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氏看两个人的眼光能够柔得出水。
出了门,转过了两道门,确定白氏听不到了,王婉容低声对高继冲说:“继冲,我师父大概想要孩子了,不知道和你师父能不能生一个。”
两个人身后的女卫都低声笑了,敬梁突然想到自己也是到现在连老婆都没有,心里不禁黯然。敬梁有过一个爱人,是宋齐丘赏给他的一个歌姬。不过后来在一次被刺杀的时候,为了敬梁死了。之后再也没人能够走进敬梁的心里。算起来,敬梁也比吕岩白氏年轻不了多少。
高继冲也笑:“我看也是。”
他回头对敬梁道:“敬梁,你要找个老婆了。王朴有一妻一妾,赵挺据说看中了叶儿姐姐。李辰的老婆是自己找上来的,侠女啊,据说很漂亮。李锦看中了一个军医。就是你没有了。”
敬梁苦笑了一下:“我的事王爷就别操心了。我是天煞孤星,跟了我的女人每一个好下场。”
高继冲道:“那是以前,你缺德事干得太多。现在不是改邪归正了吗。”
两个女卫笑道:“我们聂队长还单着,敬先生要不要我们做媒?”
聂珍现在是内卫的队长,不过也是军事学院的教官。李辰因为年纪大了,已经退下来。叶天也要退下来,不过渤海师师长的名义还担着,主要的职务是军事学院的院长。渤海师具体的工作已经是元光、李锦、刘铣在主导。团级和连级干部现在都是临时的,因为他们都还是军事学院的学员,根据学习的进度以及师部的需要调换,到现在为止都是轮流着,没有一个固定的说法。
按照叶天的说法是:这帮小崽子,除了刘铣,连元光和李锦他们都还嫩得很,先干着再说,干不好就滚下来。
因为这种不确定性,渤海师的指挥系统实际上是在军事学院。(未完待续。)
第五十八章 不要瞎折腾()
敬梁是高继冲最重要的军事参谋,所以与军事学院联系自然就多。如您已阅读到此章节,请移步到 :中文。in。阅读最新章节
听到女卫们这么说,敬梁第一次想了一下这个女卫的队长,发现这个女子似乎非常不错,只是太厉害了一点,没人敢接近她。
敬梁的眉头就闪了一下,苦笑道:“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客人已经等很久了。”
李彬见到高继冲的时候直接跪拜:“请王爷、王妃救救大汉江山社稷。”
一句话惊得陪同来的两名属官面无人色,四周看时,发现这间专门用来会客的院子里,居然没有什么人,屋子里也只有王爷和王妃,两个女卫以及敬梁和赵挺。
两个女卫都站在阴暗之处,看不清声色。敬梁面无表情,但是赵挺却神色古怪,因为李彬透露了一些机密,可是并没有把真实的用意告诉他。
为什么要亲自见到了渤海王才说出真意?因为开封传言,虽然渤海王和王妃聪慧过人,但是毕竟年纪太小。他的一举一动都是手下的臣子安排,很多事情都是臣子处理,渤海王并没有主政。到了旅顺之后,李彬明显感到渤海王的这些臣子就是等着看好戏,因为他们孤悬海外,中原出了什么事情,都与他们没关系。所以李彬才千方百计要见渤海王和王妃。
高继冲皱了一下眉头,王婉容却笑道:“这位先生何出此言。”
“朝中权臣主政,皇上想要主政,太后知道不可,所以一直压着。几位大人年纪都大了,皇上年纪小,所以只要天下太平不急于一时。可是皇上不能忍,加之后赞等人日夜谗言,而太后不能止。朝中情形,想冯太师应有所言。昔日郭公在朝中,诸位大人还算是有礼。现在郭公去了河北。君臣更加不协,大祸将至。太后问王爷和王妃聪慧过人,加之太师在这里,所以让小人来这里问何计可解。”
李彬本是来问冯道的。不过冯道躲着不见。所以无奈之下求见高继冲。如果高继冲不想办法,那自然说什么也没用。可是如果高继冲答应了,冯道自然只能帮忙。
王婉容当然知道这件事,所有的情报,王婉容和高继冲都见过了。吴夏也好。施睿静也好,敬梁也好,就连王朴与赵挺都认为这场灾祸已经无法避免。冯道恐怕也是如此想,所以才顺势跑到辽阳,然后赖在老李太后身边不肯回朝。
所以这让王婉容如何回答?所以她把目光转向了高继冲。
高继冲问:“李先生到旅顺,走了多久?”
“五十余日。”李彬心里就是一咯噔。因为他已经明白了高继冲的意思,就是恐怕已经来不及了。
高继冲见他已经有所醒悟,所以也不再继续追,而是问:“李先生到旅顺之前,可曾见过驸马都尉?”
刘知远娶刘承祐的母亲李太后的时候已经三十八岁了。有过一任妻子,也有一个女儿,这就是永宁公主。永宁公主嫁给了宋延渥,是刘知远让刘承祐亲自带着书信到洛阳认的这门亲事。
宋延渥,他的祖父宋瑶是后唐天德军节度兼中书令。父亲宋廷浩,娶了李存勖的女儿义宁公主。这个义宁公主与现在在大连的老李太后关系非常好,石敬瑭对她也十分尊重,把洛阳赏给了宋家。宋延渥很小就习文练武,长大后武艺过人,且熟读兵书。刘知远看中了这个女婿。直接把长女嫁给他。刘知远称帝后,就任命他为金吾卫大将军。实际上就是为自己的儿子留的辅佐大臣,不过那是在郭威等人老了之后的。
宋延渥掌握着拱卫开封的大军。所以高继冲就问李彬见过宋延渥没有。
李彬躬身答道:“见过了。”
“宋将军怎么说?”
“先除小人,后正朝纲。”
高继冲叹了口气:“这是正解。皇上身边小人太多,太后也说了,这些顾命大臣年纪都大了,江山总是皇上的。”
众人都沉默不语,因为刘承祐非要在这个时候夺权,能用的就是那些小人。真到了这个时候。其实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废掉这个皇帝。刘承祐有一个哥哥刘承训,就是在符彦卿之前的魏王,镇守青州,率领大军抵抗辽军,性格温厚,长得也好。可惜在刘知远刚刚称帝那一年,旧伤复发,召回开封后不久就病死了。
“陈王现在身体如何。”高继冲的话一出口,不仅李彬神色大变,连敬梁也大吃一惊,因为这就是明白地告诉李彬,现在这个皇上已经不能要了。
李彬可不敢回这个话。
刘承祐还有一个弟弟,就是陈王刘承勋,十六岁,只是自幼多病,虽然是开封尹,就没有理过事。
高继冲其实也只是表达一下不满而已:“那些小人,别人杀不得,难道陈王杀不得?那些小人在侧,不出事还好,一出事,恐怕皇上就会陷入危局。当初郭公和李太后将武卫将军留在皇上身边,就是这个道理。难道郭荣将军走后,朝中就找不出一个忠心的大将?”
李彬舒了一口气,只要不是说另立新帝,那就什么都好说。
“忠心的大将是有的。只是史大人和杨大人但凡对皇上宽松一些,也不至于如此。现在朝中全靠郭公弹压,郭公总不能军政都管。”李彬说这个话,其实就是说其实太后也是有些怨言的。
高继冲叹了口气道:“如此看来,多说无益。李先生,恐怕时间不多了,您马上赶回开封。一旦有事,保住郭公家眷,一切都还有挽回的余地。”
“王爷,郭公在外,皇上只需囚禁史大人和杨大人即可,不会祸及家眷。”
敬梁淡淡地道:“王爷所言在理,朝中群臣全靠郭公弹压。史大人和杨大人一动,必将伤及国家根本。所以只要两位大人不死,总还是要启用,到时候后赞那些人还有活路?所以皇上想得太简单了,只要动手,史大人和杨大人必死无疑。而史大人和杨大人死了,郭公回来,肯定会清君侧。李先生,您觉得郭公的家眷能活吗?”
李彬面如死灰。因为他发现刘承祐是年少无知,但是李太后显然也把事情想简单了。
王婉容见气氛有些过了,便笑着问:“太后有什么话传过来?”
“太后知道王爷与魏王和郭公交厚,只要魏王、南平王、郭公能够拱卫京师,就算开封再乱,天下就不会乱。”
就是说太后也是支持动手的,高继冲没了谈下去的心情,淡淡地道:“这不用担心,这是我等所应尽之责,天下乱得太久了,人心思定。郭公和魏王都是忠臣。但是,如果郭公家眷被屠戮一空,那就难说了。所以还请李先生尽快赶回。如果时间来得及,请太后与陈王、驸马都尉尽早清君侧。务必让皇上身边没有小人。”
李彬已经明白高继冲的意思了。皇家的事情,皇家自己解决,如果不解决,后果难料。天下乱得太久了,人心思定,哪怕是一个废物皇帝也能够坐稳天下,只要他不瞎折腾。(未完待续。)
第五十九章 美丽的耿先生()
李彬赶回去一定是来不及了,因为郭允明已经回开封去了,而李谷带着孙睿永跑到了荆襄,而不是回郑州。(.in.)这都是非常明显的信号。明眼人都等着这一天,等着刘承祐自寻死路,当然也有有心夺权的。郭允明在登州安插了太多自己的人手,并把慕容彦超拉到了刘承祐一侧。刘知远的侄子,河东太守刘崇之子武宁节度使刘赟现在镇守徐州,美其名曰用来攻打海州的几十万大军,一直到现在迟迟不动。打海州是假的,用来争夺权力才是真的。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可以说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李太后现在派人到渤海郡,确实是因为渤海郡虽然小,可是却牵一发而动全身,冯道的到来,加强了这一作用。渤海王远征辽东,硬在辽国的嘴巴里拔下一颗虎牙。高继冲自己没觉得,但是在各国其实都为之震动。
李彬刚走,高继冲就把郭宗谊的管家刘保找了过来。刘保是郭宗谊母亲刘氏的族叔,郭宗谊在中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