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云进似乎知道他要说什么,立刻说道:“当兵哪有怕危险的?一点危险都承受不了,当什么兵?我们在地球上执行任务时候,哪次没有危险?”
“难道当兵是为了帅气?一点样子都没有!没有实战经验,没有经历过危险,永远都是一群绵羊!干脆把士兵这个职业取消,也用机器人代替吧!”
“而且,我们亲自上阵,能更快地将这个敌人找出!”
许云进噼里啪啦说了一大串,将他心中的想法全都说了出来。
于易峰叹了一口气,想了想去,还真的找不到更好的办法
现在的技术这么发达,全息影像十分逼真,但是模拟训练了一大堆还是没有用。
模拟训练,怎么都不会死人,心理上的感觉就不一样了完全可以当做游戏玩!
为此,还衍生出某些射击类的游戏,被广大民众称作“吃鸡”,模拟训练都变成了玩游戏,这算什么啊?
但士兵这个职业,还确实需要存在着,不能全部用机器人,这一点,于易峰心中心知肚明。
就在两位大佬争执不休的时候,下边科学家们已经讨论出了一些结果
其中一人按动了讲话按钮,站起来兴冲冲地说道:“说不定是一个人工智能!原先的土著文明非常作死,或者非常好运地搞出了一个具有自我意识的人工智能!”
“结果,这个人工智能从诞生起就拥有很高的攻击性它躲在深海内,建立了军事基地,并与原先的文明发生了大战,我们以前观测到的核闪光就是这样得来的!”
另外一人立刻反驳:“但人工智能,没办法解释巨大眼睛的产生难道只是一个天文望远镜不成?我们看到的可都是海水啊,绝对没有望远镜!”
“或者是隐藏在海底,折射出来的一个投影呢?一个杯子丢到河底下,不也会产生投影吗?”
“根据分析,绝对不是投影,而是海面上的某些东西而且海底望远镜,能看到屁的东西啊?”
这个结果并不让人满意,众人又激烈地争吵起来
而于易峰正在思考着许云进刚刚提出的问题。出了这种事请,是不是真的应该趁机练兵?
仔细想想,他的话确实有道理啊
就像人的器官一样,一个人长期不走路,体能就会下降;长期不笑,面部肌肉会僵直;长期不用脑,智力也会下降。
长期不用的东西,自然而然会衰退掉。
而随着人类内部问题的解决,士兵这个群体已经一百多年没有敌人了!
没有了用武之地,整个职业当然也就慢慢退化掉这是理所当然的事请!
要么远离这颗星球?
不行!
他认为,事请还没有到逃跑的地步。宇宙中没有什么是绝对安全的,如果真的要瞻前顾后,那么只能找个角落,当缩头乌龟,永远不要迈入星际!
“就按你说的做吧!以人类与人工智能混搭的方式执行任务”
于易峰叹了一口气,又连忙补充了一句:“一定要做好安全防御措施!”他一脸无奈地,在一张命令上签署了自己的名字。
许云进顿时大喜,他立刻就给下边的人打电话,给他们一个“将功补过,挽回面子”的机会当然了,这样的大练兵,不是一个通知就行的,需要他本人亲自到场。
许云进再也顾不得这场会议,起身提前离开
就这样,刚刚停留了几个小时的“利维坦”重新出发,不过这一次不是五艘,而是气势汹汹的五十艘!庞大的“泰坦z”坐镇在最后,由许云进亲自指挥。而其他的,则以老人带新人的方式。
将近二分之一的士兵都得参加这次大练兵
第353章 盖亚生物()
于易峰提心吊胆了半天,却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让许云进自己去操办这件事。
士兵这个职业,确实出了点问题啊
他们这一百多年太安逸了。社会秩序稳定,资源空前发达,矛盾呢?没有
现在整个文明80万人口,大概一万名士兵,占据总人口的1。25%,这个比例还是比较高的。包括侦查员、飞行员、机械兵、通讯兵等等,各种各样的分类大概20多种。
这么多军人,肯定有勇士,有不怕牺牲者,这一点毋庸置疑。但这么多年的安逸环境,让整个部队缺少了一丝杀伐之气。
如果军人不能够在关键时刻顶上去,那么新人类的发展,肯定出现了一些问题
“练兵吧,练吧,提早纠正也是好的!”
于易峰摇了摇头,不再想这件事,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本次会议上。
科学家们依旧在激烈地探讨着,很少有人注意到,坐在前方的许云进等军委已经离开。
在他们口中,什么人工智能、巨大生物,还有什么“可以在可见波中隐形的生物”、“非羰基类生物”、“电磁波生物”个种奇思妙想都冒了出来。
“如果,真的出现具有自我意识的‘人工智能’或者某种奇特的生命,对科学是否会有巨大的借鉴意义?答案是肯定的!我认为,有必要在这颗星球上做进一步调查把这个人工智能给找出来!”
一位计算机专家家狂热地说道。
强人工智能,人类到目前为止,依旧搞不出来,甚至连头绪都没有。
“如果有强人工智能模板对我们科学上的启发就太大、太大了!”这位科学家激动地说着。他好像忘记了,刚刚发生的局部战争,也忽略了近距离调查这颗星球的危险。
“不对!”
直到这时,又有一位科学家了站出来,正是兰波博士。
他大声道:“大家听我说一句,我认为还有另外的可能!不是什么人工智能,而是一种由微生物组成的盖亚生物!”
于易峰这下愣住了:“盖亚生物?”
他点头道:“哦不好意思,这是我刚刚创造的名词。通俗地说,是由微生物组成的集体意识!”
“我们不妨将思维更加放开一些。我们在第一时间就发现了海洋中的奇怪藻类,它们的结构相当复杂,生物活动剧烈,具有某些不明所以的动物性特征!”
“从目前已有的信息上看,这些浮游藻类可以产生一种微弱的电磁信号以及生物信号,它们是否通过这些信号进行联系?
“如果将全球的藻类串联,是否会组成一个,复杂的神经网络体系?”
兰波一边说,一边走到屏幕上,一边走到屏幕上,翻出了藻类生物的显微图像。他这番大胆的猜想,引发了人们的思考
于易峰也托着下巴深思,如果想要产生智慧以及自我意识,真的只能依靠,一个充满了神经细胞的大脑吗?
目前来看,好像是这样
人类有大脑,土著蜥蜴有大脑,尼克斯人有大脑,甚至连“黑”原先的物种也有大脑!
这些大脑的结构,都相当类似。
但这种证据并不充分,人类并不知道智慧产生的原因,也不知道自我意识是如何产生的
在地球时期,有一个名词叫做“蜂群思维”。这个词语,用来形容一个蜜蜂巢穴中的蜜蜂群体,如同一个有自我意识的整体一般。
“蜂群思维”的神奇在于,没有一只蜜蜂能够控制它,但是有一只看不见的手,一只从大量愚钝的成员中涌现出来的手,控制着整个群体
类似的,如果浮游藻类能创造同步信号,像神经元一样相互交流,那么每一立方米或者立方分米的海水,就可以作为一个意识单位。
巨大的海洋就像是一个头脑,藻类单元就是其中的神经细胞。
这样的集体意识生物,被兰波博士称作
“盖亚生物”!
盖亚,一个自古以来就有的猜想。约公元前400年,柏拉图就曾提出一个观点:地球是一个巨大活生物体。
于是,人们幻想,星球具有的意识,被称作盖亚意识!
“所以,盖亚意识,有时候被称作星球意志。但我认为,我们目前遇到的这个,还代替不了整个星球的意志因为陆地好像不是它的能力范围,它顶多只能掌控海洋。”
“它的能力是有限的”
而且按照这种理论,要是真的有盖亚生物的存在,那么,巨大的绿色眼睛也就有了说法。
那就是
生物望远镜!
这种盖亚生物也不是无所不能的,它们虽然体积庞大,遍布整个海洋,但也需要某些独特的构造才能感知外界。
凭空一些分散的细胞,是无法“看到”或者“听到”外界的。
必须要有一个类似于人类眼睛的结构,也就是由无数微生物细胞组成的“巨大望远镜”构造,才能看清几千公里外的外太空!
如此便成为人们看到的“巨大眼睛”!
然后它被核弹炸了个稀烂
听到这种解释,会场上的人,一时沉默了下来。
“微生物望远镜么这样一来,看上去确实全都是海水。”
这种“盖亚生物”的出现,好像超出了人类的生物学范畴。
它的身体组成是分散的,似乎只要地球上的“蜂群思维”更进一步,形成更大的智慧,就成了盖亚生物
但这个更进一步,就有些难以想象了。
如果它真的存在,人类对它的性质几乎一无所知!
另一位科学家按动讲话按钮,不无忧虑地说道:“如果海中的特殊藻类,真的产生了自我意识以及智慧如此庞大数量的单元集结起来,通过某种计算方式连接,能支持什么程度的智力?”
“一个海洋一样大的头脑,拥有几万亿亿亿个细胞,或者更多?这种智商是不是有几百万、几千万?”
“人类不到200智商的水准,已经无法理解这种生物了吧?”
听到这个猜想,所有的人都不寒而栗。
几百万的智商,是不是一天的时间,就能从初等数学到微积分?
再过一天,就能搞出相对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