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狩宋-第3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百姓好吗?李从嘉连见都没见过老百姓是什么模样,成天和那些文人吟诗作对。那些文人就是老百姓吗?李弘冀要呸他一脸口水。

    这个小弟现在越来越不成话,成天缠着着那个周娥皇,要成神仙美眷。要神仙美眷你就别想当皇帝。

    柴克宏等人远远地躲在一边。

    李弘冀一拨马道:“派人去把那个刘彦贞的脑袋砍了。我不希望回大营还看见他。去把老将李金全找回来,绑也给我绑回来。”

    一队人马向滁州滚滚而去。

    李弘冀这次到金陵借兵失败,算是彻底与父亲决裂了。他不会背叛大唐,可是大唐再也管不住他了。

    丢失舒州,刘彦贞本来也不算是大错,因为荆襄兵力大盛,失败是迟早的事情。但是这个刘彦贞好大喜功,以为自己能够战胜郭荣,大举征召境内的百姓,舟船在河上连成片,征用粮草无算。完全是一副必胜的架势。完全不理会李弘冀让他坚清壁野,退到泸州,准备反击的命令。本来刘彦贞就不打算跟着李弘冀,而想讨好冯延己等人,他指望打一个大胜仗然后可以更加进一步。

    结果被郭荣一击而溃,溃不成军,粮草军械全部成了郭荣的战利品。气得李弘冀吐了一口鲜血。好在柴克宏在泸州稳住了阵脚,不然淮南就丢了。

    但是经此一役,淮南的精锐三去其一,李弘冀要想反击,实在是无能为力。

    而李金全,虽然名声不好,没打过胜仗,总是输。可是他经验丰富,就是败,也常常能够保住实力,并能够想办法反击一下。汉军有很多将军都在他手下吃过亏,所以就算败了,李金全也没有大面积丢过土地。坚清壁野,退守庐州,找准机会打几次反击,把汉军拖在雷池以西。这个计策连宋齐丘也认为是现在最好的办法。可是偏偏被刘彦贞给毁掉了。

    舒州完全丢失,淮南的大门被打开。李弘冀不得不把海州扔掉,全军在庐州一线和郭荣对峙,李弘冀要多憋屈有多憋屈。

    “宋公,渤海王会反吗,我们北上山东,和渤海唇齿相依的策略还能够实现吗?”李弘冀的胸腹又是一阵翻涌。

    宋齐丘叹了口气:“海州泗州不丢,还有一丝希望。”

    “海州泗州不丢,我守不住淮南,这个刘彦贞千刀万剐也不能解我之恨。”李弘冀的脸色滴得下墨来。(未完待续。)

第一百二十七章 居安思危() 
南唐与后周的战争打成相持局面,郭荣其实有些虚张声势的味道。※%※%※%※%,

    郭荣确实对这场战争准备了很久,但是战争的基础条件是朝廷没有发生政变和政权稳定。没想到刘承祐一发疯,整个战争基础就没了。马希萼借机夺权,李璟趁机吞并楚国。郭荣是骑虎难下,自家老爹郭威被迫称帝,因为不这样做,自身难保不,手下一大批人都会死无葬身之地。后周立,国内实际上分裂成了三块,刘崇和刘赟父子一个东一个西,开封并不安全。大军抽调回京城不现实,所以郭荣回开封不久之后就返回荆襄,干脆发起了淮南的攻势。因为只有在这个时候强势,才能震慑那些蠢蠢欲动的节度使们。

    可是这个战争有不能真打起来,如果打得两败俱伤,那就事与愿违了。

    所以郭荣发动的是一场有限的战争,而不是灭国之战。刘彦贞正是看到了这一,才想在这场战争中获得一战功,完成自己回金陵的临门一脚。但是不管怎么样,郭荣准备了这么长时间,士气正旺,兵精将勇,刘彦贞狂妄加聪明过度了。

    比较悲剧的是李弘冀,李弘冀原本是要北上吃掉刘赟,只要与高继冲靠上,以宋齐丘的本事,总能从中玩出花样出来。老宋齐丘一个人十万大军的传可不是虚的。奈何郭荣咄咄逼人,老冯道又暗中摆了大家一道,刘赟没死,返回了徐州,所有忠于刘汉的人都聚集到了徐州,哪怕刘赟认了这个淮阴侯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李弘冀再与刘赟死磕已经变得不明智了。

    所以宋齐丘想的是让李弘冀趁机整合淮南,完成划江而治的计划。刘彦贞和李金平是整合淮南的关键。刘彦贞战败,宋齐丘未免不是故意放纵的结果。只是没想到李金平居然直接把大军扔下,躲在家里不出来。可是这个老狐狸的部队有条不紊地从光州和寿州向东退却,也算是履行了自己向李弘冀推行的战略。蕲州和黄州失守,光州本来就守不住,所以还不如不守,在庐州决战。

    李金平的进言,躲回家,手下的将领任务完成的不错,再等到李弘冀强行把他抓出来,相当于直接进入了李弘冀的指挥核心。比刘彦贞实在是聪明太多了。

    李金平善守,而柴克宏善攻。这一攻一守,加上宋齐丘的谋略,赵锷与张魁带着江**军,在大运河作为后盾,毕德带着海州的水军在淮河水网上暂时还没有敌手。应该宋齐丘的所谋基本上都得逞了。

    只是这个刘彦贞输得太惨了一,让李弘冀失去了反击的能力。

    不过郭荣会真的在庐州和李弘冀死磕吗?不会,其实他只需要拿下光州就足以交代了,现在多拿到了舒州和寿州。已经是意外之喜。所以郭荣才会答应高保融的计策,开始稳定新得的州县。

    高保融与高继冲的政策一脉相承,重治理,轻军事。别的时候也许不是良策。可是在此时迎合了各方面的需求。

    郭威已经下旨,守着,新皇即位,重要施恩于天下。这个时候大兴刀兵,不是善举,安抚民心。解决朝廷中的积弊才是重。

    南唐不管是淮南还是江南,都在反扑和极力扩张,随着五溪蛮投靠南唐。南唐的地盘达到了历史上最大。南汉也不得不从已经占领的楚国的州县退却。只是南唐被后周和吴越、南汉压成细细的一条,从淮南到五溪蛮。可是四面临敌,为了如何防得住?

    神舟号上,军事学院参谋专业的学院在地图上摆出了江南战事的各路大军大体上的位置。

    叶天、李辰和闵平江只能摇头。

    “南唐,恐怕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弘冀看来是铁下心来不听唐主的了。而唐主李璟志在南方,鄂州和长沙府成为必争之地,难怪赵匡胤将军急了。”闵平江叹了口气,他在楚国时间不短,现在楚国就这样完了,颇为感叹。

    “赵将军拿下了鄂州,假以时日,当南唐鄱阳水军封不住洞庭水军的时候。就会被硬生生分成两块。南唐与吴越现在已成死仇。李璟真是自寻死路。”敬梁对楚国和南唐都没有什么好印象。

    这几个人都是老人,这些日子把军事学院和王府参谋机构都交给了年轻人来管理,跟着高继冲跑出来,带着乙字号和丙字号三艘铁甲舰前往木浦和耽罗,这两个地方现在还是东海舰队和商司、海监局共管。官员都是李定和高世清自己任用。一些海岛上都是本地人和移民自己推选的村长和乡长,舰队也好,商司与海监局也好都没有加以干涉。

    高继冲访问这两个地方是吴夏和敬梁提出来的,这是要给与李定和高世清一个政治上的支持。因为这两个地方虽然已经有了很多汉人,但是一两年之内,不会有各学院的学生去哪里。

    就算是木浦和耽罗有一些人被选入了政务学院和师范学院,那也是三年之后的事情。

    最近一到两年,学生们的实习地也还是在登州和金德县。大部分毕业后,也将留在这些地方,总理府的一些司局也严重缺乏人才。

    木浦与耽罗的老百姓的文化程度与登州无法相比。鲁国文化之盛,是别的地方比不了的,毕竟是孔子和墨子的故地。

    “江南与鲁地相比,多了一些机变,少了一些朴实。赵匡胤和孙睿永选了一个好地方,只要给他们一时间,南唐那些人就要倒霉了。”高继冲嘻嘻一笑。

    “那王爷当初为什么要跑过来?”闵平江笑嘻嘻的打趣道。

    “孙睿永的策略很大的缺陷就是不能持久,有杀鸡取卵,祸害子孙的嫌疑。我是不会去做这样的事情。不过几位千万要心,我们温养的是龙不错,可是龙需要几百年才有成。孙睿永是饲养猛虎,数年就能吃人。”高继冲变得很严肃。

    “我们需要居安思危。我们看到了,高丽不仅是经济落后,农业落后,最关键的是教育比辽东和山东更加落后。有文化的人几乎都在大家族,而大家族是反对我们的。现在我们在这两个地方收的学生,几乎都是孩子和汉人。改变这里的面貌需要漫长的时间,如果内地能够支持我们,我们会快一些。不支持,就只能一一教起。中原和江南不管在谁手里,只要安定下来,发展会比我们快,只扫体量比我们大。”(未完待续……)

第一百二十八章 推衍() 
南唐与后周的战争打成相持局面,郭荣其实有些虚张声势的味道。

    郭荣确实对这场战争准备了很久,但是战争的基础条件是朝廷没有发生政变和政权稳定。没想到刘承祐一发疯,整个战争基础就没了。马希萼借机夺权,李璟趁机吞并楚国。郭荣是骑虎难下,自家老爹郭威被迫称帝,因为不这样做,自身难保不说,手下一大批人都会死无葬身之地。后周立,国内实际上分裂成了三块,刘崇和刘赟父子一个东一个西,开封并不安全。大军抽调回京城不现实,所以郭荣回开封不久之后就返回荆襄,干脆发起了淮南的攻势。因为只有在这个时候强势,才能震慑那些蠢蠢欲动的节度使们。

    可是这个战争有不能真打起来,如果打得两败俱伤,那就事与愿违了。

    所以郭荣发动的是一场有限的战争,而不是灭国之战。刘彦贞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想在这场战争中获得一点战功,完成自己回金陵的临门一脚。但是不管怎么样,郭荣准备了这么长时间,士气正旺,兵精将勇,刘彦贞狂妄加聪明过度了。

    比较悲剧的是李弘冀,李弘冀原本是要北上吃掉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