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狩宋-第3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问的是吕岩,因为吕岩说他的身体已经大不如以前了。郭荣自己也知道,所以有此一问。

    吕岩为郭荣把脉之后。退后久久不语。因为郭荣看起来十分强壮,但是身体暗伤很多。里子已经出了问题。

    郭荣苦笑了一下:“真人,是不是我与皇上一样,没有多少时间。”

    吕岩道:“如果殿下保养得当,可以颐养天年。”

    吕岩这话本身就有问题,就算是郭威保养得当,颐养天年也没问题。但是郭荣和郭威一样。都是想为国家做一番大事业。郭荣问这句话就没准备去保养身体,而是要奋力一搏。

    郭荣脸色黯淡下来。

    倒是王朴道:“殿下,现在天下老百姓人心思定,后汉高祖已经收拢了人心,现在皇上修生养息,徐州的事情就看得出来,没有人愿意打仗,几乎兵不血刃。所以是到天下一统的时候了。殿下即位,只要身体好。最少有三十年执政。三十年后,殿下就要找好接班人了。”

    王朴很聪明地回避了郭荣身体方面的原因,而是从国家和人心未来的发展趋势来说明问题。

    郭荣笑了,笑得十分惨淡。这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不过很快他就收拾起心情,露出了滔天的豪气:“如果真给我三十年,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可以至天下太平。”

    郭荣这句话实际上算是认可了高继冲和敬梁等人的建议,把统一天下放在首位,其它的往后拖。

    不过他带有一些意味地看着高继冲:“不过我知道我没有三十年。可是宗谊和继冲有。渤海的政策能够对外,能够养民,可是不能对内。我把天下打下来,你能够保证再养十年百姓?”

    高继冲摇头:“对于国内我不能,那是将把国家再次推入战乱。可是我可以为大周开辟新的疆土,而且夺过来,就不会再失去。”

    “为什么?”

    “我所依仗的是农人、工匠,是真正的老百姓。可是黄河上下,大江南北,控制地方的是世家。殿下要快速统一国家,最快的办法就是依仗这些世家,而不是老百姓。”

    郭荣沉默着,但是眼睛晶亮。

    “渤海能做到这样,是仰仗着给所有老百姓以最好的教育,而教育需要资粮,海量的资粮。我只有一百多万人,我们这些人已经朝不能食,夜不能寐。合适如果殿下一统江山,那就不止现在了两千多万人,而是五六千万以上。就算是大唐,也做不到这样,所以教育出来的士子也只能在世家。大小官员都出自世家。这不是先皇不想做,而是做不到。”

    高继冲回答道:“殿下,大唐之所以大乱,最主要的原因不是外敌入侵,而是牛李党争。实际上就是权贵世家和寒门士子之争。先皇重用寒门士子,就是为了摆脱世家对朝廷的控制,可是结果就是党派之争导致国家内政不宁,朝廷威望日削,藩镇以强兵自立。大唐就崩溃了。殿下如果不想国家再次陷入内乱,就不要指望我在国内施加多少影响。”

    “那你认为我该当如何?”郭荣知道这才是执政的重点,郭威一直困于文武之争,其实还没有涉及到本质,因为即便是文武之争,也不过是世家之间的内部争斗。

    吴夏正色道:“唯一解决办法就是长时间的教化,短时间内没有办法。殿下,这不是十年或者二十年的事情。百姓需要自强,世家需要分化,还不能伤及国家根本,不是一日之功。”

    郭荣走了,他确定了三件事情。第一高继冲不会反叛国家,因为他需要人,需要认同他的族人,才能够保持对外绝对的人口和文化优势进行扩张。第二,高继冲对内没有野心,在渤海郡有效的政策,是因为高继冲强行打破占领区既有的统治结构,采取了全新的执政理念。可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在国内行不通。第三,恐怕这个渤海王控制的区域会长时间保持一个半独立的态势。

    高继冲还拒绝了让郭宗谊在靠近渤海的地方分封的想法。

    因为寒门与世家的争斗将比文武之争要残酷得多,流的血也要多太多,不仅仅是会伤及国家根本。最重要的是会直接影响世家对朝廷的支持,从而影响郭荣的统一大业和未来的国家治理。

    世家们可以封锁和扼杀渤海,但是不能把这个矛头指向朝廷。

    “你不怕与世家为敌?”

    “我不怕,我不在国内,认同我的来,不认同我的走。而且有对比,才会有爱恨,说不定这会让殿下加快统一大业。”

    郭荣当然知道这一点。所以郭荣在把莱州划给渤海同时,让孙睿永帮助世家和商人们封锁与渤海的贸易往来,不让渤海的商品冲击市场,把好处留给世家们,以争取世家支持。

    郭荣到登州与渤海王谈了什么,很少有人知道。但是很快外面传言,晋王与渤海王的谈判破裂,晋王仁慈,因为顾及到南平王高保融,才没有对渤海动手,但是对渤海小以惩戒。(未完待续。(。))

第一百七十二章 容易犯的错误() 
“寒门与世家之争要甚与文武之争?”郭威病倒,体型不仅没有瘦下来,反而全身浮肿。

    余老神色严峻,因为这居然是水蛊,还是晚期,肝脏已经受损,腹胀入鼓。幸好郭威本来就身体微胖,穿上宽松龙袍,表面上看不出来。但是脸上一片蜡黄,

    尽管已经病体沉重,郭威仍然没有停止处理政事和接见群臣,也许知道自己时日无多,反而更加勤勉。

    郭威伸手给余老诊脉。但是全然没有把自己的病放在心上,只是看着回来后脸色一直阴沉的养子。

    “是的,对渤海的禁商,即便是儿臣不这样做,世家们也会做,而且做得更加彻底。如果是儿臣来做,还能保持一些交流,少几分战乱。莱州因为百姓驱逐了世家和官员,所以还不如留给继冲。不过这影响到了青州等其它,造成了百姓和世家的对立。儿臣来主导这些事,是先稳住世家,然后让世家减租减息来安抚百姓。利用曲阜书院来疏导那些想偷跑到渤海的士子的心。对于这些人,堵是堵不住的,只能疏导。不然大乱会很快蔓延开来,到时候就晚了。”

    郭威点头,欣慰地看着这个儿子。

    “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个小小的渤海王的几个谋臣非常不错。找个机会让他进京我看看。”

    郭荣道:“父皇最好不要见他,渤海群臣没有多少君臣之礼。继冲给他们教坏了。儿臣见了也忍不住心里有些火气。不过还在南平王和王妃以前教的一些理解他还没忘光。”

    郭威看着十分不爽的郭荣笑了:“他小小年纪就到渤海,几年拿下东丹。还把登州和莱州给吃下去,这一定不是一人之功。他受到臣子的影响在所难免。你以前脾气还好,最近有些急躁,君王要有容人之心。昨天你的王妃过来说过了,这样不是好事。”

    郭荣以前就算是有雄心,那也是做一个领兵作战。替君王打天下的想法。这和高继冲那个时候非常相似。所以那个时候他怎么看高继冲怎么顺眼。但是现在地位变了,思想也变了。而国家虽然被强行捏合在一起,其实千疮百孔的态势并无改变。

    郭荣做不到如高保融那样,安心在下面补一个漏洞是一个漏洞。也做不到如高继冲那样干脆抛开这种局面,另起炉灶。

    让他还保持以前的平常心怕是已经不可能。

    郭荣手下的臣子很多,但是能够如高继冲和吴夏等人那种团结,共同努力的气氛却没有。就连在当武卫大将军时的那种氛围也没有了。权利让这些臣子多了太多私心。郭荣的急躁脾气已经让符氏劝过几次了,郭荣很听符氏的话,他自己也知道自己太急了。所以已经几次在符氏的劝解下。向发了脾气的官员道歉。

    不过这不是道歉不道歉的问题,而这种心态直接影响到了生活和身体。所以符氏就跑到郭威了这里告了郭荣一状。这不,郭威就要提点几句。

    “儿臣让您担心了。”郭威不是不知道自己的毛病,所以直接认错。

    “国家如此。能够做到哪一步就算是哪一步,当皇帝也是一样,别说一个人,就是一代人也做不了那么多,你急也没有用。高继冲小小年纪,想得还算明白,他说得对。不过有此看来。这孩子走了极端了,不如他老子南平王。”

    郭威叹了口气:“到了现在,我才知道冯太师和南平王这样的人的可贵,他们为了做事,不在乎地位,甚至不在乎名声。事情总得一件一件地做,漏洞只能一个一个地补。朝中这样做的人不多,李谷算一个,可惜就连范质也还有所不足。你和南平王私交不错,以后要多走动走动。当初我曾经把你家的小丫头许给继冲,可惜了没来得及。反而是宗谊因为渤海王而活。我们这一家人欠高家的。”

    “宜哥性情与南平王同,现在赖在蕲州不走,他不回京也好,跟着南平王,也学一些治理地方的本事。宜哥老实本分,开拓不足,守成还是可以的。”郭荣想起郭宗谊脸上露出了一些微笑。

    郭威对这个孙子其实不太满意,但是很显然,郭荣是要在有生之间为他打下江山,让他当一个守成之主。只要高家不反,至少在郭宗谊活着的时候,天下就是太平的。

    高继冲到时候即便是反了,也只会成为了威慑屑小的底牌,世家为了不受高继冲的威胁,就只能向朝廷妥协。

    “既然你决定了,我也就不反对。忠厚之人,需要给他时间厚积薄发。朝中有才能的人不少,不过这个孙睿永你要小心。此人为了利益不惜一切手段,最可怕的是他很善学。以前不通典籍,现在引经据典手到擒来。此人言辞之间,有一股傲气,不是甘居人下之人。覆手之间,世家和商户就能围困一个不弱的藩国,一旦让他成长起来,怕是难料。”

    郭威闭上眼睛,突然问了一句:“你认为赵匡胤与王峻相较如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