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狩宋-第1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城堡里总算是安静下来。

    舰队也开始休整,准备返航。返回的战舰为十艘,除了每艘战舰配备五十名配备了火枪的团练兵以外,其它的工匠和孩子们全部留在了城堡里面。乙字号和四艘武装渔船留了下来。城堡里的工匠们和这五艘船有吴夏进行管理,以防止突发事件。吴夏主内,奚常主外。因为东布洲已经形成了以商贸为主的经济格局,奚常与各方的关系都很好,平衡的手段也非常高明。

    “海王城”里,这是第一次把舰队所有的成员召集到了一起。连孩子们也没有例外。加上前期到达东布洲的人员,一共达到了一万人之多。

    王婉容和高继冲、耿先生、吴夏、钱湄站在台上。奚常,叶天,李辰、敬梁以及闵平江以下的参谋,舰长等一干军官坐在台下的前排。

    这让人想起观海阁的演讲,只是主讲的人换成了高继冲。

    高继冲讲的是科技史。

    “科学是耿先生一心要创建的一种学问,因为她不想让炼丹术变成了一种骗人的巫术。所谓技术,就是工匠们在制作工具的过程中掌握的技巧。两相结合,就是我们大家今天已经远超于以往的学问,我把它叫做科技。这么长时间以来。大家也知道科学和技术是分不开的,这其中衍生除了很多门学问,比如农学、医学、算学、化学、物理、光学、冶金、制造、测绘、经济学、军事学等等。所有的这些学问综合起来,就是科技。”

    高继冲笑着说:“大家也许奇怪我为什么把大家召集起来讲述科学。因为前几天,有朋友说要重振墨学。在这里我要说,所有的科学都来自对大自然的认识观,这种认识观要从老子的天道说起,天道太玄,所以墨子认为并不适用。尝试把它具体化。墨家注重实用。墨家曾经在春秋时期和秦朝成为显学。天下学者,不入儒,就入墨。天道综合起来就是天地人,是一株参天大树,它太大了。而墨学就是这株参天大树的枝干。因为以当时的朝代,能够摸到枝干就已经是非常了不起了。然而儒家,因为过于急功近利,所以舍弃了天和地,只选择了对人类社会的研究。儒家研究的是圣王之道。可是天地人是合一的,人道与天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能以人道来代替天道。墨家后期发生了分裂,一部分受到了儒家的影响,走向政治。辩士和侠客就是这一部分。是以人和人类社会为研究的目标。一部分则研究自然界的一些现象,并加以利用。天文地理以及匠作就是这一部分。汉朝独尊儒术。墨家衰微。研究天文地理的融入了道家,研究政治的融入了儒家和法家。剩下的匠作沦为了奇巧淫技,被排斥,匠作们无以寄生。”

    工匠们拜俯在地上,很多人泣不成声。

    而新军战士们中的那些游侠都站了起来,默然而立。

    “可是天道不会因为墨家的分裂和消融而发生改变,人对自然的认识总是一代一代的积累。我们认识了越来越多的动植物,并懂得如何利用,这就是农学。我们认识到了人本身的身体结构,脏器肺腑时间的关系,侠客和道家的养生术和武术就是基于这项学问而来。这其中又衍生出了医学。因为医学就是研究人体与自然如何达到平衡的学问。我们发现了组成这个世界的各种元素,不仅仅是金木水火土五行,因为其中还能够细分很多。所有的这些学科,都是在墨家的枝干上有长出来的枝杈,又从枝杈上长出的一片片叶子。只要我们把每一科学问都慢慢丰富起来。总有一天,我们就能够窥知天道这株参天大树的全貌。也只有到那时,我们才能够算得上体悟到了天道。你们就会发现,其实神仙不算什么,凡人而已。”

    高继冲道:“所以我们不要重现墨学,因为它已经落后了。而是要继承墨学的思想,开创新的科学。”(未完待续。)

第一百零一章 意料之外() 
“海王城”与外界的接触迅速减少。(..)城里的工匠不再反对墨班子,而是采取了一个默认的态度。

    很快,城外陆续赶来的匠师们知道,渤海王创立了一种叫做科学的学派,是基于道家和墨家基础之上的学问。

    而东布洲复活的墨家只是基础性的外围组织。

    “海王城”设立了考核点,只有通过了考核的人,才能加入“海王城”。其考核方式和江陵新军类似。只是对体能的要求没有那么高而已。

    江陵城的新军招收已经停止了。而新军的招收转到了海王城的内部,也就是说,只有加入海王城,才有可能进入新军。

    不过小孩子却没有限制,只是检查完身体,没有身体缺陷和智力缺陷,就可以进入海王城。穷人的孩子,富人的孩子都一样。不过进入海王城的孩子,是要北上的。每一个送孩子去海王的父母都被这样告诫。

    海王城的建设速度并没有因为墨班子的厉害而减缓速度,因为很快城上竖立着各种奇奇怪怪的机关,那些女人们和部分年纪稍大的孩子也加入了劳动。

    渤海王的舰队神秘的消失了。只留下了一艘铁甲舰和四艘仙舟。

    而高举着“渤海墨”旗帜,全是海盗船组成的舰队还是在动不到海域未渔民护航。其中的粮草消耗是有海王城出的。

    动不到周边还有海盗吗?

    没有了,一夜之间被消灭殆尽。

    南布洲和东西岛的商船都开始来往东布洲进行贸易。以前可不行,因为不仅南唐和吴越水军会拦截,海盗也让只有大家族的商船才能出海。

    渤海王的舰队在白天穿过大沙岛,再次引起老百姓的朝拜和围观。舰队虽然是逆水,可是因为卸下了货物和大量人员。所以速度并没有减慢,反而加快了。舰队的汽笛声,被老百姓传言是仙舟之所以不靠风帆,不靠桨手还能航行,是因为上面有御龙的仙人。

    因为速度快。就是在江上拦截准备觐见的一些官员,根本都没有遇到,就算是遇到了,也反应不过来。

    眼睁睁地看着舰队呈现一个雁行的阵势快速消失在视线。

    十二月。江陵。

    新缴获的楼船被拖上船坞。上面的楼层被拆掉,不过没有再换铁龙骨,而是直接进行改造。数千人围着这些船进行工作,改造速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不过他们只完成一个穿的外壳。然后就被拖到云梦泽去了。

    设备的安装是在云梦泽里进行。

    当高继冲的舰队返回的时候,就看见。云梦这上,八艘舰船被木板连在一起,上面的工人忙忙碌碌。六艘渔船来往运送着各种设备和货物。还有一些商船配合。

    一些小岛上,还有积雪。不过上面建起了一些房屋,仓库以及建议的瞭望台。

    新军的士兵已经全部转移到了这些小岛上,施睿静和吴峰带着六艘战舰迎接。

    施睿静还好,因为他毕竟没有太管船的事情。而吴峰则直接瘦了一圈,不过他的精神还好。

    几乎没有说话的时间,施睿静就登上了甲字号,留下了两艘战舰在守卫正在施工的舰船。十四艘战舰编队想江陵城进发。

    新军,只有两千八百人,因为苏逢吉和一些礼部,工部的官员到来。已经停止招收,而且实际上已经很长时间招不到合格的人选了。

    两千八百人,连训练的陆军全部算上,一共二十六艘战舰,一艘船上也不过百人,勉强能够维持舰船运行,所以大多数事务是工匠们来完成的。各类工匠的人数达到了八千多人。现在除了船厂弹药厂还在生产以外。其它的工厂已经全部停产,一些小型设备已经搬上了船。

    施睿静快速地汇报着情况。

    “舍人院的人已经退出了舰队。他们利用舰队伙食较好,分发衣服等为条件,私自答应一些人上船。从中谋取一些利益。不是一个人,而是大多数人都这样。所以我和高公商量了一下,舍人院不再管舰队人选的筛选工作。而交给了吴峰和郑明思。从现在来看,效果不错。按照您的意思,建设设立了库管员,对小孩子也放宽的要求。”

    “按照您的要求。八个船坞都保留了下来,现在只有两艘从南唐缴获的楼船船体在进行最后的改造。南唐的楼船要比我们的大,所以没有再铸造铁龙骨。因为需要改模具,非常麻烦。但是我们再加上水下部分的货场和水密舱的时候,还是更换了一些铁力木的龙骨。江陵城造船物资已经耗费一空。这么多人,每天的粮食消耗不少,我们需要尽快起航。”

    高继冲点头道:“粮食的事情,奚常已经在润州的沙岛,东部洲准备了一部分。今年吴越粮食丰收,可是因为南唐的封锁出不来,现在有了一些转机。那边的粮食比较便宜。”

    施睿静点头:“如蜀国、楚国的商贸因为我们的工厂的停产,影响很大。我们在经济上再拖下去有些困难。不过苏宰相给您带来了汉主不少赏赐。高公问能不能想办法把它换成粮食。高刺史正在峡州和蜀国交涉,看能不能想办法。只是这是王爷和王妃的私产,让我先跟您说一声。”

    “情况到了这么恶劣的地步?”

    高继冲暗暗一惊,因为到了直接动用他的私产的地步,还等不到高继冲答应,这就证明情况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了。

    “这个,没想到多了两艘船,这还不算延范老弟为您准备的十艘渔船。再就是工匠们比以往要多了一些,船上还多了很多孩子。我们收购粮食,就算是收购杂粮,是收什么,什么涨价。所以就有些缺口。老王爷那里也不宽裕,紧巴巴地。我们也是实在没办法了。高公和李大人已经把家产和私宅全部卖掉了。我穷,没有什么好卖的。您的婚事花销,是老王爷和郭将军从俸禄里面拿钱才算是不那么难看。”(未完待续。)

第一百零二章 回归() 
高继冲问:“多了多少人?”

    施睿静含糊其持地说:“从南唐缴获的楼船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