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引力波望远镜是飞碟造物,连超级计算机也是飞碟造物比起来人类的科技就是渣渣了,这让他有一种相当不满的感觉。
使用飞碟造物,让所有人都有一种不安全感,因为人们没有搞清楚具体的运作方式,对于科学家们而言,不明所以的东西用起来总是不舒服。
一个文明的安全问题不能依赖别人的东西举个例子吧,印度人的国防计算机总不可能美国制造,华夏人的发动机不能总是俄罗斯提供。类比诺亚号也是一样,对于科学家们来说,他们非常不愿意使用这种没有理解透彻的东西。
使用这些飞碟造物,意味着不稳定与不可靠,即使发生了错误,人们也不知道,而且难以纠正。
好吧,其实也是于易峰太急了,人类连一年的摸索时间都没有,不可能达到飞碟的层次。
但这一次情况不一样,就算他们不满,也是没办法,生存才是一个文明的最紧要问题,没有超级计算机,就用不了引力波望远镜,没有引力波望远镜,就难以监控外星飞船
现在,人们只能盲目相信飞碟造物一次,因为仅凭人类的技术,对绿光飞船的侦测还处于一筹莫展的状态。
这是生存问题,文明的生存问题才是首要的。建造超级计算机的行动他势在必行。
第149章 强悍的飞碟科技()
两个月的时间很快过去
两个文明都是各干各的,相互之间沉默不语,也不知道这种沉默究竟能够保持多久。
“对方躲在塞德娜星的背面,没有红外光泄露的情况下,我们已经找不到它了。”安全部长许云进非常不安地说道。许云进他们这段时间非常紧张,连带着于易峰也有些不安。
是的当绿光文明的飞船驻扎在赛德娜星的背面,几乎不动的时候,仅凭人类的观测手段,几乎找不到这艘飞船!
这群军人每时每刻都在待命,做好战争的准备。
许云进是非常支持更强观测仪器的制造计划,哪怕用一些稀缺性材料也在所不惜。人类目前的观测科技,很难看清楚对方,但是人类并不知道对方能否看清自己。
这种信息上的不平等,带来了很大程度的不安全。万一对方要做什么呢?
“你放心,今天就能完成量子计算机的相关组装。”于易峰拍了拍他的肩膀。
这次的组装地点在诺亚号的上方低重力区,在这里,人们将采用部分外星材料以及零部件,制造一台最先进的量子计算机。
许多飞碟造物人类根本没办法复制,用一个少一个,珍贵得很。
但只要这台电脑能够成功运行,预计在以后几十年内,人类就不需要大规模地更新换代了。而且,如果它确实非常稳定,许多科研方面的问题也可以交给它做。
当然,中央计算机不可能由这台量子计算机代替。毕竟它是外星造物,人们根本不知道它究竟会不会犯错,稳定性如何。安全问题,人类只相信自己的造物。
反正无论如何,由不得于易峰不慎重一点,这个放置量子计算机的机房,其坚固程度几乎匪夷所思,就算用小型核弹也不一定能炸开,机房内部还有各式各样的安保装置。
将近一百名工作人员在机房内忙碌,铺设复杂的线路、对外接口以及冷却装置等等
在于易峰他们到达半个小时后,一台运输汽车开到房间里,运来一台冰箱大小的精密仪器。
它就是量子计算机的核心部分!相当于人类电脑上的cpu,由外星文明纯正打造。这个核心的内部并没有太多的损坏,否则人类根本没办法将它修好。
这个机房,足足有两百平方大小,除了这个核心的cpu是飞碟造物外,其他部分都是人类自己建造的。而整个机房又被划分为几个小区域,分别为液氮冷却区、存储区、运算区、缓存区、链接区等等。大量的光纤将每一个元器件连接了起来。
之所以花了这么多的功夫,主要还是飞碟科技与人类科技兼容方面的问题。几百名研究人员日夜奋斗了两个月,终于将这个问题完全搞定。
“如果真的成功运行,预计它可以同时操纵100…130个光量子!”
看着手中的报告,于易峰心中有些振奋,最低也是100个光量子,也就是说,一次的计算量是2的100次方,这个数字超出了他的预期,数量级相当于10^30!
比目前最快的计算机高出——10万亿倍!
许多科学家也站在外边翘首以待,他们心里有些矛盾。一方面,他们的某些研究材料被强行拿走了,心中肯定有点不爽,另一方面,他们也期待更强悍的计算机出现。
毕竟这玩意能给他们的研究带来巨大的好处,可以说很长一段时间里,人类将不需要为计算速度发愁。
“开始运行!”于易峰最后发令道。
各个零部件组装好,通上电,只是一瞬间,淡淡的蓝光就从屏幕上发出,这标志着量子计算机成功运行。
这时候,众人的心里微微有些紧张,成功运行,并不代表着能用,还要进行计算量的测试!谁都不知道这种改装的东西到底能不能成功。
随后,工程师们从硬盘中导入一个亿亿阶的矩阵,并用最常规的方法,求解其行列式
如果采用原本计算力最强的中央计算机,计算这个结果需要100年的时间!
但现在,只是“滴”地一声,仿佛敲击回车的那一个瞬间,结果就已经出来了,1秒钟都不到。其准确的时间是——0。0133秒!
甚至连人们的反应时间,都长于这个运算时间!
一种浓浓的喜悦出现在科学家们之间,他们纷纷鼓起掌来,如果说一开始还有点不爽的话,现在他们彻底服气了,行列式的运行结果是正确的,它的计算量确实达到了10^30!
这意味着什么?更加暴力的算法,更加精确的解以及更加细致的模型!
甚至,许多困扰已久的问题,都可以用暴力算法强行解决!
“舰长,我申请使用这台”
“我也申请!”
“不,是我先的!”
一群人好像反应过来什么,突然疯狂地挤到于易峰的面前,大声嚷嚷着。只要有了庞大的计算量,许多困难的问题都能采用暴力算法,他们哪能不心急?
“这台量子计算机还要稳定测试一段时间,最后才能正式使用。”于易峰连忙说道:“有科研任务的可以随意使用,排个队伍就行,具体由湖光超算中心负责。”
一群人听了,连忙又围向湖光超算中心的负责人
趁此机会,于易峰逃出人群,他还要前往天文台,那里有一架引力波望远镜!
因为计算力不足的缘故,这台引力波望远镜一直被搁置,不过现在情况不一样了!
建造量子计算机的目的,就是为了引力波望远镜啊。
在用光纤连接上量子计算机后,引力波望远镜也正式开启。
这两台机器都是高精度的仪器,实际上的用电功率并不大,但都不是人类科技能够造出来的。
“一个物体的引力,与其质量成正比,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但是星空中的质量源实在太多太多,所以我们必须要设置质量以及距离这两个参数”
说话的是汤姆逊教授,他研究这台望远镜很久的时间,此时心中也是激动异常,终于能见到引力波望远镜的正常工作了。
“质量:10^23—10^28千克,距离:0。1光年以内开始搜索!”于易峰设置好参数,一瞬间的功夫,屏幕上就呈现出一副图像。
八个大小不一的圆圈出现在屏幕上,并向四周放射出波浪般的条纹,它们都在缓缓移动着
中间的第三颗行星,也就是地球,虽然被摧毁,但只能说四分五裂,还是有这样大的质量源存在着。
“这应该是水星、金星一直到海王星这八颗行星。中间没有太阳,因为太阳的质量不在搜索范围内。”
汤姆逊教授解释道,他也是第一次看到这种画面,感到十分好奇。
第150章 神秘引力源()
这一台外星造物的使用方式非常简单,只要输入不同的参数,就能跳出不同的画面结果。有趣,非常有趣于易峰不停地试验着,如同玩一件新鲜的玩具一般。
种种画面,充满了另类的天文学美感,因为其观察对象是引力波,看上去如同一个个波纹般的放射源。
实际上,人类就置身于这样叠加态的引力波中。它们看不见,摸不着,却真实存在着。引力是四大基本作用力中最弱的一种,两个质子间的万有引力,只有它们间的电磁力的1(1。235*10^36),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但放在宏观尺度,引力就成了支配天体运动的唯一的一种力。
最强大的引力,其强度远远超过强相互作用,连光都没法挣脱,连中子星都会被撕裂!
不得不说,这是一种积少成多的奇迹,从最小到最大,从最弱到最强。引力可以说是屌丝走向人生高峰的奋斗典型。
就连许云进这种不懂科学的人,也沉浸在美丽的画面中。
于易峰发现,这台望远镜甚至能清楚地“看见”几亿光年外的东西,还可以从画面上大致估算物体的质量、大小以及距离。
不过因为引力波实在太微弱的缘故,这台机器依然有它的极限。距离越远,对电脑的计算量以及观察物体的质量要求也就越高。
简单测试了一下,几亿光年外的东西,只有恒星、中子星、黑洞这样的大质量源才能被观测到,对其他小不点的行星就无能为力了。
距离越近,测量的精度也就越高,一光年以内甚至能“看到”小型的陨石以及彗星!
不过这台望远镜还有一个很大的缺陷,比之射电望远镜,它没办法看清具体的画面,只能用一个个波纹状的圆点代替。也就是说,它只能观测到目标的位置以及运动状况。