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副学童,一副女学生打扮高继冲和王婉容看着这些新入城的人,眉头就皱了一下。
“以前知道工匠们的地位低,没想到这么低。”
因为城里已经被完全控制,李载仁和吕岩允许两个人改扮以后出门上街瞧瞧。吕岩和白氏自然不能跟着,这两个人太显眼了。
跟着的是吴夏和两个女卫。
“大唐官制分为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尚书省最低。尚书省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工部最低。工部分为工部、屯田、虞部、水部。工部人数最多,但是地位仍然是最低。其它各部均为官,而工部为役。”
工部主要是掌城池之工役程式,说是管程式,但是实际上是掌管了所有工匠,而这些工匠要么是从民间按照劳役的形式征用,要么就是职业工匠,但是也只是按照劳役的形式。
“工匠又称为丁奴,官奴和户奴。隋文帝规定工商不得进仕。唐太宗时也是如此。中唐以后,才有以技术应荣得仕,但是都是杂官。中唐以后,才以税钱用来雇工匠。但是那是量入为出为原则。钱少,劳役多,工匠皆苦。但终究有所改善。其后大唐日渐崩解,战火绵延。工匠们就到了如今这样的地步。”
“为什么匠作坊还好。”
“那是属于兵器监,南平国小,把所有的工匠都归于兵器监,所以情况原本要比其它工匠要好。兵器监只设监事一人,朝廷为正四品,丞一人就只有七品了。一下均为八九品。而下面州府和王府所属匠作,是从八品往下,或者无品。而所有工匠中,又以这种商人养的泥瓦和砖石匠人地位最低。往往一个匠头待遇尚可,以下近果腹而已。”
商人的地位本来就低,而商人养的工匠只是正规工匠下面补充,就更加不是人了。
“小公子,商人唯利是图,欺压百姓尤甚,盖应利之所在,皆盘剥之。”吴夏道。
也就是说,原本工匠的佣资就少,而商人为了获取这份佣金,再割一刀,之后工匠们就没法活了。
第一百五十九章 隐性逼宫()
“王爷走的地方少。荆南人少,以农户为主。江南繁华之地,商贾虽然地位低贱,但多有财货。以狡诈欺农,以凶厉压工。当年楚国重商,导致农工不得聊生,官商勾结,卖官鬻爵。先师屡次想改之,但不得其法。不敢妄动,但最终还是被谗言所害,商贾之流,没有少进谗言,且多花钱财,收买言官。并非仅是武信王与唐主。两国用间,马希声就是再傻,也是知道的。真正起作用的就是那些商贾,马希声不过是拿这个当借口而已。”
吴夏自己后来经商,才想清楚这些事情。
所以吴夏认为商人只能利用,但是如果真的重用商人,必然会重蹈楚国复辙。而自己以后肯定会压制商人,到时候高继冲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万一这谗言一进,自己会和高郁一个下场。
“商人之所以获利,不过是欺百姓无知识,交通不畅,工匠技艺被商贾控制,货物有无皆在其掌握之中。如果在这几方面有所改善,再加以一些政令,才是遏制商业欺诈的根本。不过江陵已经不可行了,到了辽东要早作准备,不然商人之祸不远。”
一路走来,这些普通的匠人处境确实非常不好。看得出来,他们的似乎对自己的子女也没有支配权,这些孩子,居然在商人们之间随意赠送。富家公子的少爷小姐身后差不多都跟着小厮和奴仆。有些管家,工头或者匠头都是领着大群目光呆滞的匠人们出入院落和工地。他们或者在背砂石料,背木料,搬运各种货物。所有最脏,最累,最危险的活都是他们在做。
管家和工头随意打骂。短短的一截路,就有从屋梁上摔下来的,还有几个匠人一命呜呼。
吴夏带高保融和王婉容到这里来,用意十分明显。
特别是王婉容,这些情况都是交通司和商司允许的。连匠作坊也认为这是应该的,谁叫他们只是低级匠人,甚至连匠人都算不上。而这些部门的实际控制着就是王家。
“其它地方的匠人与此相同?比如水泥窑口、石灰窑口,各矿场。”王婉容已经明白了吴夏的意思。
“相同,而且这些地方都不是在江陵城,情况更差。江陵城里因为王爷对匠人很看重,还是有所收敛的。衙兵对他们也有所管束。不过郡主,这些也是臣同意了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快速让江陵县繁荣起来,也可以让江陵县通往各地的直道尽快修通,并且把石炭、铝土、铜铁矿石尽快运入江陵城。这是唯一的法子。因为江陵城并非长久之地,以后也只是我们吸引工匠和各类人才的一个地方。江陵想要一直对我有助力,就不能与其它城市相差太大。”
王婉容点头。
“可是到了辽东就不一样,那是王爷的根基,如果根基出了问题,后果不堪设想。商人无德,唯利是图。他们会在强大敌人的利诱之下倒向敌人。现在之所以在江陵,是因为江陵属于大汉,各国人人自危。他们能跑过来,也就可以同样逃走。弱小的国家只会成为他们掠夺的对象,而不会成为他们效忠的对象。”
吴夏自己也许没有总结。但是他的经历以及见识已经让他能够准确地抓住这个社会的根源。
说白了就是阶级与剥削,并且敏锐地意识到了其危害性。
高继冲只是皱着眉头,他依然处于既熟悉又陌生的状态。可是王婉容却已经明白了。
“所以有些事情,王爷和郡主要明白哪些是权宜之计,哪些是根本。江陵四大蒙学已经在舍人院和书院手里,虽然只是启蒙,但是这却给了凡夫俗子的子女一个平等的机会。马上就要开学了,这会给这些匠人们带来教化,教化才是根本,有了文化的匠人就不再是奴仆。即便是奴仆,也不是商人们能够蒙骗的。我们只要再给这些匠人一个机会。将来辽东人口就会源源不断地到来,只是蒙学想要坚持办下去非常不容易,特别是王爷走了以后。一年的时间肯定不够,何况我们还没有一年。”
“所以江陵,最好要让夫人至少镇守三到五年。”
高继冲摇头:“我知道我娘,她是要跟着我爹的,我爹也离不开她。”
吴夏就沉默了,因为这是实情。高保融现在的情形确实离不开梁氏,相对于保住高保融来说,保住江陵城还在其次。
王婉容笑道:“要不这样,让高爷爷和我大哥留在留在江陵。只要大人和夫人那里没出什么问题,坚持两三年还是可以的。”
吴夏就更加不能说话。这是要把王家的势力留在江陵,并且很可能不会去辽东。就算是奚常会过去,恐怕只会更加坚定地支持高继冲,而不是王婉容。
王婉容多聪明的人?已经猜到了这很可能就是吴夏的意思,只是碍于自己的面子不好说,要让自己说出来而已。
王婉容只能在心里暗自叹气,这么长时间,王婉容已经懂得了什么叫做退让和低调。就连高继冲也不得不如此,何况是自己?但是这些大臣们,不管是李载仁,还是高从让和吴夏,对于自己的戒备心从来就没有降低过。千方百计削弱自己的影响。
“大爷爷年纪大了,坚持不了那么长时间。只是没有更加合适的人了吗?”
高继冲也想到了为什么吴夏不说话。他拉住了王婉容的手。
“没有更加合适的人,三哥当年知内外府军政,只是那个时候他不乐意从政,才做了一段时间就不做了。定远县也是三哥被迫接受的,诸位哥哥中,大哥最疼我,三哥最有本事,他留在江陵肯定能够拿得起来。”
王婉容脸上笑着,心里还是有些悲凉。自己竟然一个亲人在身边都留不住。
“王参事自然是能够做的下来的。”吴夏到底还是有些心虚,以现在王婉容和高继冲的情形来看,说不定在出发的时候,就会大婚。到时候,王婉容就是正儿八经的王妃。自己这也算是向王妃逼宫了。
只是留下王惠范,就必须要给王婉容一个交代,不然王家肯定不干。立王婉容为妃,高家很多人都不同意。大概除了梁夫人,和听梁夫人的高保融以外,大部分都不同意。
高从让与李载仁已经数次提到王婉容不是当王妃的脾气,脾气太过刚强,刚强易折。万一哪一天王婉容没了,高继冲恐怕到时候受不了打击,会垮掉。还不如在此时多安插一个人在高继冲身边,分掉对王婉容的宠爱,到时候情况还好些。
当然这都是表面的话,实际上他们是怕再出一个武后而已,根本就是反对立王婉容为妃。
所以吴夏就下定决心,要在留下王惠范的同时,想办法立王婉容为妃,这应该是多方能够接受的条件。
第一百六十章 可以试试爱情()
因为扫了兴致。
所以王婉容就沉默了下来。高继冲不是傻子,他知道吴夏在逼王婉容。而且很多人都在逼王婉容。
王婉容最近一些日子的笑容就不多,即便得了蓬莱县主的封号也没有多么高兴。
所以高继冲也没了兴致。早早就回别院。
回到自己的房间,王婉容终于忍不住眼泪掉下来。她不在乎什么权势,也就不在乎有没有家里人支持,王家即便是支持她,也不过是为了王家的利益,她和王家也不是那么亲近。可是她在意的是,除了王家,几乎所有人都排斥她。这是来自这个世界,这个世俗的压力。
她只想按照自己的意愿,过自己想要过的日子而已。
难道女子真的无才才是德?自己展现出来的才能,现在成为了阻挠自己的幸福的东西,而不是争取自己幸福的东西。
“嗒嗒”,高继冲敲了两下门才进来。
王婉容抹了一把脸上的泪水。笑着对高继冲说:“来了,过来坐。”
高继冲爬上炕,在炕桌的对面坐下来。
“姐姐,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