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狩宋-第1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继冲猜到了奚常拿的是什么。笑道:“我们到书房吧。希监事带回来的东西比较重要,大家一起议一下。”

    奚常就知道这两个月不见,高继冲身边已经多出了不少人。

    奚常带回来的是地图,有大辽疆域图,渤海形状图,还有手绘的一些地图。图件都非常不准确,特别是手绘的图。但是用来说明海外形状已经可以了。

    “江水出海口浩瀚无边,有三沙洲,均荒无人烟,或有水寇停留期间,南唐水师多次剿灭。但是这些水寇并非长期停留,遇剿则或者走吴越,或走琉球。分为大琉球和小琉球。大琉球为一大岛,隋书《流求传》有记载,在建安郡东,水路需要三到五天。隋时才是穴居,不过唐以后,吴越人多有泛海避难者。本土人已经不多了,多在小琉球。大琉球与中土风俗相仿,只是以吴越风俗为主。小琉球尚属蛮夷,用布甲长矛,有食人者。”

    奚常指着地图上外海的一个大岛。

    “大琉球以南为大海,不知道有几万里,没有人见过陆地。西南为南蛮。有商船从西方而来,可达天竺。其东有邪久国,邪久国接日本。现在邪久国被日本所侵,国已亡。”

    “日本,古称倭奴。琉球以东,新罗东南,在海中,有两大岛,左右小岛五十多个,其王光效已经死了,有两子争国,其长子仁雄即位,称天皇,尚佛,每年皆有僧人泛海而至中原,位于大岛曰本州。次子合德,于小岛称国,国称土佐。”

    王婉容对这张地图十分奇怪,因为这个本州岛就像一弯银月,把土佐岛屿包围其中。而在东方还有一个很小的岛屿。

    也就是说日本直邮三个岛。很明显是把鹿儿岛和本州岛化成一个岛了。

    “北方这个?”

    “这个是邪谷国。再以东,据说还有黑狗国。但是很少有人去过,所以没有画上去,那里冬天长,夏天短,有海冰,上多黑狗。”

    在这张图上,日本国很小,绘制只有一个大概。但是高丽国很大,山川城池都很详细,应该是和人们的认识有关系。

    奚常也很快指向了高丽:“高丽,昔日箕子之朝鲜也,被唐高宗所灭。长兴元年,高丽权知国事王建遣使者朝明宗,拜建玄菟州都督,充大义军使,封高丽国王。开运二年,建卒,子武立。乾祐四年,武卒,其子王昭立。高丽每立国君,必告中国。然中原颓废,国力衰弱,辽国强盛。高丽不得已也朝贡与辽。”

    “渤海,本号靺鞨,高丽之别种。唐高宗灭高丽,徙其人散处中国,置安东都护府于平壤以统治,其地曾辽括东北。至中宗时,置忽汗州,以祚荣为都督,封渤海郡王。开平元年,国王大諲撰遣使者来朝。大姓,是渤海贵族。天成元年,辽阿保机夺渤海之地,諲撰不敌而亡。鸭绿江以西给辽国所夺,北方山地北高丽所夺,其遗民仅有鸭绿江以东至平壤之平地,受命于高丽,高丽以平壤为西京。”

    “高丽与日本之间,还有新罗国。与高丽相攻伐,已经接近灭国。新罗是古弁韩之遗种。其大族曰金氏、朴氏,自唐高祖时封金真为乐浪郡王,其后世常为君长。同光元年,新罗国王金朴英遣使者来朝。长兴四年,权知国事金溥遣使来。朴英、溥卒,自晋以后,就没有来朝贡了,因其国常受高丽侵凌,实已不堪为国矣。”

    “这三国,均崇孔子,知文字,喜读书。高丽强,新罗弱。渤海最近中原,然已经灭国矣。”

    “东丹国,天成元年,辽阿保机夺渤海之地,封耶律倍于其地,称“人皇王”,因渤海在辽东方,故名为东丹,东契丹也。建都天福城。耶律德光为辽帝,东丹国南迁,以东平为南京。东平在辽水之阳。长兴元年,耶律倍逃后唐。东丹国名存实亡。然耶律倍尚儒术,东丹国民衣汉服,行汉礼,语言文字也以汉为主。与辽不同。”

    “燕云十六州,故桀燕也,应天三年,李存勗陷幽州,杀刘守光,桀燕亡。石敬瑭引契丹灭后唐,割燕云十六州与契丹。契丹人得燕云,才开始知道耕种。其地汉人与辽人混居。辽国每劫掠人口,均安置于此。燕云以南为大汉属地。”

    “北方之地大体如此。”奚常介绍完了。

    “吴先生有何建议?”高继冲扭头问吴夏。

    吴夏道:“高氏起于渤海,乃渤海之大姓。这就是为什么当初封渤海王的缘故。渤海国虽灭,但是仍然有遗族在。且以平壤之民为最,虽然臣服与高丽,但其心未定。只是如果我们现在就八下平壤,必然与高丽冲突,实在是不智之举。燕云十六州为辽国重地,根基不稳,最好不要打这个地方。我们要去的地方不能离这两个地方太远,那么就只剩下了这里。”

    吴夏指了一下辽东半岛。

    “辽东东临高丽,西接燕云,南靠大汉,又为辽土。三面临海,而我海军只要运用得当,掌控渤海与黄海,并非不可能。主上以渤海王取故土,道义所在,大汉与高丽不敢有言。”

    众人都点头。

    “辽东半岛山峦叠嶂,只要海军不败,以新军目前的战术与装备,进攻或许不能,但是守住没有问题。以我海军的实力,东海太大,渤海却可以进行实行掌控。与大汉贸易不绝,不担心后路给断了。如果我收纳人口,整修道路,进取辽河与燕云只是时间问题。”

    奚常在地图上介绍整个辽东半岛。

    “辽东多产铁器,蚕丝。南有南苏州,辽安复军节度。统两县,来苏县和怀化县。北有复州和归州。复州属怀德军节度。统两县:永宁县和德胜县。归州只设观察。是阿保机迁所俘渤海户置,只有一个归胜县。以上每县不足两百户。东有保州,属高丽,有来远县,户一千。大部皆渤海遗民,不得已依附高丽。辽东中有千山,千山以长白山相连,辽与高丽以此山分野。北有辰州,奉国军节度。本高丽盖牟城。唐太宗会李世勑攻破盖牟城,渤海改为盖州,又改辰州,以辰韩得名。渤海亡,辽徙其民于祖州。现在只有户二千。辽人为多。靠近辽东京,辰州下,则辽国震荡,燕云后路不保。”

    “所以你也赞成拿下辽东。”高继冲问。

    “是,您看南苏州的来苏县,三面临海,实在是挡不住我军。怀化县与来远县,我故民也,虽然来远县属于高丽,但定会闻檄文而降,剩下就是复州,辽国之所以拥有辽东,就是因为在复州置有南文直汤河司,有士卒三千。辽人的所谓节度并非我中土节度。实际皆小部族,兵丁不过百人而已。”

    “各位怎么看?”高继冲的这个习惯是学足了其父亲,连问话的神态也一模一样。这让司空熏忍不住笑了。

    不过大家都点头,因为在没有比这个地方更加合适的了,拥有不差的海军的高继冲,只要占据了一块地方。荆南就有办法源源不断向辽东输血。而不管是打辽国,还是收复平壤,都只是如何选择的问题了。

第第一百四十五章 什么是快乐() 
八月十四,雨过天晴,气温骤降。蒙学开始分发用羊毛编制的毛衣。这些羊毛大部分都是奚常这趟辽国之形的结果。

    也有部分是王府推广养羊的成果。其中很重的一个原因是,高继冲喜欢喝羊奶。

    王府后山就养了三百多只羊。而与高继冲高度同步的王家在自己以前的佃户中推广养羊,效果还算不错。因为它能够充分利用河滩地和山地。

    已经没有人反对给蒙学那些穷人的孩子免费发衣服。要知道,这些孩子放学回家,就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流动的广告牌子。带起的是满城的时尚旋风。

    从六月到八月,两个月,江陵城的服侍已经逐渐向内城靠拢。这给王府和商家带来的巨额的利润。一些被收了田地的世家突然发现,似乎没有土地,过得也挺好。

    这也为直道的修建创造了绝好的机会。因为已经不是王府强行推行的问题,而是世家富豪们主动找来要求修建了。

    高保融一下子轻松了下来,因为他不再为修直道消耗的钱粮发愁。

    整个公园以后的内城,都在为过中秋准备。其实整座江陵城,因为高保融的特准,都或多或少都在做准备。家家户户都在会孩子们做些好吃的,门口或多或少都糊了灯笼,只是没有大红大紫,都是一些素净的颜色。

    这反而让江陵多出了一些淡雅的味道。

    来往在公园广场的人多了,除了买卖东西的人。很多人只是单纯来游玩。

    不过天气突变,也是有些害处,一些老人和婴幼儿都病了,所以广场一侧医学院的人也多了起来。

    当然买衣服的也多了。

    尚衣局的毛衣以白色和黄色、绿色为主。上面有些小花。衣服都很短,用料不算多,但是很精巧。江陵城现在穿短衣的多了。清清爽爽,干净利落成为了一种风气。

    再牢固的习惯,也经不住两个人的时尚轰炸。何况街面上的成衣铺子,大多都转向了做短衣。

    “明年,种白叠子和养羊的人应该会多起来。应该会给百姓多带来一些收入。”高继冲笑着对夫人说。

    跟在后面的施睿静笑着说:“恐怕不止,小公子那边还收购茶籽,桐子。甚至各种果核和鱼骨和兽骨。”

    梁夫人听说过茶籽和桐子,但是果核和鱼骨还是第一次听说。

    “继冲收那些做什么?”

    “据说是烧制一种多孔的炭,这种炭能够把脏水变成干净水。”孙光宪笑道。

    “把脏乱的东西变成能治理脏乱的东西。小公子神乎其技也。”施睿静没有半点隐藏自己要代高继冲邀功的意识。

    梁夫人看了施睿静一眼,不高兴地道:“以后这种话还是少说,他还是个孩子,有点小聪明,你们把他捧那么高,不怕他摔下来?”

    施睿静笑道:“正因为小公子小,所以该鼓励的就要鼓励,该批评的就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