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盗墓谜云-第1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就在这时候,我们发现前边有一间木房的门是打开着的,而且那房子的大小不是一般的大。比我们看过的任何一间木房都要大上好几倍。

    标子的精神一下子被提了起来,他有些兴奋的说道:“这件木房的规格比其他房间都要高,应该是给身份最高的人住的,如果我没有猜错,战船的主将就住在这间房中。”

    “这个还用你说,我们又不是傻瓜。”谭佳回头对我们说道:“所有的房间都是紧闭着的,唯有这间主将的住房是被打开的,我感到有些不寻常,待会儿大家进去的时候都小心点。”

    那个房间真的很大,里面布置的也很豪华。地板上铺了一层毛毯,房间的四向都摆有兽形铜灯。在房间的左边有一个雕文案。上面摆了砚台,和十几卷竹简,以及一副卷轴,而在右边有一排兵器架,上面放着刀、枪、棍、棒、剑、环、鞭各色各样的武器。

    我走到兵器架前看了一眼,拿起一把阔叶铁剑试了试,发现很重,根本就舞不起来。那把铁剑算是众多兵器中最轻的了,但估摸着至少有二十斤的重量,那么其它的兵器铁定更加沉重,真不敢想象要多大的力气才能使用它们。

    标子憋住一口气,双手抓住一把大刀,用了好大力气,才将大刀提了起来,他有点吃惊的说道:“他娘的,就我这一身九牛二虎之力,居然只能将这把刀拿起来,那得要多大的气力才能将它挥舞起来啊,这兵器架的主人绝对是个大力士,真正意义上的大力士。”

    谭佳对这些中看不中用的兵器根本不感兴趣,目光全投在了那张雕文案上。拿起那道卷轴,谭佳小心翼翼的打开一看,顿时惊呼了一声:“重大发现,都过来看看。”

    到了跟前仔细一看,才发现谭佳手里拿着的根本就不是卷轴,而是一块黄色的丝绸,两边的轴是玉石做的,因为卷在了一起,看起来很像一个卷轴。黄色丝绸质地极佳,上面写了百十来个古代篆字,旁边还有一个章印,好像是八个字的落款。

    标子一眼认出了这张丝绸的来头,对我们激动的说道:“你们看到那个印章的落款没有,上面那八个大字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是传说中由和氏璧制作而成的传国玉玺啊。既然这枚玉玺在这上面盖了章,不用多说,这一定是一封由皇帝颁发的圣旨了。”

    “传国玉玺”,又称“传国玺”、“传国宝”,为秦以后历代帝王相传之印玺,乃奉秦始皇之命所镌。传国玉玺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篆字,以作为“皇权神授、正统合法”之信物。

    历代帝王皆以得此玺为符应,奉若奇珍,国之重器也。得之则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则表现其“气数已尽”。

    凡登大位而无此玺者,则被讥为“白版皇帝”,显得底气不足而为世人所轻蔑。由此便促使欲谋大宝之辈你争我夺,致使该传国玉玺屡易其主,辗转于神州赤县凡2000余年,忽隐忽现,然终于销声匿迹,至今杳无踪影,着实令人扼腕叹息。(。。)

    ps:ps:为了质量着想,以后不坚持每天五千字的更新了,也意味着五百的全勤没了。以后更新的话,状态好,就多更一些,一天一万字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果状态不好,就三千字吧。希望各位读者见谅,时间真的很紧,白天还要工作,所以每次我的更新,都是很晚很晚,我也建议大家,白天看书,晚上休息,熬夜伤身啊。

第十一章 长生之祸() 
李残歌对着那张圣旨横竖都看了一眼,有些头大的说道:“原来圣旨就是这个模样啊,看来和电视里面的还是很不相同嘛,对了,这上面到底写着啥啊,你们谁认识?”

    没有了孙教授这位考古学家在身边,我们这些人几乎就是个古代文盲,除了有限的几个字能认出来,其他的一概看不懂。

    标子因为开过古董店的缘故,对于古字也有一定的认识,他道:“虽然这上面的字我也有一小半不认识,不过给我一点时间,我估摸着能翻译出上面的大概内容。”

    谭佳有点凝重的说道:“这道圣旨上的内容很重要,你不必心急,慢慢的看,我们不在乎一时半刻。”

    标子也不二话,索性坐在地上,将那道圣旨完全打开,然后慢慢的看了起来。我们在一旁静静的等候着,看着标子时而脸上露出兴奋的神色,时而又露出疑惑的神色,知道他翻译的有些困难,所以没人发出半点声音来干扰他。

    过了二十分钟左右,标子抬头对我们说道:“准确的内容我翻译不出来,只能知道个大概。内容有些惊世骇俗,让我想起了历史上的一件大事记来。”

    标子告诉我们,这道圣旨是由西汉的第七位皇帝,汉武帝刘彻亲自颁发,而拿着这道圣旨的人叫张甲,是汉武帝身边的一位贴身侍卫,武艺非常高强。

    汉武帝颁发的这道圣旨属于密令,大意是叫这位张甲侍卫率领两千士兵前去古滇国,向当时的滇王索要“长生术”的秘诀。汉武帝说了。这件事情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如果滇王不识抬举。张甲可以见机行事,甚至是胁迫滇王交出长生术。

    标子说道:“历史上除了秦始皇疯狂的寻求过长生不老药之外,那么当之无愧的第二人就是汉武帝刘彻了。为了让自己长生不老,汉武帝不仅害死了太子刘据,和自己的皇后卫子夫,更是错杀了许多的忠臣义士,使得西汉在他手里发生超级大乱,差点走向灭亡。这件事情。也就是后来西汉著名的“巫蛊之祸”。”

    桑克拉摸了摸自己的大光头,有些疑惑的说道:“巫蛊之祸我也知道一些,似乎和长生术没有半点关系,就是一件单纯的乌龙事件,据说是一个叫江充的人惹出来的祸事。”

    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汉武帝有一次白天小睡,梦到数千木头人手持棍棒要加害自己,猛然惊醒,后感到身体不适,精神力衰弱。记忆力大减。汉武帝身边有一个弄臣叫江充,与太子和皇后有嫌隙。见汉武帝年纪已老,害怕皇上去世后被太子诛杀,便定下奸谋,说皇上的病是因为有巫蛊作祟造成的。于是汉武帝派江充为使者,负责查出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

    江充利用手里的特权,无往而不利,只要过往和自己有嫌隙的人,他就事先在对方的家中埋上巫术中用以诅咒的木头人。待到第二天,他大摇大摆的带着一等士兵前去对方家里搜查,搜出那些诅咒之用的木头人后,就回去请示汉武帝。

    汉武帝年事已高,已经有些老糊涂了,又加上极为偏信迷信和巫蛊之术,就想都不想,听了江充的谗言,下令斩杀了那些大臣。因为这件事情,丞相公孙贺一家,还有阳石公主、诸邑公主,长平侯卫伉都被汉武帝下令斩杀了。另有几万百姓,也因这件事情被全数斩杀。

    江充见汉武帝居然可以对自己的亲生女儿下毒手,就更加放心大胆地干起来。经过好一番部署,他开始把矛头指向自己的眼中钉,肉中刺,也就是太子刘据,以及皇后卫子夫。利用相同的招数,江充在分别在太子和皇后的寝宫中发现木头人,并打算立即将此事告知在甘泉宫养病的汉武帝刘彻。

    皇后和太子深感惶恐,于是前往甘泉宫面见武帝,却不料半途中被江充的人拦了下来,说是武帝有令,凡牵连到巫咒一案之中的人,不管是谁,在事情没弄清楚之前,都不得离开自己的行宫。太子和皇后只能无功而返。

    太子的师傅石德知道此事后,惧怕自己受到牵连,就告诉太子,说丞相公孙贺一家,阳石公主、诸邑公主,长平侯卫伉都是前车之鉴,如果你现在不做出决断,必也受株。

    太子情急之下,听从了石德的建议,决定先杀了江充这个奸臣,再到武帝面前请罪,以求自保。太子刘据行动迅速,当天将自己的计划告诉生母卫子夫皇后和自己的心腹。经过一番周密的部署,太子在百官面前宣布江充谋反的罪行,并假借武帝使者之命,前去杀了江充以及其一干手下。然后仍有漏网之鱼,而这个人就是江充的得力助手苏文。

    苏文闻讯江充死了,吓得立即逃亡甘泉宫,将太子刘据假借使者之事告知了武帝,并添油加醋的说,太子表面上是杀江充,其实是以此为借口,想要谋权篡位。汉武帝一怒之下,下令丞相刘屈氂率兵前去平乱,最终太子落败,开始了逃亡生活,而皇后卫子夫自杀于宫中。

    此事过后,凡是参与太子发兵谋反的,一律处死刑,更有一些被灭九族,而一代忠臣栋梁卫青之子,就死于这次惨祸之中。

    壶关三老令孤茂眼见朝中人心惶惶,而天下又有大乱之象,于是冒着杀头之祸直言武帝,并将江充一事的各种要点告知了武帝,并说太子是迫于无奈才起兵伐贼。

    武帝看了令狐茂的觐见书之后,猛然醒悟,后悔不已,但并没有立即赦免太子之罪。后逃亡中的太子刘据被人告发,唯恐自己受辱而死,太子杀死自己的两个儿子。并自缢于家中。

    桑克拉讲完巫蛊之祸的来龙去脉之后。朝标子问道:“这件事情的里里外外。似乎都没有提到长生术,你怎么能把两件事情混为一谈呢?”

    标子解释道:“事情的开始是这样的。武帝年事已高,就召集天下方士,为自己打造传说中的不老仙丹。那些方士自然没有炼制长生不老药的本事,只是为了金钱而来,于是想出权宜之计,欺骗武帝,说自己的丹药要炼制九九八十一天才能成功。然而服下之后,又要九九八十一天才能颇见成效。”

    汉武帝痴迷于长生之术,自然信以为真,并将那些方士视若上宾,放在宫中供养着。方士们每天就守在丹药房中,基本上足不出户,需要什么材料,就让宫中之人送来,但众多的材料之中,就有金、银、玉、珍珠等四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