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狩宋-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坐在女卫们割过来的芦苇捆上面。

    拓跋恒拜谢。

    “闵将军也坐,现在不是讲什么礼节的时候。”高保融招呼闵平江也坐下。

    几个人就席地而坐,梁夫人和一个女卫给三个人送了一碗热水过来。

    拓跋恒见高保融泰然自若地喝着白开水,身上的穿着与一般士兵无异,面相憨厚,不是那种没有见过阳光的人,脸色被太阳晒得黝黑。如果不注意,还以为是一个普通的中年农民。再想想马殷的那些儿子们,不禁暗暗叹气。

    “先生从楚国来,是否带了马大人的口信?我听说楚国现在也不太太平。”高保融保持着应有的外交礼节。

    “老夫罪臣而已,没有带来什么口信。只是听说荆南新政颇有新意,所以前来走访走访,没想到滞留在军营了。”拓跋恒知道现在自己性命应该是保住了,所以倒也从容不迫。

    “楚地和荆南同归于汉,又比邻而居,先生不妨直言。”高保融自然不肯谈自己国家的事情。

    拓跋恒长叹一声:“楚国恐不久矣。楚国之祸,源于强臣弱主。文昭王薨,主上原本知道有长兄在,不当继位。想要迎兄武平节度使希萼入长沙。奈何奸臣贼子恐无所安身,所以假借先王遗命,强逼主上继位。主上继位后,多次与武平节度使修好。武平节度使以兄弟之情,本没有反叛之心。希萼奔丧,本人伦也,竟然派遣军丁截希萼于碧湘宫,不令入。希萼愤而离去,但是即便如此,仍然没有反心。武平节度要反,天福十二年就反了。当时新王即位未稳,朝中拥希萼的人很多。”

    高保融只是点头,没有说话。

    “其后刘彦蹈、李弘皋几次相逼,主上不能节制,武平节度使只能求分而治之。但是仍然不可得。如今南汉勾结南蛮攻城略地,虽然有胜有负,但是楚国和睦如一,南汉怎敢如此?希萼与南蛮友善,现在听任寇掠,恐怕反叛的日子不远了。兄弟争国,坐视外患,只是多了被人笑话的话柄而已。”拓跋恒痛心疾首。

    高保融也叹了口气:“楚地的情形往来商贾都有谈过,无论怎么样,武平节度使都说不过去,毕竟外患当前,岂能坐视?只是荆南地狭人稀,不好干涉,楚地的事情自有朝廷安排。拓跋先生,兄弟争国,皇上不会过多干涉,但是万不能勾结他国,如果那样,不管是胜是败,楚国都只有除国一个命运。楚王马希广仁人君子也,只要不变节,如朝廷有命,荆南当竭力而为。如果长沙不保,楚王切不可降。可以借道荆南,往京师求救。”

    拓跋恒不相信地问:“高大人说的可是实话,难道荆南没有经略湖南的想法。”

    高保融摇头道:“先生既然已经说过兄弟争国,坐视外患而不理,徒增人笑尔。中国之敌,非楚,非蜀,非唐,而是吐蕃、契丹和鞑靼。其中以契丹最强,屡次犯我边境,劫我百姓,视国人如牲畜。不抵御外患,而在大江南北争国。难道异族不会笑我们吗?一样会笑。我虽然能力微薄,但是还做不出这样的事情。”

    拓跋恒愣了半天,才起身而拜:“高大人所言极是。”

    闵平江忍不住道:“主上,荆南与北地,相隔遥远。主上虽有击敌之心,但是难脱守土之职也。”

    “如果中国没有的纷争,我们还需要守土吗?”高保融问。

    闵平江和拓跋恒都说不出话来。

    高保融叹了口气:“荆南比较强的就是水军。只是水军太消耗钱财,现在荆南还承担不起。不过要想建一只真正的水军,就不是呆在江水和汉水的水军,而是能够浮海而下琉球高丽和契丹的水军。所以今后荆南不再修建小船,而只修建楼船和海船,能修一艘是一艘,以被国用。”

    闵平江沉默不语,因为这是他怎么也想不到的,一直以来的惯性思维就是中土十国争霸。国家的概念也是局限在了楚蜀唐汉闽越,何曾把契丹和吐蕃当成一个国家?可是高保融偏偏把十国看成了一个国家,根本就没有打算维持南平国,而是要准备一只能够打琉球高丽契丹的军队。

    这大概就是为什么闵平江有些看不懂南平国近几个月的一些军事和政治变革的原因。

    拓跋恒长叹了一声:“看来老朽是鼠目寸光了。”

    拓跋恒不能判断高保融所述的真假,如果南平真的练起一只无敌的水军,难道就不会用来楚国身上?

    契丹与中国交战,胜多败少,北地历代的都要比难当强悍,但是即便是如此,仍然一败涂地。高保融现在说这个话,恐怕还是用来安自己的心而已。

    “高大人认为中土各国最终将统一起来,那么谁才是中国之主。”拓跋恒问道。

    高保融草北方拱手道:“当然是皇上,不然南平和南楚何至于臣服与人。”

    拓跋恒张了张嘴,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

    就算是各国均有争霸之心,但是到了人前,还真说不出口。不过高保融替马希广指出来的,也许还真的是一条出路。

    高保融笑着说:“拓跋先生,还有一句话不知道该讲不该讲。”

    “高大人请明言。”

    “真到了楚国大乱,楚王和您恐怕都会身不由己,被人挟持也是有的。依楚王本性,恐怕根本不会抵抗,也不会北上。所以先生不妨留在南平,松滋与监利一带,历来难以治理,近来荆南对治理湖泽有了一些经验,还请先生相助。”

    高保融很直接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第四十八章 猛火油() 
“难道高大人不怕我把松滋监利献给楚国?”拓跋恒对高保融的邀请略有些吃惊。在他的想法里,顶多是礼遇而已。

    高保融笑道:“拓跋先生可能还没有想清楚,如果楚国能够治理好松滋和监利,并和荆南正常商贸,同在一国,不存在什么献给谁的问题。造福百姓才是实实在在的。”

    高保融话说得漂亮。

    但是实际上,是否造福百姓也是一个开战的理由。

    拓跋恒想想,以监利为引,虽然自己北逃荆南,但是为马希广留一条后路,以不枉先王把马希广托付给自己。至于到时候马希广能不能脱身,那也只能尽人事听天命。

    监利距离长沙并不远,把家人偷偷送过来,也不是什么难事,反正现在刘彦蹈那帮人视自己为眼中钉,巴不得早点走人。

    见到拓跋恒答应了,高保融就把拓跋恒留在身边,要是让拓跋恒拖延水军本来就不快的速度,那就糟糕了。

    临时军营正在迅速构建,天色渐渐黑了。梁延嗣带着几个部将都到了。

    蜀军带队的将领已经打听出来了,是田行皋的弟弟田行建,据说勇武过人。梁延嗣的骑兵队几次与蜀军斥候的追逐战,都是在团练埋伏配合之下才打赢,而且损失不小。

    不过梁延嗣还是凭借着骑兵与团练的配合下,完成了消灭蜀军耳目的任务。蜀军万般无奈之下,连夜构筑营寨,他们也想用长期围困的方式拿下夷陵。

    “渡口是蜀军防守要地,蜀军占据了夷陵和渡口周边的几个山头,在上面修筑工事。想要偷袭并不容易。不过李将军在夷陵城东扎营,和蜀军一样在抢修工事。他留了一千士兵和团练一起守营。当阳兵和江陵兵已经合兵一处,准备佯攻牛头岭的蜀军。我估计蜀军也在预谋夜袭李将军的营寨。如果那边打起来,营寨被攻破,我军发生溃散,渡口的蜀军可能会想要追击。而如果牛头岭被拿下,蜀军可能会增援。无论怎样,渡口的蜀军都有可能连夜调动。”

    梁延嗣非常疲惫,但是因为这次战争和以前不太一样,虽然忙碌,但是小战果不断。接连的胜利让士兵的士气越来越高,他们都忽略了一些损失。当阳兵的一千骑兵,现在只剩下八百多人,骑兵的训练时间还是太短了。

    “梁将军和闵将军要配合团练再给蜀军设一个局,八百骑兵冲一下营,不要真冲,让苏军的营寨点起火把,以防止劫寨。闵将军找机会用弓箭杀伤敌军。敌人在明处,我军在暗处,这个不难,但是不要让蜀军突袭,你们来不及撤退。”

    “女卫已经出发了,她们会想办法从水路或者其它方法进入蜀军的渡口。除掉蜀军的船只,烧掉他们的粮草。如果蜀军发生混乱,你们就趁乱劫寨。如果蜀军进退有序,你们就轮流骚扰。还有让团练在蜀军的营寨之间的要道上埋伏,遇到传令兵和少量蜀军,想办法消灭他。断掉他们的消息传递。”

    下命令的是梁夫人。

    高保融则在翻看地方团练和梁延嗣送过来的参战的人数,粮食存放地点,大小几十次小战斗的有功应该嘉奖的人员。

    对于女人参政,拓跋恒不以为然,历史上妇人干政带来的祸患简直太多了。只是拓跋恒现在不方便多说什么。

    闵平江也有些不适应。但是看到梁延嗣他们完全没把这当回事,也就默认了。战乱之时,荆南缺乏人才,这大概也是不得已为之吧。

    女卫确实少了一些人,但是出发的女卫到底应该不会超过百人。这一百人能够做什么?

    放火?闵平江集合水军的时候,天空还飘着细雨。不过这是月圆之夜,如果是晴天,月光一定会把夜空照得和白昼一样。但是这是阴云密布的天气。云层不厚,月光还是能够隐隐约约看得见,偶尔从云缝你露出身影。

    这样的夜晚行军有些困难,因为有不少士兵到了晚上完全看不见,被女卫们称之为夜盲症,认为是饮食不均衡导致的结果。女卫中确实没有夜盲症,可是在水军中却极为普遍。

    似乎步骑兵中也有,但是比水军少很多。

    女卫们在这种天气情况下可能确实比水军要适合作战,但是怎么放火?士兵们傍晚烤衣服时的火堆都很难升起来,何况这雨水一阵一阵,根本就没停过。

    “梁将军,夫人说在这个天气放火,能成功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