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炼铁也用树木,造船业用树木。所以先王造了楼船,到现在想给楼船换一根龙骨都不行。树木会带来万物生机,还能给我们带来很多搞吃的,还能治病。比如柿子糖就好吃,还有栗子等等各式水果。庄稼不仅是五谷,吃的东西多,自然身体就好。所以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去砍树木。万物皆有灵啊。”
“小公子,这要是挖断了地下龙脉,该如何是好。”一个堪舆师道。
“这个我们都不是太熟悉,所以需要堪舆,耿先生回来,可以问她。但是大体上,影响万物生长的主要是水脉,大规模开挖矿产,会影响地下的水脉。但是也不是没有办法。地下水脉的盈亏自有规律,可谓此消彼长,是可以转移和再造的。当然这需要堪舆地脉和水脉走向。这也是为什么矿场需要官营的缘故,商人之所以被人诟病就是因为唯利是图,无所不为。所以商司在要多加管理,不然那就不是造福而是为祸了。”
王婉容笑道。
同时贱业,王婉容和高继冲对于工匠的评价要高出很多。
一个新任商司的监事是一个略微有些肥胖的奚常,商家子弟,诗书也不错。他低声对王贞范说:“小公子和令妹对商人评价不佳。”
王贞范笑着说:“小公子从小就和农人和匠人在一起,王府也开了商铺,但是并非唯利是图,驱虫糖让江陵的孩童避免了虫害,给了山民一条生路。大豆花生与核桃汁,将无用之物做成孩童口食,各种糕点也尽量把普通之物做得可口,便宜。都是对百姓有好处的事情。不过有些商贩将这些本来不贵之物贩卖到异地,价格就翻倍了。虽然说商人也需要谋生,但是奚少监难道不知道这中间未免没有暴利。”
奚常点头。
“商人所虑着,路途艰难,仅靠肩挑驮运,费工费时,所以要以水泥修直道,避免湿滑泥泞。才有了直道修建。将山野之物集中,制作成有用之物而用于民,以往不能,路途耗费太多,实在是不合算的事情。只有减少路途耗费,物价才可以低廉,百姓才用得起。所以并不是小公子和舍妹对商人评价不高,而是望之深,责之切也。”
奚常有些羞愧。
“商,使物货交通,互通有无,利于民者就在这个地方。而商人往往非利于民而是利于己。商人历代为人诟病,皆在于此。所以要想为人尊重,还是要多到观海阁和匠作坊听课,多和小公子接近,自然就会有好的评价。”王贞范笑道。
王家现在都在为保住王婉容的地位而做一些事情。但是很显然,地位被提高的小民、工匠可能是未来支撑王婉容和小公子最强的力量。而商人却处于非常危险的摇摆之中。因为利之所在,往往官商勾结。文人不喜欢商人,是因为商人让官场固化,寒门士子根本没有机会进入官场。吕不韦之奇货可居的投机行为,历来受到文人的批评。这是一股非常强大的力量,导致商人的经济地位处于社会的最上层,社会地位一直处于社会的最底层。
老百姓对商人敬而远之,官员们对商人则只是利用,利用完了,弃之如敝履。
“商司之立,如果不能立信于民,就不可能持久。恐怕书院里,会把这个当成乱政而记在史书上。所以奚少监责任之重,还请斟酌。”(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點/中文网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qdread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qdread微信公众号!)
第六十五章 商司()
ps:看《狩宋》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小说的更多建议,关注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qdread即可),悄悄告诉我吧!
高继冲和王婉容都不是太高兴,但还是在匠作坊把课讲完。才让户房和工房的人离开。
高保融和梁夫人给高继冲的信,可能已经考虑到了王婉容会看到,所以有些话实际上意有所指。
孙光宪显然挑选了一些事情给高保融写了奏折。不过高保融还不知道吴夏已经转投高继冲门下。
信件中让高继冲和王婉容专心蒙学,蒙学要尽快开学,不然时间拖长了,怕有变故。蒙学除了余老,耿先生和王婉容以外,还需要请书院的先生。和书院在蒙学要通力合作,有争执,在观海阁进行解决。
耿先生回来后,要重整匠作坊。这些高继冲都可以涉及,但是最好不要多管内城以外的事情。
多和书院的人沟通,要想防人之口,你只能和文士有一个好的相处。但是王婉容还是要有所顾忌,上官婉之祸,前车可鉴。耿先生见人尚且蒙面,王婉容素面朝天,恐怕会平添祸端。
另外专门提到了吴夏,说此人心思叵测,性格阴柔狠毒,有寻仇之意。他在高保勖府中,要多加留意,以免一时不察。必要的时候,立即处死。
拓跋恒和徐琳的话,还是在高保融和梁夫人心中起到了作用。
他们还不知道梁震已经去世的消息,说如有必要,多到土州去请教。
信件中丝毫没有提及内阁以及如何与内阁相处。
装信件的竹筒和信封上的火印还在,不过是和普通信件一起送过来的。这说明对于内阁表面上没有什么可以隐瞒的,实际上还是有所防备。
高继冲只是为限制他的行动以及对王婉容的语气有所不满。他还看不懂这个多弯弯绕绕,而这封信显然是梁夫人以高保融的语气写的。多了一个心眼的王婉容很快就读出了其中的不同,只是里面真假难辨。
匠作坊,是最近一段时间两个人来的最多的地方。
以前这里是除了工坊就是棚户区。与王府的院墙拆掉以后,高保融在修建直道的同时,就还是给匠户们修建屋舍,这些屋舍和工坊都在靠近内城东门的后山之中,东门到水军码头有宽阔的直道,大量的铁矿石,皮革等等货物能够从这里运进来。所以这里有炼铁炉和兵器坊。以前这里有瓷器窑,陶土却是从东城运进来的。不过现在瓷器窑搬到出产陶土的东城去了。
水泥窑其实也不能长期呆在这里,因为这里并不出产烧制水泥的矿石。矿石都是运进来的。所以也要搬到最近的矿山里去。所以这里最后可能只剩下兵器坊和营造坊。
做出这样的决定是高继冲的主意,一方面工坊更加靠近原材料生产地,另一方面自从高保融继位以后,高继冲就被关在王府,后来王府的院子扒掉了,也没有超过内城范围。高继冲想出去啊,借着瓷器窑和水泥窑的名头,也名正言顺不是?
这下好,看样子想出去还有些困难。
王贞范跟在两个人的后面,十分恭敬。
这让奚常有些怠慢的心也谨慎起来。
匠作坊管事院建在匠户区,不过管事已经随军去了夷陵。陪着高继冲的是副管事孔峰,不过孔峰是营造坊的,现在要去的是兵器坊。
“匠作坊的采购一直都是舍人院再做,商司也最好不要插手。”高继冲的声音依然稚嫩,但是这些天被孙光宪调教得有了几分威严。
“商司应该是一个管理商人的机构,而不应该从事实业。实业的份子钱是仓房出的,所以应该有仓房和舍人院接洽。”高继冲拒绝了奚常的这个要求。
奚常有些尴尬,他偷偷看了一下王贞范,但是王贞范没有开口的意思。
“商司最大的事情,就是定价,给各地货物定价。不要让商人没有钱赚,但是也不能让老百姓吃亏。还要控制和其它国家的价格差异,要能让国家赚钱,而不会亏钱。如果商司自己也从事实业,怕看是做不好的。驱虫糖在江陵是一文钱两只,但是我听说在峡州到了十文钱一只。商司的人就要去查一查,为什么卖到这么贵。十文钱一只,老百姓根本吃不起,驱虫糖就是给小孩子打虫用的,穷人吃不起,那这个糖还有什么用处?”
奚常就不说话了。
王婉容接口道:“商司的人最好从仓房借一些账房先生,或者请一些懂得数算的人,不然你查不清中间发生了多少本钱。除了查货物的价格,还要差生产货物的材料价格,根据中途运输路途的远近,以及要发生的本钱,合理布局作坊的位置和数量。尽量降低要发生的本钱。这样才能让百姓买得起。你们还要确定材料价格,要保证老百姓有好日子过,让商人分一点利给农民,给山民,给猎户。这样老百姓买得起东西,商业才做得长久。不然那些商人把老百姓盘剥得民不聊生,不仅生意做不长久,还会引起国家动乱。小公子说得对,商司就是一个管理机构。”
“商司决定了百姓的生活是否富裕,决定了税收的多少,这是商司归户房管的最大的原因,这还没开始,你们就搞错了方向。不要想着个人的哪一点利益,成立商司就是为了整个国家的老百姓的利益作想。我虽然小,但是每天在膳食坊看着人来人往,总还是明白这一点。”高继冲这是把气发到奚常身上了。
“小公子说得是。”王贞范点头道。
兵器坊位于两山之间,直道从中间穿过,远远地能听见叮叮当当的打铁的声音传来。
进入的路口有从码头运铁矿石的牛车在接受卫兵的监察,兵器坊管事院在最外围,里面有士兵守卫,所以一般人是不能进去的。
这里主要生产刀剑铠甲、枪头和箭簇,荆南半数的兵器都是这个出产,另一半在当阳。
这些匠人没有自由的身份,有些类似农奴,因为他们没有田地,不缴纳田赋,也不受杂税。所以算是王府的私产。这些匠人离开了王府和军队,实际上也很难生存,因为老百姓太穷了,能够将就就将就,也出不起钱来购买这些明显有些奢侈的工具。
匠人多半在各国军队之间流动,要么就放弃手艺去给大户人家去种地。
这不是给不给匠人自由身份的问题。而是社会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