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反正无论怎么样,“用虫洞进行穿梭”这一构想还远远不能实现,只能一种可能。也没有人真的敢跳进什么“克尔黑洞”进行验证
以目前的技术,老老实实地用曲率发动机已经是最好的选择,实际上,大多数的星际文明也是这样选择的,就连l4级的文明也是如此。
曲率航行最重要的就是构造“曲率泡”。
“应该不是我们技术上的原因,也不是抄袭水平不够绿光人的曲率泡构造,本身只有3倍超光速。”一位空间科学家解释道。
“我们正想办法将这个技术改进,以达到更高的速度。”
在这一次超长距离航行中,人们不得不经常放缓速度,以观测周边的目标,随时调整自己的航行方向。
航天工程,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必须要绝对的精确,人类的技术可没办法一次性直达目标
此时此刻,已经过了两年多的航行,“深空号”跑出了5。8光年的距离。
为了保证安全,需要停下来,做一次常规的检验。
这里是宇宙中最空旷的空间,距离最近的恒星一光年,这个地方,连一丝一毫的陨石都没有,只有“深空号”孤独地存在着。
在这个距离看,所有的恒星都变成了普通的星星。
宇宙中最可怕的地方,不是陨石堆,也不是环境恶劣的星球,而是这样平平无奇的星际空间。
这里的物质稀薄到难以想象的程度,差不多一立方厘米一个原子。这样的密度,相当于把一滴水,均匀的散布在五百万立方公里空间。
星际空间,太过于空旷了,如果真的困在这里,完全得不到物质补充,只能慢慢等待死亡。
没有物质就没有能源,没有能源就没法移动。
于易峰面对苍茫的宇宙,还是有着莫名的心悸感虽然诺亚号装满了物资
他莫名想起那一段被太阳系炸出来后,资源不足,忐忑漂泊的日子
作为最高指挥官,他思维方式与常人大不相同,这样那样的担忧,已经成为他的一种思维习惯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就算成为了星际文明,他的心中也不轻松。
当然了,对于其他人而言,所有的生活并没什么不同。大家还是生活在诺亚号里边,还是团聚在一起,通常情况下,十多亿吨氦…3可以用几百万年,没什么好担忧的。
只不过天文学家们倒是非常忙碌。
趁着这段检修的时间,他们正兴致勃勃地观测着6光年外的一团星云,也就是人类刚刚跑出来的这一团。
这团星云像一团发亮的云雾,隐藏在“187j3x1双星”的背后,双星抛出的大量物质,又组成了星云的一部分。
星云里的物质密度是很低的,若拿地球上的标准来衡量的话,有些地方几乎真空,大概每立方厘米10…100个原子,也就比真正的宇宙空间好一些。
在一定条件下,星云和恒星能够互相转化,如果星云的质量足够大,可能会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逐渐收缩。当气体团中心部位密度越来越大,温度越来越高,便引发了核聚变反应,原始恒星就这样诞生了。
“可惜,这团星云的质量还不够,想形成恒星估计有些困难。我认为这团星云的大部分物质已经形成了双星,剩余的已经不够了。”
“几乎不可能银河系成为僵尸星系已经很久很久了,不可能生成恒星!”
“银河系熵增加到极限,即将死亡”
两位天文学家正在兴奋地辩论着,他们探讨恒星,探讨银河,讨论“熵增理论”。
不知道为什么,银河系已经10亿年没有诞生新的恒星。
当时刚公布这个消息的时候,许多人都被震惊了,看似没有任何区别的银河系,竟然已经逐步迈入时光的尽头。
当然了,银河系依旧在正常运转,它看上去还能运转几十、上百亿年,人类也不会去忧患它到底什么时候才真正的死亡、寂灭。
但银河的“死亡”,是“熵增理论”的又一佐证,没有什么是永恒的。
“有没有绝世大能出来,拯救一下银河?”
“我们人类还远远不行啊不知道传说中的s级文明是否可行。”两位天文学家互相调侃。
当然了,谈到银河系的死亡,他们也莫名感到了一阵不舒服。
银河系,为何诞生不了新的恒星?人类连这一点都没有搞清楚,宇宙中还有太多的未解之谜。
就在这个时候,一位天文学家忽然大叫起来:“观测结果出来了,有水!迪格114大气中有大量水分!”
“很可能有液态水!”
这个消息立马吸引力所有人的注意力
第340章 低级文明外交策略()
关于低级文明的外交策略,诺亚号内部一直没有太好的探讨结果,这也是于易峰最为头疼的一点。
特别是这些土著还可能拥有核弹这种大杀器,对人类有着一定的威胁能力。如此一来,到底怎么处理星球上的土著,变成了一个超级难题。
新政府的高层特地开了几次会议,每一次都是无疾而终,人们各有各的想法,吵个不停。
其中有鹰派人士,也有鸽派人士,方法倒是提出了那么几条,但全都不太靠谱,于易峰并不满意
第一条,焦土策略:干脆将土著个体全部杀死,直接将这个星球抢过来!
不过这个方案实在太野蛮了,除了少部分军方人士,大多数人心中都有些排斥。新人类文明是有素质、有道德的,怎么可能去当强盗,当毁灭者文明?
人类固然是一个比较好战的种族,但“新人类文明”,本身的主体是科学家,应该算不上特别好战好吧,抓几个土著生命搞科研,倒是有可能的,莫名去毁灭一个文明,这种事情
就算人们曾经利用了尼克斯星的土著蜥蜴,也只是采用了“雇佣”等和平方式,并且间接提升了蜥蜴的文明层次,让它们摆脱了饥寒的痛苦。
如果,人们确实发现了“迪格114”是一个宜居星球,难道就要把原居民全部杀死,然后把星球抢过来?
这种焦土策略好像有些过于残忍了。
于易峰他本人也思量了痕迹,他相当厌恶这种文明屠杀的做法,不管是从道德还是心理层面
他认为,一个智慧文明从出生到发展出光辉灿烂的文化,都是不容易的。
漫长的进化之路,崎岖反复的历史,哪怕是低级文明也相当不容易
当然了,如果一个物种的存在,确实威胁到了人类,譬如说天花病毒、艾滋病毒等等他不介意消灭这个物种。
但一个土著文明,好端端地当自己的山大王,人类突然跑过去将它们屠杀殆尽,然后抢夺他们的家乡,这种感觉并不好
“没有人喜欢无端的杀戮,除非是心理变态”于易峰道。
“焦土策略,实际上更加干脆利落。但也有一些阻力,主要来自与我们的文明内部。毕竟我们的人民已经习惯了和平,如果政府突然做出种族大屠杀的决定,引起的社会效应可能不大好”
一位社会学家感慨道,他正和于易峰探讨本次外交策略。
他笑着说道:“当然了,这些都是小问题,最关键的是,我们下不下得了手,是否做出这样的决议”
于易峰点了点头,如果他真的强行下达命令,执行“焦土策略”也不是不可能。
这些年来,随着深空号的完工,他个人的威望不仅没有衰减,反而有愈发浓厚的趋势
但他本人,并不喜欢这种焦土策略。
他忽然想到,地球时期的某些“外星人入侵地球”电影,为了有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这些影片中的外星人都有某些致命弱点,然后地球人绝地反击,赢得胜利
现在,人类却要当这种外星反派?
他若有若无地笑了笑,如果真的要开战,人们只要不停地往地面丢核弹就行,直接用低污染的小型氦…3弹洗地一遍被绝地反击的概率不是没有,但是很小很小。
要是再用上针对性的生物病毒、军用机器人,低级文明怎么反抗?
除了大屠杀以外,还有第二种方案,当然就是“同化”。
“利用经济入侵或者文化入侵等方式,对低级文明进行同化。”
这种同化模式,人类已经有了一些经验,基本上可以沿用土著蜥蜴的那一套。
人类虽然已经离开了尼克斯星,那群土著蜥蜴被同化后,依旧会说英语或者汉语。它们的生活习惯、种族文化已经被人类彻底改变。
这就是同化的力量。
于易峰道:“只要新人类文明有科技上的优势,从经济方面也可能很轻松地碾压过去,从而掌控低级文明的命脉。”
这位专家却不太赞同:“不过,它们肯定会反抗吧?明面里不敢,暗地里肯定会有这种想法,谁都不愿意上边忽然罩着一个天王老子。智慧生物都是复杂的,越先进,越不容易控制”
“所以,同化这种策略也是有局限性的。除非这个低级文明,和尼克斯星的土著蜥蜴一样蒙昧无知,处于原始状态,容易被人类改造”
这位专家说着,摇了摇头:“实际上这个土著文明很可能已经发展出现代科学吧?他们可是大概率发展出了核弹啊!这种文明,相当不好控制,而且控制过来有什么用。”
于易峰也同意道:“你说得对,而且现在诺亚号中并不缺少劳动力,也没有特别大的工程,就算把他们同化过来了并什么用处。”
“低级文明的个体,素质普遍不高,根本没有太大的利用价值就算当奴隶,效率也比不上机器人。”
“如果真心实意培养高素质个体,我们也用得不放心。”
“难道我们经济入侵,还想赚低级文明的钱不成?我们不需要人力资源,不需要黄金,也不需要矿物资源这样说,低级文明还真的没什么用啊。
”于易峰为难地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