知道想到了什么,脸上出现了戒备之色,他质疑道:“三哥,你说刘伯温的尸体是不是已经变成了僵尸?不然怎会是这个模样?”

    三叔想也不想,立即否决道:“不可能!刘伯温是风水奇人,这块墓地也是他亲手挑选,是处不可多得的宝穴之地,叫九龙抢珠,又怎么可能是养尸之地?如果刘伯温连养尸之地也分不清楚,那他岂不是白白得了明朝风水第一奇人的称号?”

    板寸头想了想,觉得三叔说的也对,于是戒备心也放了下来。只不过他依然感到十分好奇,不明白刘伯温的尸体究竟做了什么处理,竟然能保存的这样完好。

    三叔就道:“刘伯温的尸体颜色明显有些不对,即便不是注入了水银,也肯定布有其它的厉害毒药防腐,这一点无需质疑。”

    相通此中关节,三叔和板寸头就去看棺材中的其他地方。

    刘伯温果然非同一般的清廉,一眼看过去,除了尸体的旁边放了几样面相不错的玉佩之外,居然再没有了其它的陪葬品了,就更别说传说中的天石钥匙了。

    三叔有些不甘心,同时也十分好奇,便对板寸头疑惑的说道:“天石怎么不在这里,难道我们的猜测错了,天石已经被刘伯温送给了朱元璋?”

    板寸头也感到十分奇怪,就道:“三哥,刘伯温究竟有没有得到滇王墓中的天石,我们根本就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这一切都只是你的猜测而已,会不会从一开始你就搞错了对象?”

    三叔细想了一下刘伯温盗墓计划的整个过程,说道:“我的猜测应该不会错,滇王墓除了刘伯温去过之外,就只有我们这批人到访过,如果天石不是他拿了,还会有谁?”

    板寸头怀疑道:“你说的不对,我记得你事后跟我说过,汉武帝就派大军去过滇王墓,难道这件事情你忘记了?”(。)

第二十三章 两本古籍() 
三叔摇头说道:“滇王墓里的情况我记得很清楚,汉武帝派了人前去毁墓是没错,但也只是在主墓室以外的地方,他们根本就没有去过滇王墓的主墓室,甚至根本就没有找到主墓室,不然,滇王的主墓室不可能保存的那样完好。更重要的是,我们在主墓室中发现了刘伯温去过的痕迹,所以,天石必定是刘伯温拿走的。”

    板寸头立即找到反驳的证据,争辩道:“如果是刘伯温拿走的,那为什么宋太宝的墓志铭中根本没有提到此事?这根本说不通。”

    (注明:宋太宝是朱元璋的贴身侍卫头头,深得朱元璋信任,因此被派去监督刘伯温的盗墓计划。此人之墓被三叔偶然间发现,从其墓志铭中,三叔知道了刘伯温的盗墓计划,因此才有了后来一系列的事情,在前面的文章中,有提到过此人。)

    板寸头说的这件事也是事实,宋太宝的墓志铭中对于刘伯温的盗墓计划描述的十分详细,虽然上面提到过滇王墓是刘伯温的最后一站,但并没有提起传说中的天石钥匙,所以刘伯温那一次的滇王墓之行,究竟有没有得到天石,还真是一个未知数。

    三叔显得极为苦恼,这样的结果是他无法接受的。

    板寸头其实心里有句话没有说出来,他心中暗想,也许早在刘伯温之前,就有人从滇王墓中盗走了天石,所以刘伯温的滇王墓之行也是一无所获,这也正好解释了为什么宋太宝的墓志铭中没有提到天石的缘故。

    当然,这种猜测他不敢和三叔说,因为现在就算证明有人先刘伯温一步盗走了天石,可这个人是谁。根本无从查起,而以三叔的脾气,哪怕有一丝可能性。他也会疯狂的继续寻找下去。

    可是李氏家族现在正处于风口浪尖上,如果三叔再次频频出现在中国各地。只怕运气再好,家族的力量再大,终究有一天会被上面的人抓到,板寸头当然不希望发生这样的事情,所以他犹豫了很久,也没有把心中的想法告诉三叔。

    见三叔眉头紧皱,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板寸头便鼓舞人心说道:“三哥。我们再仔细找找,也许会从刘伯温的棺材中发现其他的线索。”

    三叔好似突然间老了十岁一般,重重的叹了一口气后,点了点头,但却再也没有了去棺材中找线索的兴趣,自顾自的坐到墓室的一边,抽起了烟来。

    板寸头苦笑了一下,刘伯温棺材中的情况一目了然,如果真有什么线索也早就被发现了,如今他第二次在棺材中探索。也不过是做做样子,安慰一下三叔罢了。

    但让他没想到的是,在刘伯温尸体上胡乱触摸的时候。让他突然摸到了一个凸起的硬物,这让他觉得十分奇怪,因为从手感上可以判断出,那个硬物直接刺入了刘伯温的身体之中。

    这一发现让板寸头感到十分惊异,他也顾不上许多,直接将刘伯温身上穿着的几乎化成灰的衣服一把‘扫’开,让刘伯温尸体的上半身完全暴露在眼下。

    在刘伯温尸体的上半身扫视了一眼,板寸头就有了惊人的发现,原来之前摸到的硬物不止一个。而是三个,从它们的形状上来看。那好像是钉子!

    刘伯温的心口上插着三枚钉子!三枚手指头粗细的钉子!

    这个发现简直令人难以置信,板寸头吃惊的同时。立即回头朝三叔叫道:“三哥,你赶紧过来,有新发现!”

    三叔正颓废的抽着烟,听到板寸头的惊叫声后,心中顿时跳了一下,还以为板寸头现了传说中的天石。

    三叔一扫之前的疲态,顿时来了精神,他丢掉手里的烟头,起身后一个箭步就奔到了刘伯温的棺材前。

    当看到刘伯温心口上插着的三枚钉子之后,三叔虽然也有些惊讶,但心中更多的是失望,因为他最想看到的是传说中的天石。

    板寸头见三叔脸上全是失望之色,干笑了一下说道:“三哥,别再多想了,你好好看看三枚钉子,这究竟是用来干什么的,怎么会插在刘伯温的胸口上?”

    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